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斌丞(1888年5月10日-1947年10月7日),字丕功,自署秉诚,
米脂县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也是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1917年,杜斌丞在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担任教务主任兼史地教员,次年任校长。他积极支持学生爱国运动,鼓励学生为国家效力。为发展地方教育,杜斌丞还倡议、支持兴办了米脂高小学、米脂三民二中学、榆林女子师范学校、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和延安省立第四中学等学校。 1947年3月20日,杜斌丞被
国民政府逮捕。1947年10月7日,他在
西安市英勇就义。杜斌丞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下挽词:“杜斌丞烈士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周恩来副主席称赞杜斌丞是
鲁迅式的共产党员。
人物生平
(1888-1947)
杜斌丞(1888年-1947年)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是
中国国民党中将杜聿明的堂哥,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个人简历
1907年考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
1913年夏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学习。
1917年夏由北高师毕业,回陕在
陕北地区联合县立
陕西省榆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史地教员;1918年任校长。
1927年2月,到
西安市、武汉、南京、
上海市、北京等地考察政情。
1930年,任中国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杨虎城部总参议。
1936年
西安事变时,主张“跟共产党走”。西安事变后,任
陕西省政府秘书长。
1940年赴西南地区。
1943年参与
中国民主同盟的政治活动,同杨明轩等筹建并主持民盟西北总支部。 1945年10月,在民盟第一次中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被推为中央常务委员兼
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
1946年1月,以民盟顾问身份,参加旧政治协商会议的活动。
1947年3月,被
胡宗南逮捕,在狱中坚持斗争;同年10月被害。
教书育人
1907年,杜斌丞考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
1913年夏入
北京师范大学史地部学习。期间,结识了旅日回国的
中国同盟会会员
惠又光,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他请名师到校任教,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共产党人的
魏野畴、李子洲等;他支持学生爱国运动,鼓励学生为国效力,
刘志丹、
谢子长、叶瑞禾等都是他的学生。为发展地方教育,他还倡议、支持兴办了米脂高小、米脂三民二中、榆林女子师范、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延安省立第四中学等学校。1922年冬,
杨虎城率部到
陕北地区,因找不到出路而异常苦闷,杜便把魏野畴介绍给杨。杨听了魏的许多革命见解,思想大为开阔,并表示愿和共产党合作。杨十分感谢杜为他结识共产党人搭桥引线,说:“真正知我者,斌丞先生;真正助我者,斌丞先生。”1926年11月28日,
西安市军民坚持八个月的反围城斗争取得胜利。1926年底,
米脂县的一些地方知名人士积极倡议兴办中学,杜斌丞极力赞助和热情支持,通过杜斌丞先生的积极活动,取得
榆林市镇守使
井岳秀的同意后报经西安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省教育厅立案,在米脂兴办中学,经杜斌丞先生推荐,由
杜立亭担任校长,于1927年4月13日成立“米脂县立初级中学”,开学时举行了开学典礼。1927年下半年,井岳秀将“米脂县立初级中学”改名为“三民第二中学”。直至1929年7月因井岳秀停止拨款被迫停办。这一期间,三民二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革命人才,其中有刘澜涛、马文瑞、常黎夫、张汉武、朱敏、
尤祥斋等。 1927年2月,杜作为
陕北地区各界人士的代表,赴
西安市参加庆祝活动,在西安会晤了
国民军领导人
冯玉祥、
于右任和中共陕甘区委负责人
魏野畴、李子洲,并将他带来的几十名陕北青年学生送进了西安中山学院和
西安中山军事学校。6月,杜离开西安,赴
洛阳市、武汉、南京、
上海市等地考察社会,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后来,寓居
北平市两三年,潜心读书,研究政局,结交了
侯外庐、
李仪祉等不少学者。
回陕参政
1930年11月,
杨虎城就任
陕西省政府主席,电邀杜斌丞回陕参政。杜斌丞到西安后,被任命为省政府和国民政府军委会潼关行营高级参议,后杜斌丞被任命为陕西省清乡局副局长。任职期间,推荐水利专家李仪祉任建设厅厅长,兴修泾惠渠、
洛惠渠等
水利工程。他还利用合法地位,支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曾设法营救过被
中国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员
刘志丹、刘澜涛、张德生;资助过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枪弹、军服等物资。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强占中国东北三省。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严令其
中央军加紧“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并要在“剿共”中消灭杂牌军。杜斌丞指出:“一个
杨虎城,一支十七路军,斗不过蒋介石,迟早要被吃掉。只有西北大联合,进而促进南北大联合,才能对付蒋介石。”他的西北大联合的主张是:回汉一家,陕甘一体,打通新疆,结好
苏联,抗日救国。杨虎城对杜斌丞的建议深表赞同,立即派杜以潼关行营高级参议的身份到甘肃各地考察。杜入甘后,先与各自为政的各派地方军阀广泛晤谈,说服了
陈珪璋、
鲁大昌等地方军阀接受改编;后又随十七师孙蔚如部进军
兰州市。
国民政府任命孙蔚如为甘肃宣慰使,杜为宣慰使署秘书长,掌管政务。在此期间,杜斌丞还从武器和物资上资助共产党员
谢子长、杜润滋领导的靖远兵变。1932年4月,
蒋介石迫使孙蔚如部退出兰州,使杜斌丞提出的西北大联合未能实现。蒋介石控制甘肃后,孙蔚如部被派到
汉中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前线,企图使
中国工农红军和杨虎城部两败俱伤。杜斌丞看破了蒋的阴谋,提出了联共反蒋抗日的主张,得到
杨虎城、孙蔚如的赞同。接着,杜经过多方面努力,沟通了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十七
路军的联系,达成了互不侵犯、共同反蒋的协定。将近两年时间,红四方面军和孙蔚如部基本未发生冲突,从而挫败了蒋介石的阴谋。1935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
陕北地区,毛泽东派汪锋带着他分别写给杨、杜的亲笔信来到
西安市,争取十七路军共同抗日。毛泽东在致杜的信中写道:“先生为西北领袖人物,投袂而起,挺身而干,是在今日。”杜非常激动,诚恳地向汪锋介绍了
杨虎城、十七路军和
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的情况,并对如何合作提出了中肯建议。1936年初,杨虎城派杜与共产党联络,表示愿与中共联系并与
中国工农红军互不侵犯。杜斌丞把杨的意愿传达给当时的中共陕西地下组织。8月,中共中央派张文彬到西安,张携带了毛泽东再次写给杜的信函。毛泽东在信中写道:“虎臣(即杨虎城)先生同意联合战线,但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时机已熟,正抗日救国切实负责之时,先生一言兴邦,甚望加速推动之力,西北各部亦望大力斡旋。”杜感谢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主动帮助、配合张文彬在杨虎城部开展联络工作。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
杨虎城发动
西安事变,杜积极参与其事。事变爆发后,
陕西省政府改组,杜被任命为省政府秘书长;成立政治设计委员会,杜斌丞是设计委员。他迅速恢复了省府职能,整顿了市容,签发了宣布张、杨八项主张的陕西省政府训令,还请中共代表周恩来在青年会给省属厅、局及各人民团体代表作报告,并要求代表回去广为宣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蒋介石背信弃义,囚禁张学良,强迫杨虎城出国考察,令
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和十七路军撤出西安及陇海铁路沿线。1937年2月,
国民政府利用陕人治陕,任命孙蔚如为
陕西省政府主席,杜斌丞继续任省政府秘书长。是年抗战开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杜协助孙蔚如主持陕政,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好事。毛泽东称杜斌丞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1938年秋,蒋介石排除异己,解除了杜的省政府秘书长职务,又派
胡宗南登门以军事委员会参议的头衔拉拢,被杜拒绝。国民政府陕西省党部也两次派人送来
中国国民党党员登记表,均被杜斌丞撕毁。此后,杜斌丞在国统区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民主运动,并把女儿
杜瑞兰送往
延安市参加革命。
米脂县三民二中于1929年被迫停办后,米脂县的大批小学生难以继续深造。杜斌丞先生出于对家乡人民的深切关怀,多次奔波,积极争取,1939年适逢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捷三新上任,为表示其“教绩”,拟在全省新设立五所中学,杜先生利用其在省府任秘书长的影响,在1939年7月设法促成了“陕西省立
米脂中学”的成立,经杜先生推荐,校长由留苏学生营尔斌担任。
1941年,杜斌丞到广西全州、
桂林市,与两广的爱国人士李济深、朱蕴山等接洽,宣传抗日、民主、救国,同时向陕籍
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
关麟征、
杜聿明等宣传团结抗日、实行民主政治的主张。同年秋,到
重庆市加入了
中国民主同盟。又经屈武、王炳南介绍,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小民革”),并被指派为陕西小组负责人。1943年初,杜第二次到
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继续做关麟征、杜聿明等坚持团结抗战的工作。关、杜二人虽对杜优礼相待,却不肯接受他的主张。同年冬,杜斌丞先后到
成都市、重庆会晤民主政团同盟主席张澜,要民主党派警惕青年党,团结沈钧儒和他领导的救国会。
加入中国民主民盟
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派
郭则沉持张澜主席亲笔信到
西安市找杜斌丞,邀请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主持
西北盟务。杜即与杨明轩、
杨子廉、王菊人等发起成立民盟西北总支部筹委会,提出“亲苏、友共,努力实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945年2月,民盟西北总支部成立,杜斌丞任主任委员。同年10月,
蒋介石电召杜斌丞到
重庆市,多次接见,意在拉拢。杜斌丞首先把
胡宗南军队在
陕西省胡作非为的情况告诉蒋介石,并建议蒋介石政治上要民主,军队要整编,要把那些误国害民的家伙淘汰掉。蒋介石表面接受,并委杜以军事委员会参议之职,心里却对杜从事的民主运动颇为不满。当时,
中国民主同盟正在重庆召开临时 全国代表大会即民盟“一大”,杜参加了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常委。1946年1月,政协会议在重庆开幕,杜以民盟代表团政治顾问身份参加,听取了周恩来对西北民主运动的意见。会后许多朋友出于安全考虑,劝他暂不回陕。他认为陕人回陕作用更大,誓为发展
西北民主运动奋斗到底。
1946年2月,杜斌丞由渝飞陕,正式主持中国民主同盟西北总支部的工作。杜斌丞以民盟中央常委的名义,在《秦风·工商日报联合版》发表公开讲话,宣布他誓为中国早日实现民主政治、结束一党专政斗争到底。这番话,在各界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
蒋介石、
胡宗南的仇恨和恐惧,对杜开始了迫害。3月1日,大批特务捣毁了《秦风·工商日报联合版》营业部,接着又制造了一连串的流血事件。中共和许多朋友都担心杜的安全,劝他离开
西安市,但他却不愿丢下正在进行的事业。杜斌丞对朋友说:“既入虎穴,就与虎搏斗到底,何必远走。”1947年3月20日,
中国国民党攻占
延安市的第二天,胡宗南下令逮捕了杜斌丞、王菊人等。在狱中,杜坚贞不屈。当听说人民解放军挺进豫西、威逼
潼关县时,他赋诗庆贺,诗中有“汉家旌旗满潼关。为问元戎今何在,不扫
楼兰誓不还”之句。随后,
蒋介石电令
胡宗南对杜“即行处理,以免后患”。10月5日,他在“最后遗书”中写道:“每思30年来,无日不为民主而奋斗,反动诬陷,早在意中,个人生死,已置度外。彼独裁暴力虽能夺我革命者之生命,终不能阻挠人类历史之奔向光明,终必为民主潮流所消灭也。”两天以后,即1947年10月7日,杜在西安玉祥门外就义。毛泽东亲笔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
1948年3月,
米脂县在开办斌丞图书馆的同时,设
杜斌丞纪念室。纪念室在图书馆院内厅房,陈列杜斌丞烈士的部分遗物、书籍及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机关、领导、民主人士所赠送的挽联、挽词。1985年,在米脂县城南关新建杜斌丞纪念室。
相关事件
从事教育事业
1888年生于陕西米脂县,幼读私塾。1907年,考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1913年夏,入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学习,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1917年夏毕业后,回
陕西省榆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史地教员。1918年,升任校长。他招聘名师,民主育人,支持学生爱国运动,鼓励学生为国效力,培养出
刘志丹、
谢子长等一批优秀人才。并倡议和支持兴办了米脂三民中学、榆林女子师范、
绥德县师范学校、
延安中学等,为
陕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其间,与中共陕甘区委负责人李子洲、
魏野畴过从甚密,思想越来越倾向革命。
坚定革命信念
1922年冬,
杨虎城率部驻防陕北后,接触颇多,给予杨很多启迪和帮助,坚定了其革命信念和共产党合作的决心。1926年11月,以陕北各界代表身份到
西安市,参加国民联军解围西安的庆祝活动,积极支持
冯玉祥出兵
潼关县、策应北伐。1927年2月,为寻求革命真理,到西安、武汉、南京、
上海市、北京等地考察国内政情,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取决于人民大众的崛起,而人民大众的崛起,全赖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
1930年冬,杨虎城主政陕西后,回西安任杨虎城高级参议和省政府参议,后又任陕西省清乡局局长。曾设法营救遭
中国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员
刘志丹、刘澜涛、张德生等,资助陕甘游击队枪弹、军服等物资,多方支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提出回汉一家,陕甘一体,打通新疆,结好
苏联,抗日救国的西北大联合主张。佐助
杨虎城平定
甘肃省,出任秘书长,执掌政务。1933年,建议杨虎城联共反蒋抗日,并多方努力,达成十七路军和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互不侵犯的协议。1936年初,又促成十七路军与陕北革命根据地之间的联系,积极促进杨虎城同
张学良合作发动扣押
蒋介石的兵变。
西安事变后,接任改组后的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参与起草张杨的“八项主张”,并任红 军、
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
西北军三方联合办公厅西北军代表。后佐助孙蔚如处理陕西政务,在商谈陕甘宁边区划界和
八路军在
陕北地区驻防地区等问题上,做了对人民有益的工作,同时掩护和营救过不少革命同志,1938年秋,被
中国国民党免去省政府秘书长职,授以省政府委员虚职。他拒绝蒋介石的拉拢,拒绝加入国民党。
加入民盟
1940年,赴大后方,在成都、
重庆市、
昆明市等地参加抗日救国民主运动。 1941年秋,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曾在
云南省做争取国民党将领
关麟征、
杜聿明的工作。1944年,参与筹建并主持民盟
西北总支部,提出“亲苏、友共、努力实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使西北民主运动配合全国民主运动有计划地广泛展开;并同杨明轩等促成《秦风日报》和《
工商日报》出联合版,使之成为西北民盟机关报。1945年2月,中国民主同盟西北总支部正式成立,任主任委员。同年10月,在中国民主同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并被推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1946年1月,以
中国民主同盟代表团政治顾问身份赴
重庆市出席政治协商会议。会后返陕,以民盟中央常委名义向报界发表谈话,揭露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坚持一党专政的阴谋,要求当局释放张、杨,实施民主宪政。在白色恐怖严重、将对他不利风传颇多情况下,谢绝要他撤离的劝告,坚持西北斗争阵地。
被捕牺牲
1947年3月20日,在
西安市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狱中受尽百般折磨,视死如归,奋笔疾书,严斥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他在最后的遗书中说:“每思三十年来,无日不为民主而奋斗,反动诬陷,早在意中;个人死生,已置度外。彼独裁暴力,虽能夺我革命者之生命,绝不能阻挠人类历史之奔向光明,终必为民主潮流所消灭也。”10月7日,在西安英勇就义。中共中央领导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为他写了诗、悼词、挽联等。毛主席亲笔写下了“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的挽词。1952年12月1日,遗体安葬入西安南郊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