网巾是明代成年男子用来束发的网子,也是明初建立的冠服制度中最具朝代象徵的巾服之一。由于“人无贵贱皆裹之”,网巾也是明代最没有社会等级区分功能的服饰,从明代礼制,服饰消费或日常社交等方面,处处可见网巾的踪迹。因此网巾虽小,其承载的明代社会文化意涵却极为丰厚。网巾一般多用黑丝、马尾、棕丝等材料编织而成,万历年间转变为人发、马鬃
编结。
受明代冠服制度的影响,
朝鲜、
越南、
琉球王国等等国家也使用网巾。
定义
网巾,是一种以棕丝或丝吊编制而成的网罩。它原本为道服,这种形似鱼网的巾饰,网口多用布帛为边子。边子旁缀有一对金 属圈,并用适当粗细的丝绳贯于当中。
用法
用时将网口扩大,罩于头 上,使头发全部归于网内,再拉紧丝绳,分别收紧网口,起到束发 作用。在网巾的顶端有一小孔,此孔是供发髻穿过使用的,制法如同网中的下口,发饰穿过后,即可将网口丝绳收紧。
寓意
明人将此 巾与现行统治结合起来,引申出"尽收鬃(中)(华)"的意蕴,赋 予" 一统天下"、" 一统山河"、" 一统天和"的文化寓意。这种不分贵贱,皇帝庶卒皆可佩戴的网巾,一般不单独使用,多用作各种冠帽巾里内束发之用。但这多指官宦士绅,而广大劳动者却不拘此礼,他们为劳作方便,也有直接戴于头上的。
历史
自洪武年间诏用网巾始,此巾沿用多年,后至明末
朱由校 天启年间,网巾形制才有所变化,省去r上口丝绳,只束下口,时 名为"懒收网"。
历史记载
《
天工开物》一书的插图中,便有以网巾直接束发的劳作者人物形象。
《
七修类稿》: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曰:“此何物也?”对曰:“网巾。用以裹 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颂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
《
三才图会》:国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风,乃以丝结网以束其发,名曰网巾,识者有“法束中原,四方平定”之语。
《
天香阁随笔》:网中之初兴也,以发结就,上有总绳拴紧,各曰“一统山河”或“一统天和。”
《蚓庵琐语》:其式略似渔网,网口以帛缘边,名边子。边子两幅稍后缀二小圈。用金玉或铜锡为之;边子两头各系小绳,交贯于二圈之内,顶束于首,边于眉齐。网颠统加一绳,名目网带,收约顶发,取一纲立而万法齐之义。前高后低,形似虎坐,故总名虎坐网巾……至万历末,民间始以落发、马鬃代丝。旧制府县系囚,有司不时点闸。
天启中,囚苦仓卒间除网不及,削去网带,止束下网,名懒收网,便除顶也。民或效之,然绅端士不屑也。予冠时,犹目懒收网为囚巾,仍用网带。十馀年来,天下皆戴懒收网,网带之制遂绝。
网巾起源
明代以前,网巾并不流行。到了明代初年,经
朱元璋以朝廷命令全国成年男子都戴网巾,才蔚为一种特殊的服饰。这全是因为这位皇帝的“语言拜物”,在男子头上发展辉煌了三百多年。
网巾,与今日妇女戴的发网、发套相似。只是明代的网巾,网顶不封顶,据王《蚓庵琐语》中介绍,男子戴的网巾,两头是直通的,像
一个网筒,上小下大,两头都有网绳,可以扎紧。上口束于首,下口则与眉齐。上 口露出的髻顶,便于横插发的簪子。为什么朱元璋能情有独钟地爱上这个玩意儿呢?原来是道士说的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这句话,刺激了他的神经。他很相信语言拜物,“万发俱齐”,可以比拟万事俱备,万法一统,总之,这个网巾可以同“王朝保久远,国运求
沧州雄狮足球俱乐部”联系起来。如果全国男子都戴上网巾,如同全国罩上了一个大网巾,万民都像万发那样遵守国法,人人归顺,不就能天下太平,统治万世了吗。有趣的是,当时有些人,竟将
朱元璋的想法加以发挥,又说得非常切合。如
王圻的《
三才图会》所记:“国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风,乃以丝结网以束其发,名曰网巾,识者有‘法束中原,四方平定’之语。”李介的《
天香阁随笔》中,也记:“网中之初兴也,以发结就,上有总绳拴紧,各曰一统山河,或一统天和。”网巾,真有如此的神力,似乎喇叭也吹得太响亮了。
到了
天启时期,一些囚犯最讨厌的便是遇事来不及除下头上的网巾,往往把上口的网带拉掉,只系紧下口。这种做法叫做“懒收网”。后来,不少百姓也都学着样。
朱元璋初意是将网巾用于“万发俱齐”,到了明末,网巾演进为上口敞而下口束的“懒收网”。
懒收网
网巾实物
注:明代的网巾与韩剧中能见到的朝鲜网巾不同
戴网巾的男子
与明代文化
概述
“加网巾”是明人行冠礼时不可少的仪节,网巾不仅与“束发”兼有形式(戴巾)与意义(成年)的连结,也成为明人生命礼俗中不可或缺的物件。从网巾的消费来看,明代网巾的流通,有些是妇女自织自售,有些是由巾铺贩卖,有些则由商贩兜售。同时,网巾虽是礼制上不具社会等级象徵的日常小物,但透过明代商业化的
洗礼,亦有以此标奇炫富者。
明清鼎革,清廷厉行剃发与易服,坚持戴网巾兼具反抗“剃发”与“改服”的双重意涵,因此,入清以后,网巾的明代认同象徵显得特别鲜明。一方面,网巾在
清代铲除
南明“余孽”的具体案件中,与令牌,刀枪等同视为谋逆之“证物”;另一方面,明清之际士人的抗清,往往以裹著网巾宣示“复明”的意志。明清鼎革的忠烈传记,坚持戴网巾与抗清殉节常是故事中的重要元素,透过清初
李世熊(1600~1684)所撰《画网巾先生传》的传抄与流布,网巾从日常束发之物转化成明代认同符号的意义乃更为彰显。
前言
传统
中原地区称著于头部的服饰为“头衣”,或称“首服”。首服又分“巾”与“帽”两类,“巾”亦称头巾,是一种裹头用的布帕,本属庶民服饰。庶人所用头巾,其色以黑,青为主,秦时称庶民为“黔首”,汉代称仆隶为“苍头”,即皆由头巾颜色而得名。“帽”亦作“冒”,又称帽子。早期的帽子主要用于保暖或防护,故多行于小孩与边疆民族地区。到了东汉末期,礼法渐弛,扎头巾不再限用于庶民,巾逐渐成为士人的首服之一;另一方面,因胡人风俗影响,许 多士人冬季也以戴帽为尚。从形制上来说,方者曰巾,圆者曰帽,巾与帽的区别在于缝合与否;宋元以后,扎巾风习历久不衰,但戴帽毕竟比扎巾方便省事,因此帽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巾与帽也往往混为一谈。明代的巾帽名目繁多,其中最常用的是“网巾”。笔者曾由“服妖”议论,消费心态等层面论述晚明的奢侈风气与服饰文化,并由明遗民对
清代剃发易服的消极抵抗探讨明清鼎革涉及的认同问题。文中曾以方巾和网巾为例,略论明遗民的服饰策略,唯其所涉明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层面,皆未及深论。网巾是一种系束发髻的网罩,形似渔网,巾口用布制成,旁有金属小圈,用以贯穿绳带,束紧绳带即可网发。方巾亦称“四方平定巾”,“民巾”,“黑漆方帽”,是明代士人所戴的方形软帽,通常用黑色纱罗制成,可以折叠,展开时四角皆方,故称“方巾”或“四角方巾”。这两种巾服虽然都属有明一代冠服之创制,为“前代之所无”,但网巾为明代男子不分贵贱皆用的束发之物,比士人专用的方巾更具普遍性;再者,网巾裹于发上,方巾则是加于网巾的外著巾帽,
清代行剃发令后,网巾承载的政治意义特别深厚。因此从“物”的文化符码来说,网巾比方巾更富王朝象徵与时代特色。本文之作,拟由礼制,经济,政治三个层面切入,探究网巾此一微小而日常之“物”与明人生活的交光互影,希望透过具体的“物”以考察网巾所象徵的明代符码,并析论其于形塑明代社会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定鼎与礼制:网巾的定制及其文化象征
定制
朱元璋取元而得天下,对中国政治史与文化史来说都有深远的意义。美国学者范德(Edward L·Farmer)曾指出,朱元璋把
蒙古国的统治视为一大历史倒退,因此即位之后极力主张“复古”,开国立制以复兴中国文化与传统价值为核心,强调华夏文化之认同。就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来看,此一“文化复兴”之意味尤为明显。洪武元年(1368)二月,太祖甫即位不久,便“诏复衣冠如唐制”,改定服饰制度,禁服胡帽胡衣。整体而言,明初改定冠服的意义,不仅在辨贵贱,明尊卑,更有“复古典,别华夷”的文化宣示作用。根据明人的说法,网巾的定制相传由
朱元璋微服至神乐观时由道士得之,
郎瑛(1487--)《七修类稿》载:“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曰:‘此何物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明史·舆服志》亦有类似的记载:
洪武二十四年,帝微行至神乐观,见有结网巾者。翼日,命取网巾,颁示十三布政使司,人无贵贱,皆裹网巾,于是天子亦常服网巾。”“万发俱齐”音同“万法俱齐”,这对初定天下,厉行礼法的
朱元璋来说似乎别具意义。比网巾更早定制为士人服饰的方巾也有类似的故事:方巾相传缘于明初儒士杨
傅维鳞(1296 ~ 1370)入见太祖时戴此巾,太祖见其形制特殊,问其巾名,维祯答称:“此四方平定巾也。”太祖闻之大喜,遂于洪武三年(1370)定为儒士,
生员,监生的巾服。因为这些记载的流传,“四方平定”与“万法俱齐”的政治寓意,是明太祖看重这两种巾服的重要因素,也为明初订定冠服的过程增添不少戏剧色彩。明初各种冠服细节的厘定,前后历时约三十年,其间
朱元璋并亲自参与定制,各级冠服从式样,质料,颜色,以至衣长袖长,无不关心。每制订一种服饰,太祖必命礼官与儒臣稽考古制上闻,然后由太祖亲裁,史称明初冠服“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恐非虚饰。以明太祖对冠服细节参与之深,决定把网巾订为明代男子“人无贵贱皆裹之”的首服,不论是否出于神乐观偶然得之,其“断自圣心”则无庸置疑。
文化象征
从实际用途来看,网巾只是一种束发的网罩,元代应已有之,这从
萨都剌(1272 ~ 1335)有咏网巾诗云:“乌纱未解涤尘绊,一网清风两鬓寒。筛影细分云缕滑,棋文斜界墨丝乾。不须渔父灯前结,但向诗翁镜裏看。头上任渠笼络尽,有时怒发亦冲冠。”可以窥知。据清人
沈自南《
艺林汇考》称:网巾“盖自元以前无此也……道士特变其制而加饬耳。”明清士人称网巾本为道士专用的束发之物,或由此故。晚明
谢肇淛(1567 ~ 1624 )曾考证网巾的用途说:古人帻之上加巾冠,想亦因发不齐之故。今之网巾是其遗意……网巾以马鬃或线为之,功虽省,而巾冠不可无矣。北地苦寒,亦有以绢布为网巾者,然无屋终不可见人。由此可知,明代男子家居时可以只戴网巾,外出时则需在网巾上加戴帽子,否则便显得失礼。
不过,明代小说笔下的乡绅耆老也颇多在交接场合只戴网巾者,如《
儒林外史》中有个
凤鸣岐“脱下外面一件长衣来,叫万中书脱下公服换了……又除了头上的帽子,叫万中书戴了,自己只包著网巾,穿著短衣。”《醒世姻缘传传》中有一个刚刚中举的秀才蔡逢春,请众乡宦
举人吃酒,他在席间“秃了头,止带了一顶网巾,穿了一件小褂。”可见出外只戴网巾便是失礼似乎不是普遍的规矩。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小小的网巾在明代礼制上的作用。《
礼记·曲礼》称:“男子二十,冠而字。”冠本是
周代贵族男子成年的标志,汉代以后,加冠以示成年,仍是冠礼的基本形式。明人的冠礼,必先加网巾以示成人,终有明一代行之不辍。因此,网巾在明代冠礼仪式中具有特殊意义,此亦前代之所无。据《
大明会典》载,明代冠礼包括皇帝冠礼,皇太子冠礼,皇太孙冠礼,亲王冠礼,品官冠礼,士庶冠礼。行冠礼的年岁,“太子,皇孙,年十二或十五始冠;天子自为主。”士庶冠礼则“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
《明史·舆服志》在“皇帝常服”项下提到“天子亦常服网巾”,又引《明会典》载皇太孙冠礼有云:“掌冠跪加网巾。”但皇帝,皇太子冠服俱缺而不载。其实《明会典》“缺而不载”的并非皇帝与皇太子之冠礼仪节,而是只提到冠礼中“司巾者以巾进”,未载所进之巾为网巾。《
明实录》则有两则有关皇室冠礼的记事,一为
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
礼部尚书任昂奏更定亲王冠礼,掌冠,赞冠,供奉官各有职司,仪节隆重肃穆:前期三日,各执事官习仪礼部。至日,传制遣官,持节行礼……掌冠者执网巾,升,宾降一等,受之。进王席前,稍北面。祝曰:“惟兹吉日,冠以成人,克敦孝友,福禄来臻。”供奉官束发,掌冠者跪进网巾,乐作;赞冠者跪正之,兴,立掌冠后,内侍跪进服讫,乐止。掌冠启,王复坐,执翼善冠,升,宾降二等,受之,右手执冠前,左手执冠后,前进如前仪。另一为
永乐九年(1411)十一月命定国公
徐景昌,
户部尚书夏原吉,
礼部尚书吕震宁等为皇太孙行冠礼的记载,提到冠礼 时皇太孙“冕服如皇太子,玉圭如亲王”,略谓:丁卯。上御
皇极殿,命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冠于
中和殿。先是,
礼部进所定冠礼仪注,前期
锦衣卫设幕次于华盖殿东序,鸿胪寺设掌,赞,宣,敕戒等官,位于殿内道之东北,面西……礼部等官启请诣冠席……升自西阶,执缁纚及网巾者升,掌冠降一等,受之,进冠席前,北面立,初祝毕。供奉官束发,掌冠跪加网巾……至是,命定国公
徐景昌持节掌冠礼,
户部尚书夏原吉赞之,
礼部尚书吕震宁敕戒……是日命汉王高煦世
苏轼壑,第二子瞻折冠于王邸。戴上网巾与进入成年的意义连结,在这一繁复隆重的皇室礼仪中显露无遗。
明清之际,遗民往往透过以明代衣冠行于冠婚丧祭等礼,以寄其故国之思。
顺治初年剃发令下,杨
案山赶忙为其子行冠礼,可为此中代表。据
钱澄之《杨翁案山墓志铭》载:剃发令下,子森甫,亟为制巾服,集
太子宾客,行冠礼,曰:“此本朝二百七十九年之法服,吾累世祖宗之所遵守,不可不令孺子见。今而后,听之矣!”文中的“巾”,自然包括明代冠礼必备的网巾。明亡以后,戴网巾象徵成年的礼制与文化意象,仍然在遗民的世界中绵延不绝。
生产与消费:明代士庶生活中的网巾
网巾其物虽小,却是明代成年男子不分贵贱都会用到的物件,《
上虞县志》记明代节妇史氏,年二十三夫亡,“誓不再适,将夫诗,扇,网巾时配于身”,在明人生活中,网巾的个人性与日常性不言可喻。但若要从此物的生产,流通与消费来观察网巾与明人现实生活之关系,则不免有史载不足难以深究之憾。本文试从明代小说与方志中搜检史料,略窥网巾的制作与消费,以见明人日常生活之一斑。制造网巾的材料必须强韧耐用,但取材不一,通常用黑色细绳,马尾,鬃丝或头发编织而成。虽然由于史料缺乏,无法断定用头发编织的网巾是否较其他种类普遍,但头发最为坚韧,而且取之于人,相对易得,明人的网巾,部分与全部用头发编制的都有。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
商业经济的发展,巾帽服饰的制造和贩卖也日趋分工,网巾也不例外。明人以网巾裹头约发,用久了会脏会破,为人洗补网巾的行业遂应运而生,《
醒世姻缘传》中提到一个名叫程谟的市井小人物,说他“身长八尺,面大身肥,洗补网巾为业,兼做些鼠窃狗盗的营生,为人甚有义气。”可见洗补网巾也是当时众多与网巾有关的庶民生计的一种。此外,网巾的贩售者并不限于前述以织卖网巾自给的孝女节妇,《
定兴县志》记明代义行鹿惺,略谓:鹿惺,江村人。年少时,多力而尚义,每救人之难,有推解之风。一日,赴市归,日已暮,见一醉人枕囊卧车辙中,二凶人远伺之,将为不利,叱之去。因呼其人而问之,知为卖网巾者,腰有重,路逢覆车,饮之酒而醉。计途尚远,恐为二凶所尾及。因扶送之店,财与货毫无所失,人高其义。这个叙事中因翻车酒醉,差点失了财货的“卖网巾者”,是一个“腰有重赀”的商人,与前述一个月织十顶网巾,卖得两钱银子的寡 妇自不可相提并论。有趣的是,县志以“卖网巾者”称呼这个枕囊而卧的男子,显然鹿惺义助的这个生意人,是一个专门贩售网巾的商贩,换言之,网巾是他行囊中唯一的货品。从消费的层面来看,网巾因为是明代男子必备的日常物件,所以
市场需求量大,这也是节妇贞女得以靠织卖网巾独撑家计的背景所在。但网巾的材料与制作也有奢俭之别,讲究的会在网巾圈上标新炫富,《
金瓶梅》中提到谢希大买了一对镀金网巾圈,“秤了秤,只九分半。”《
醒世姻缘传》的狄希陈为了包下魁姐两个月,除了付十八两银子,两套衣服,还照邓蒲风开列的清单准备衣巾棉被,酒肉等,计开:新巾一顶,新网巾一顶并金圈,小白布衫一件,大白布衫一件,紫花布道袍一件,绰蓝布单裤一腰,白布裙一腰,夹布袜一双,厢履一双,线带一副,红布棉被一床,青布绵褥红毡各一床,新枕一个,新铜面盆一个,新手巾一条,新梳栊一副,抿刷全,
川贝母,人参,
黄连各四两,明净
朱砂八两。每日三餐酒肉,足用。其余易得之物,随取随应,不可有误!在这些洋洋洒洒的物件中,网巾不但是指定备办之物,而且要黄金制的网巾圈,与前述谢希大的镀金网巾圈有异曲同工之妙。网巾本是“人无贵贱皆裹”的小东西,却也可以透过巾圈高贵的材质,炫耀使用者的财富,这多少反映即使是礼制上不具社会等级象徵的日常用品,透过明代商品化的
洗礼,仍大有标奇立异,区分贫富的余地。值得一提的是,
清代载籍中提到
福建省地区俗称“强市者”为“琉球人戴网巾”的典故。据
李鼎元《
使琉球记》载:(
爱新觉罗·颙琰五年闰四月,1800)十四日丙寅……通事郑煌来。年六十,前度册封,伊已为通事,因问
琉球王国一切事宜,据云:“抚夷无他法,惟在积忠信以感之,因其势而利导之。否则有‘戴网巾’之也!”余请毕其辞,煌曰:“前明谢杰充册使,时从客有舅某,携网巾数百事;至则球人冬,夏一冠,无所用之。谋于杰,杰乃下教曰:‘中国以戴网巾为敬;如册封日有不戴网巾者,以不敬论。’于是球人强售而戴之。故父老相传,遇事有以声势强派者,谓之‘球人戴网巾’。”甚矣!一事拂人情,千秋成话柄。可不慎。
徐葆光《
中山传信录》亦载此事称:“前明琉球人皆不剃发,惟不用网巾……至本朝,始剃顶发。”并谓:“
福建省至今相谑强市者,则云‘
琉球王国人戴网巾’也。”由此可知,明代网巾不仅行于中国,还可能传到属国琉球,入清以后,琉球人跟著剃发改服,网巾也随之成为历史陈迹与前朝笑谈。
鼎革与认同:明清之际忠烈书写中的网巾
满洲在关外建国时期,即已深知
汉族服饰明尊卑,辨等威的作用,故于天命建元(1616)之初,即订定满洲自己的冠服制度。
天命四年(1619)以后,更规定被征服者无论汉人,
朝鲜人,皆须剃发,改易满族服饰,并以剃发与否作为归顺
清代的标志,如天命六年(1621)三月“
辽阳市既下,河东……大小七十余城,官民俱剃发降。”当时剃发已为降金汉人归顺之表示。
皇太极五年(1631)大凌河之役告捷后,皇太极下令归降将士等剃发,不肯剃发的明官僚即遭囚禁。
崇德元年(1636)十二月,皇太极亲征朝鲜,亦告谕朝鲜人民曰:“尔等既降,勿逃避山谷,宜速剃发。”崇德三年(1638)更下令:“若有效他国衣帽及令妇人束发裹足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国也。自今以后,犯者俱加重罪。”这段文字中以“他国”与“本朝”对称,而所谓“他国”,然是指明朝,衣冠发式显然已是区分“两国”的具体标志。清人入关后,厉行剃发,易服,圈地,投充,逃人等“五大政令”,有关冠服制度者即居其二。清廷于
顺治元年(1644)五月初三日正式下令剃发和易衣冠,但实行了一,两个月即告停止。顺治二年五月,清廷又恢复剃发易服政策,并连续颁行相关禁令,严厉执行。是年六月二十八日下令传檄江南各省,近处限一个月,远处限三个月,“各取剃发投顺”,不服者即行加兵镇压。由于清廷的雷厉风行,令下之后,激起江南地区士民的抗清活动与清军的武装镇压。
清代施行剃发与易衣冠的目的,最初是为了在征服战争中区别拥护者与反对者,
爱新觉罗·多尔衮于顺治元年五月的剃发令中说:“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此时清廷以剃发与否来“别顺逆”,对
汉族来说,剃发等于投降,拒不剃发等于反清,因此剃发在鼎革之际具有鲜明的政治表态意涵。另一方面,剃发也是
新朝气象与文化认同的具体呈现,
顺治帝说:“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清廷强制推行其关外时期即已建立的满洲冠服,也有凸显其新朝礼制,宣示文化霸权的作用。
清代章服与明朝衣冠的显著差异,一个是缨帽箭衣,一个是方巾大袖;一个是窄瘦,一个是宽博。鼎革之际,清廷强力执行剃发与易服令,不过顶发一剃不易复留,衣冠旧者却不易即毁,人民服装时有反复,而政令也时有张弛。因此,清初执行改易衣冠的难度比起剃发遭到的抵抗并不稍减。网巾是明代男子束在发上的头巾,戴网巾兼具抗拒“剃发”与“改服”的双重意涵,因此,入清以后,网巾的明代认同象徵显得特别鲜明。
据叶梦珠《
阅世编》载,
顺治初年,仕清的
汉族官僚“剃发之后,加冠者必仍带网巾于内。”顺治三年(1646),招抚内院
大学士洪承畴奉令刊示严禁,此后“各属凛凛奉法,始加钱顶辫发,上去网巾,下不服裙边。衣不装领,暖帽用皮,凉帽用,俱上覆红纬,或凉帽覆红缨。一如满洲之制。”网巾原是用以约发之物,汉人官僚剃发之后,却仍戴网巾于冠内,网巾在方便与实用性之外,更有政治象徵与文化标志的意涵,此自非清廷所能漠视。查禁的办法包括严令贩售巾帽的店铺改业,发现戴巾者甚至当场扑责毁巾,据
叶绍袁(1589--1648)《启祯记闻录》记
苏州市地区的改服称:(
顺治三年五月)六日……是日,土公悬示皋桥,欲土(士)民俱遵满装,一切巾帽俱不许戴,巾铺歇闭改业,违者重责枷示。同书又载:(顺治三年)十一月初,复严衣帽之禁。大袖每加扑责,巾即扯毁。由是举监生儒皆小帽,士庶漫无分别。顺治年间,清廷一方面严厉执行剃发与改服,一方面不断致力于消除反侧,因此,网巾在
清代铲除
南明“余孽”的具体案件中,甚至等同于令牌,刀枪等作为“谋逆证物”。顺治年间刑部题本中载有一件
扬州府仪真营捕获彭应龙,刘光吾,胡德山等人“交结亡命,授受伪札,谋为不轨”的案件,略谓:……至(顺治十一年,1654)五月内,仪真营捕盗金美,沈富拏获彭应龙,光吾,并搜获伪牌,札票,网巾,伪钱,刀斧,枪弓等项,押解扬州江防萧同知奇兵营吴游击,转解操抚李部院,牌发扬州兵备道,分巡江宁道公审。是年十一月二日,十四日,胡德山,彭应龙分别病死于狱中,该案继续审理,翌年(
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刑部覆会,仍一再强调官府搜获之“证物”称:……已故彭应龙,初受叛逆杨鵾之伪札,继受海寇
张名振之令牌,追随贼船,阴谋纳叛,与刘光吾所受伪札,并家藏网巾,器械,俱经搜获,历审情真,骈斩何辞。续获病故胡德山,素称匪类,向因在逃,致费驳缉,今已拏获,审虽未受牌札,然曾有运粮回日再去受官之语,又经搜获网巾,谓非逆谋久伏乎 竿首亦无容喙也……仍行仪真县查刘光吾,并已故彭应龙,胡德山各名下妻妾子女财产并入官,父母祖孙兄弟不限籍之同异,皆流二千里安置。其搜获彭应龙,刘光吾月斧一把,
腰刀一把,
长枪一根,弓一张,
弹弓一张,并胡德山家内搜获
铁尺一根,俱贮仪真县库,见获彭应龙等伪牌,伪札,网巾等项,并胡德山家内搜获网巾三顶,告示,契帖等件,俱解部附卷备照。在这件刑部的题本中,清廷搜获彭应龙,刘光吾,胡德山等人谋逆的“证物”,大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武器,如:腰刀,长枪,斧,弓等;第二类是文书,如:“伪”令牌,“伪”札付,告示等;第三类是具有明代符码的物品,如:被视为“伪钱”的
永历钱,象徵前明服饰的网巾等。小小的束发网子,从搜检谋逆者住处到移送审理定罪的过程中,不断被强调为“逆谋久伏”的证据,其间政治意涵之深重,实有远甚于此微小物件之体相者。
不过,对
清代明遗民来说,网巾的存废自非一纸
新朝禁令所能左右。永历元年(1647),
广州市生员文冠伯与同邑郑淑真率众抗清,“淑真裹网巾,缠白布,先逾入城,被执死之。”在这个为“反清”而死的场景中,以裹著网巾宣示“复明”的意志,不言可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之际的忠烈传记,坚持戴网巾与抗清殉节常是故事中的重要元素;换言之,网巾在明季忠烈的书写当中,具有相当重大的象徵意义,透过明季网巾故事的流传,不仅可以一窥明遗民不同形式的抵抗行为,也可由此反观网巾这一小小物件在明清社会意识中的作用。在明清流传的明季忠烈传中,永嘉诸生
叶尚高的故事即颇具
戏剧性。据清人
李天根《
爝火录》载,尚高“义不剃发,日荷一竿,竿系一笔,一带,一镜,一网巾,示‘毕竟带网巾’意;高冠大袖,摇曳市上。
清代知府吴某执之,尚高吟诗曰:‘北风袖大惹寒凉,恼乱
温州市刺史肠;何以蜉易生死,得全楚楚好衣裳。’吴以为癫生也,释之。”尚高透过这个常人看来有些疯癫的举止,宣示“毕竟戴网巾”的决心,最后以坚不剃发,被执而死。
永历四年(1650)与
瞿式耜一起殉国的
张同敞,系
张居正之孙,藏一白网巾于怀,临刑前服之,曰:“为先帝服也,将服此以见先帝。”不过,在明遗民的网巾故事中,流传最广,最富传奇性的莫过于《画网巾先生传》。
画网巾先生传记述
弘光元年(1645)清廷底定东南后,严令剃发更衣冠,福建地区士民以违令死者不可胜数,“画网巾先生”与他的两个仆人被捕,清将脱去其网巾,逼其就范;先生令二仆画网巾于额上,二仆亦交相画,以示坚不服满制衣冠,主仆三人于
永历四年(1650)不屈而死。也许因为传记中网巾的朝代象徵与传奇色彩,这篇传记自
清代以后传抄不绝,流布极广。戴名世的《
戴名世集》,凌雪的《南天痕》,
吴伟业的《
鹿樵纪闻》,
李瑶的《绎史摭遗》,
倪在田的《续明纪事本末》,
张岱的《
石匮书后集》和
徐鼒的《
小腆纪传》等书,都收有这位画网巾先生的传略;
民国二十五年(1936),
北京大学影印
魏建功旅韩时搜得之钞本《皇明遗民传》,书中也收录了这篇传记。《画网巾先生传》的作者,据李瑶《绎史摭遗》称:“此传节诸《明文授读》中,为
李世熊著。”徐《小腆纪年》亦称:读李世熊所著《画网巾先生传》,而知有明二百年之士气,盖不与钟同消灭也夫!按李世熊(1600--1684)字元仲,
宁化县人。《明文授读》则为
黄宗羲(1610--1695)所辑,今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
张锡琨味芹堂刻本传世,李世熊《画网巾先生传》收于该书卷五十四。此文含“传”与“论”两部分,“传”约一千三百字,“论”约八百字(全文见本文附录)。其后各书传抄的主要为传文部分,兹录其事略如下:乙酉,丙戌(
弘光元年/
隆武元年、隆武二年,1645--1646)间,将相草靡,邦殄人亡,既而竖掌支天者,旋仆旋起,就死如鹜,吴,浙,江,闽士亦略可纪数也,卒未有恬死藏名,悯默沉苦,如画网巾先生者。先生名位,乡里皆不可稽。其初,同二仆潜迹邵武光泽山寺中,作苦观变,衣冠俨然。久之,声影渐露。光泽防将吴镇者,闻其岸异,因掩捕之。逮至
邵武市,镇将池凤鸣讯其里居,姓名,默不答。凤鸣伟其状,戒部卒曰:“谨事之,去而网巾,无以惑众足矣。”先生既索网巾无有,盥栉毕,则谓二仆曰:“得笔墨否 为我画网巾额上!”仆问故,先生曰:“衣冠本历代旧制,网巾则大明创制也。即死,可忘明制乎”于是二仆为先生画网巾,画已,乃加冠。二仆亦复交相画。军中哗笑之,共呼之曰“画网巾”云。是时适有四大营之乱,四营者,张自盛,洪国玉,
曹大镐,
李安民也……庚寅(
永历四年,1650)夏,……池凤鸣因诡称先生为阵俘,献之
杨名高,杨羁欲生之,见画网巾历录然,笑置不问也。先生既就槛车,至泰宁,杨犹欲谕降之,先生因谓杨曰:“吾旧识
王之纲,就彼决之可乎”
杨喜,遣诣之纲。之纲愕然,先生曰:“固不识公也,特从公索死耳!”之纲穷诘里籍,姓字殊苦,先生乃喟然曰:“吾忠未报国,留姓名则辱国;智不保家,留姓名则辱家;危不即致身,留姓名则辱身。若曹呼我‘画网巾’,吾即此姓此名矣。”之纲因抗声谓之曰:“天下
大定,一夫强死何济 且改制易服,历代已然。剃发奚伤,(胡)作此怪鬼为”先生顾唾曰:“何许痴物!网巾且不忍去,况发乎!死矣,无多谈。”语侵之纲益厉。之纲怒曰:“明亡,填沟壑者莫名数也,庸渠皆俊物乎”遂令先斩其二仆。逡巡间,群卒捽之,二仆目叱曰:“痴卤!吾岂怯死者 顾死亦有礼,当一辞吾主人耳。”于是向先生拜,且辞曰:“奴得扫除泉下矣!”乃欣然受戮。之纲复好谓先生曰:“若岂有所负乎 不然,义死亦佳,何坚自晦也”先生曰:“我何负 负明耳!一筹不抒,束手就尽,去婢妾无几!又以此易节烈名,吾笑古今之随例就义者,故耻不自述也。”检袖中有诗一卷掷于地,复出白金一小封,掷向刽子曰:“此樵川范生所赠也,今与汝!”遂挺然受刃于
泰宁县之杉津。泰人聚观之,所画网巾犹班班额上也。泰之诸生谢韩者,收其遗骸,于郭外松山,题曰“画网巾先生之墓”,岁时揭奠如家仪。其后泰人有召箕仙者,箕动如飞,辄书曰“我画网巾也”而终不名,其幽灵蕴结如此。
这个明季忠烈的网巾故事,其主人翁既不知姓名,里籍,传主相关资料无从稽考,但传记中的时间,地名,提督,总兵等,又都具体明确。在这个故事中,网巾被视为
朱元璋创行的“祖制”,是遗民必需生死以之的坚持,邵武守将池凤鸣脱去其网巾,却无法抹去一个用笔墨画成的“假网巾”。
清代厉行剃发之后,作为男子约发之物的网巾,因为丧失其所依附的头发,其实用性本应随之消失。这位“画网巾先生”说:“吾于网巾且不忍去,况发耶!”把网巾与头发并称,显然认为网巾的重要性仅次于“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头发。传文从画网巾先生,两个仆人到总兵
王之纲,都有慷慨激昂的对话,二仆在这个“画网巾”的忠烈故事中,更显得举足轻重,充满传奇性。传末称画网巾先生死后,一个名叫谢韩的秀才为其收尸,葬于
泰宁县,此后当地箕仙起时,往往自书“画网巾”而不名,更为这个明季忠烈故事平添乡野奇谭的色彩。
顺治七年,这位“画网巾先生”被辗转系交福建总兵王之纲,之纲诘问其姓名,他坚不吐露,还说:“吾忠未能报国,留姓名则辱国;智未能保家,留姓名则辱家;危不即致身,留姓名则辱身。军中呼我名为网巾,即以此为吾姓名可矣。”此语最令读者动容,
李世熊对画网巾先生之“耻留姓名”因此备极推崇,认为他“身殉明制”,却是“不艳义声,不谋青史”,其烈胜于
南宋遗民
郑思肖,论曰:自古无两年卷中华之事,亦无殉义耻自名之人。运变极流,遂有意表奇节如画网巾者。往郑所南做铁函经,事至隐秘矣。逮明
崇祯戊寅(十一年,1638)年间,寺僧浚井忽得之,按其岁月,已三百五十六年,而所南之名始大著于天下。……所南盟檄誓心可矣,
铸铁沦,劳劳于万一知已者,则犹是名根耸之也。先生身殉明制,烈于所南,顾不艳义声,不谋青史,悬幽忠于天日河山之外,岂虑千百年后真有鬼神者为书名位,志家世乎 故非所南可同语也。这个充满
戏剧性的忠烈故事,除了在明末清初的野史间辗转传抄之外,后来还被编成戏剧在东南一带流传。
乾隆中叶,福建邵武府重修府志,将“画网巾先生”的故事收入“寓贤传”,这也是第一部收录《画网巾先生传》的
清代方志,志中“画网巾先生”的传文虽然不像
李世熊原传中的叙事那麼钜细靡遗,也没有“幽灵蕴结”之类的神怪内容,但传中记先生偕二仆从容就刃,及其死后故事之传播,略有他书所未见者,据乾隆《邵武府志》载:……(王)之纲不忍,反覆劝谕,令剃发。先生曰:“痴物网巾尚不忍去,况发乎!死矣,毋多谈。”二仆先向主叩头辞而就刃,先生从容检袖中诗一卷,掷于地,又出白金一小锭付行刑者曰:“此武范生所赠也,今与尔。”遂挺然受刃于水南之荒园中。诸生谢韩殓其尸,并二仆瘗焉,题曰“画网巾先生墓”。
宁化县李世熊及邑人
邱嘉彩皆为之作传,
绍兴市游客林景蔚又为演“画网巾剧”以传焉。传中说网巾是不忍去的“痴物”,对这个忠烈故事的主人翁而言,可说十分贴切。而在
清代以后流传的忠烈传记中,此传由于传主姓名难以稽考,史者通常只能以“画网巾”为名记其事,网巾这一小小物件在明清的忠烈书写中刻下的历史遗痕,实在不容小觑。
金网巾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古诗文名物及宋元明金银器研究,著有《
诗经名物新证》、《古诗文名物新证》、《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等。
网巾是明代男子首服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长发以玉或金银短簪挽结于顶,其上再罩网巾,此即最基本的妆束。网巾的制作多以马尾或线,而也有绢布。
谢肇淛《
五杂俎》卷十四《物部四》:“网巾以马鬃或线为之,功虽省而巾冠不可无矣。北地苦寒,亦有以绢布为网巾者,然无屋终不可见人。”此所谓“屋”,即覆于发髻之上的各类饰物,如巾,如冠。“无屋终不可见人”,是露髻见人为失礼也。
网巾、网巾带、网巾圈,在明代情歌中都是可作双关语的好材料,因此总被描写得亲切。《挂枝儿》卷八《咏部》有《网巾》和《网巾带》各一曲,前者曰:“网巾儿,好似我私情样。空聚头,难着肉,休要慌忙。有收有放,但愿常不断。抱头知意重,结发见情长。怕有破绽被人瞧也,帽儿全赖你遮掩俺。”后者曰:“巾带儿,我和你本是丝成就。到晚来不能勾共一头,遇侵晨又恐怕丢着脑背后。还将擎在手,须要挽住头。怎能勾结发成双也,天,教我坐着圈儿守。”又《山歌》卷六《咏物》中的《网巾圈》二首之一:“结识私情要像个网巾圈,日夜成双一线牵。两块玉合来原是一块玉,当面分开背后联。”
网巾圈的材质,或玉,或金,或银和银鎏金,在平常人家也算是一项值钱的物事。《
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曰应伯爵“向头上拔下一根闹银耳斡儿来,重一钱;谢希大一对镀金网巾圈,秤了秤,只九分半”。又同书第二十八回曰:“小铁棍儿在那里正顽着,见
陈经济手里拿着一副银网巾圈儿,便问:姑父,你拿的甚么?与了我耍子儿罢。经济道:此是人家当的网巾圈儿,来赎,我寻出来与他。”小小一对网巾圈的价值,由此均可曲折见意。
网巾圈体量甚小,因此不很引人注意,如果不是与网巾相联,一般很难断定它的用途。
张懋夫妇墓出土这一对金网巾圈的难得,即在于它是同网巾结合在一起而原样著于主人之首。只是这一副完整的网巾在报告中被称作“睡帽”。报告曰,此睡帽“为
黄色素缎,长18厘米。帽的后面有一长6.5厘米的叉口,便于取戴。在距叉口7厘米的两边帽檐处各安一直径为0.8厘米的金质小圆环。帽檐收边一厘米,并有长36厘米的黄色丝带一对,以通过金质小圆环系结”(《张夫妇合葬墓》)。它出土时正是罩在男主人的发髻之外,内里的发髻上挽一支银簪,簪长9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南都繁会图》长卷中绘有一家网巾店,店铺货柜上面放着网巾一顶,又主顾手拿一顶方在看货,于是依稀可见网巾有带下垂。至于金网巾圈,在故宫藏明《
货郎图》中的货郎担子上可以看到它同各样首饰陈放在一处,并且正是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