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香火绒草(学名Leontopodium stracheyi)是
菊科火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
喜马拉雅山脉以及中国大陆的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地区,多生在亚高山山谷溪岸、干燥草地、高山、
砾石坡地、沟地灌丛、湿润以及杂木林外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根状茎粗厚,横走,有多数簇生的花茎和不育茎。茎直立,高12-60厘米,基部稍木质,常宿存,不分枝,或有时下部或中部有花后发育的腋芽和细枝,被浅黄
褐色或褐色短腺毛,上部除被较密的腺毛外,还杂有蛛丝状毛,基都为膜质无毛的芽苞和花后枯萎宿存被有长柔毛的基出叶所包围,全部有密集的叶;节间长5-10毫米。叶稍直立或开展,卵圆状
披针形或卵圆状线形,长2-5厘米,宽0.4-1.2厘米,顶端尖或稍钝,有细长尖头,基部圆形或近心形,抱茎,边缘平或波状反卷,上面被密腺毛,或有时还被蛛丝状毛,下面除脉有腺毛或近无毛外被灰白色茸毛,基部有三出脉,苞叶多数,与茎上部叶同形或较小,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顶端尖,基部较狭,两面被灰白色茸毛,或顶端和下面稍绿色而被腺毛,较花序长1.5-2倍,开展成径约2-6厘米的苞叶群,有时具长花序梗而形成几个苞叶群。
头状花序径4-5毫米,密集。总苞长4-5毫米,被长柔毛,总苞片2-3层,顶端无毛,露出毛茸之上。小花异形,有少数
雄花,或雌雄异株。
花冠长3-4毫米;雄花管状漏斗形,有狭裂片;
雌花花冠线状。冠毛白色,基部稍黄色;雄花冠毛稍粗厚,上部有钝锯齿;雌花冠毛丝状,全缘。瘦果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花期7-9月。
此种在
腺毛亚组中由于叶质较薄,基部扩大常成心形等特征,极易与他种区别。此种多变异,常见的有狭叶和宽叶两个类型。在畸形的植株上,
头状花序极多数密集成团伞状,为一层排列整齐的苞叶所围绕,中央有一个径约1厘米的头状花序,具有极多数在中心的
雄花和在边缘的
雌花,外围有极多数(约达100个)密集的小头状花序,径3-4毫米,各有较少的雌花。此种与钻叶
火绒草 L. subulatum. Beauv.、
坚杆火绒草 L. franchetii Beauv. 和
艾叶火绒草 L. artemisiifolium Beauv. 之间都有天然杂种被发现。本种只有一种变种,即
毛香火绒草细茎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