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玉
评论家、书法家
王进玉,笔名天遥,安徽宿州人,现居北京,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作家、书法家。《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科技日报》《中国日报》《江西日报》《新京报》《杭州日报》《美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华英才》《艺术中国》杂志,以及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新浪等众多主流媒体对其文其艺给予了相关报道。文章多次入选全国多地高中试卷。被权威媒体及圈内人士评价为"最具艺术典范的青年艺术家代表"、"最具新锐思想的青年评论家代表"。
人物介绍
王进玉,安徽宿州人,现居北京,知名青年学者、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现为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新水墨专委会(新水墨画院)副主任兼秘书长、《美术报》《中国美术报》、新浪网等知名媒体专栏评论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副院长等。已在《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美术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评论文章三百余篇,评论、诗词、散文、杂文等共计百余万字。出版有评论集《发现》《让评论家说话》、诗文集《爱在继续》《母亲花》、书法集《王进玉自作诗词书法》等多部。众多文章被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光明网以及专业新媒体等纷纷转载,诸多评论及观点引发业内强烈反响和讨论。其代表作品有《疲软的中国当代艺术》《危险的中国当代书法》《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标准”》《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当下文艺评论必须直面的几个现实问题》《艺术无标准更无权威》《艺术创作不能任意丑化现实》《需要重新洗牌的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书法家,你够格了吗》《谁扭曲了艺术家的脊梁》《丑态“江湖”几时休》《立身养气为当今绘画之第一要务》《书画家轻文重墨是时下的悲哀》《切勿盲目地追求和模仿西方抽象艺术》《艺术创作需要情商的参与》《能工巧匠未必是艺术家》《工匠精神不等于艺术家精神》《谈有关艺术与评论、艺术家与评论家的相关问题》等。
人物评价
冯其庸(著名学者、红学家、书画大家):安静好学,谦虚聪敏,德才兼修,很难得。望持之以恒,博学笃行,必将大有作为。
余德泉(著名学者、中南大学教授、楹联学专家、章草大家):进玉是一位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他的旧体诗词写得很规范,且格调不俗。他的书法路子走得正,不与流行书风者同道,实属难得。
梁晓声(著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进玉很正直,有抱负,有担当,有才能,这在他的诗词、文章,以及他的书法作品里都能看得出来。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张弛(著名学者、理论家):进玉是个全才,诗文歌赋、书画美评等均有涉猎和研究,而且他的创作能力很强。我尤其欣赏他的诗文,他的自作诗词书法,当然他的美术评论也是可圈可点的。我认为他是不折不扣的当今 年轻艺术家的优秀代表,我对他寄予厚望。
谢吉昌(书法家、《书法报》特约记者):做为一个书家能自书自作诗词来抒写胸怀,十分不易。进玉先生很年轻,却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和书法功底,让人钦佩。进玉先生的作品以行草书为主,其书作雄媚纵放而不逾矩,满纸狼藉而法度森然。其书法如行云流水,文静中透着雅气,流露出有浓浓的书卷味。作品取法传统古帖,得传统笔法,清新自然,洒脱劲健,境界高远。其书法是由传统而来,取法高古又富有新意,不激不厉、不温不火,雅致温润,率真随意,同时也含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语言。
冯光永(书法家、记者):仔细品读了进玉先生的诗词和书法作品,感觉先生才情过人,佩服至极!先生的诗词,无论格律还是诗意均充分显示出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善于观察事物且有感而发的世 人气质。先生的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转移多师,或二王,或王铎,很有个性风采。
代表作品
《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8年7月23日;《西藏日报》转载,2018年7月31日;
《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福建日报》转载,2018年9月4日;
《墨守成规是对传统的误读》,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8年10月12日;《西藏日报》转载,2018年10月23日;
《要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力度》,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8年8月27日;
《漫画创作与人民情怀——从“小林漫画”“老树画画”想到的》,发表于《中国艺术报》 ,2021年5月14日;
《中国彩墨画并非舶来品》,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20年6月22日;
《中小学是否有必要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20年1月13日;
《当下文艺评论必须直面的几个现实问题》,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9年7月22日;
《评论家该不该“蹭热点”?——谈评论的时效性》,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20年8月7日;
《书画评论需以实践为基础》,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9年6月26日;
《文艺创作需“发乎情”“止于理”》,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9年5月10日;
《不应把“传统”和“当代”对立起来》,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9年2月18日;
《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评论工作者首先要自信》,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17年11月8日;
《不应止于“雅俗共赏”》,发表于《中国文化报》 ,2023年1月8日;
《风格是风格 品格是品格》,发表于《中国文化报》 ,2022年6月12日;
《别以艺术之名破坏自然生态》,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9年4月7日;
《学术不端为哪般》,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9年3月3日;
《艺术评判需置身特定语境》,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9年1月27日;
《也谈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8年7月8日;
《对待传统,既要继承也要创新》,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8年11月18日;
《只做好市场就够了吗》,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7年8月27日;
《没有感情哪有艺术》,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7年7月16日;
《毕加索名画被撕,不应该只关注“价值1.8亿元”》,发表于《新京报》,2020年01月08日;
《拍出天价的香蕉是艺术家和吐槽者的共同作品》,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12月12日;
《1.98亿港元常玉裸女作品极简线条包含文人画意韵》,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10月09日;
《艺术院校画裸体“有伤风化”?是批评者不懂美》,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09月19日;
《叶永青公开信避重就轻,各界都难以接受》,发表于《新京报》 ,2019年03月19日;
《叶永青被指抄袭,一句道歉为何这么难》,发表于《新京报》,2019年03月05日;
《繁体字的文化承载不应被过度放大》,发表于《科技日报》,2020年03月20日;
《写意花鸟画的当下思考》,发表于《江西日报》,2017年12月8日;
《艺术无标准更无权威》,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年4月16日;
《文化修养匮乏 会严重影响艺术家创作》,发表于《新快报》,2019年1月20日;
《借鉴是艺术创作的方法,不是抄袭的借口》,发表于《新快报》,2018年8月5日;
《当水性墨性与笔性心性高度统一才能出好作品》,发表于《新快报》,2018年7月15日;
《用发展的眼光看传统》,发表于《新快报》,2018年1月28日;
《不应把“传统”和“当代”对立起来》,发表于《新快报》,2019年3月24日;
《为何“口号式评论”“标签式评论”屡见不鲜》,发表于《新快报》,2017年11月26日;
《有些画家欠缺文化修养,却乐道于末流的笔墨技法》,发表于《新快报》,2017年9月17日;
《书画家不是交际花, 不需要到处跑场子抛头露面》,发表于《新快报》,2017年4月9日;
《写意不等于抽象》,发表于《团结报》,2017年7月22日;
《“伪民间”与“伪官方”》,发表于《团结报》,2017年7月8日;
《接受批评是艺术家的必修课》,发表于《团结报》,2017年7月1日;
《文艺创作需“发乎情”“止于理”》,《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05月20日;
《书画创作,不要总拿传统作为唯一标尺》,《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4月30日;
《做一个有判断力的收藏家》,《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4月4日;
《不应把“传统”和“当代”对立起来》,《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3月19日;
《自然才是书画创作与展示的最好方式》,《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3月6日;
《收藏非小事投资需理性》,《石狮日报》转载,2019年2月26日;
《评画先看题款》,《石狮日报》转载,2018年11月14日;
《艺术家作品定位要清晰》,《石狮日报》转载,2018年9月15日;
《当下艺术创作要有系列观》,发表于《美术报》,2022年08月13日;
《艺术不只是审美问题》,发表于《美术报》,2022年12月31日;
《艺术创作与情色文化》,发表于《美术报》,2022年7月16日;
《新形势下,策展何为》,发表于《美术报》 ,2022年6月18日;
《评论不是定论》,发表于《美术报》,2022年4月30日;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艺术》,发表于《美术报》,2022年4月2日;
《批评之难,难在哪儿》,发表于《美术报》,2022年1月8日;
《科技发展与传统艺术创作》,发表于《美术报》,2021年9月18日;
《向徐渭学习什么》,发表于《美术报》,2021年8月7日;
《艺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发表于《美术报》,2021年5月15日;
《艺术家有文化修养最重要》,发表于《美术报》,2021年4月17日;
《抄袭之风何时休》,发表于《美术报》,2021年4月3日;
《拭目以待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发表于《美术报》,2021年3月6日;
《亵渎谦虚是虚伪无耻的表现》,发表于《美术报》,2021年1月30日;
《艺术家应该人艺合一》,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12月19日;
《面对天价拍品,是狂欢还是冷静》,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10月24日;
《艺术审美是一种专业的能力和素养》,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9月5日;
《从美术视角谈民族文艺评论体系的建构》,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5月23日;
《有关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4月11日;
《创作、评论要有专业技艺和认知做支撑》,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01月25日;
《名画被撕,除了热议价格更应关注艺术》,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1月11日;
《需要重新洗牌的中国当代艺术》,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7月20日;
《每一份探索创新都值得尊重》,发表于《美术报》,2020年07月25日;
《重要的不只是成为网红》,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4月27日;
《优秀美术作品进教材,究竟多重要》,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4月13日;
《做一个有判断力的收藏家》,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3月23日;
《收藏非小事 投资需理性》,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2月23日;
《艺术创作还需自然而然》,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2月2日;
《艺术创作拼什么》,发表于《美术报》,2019年1月5日;
《艺术的边界和突围》,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11月17日;
《文艺圈的空头理论家现象》,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10月20日;
《应整体地理解传统》,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9月29日;
《作品定位要清晰》,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9月1日;
《也说艺术的底线问题》,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7月21日;
《水墨不只是一种材料》,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7月7日;
《像儿童一样绘画》,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6月23日;
《主题性美术创作还需拓展》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5月12日;
《有出息的画家》,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4月28日;
《秦始皇帝的“守卫”展没有做好“守护”》,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3月3日;
《策展人的角色担当》,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1月27日;
《树立弘扬真善美的创作观》,发表于《美术报》,2018年1月13日;
《用发展的眼光看传统》,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12月16日;
《“画什么”比“怎么画”更重要》,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12月9日;
《传统书画是否过于守旧》,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11月18日;
《勿做评论界的混子》,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11月4日;
《写意花鸟画的当下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9月2日;
《艺术如何介入生活》,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8月12日;
《谈书画圈的晒合影现象》,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7月29日;
《网络文艺的中国形象》,发表于《美术报》,2017年7月1日
《浑厚而大气 丰富且创新》,发表于《美术报》,2014年8月16日;
艺术经历
2008年出版诗文集《爱在继续》。2009年出版诗歌集《母亲花》。2011年顶点艺术开设评论专栏。2012年出版评论集《发现》(西泠印社出版)。2012年—2015年期间分别在《中国商报》《传奇人物》《艺术公社》等多家刊物开设短期评论专栏。
2014年2月应邀为荣宝斋画院、南京书画院、央视书画频道等主办的“三人行——范扬董浩、张铁林书法展”作序。10月应邀为中国画学会、延安革命纪念馆主办的“情系延安——6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及作品集作跋。11月应邀为荣宝斋画院主办的“大美水墨——名家书画邀请展”作序。同月,应邀为艺术品投资杂志社主办的“守望·文脉——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序;应邀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金醒石、邵戈全球人类环境对话展”及作品集作序。
2015年新浪开设评论专栏,相继发表了《成为书法家你够格了吗》《危险的中国当代书法》《年轻画家到底怎么了》《书画家轻文重墨是时下的悲哀》《勿把工匠精神当作艺术家精神》《艺术无标准更无权威》《伪民间与伪官方》等系列引发热烈反响的批评文章。9月应邀为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的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作序。同月,应邀为《中国书画》杂志社主办的许振水韵青花扇面精品展作序。
2016年《中国美术报》特约评论家,期间发表了《疲软的中国当代艺术》《丑态江湖几时休》《书画家怎么就成了“暴发户”》《谁在拉低中国画原有的标准》等颇具影响的文章。3月诗书作品受邀参加二月二诗书雅集活动,并入选线装书局出版的《二月二诗书名家雅集》一书。11月、12月连续受邀为北京敦睦堂名师分享会作有关中国画的主题讲座。2016年被聘为北京市5A级社会组织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副院长。同年,《艺术创作离不开情商的参与》等多篇评论文章作为文献入编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6卷)。
2017年《美术报》开设评论专栏。6月作为美术类唯一代表受邀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9月加入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并参加中国评协第六期专题研讨班。10月受邀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召开的“文艺评论家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座谈研讨会”,并作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评论工作者首先要自信”的主题发言。11月作为北京市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受邀参加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北京市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培训班”。12月《学术评判要与时俱进》等文章作为文献入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7卷)。
2018年出版评论集《让评论家说话》。2018年天津文联《艺术家》杂志开设评论专栏。6月受邀参加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以及北京文联研究部主办的“新时代北京美术创作的当下生态与发展走向”专题研讨会。7月在《中国艺术报》发表重要学术批评文章《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西藏日报》《福建日报》中国文艺网、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作家网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方网站四川文艺网等相继转载;主要观点被求是网、《求是手机报》等摘编报道。10月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主办的“全国民族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11月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观展。12月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艺评论年会”。
2019年3月、12月两度受邀参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专题访谈。3月5日、19日《新京报》连续整版刊发其撰写的多篇特约评论文章引热议,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新闻网等纷纷转载。7月在《中国艺术报》发表重要学术批评文章《当下文艺评论必须直面的几个现实问题》,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文艺网中国作家网、浙江省文联官网浙江文艺网等相继转载。12月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艺评论年会”。2019年被评为中国文艺评论年度达人、《新京报》特约评论家。同年,《需要重新洗牌的中国当代艺术》等文章作为文献入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9卷)。2019年,根据王进玉的文章摘编的相关题目,入选陕西省咸阳市江苏省徐州市湖北省咸宁市,以及海南省福建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全国多地的高中政治试卷。
2020年2月在封面新闻、新京报网、光明网等相继发表了《文艺家,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献媚炒作”!》《抗“疫”艺术创作不能一味拼数量,更需要精品佳作》《“疫”考之下,文艺批评何为》等引发强烈反响的批评文章;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方网站湖北文艺网在首页予以特别推荐。3月受邀参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专题访谈。8月受邀参加北京文联主办的“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12月在《中国文化报》发表重要学术批评文章《多研究问题少谈“标准”》(亦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标准”》,《文旅中国》等相继转载)。2020年,王进玉多篇文章的节选片段作为阅读题的材料,入选潍坊市、山东省济宁市福建省永安市等地的高中语文试题。
2021年5月受邀参加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艺见”第三期并撰写评论文章,《中国艺术报》刊发,中国网、中国文艺评论网、山东省文联官网山东艺术网等相继转载。6月受邀参加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并被聘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委员。7月受邀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文艺评论界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8月应邀为纪念徐渭诞辰五百周年撰写专题文章,《美术报》《荣宝斋》等相继刊发、转载。11月应《中国文化报》邀请参与相关话题讨论并撰写《审美需要理解与换位》一文。
2022年2月、7月分别受邀参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专题访谈,就“如何打造文艺精品”等话题进行了交流。6月在《中国文化报》发表重要学术文章,主要观点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摘编报道。9月受邀参加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并作专题发言。12月应邀为淮北市政协书画院主办、淮北市博物馆承办的“海晏河清—许振水韵青花山水画邀请展”作前言(序)。2022年,根据王进玉的文章摘编的相关题目,出现在西青区潍坊市等地的高中语文试卷上。
2023年2月中国报道杂志社官网专题推介。6月文章《当代艺术应该具有哪些特质》作为现代文阅读题的材料,出现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学校高二语文试卷上。
参考资料
不应止于“雅俗共赏”.中国文化报数字报.2023-02-01
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中国艺术报.2018-08-08
繁体字的文化承载不应被过度放大.科技日报数字报.2023-02-01
写意花鸟画的当下思考.江西日报.2018-08-08
年度艺术人物:王进玉.中国报道网.2023-04-26
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中国文艺网.2021-12-20
墨守成规是对传统的误读.中国艺术报.2018-10-13
中国彩墨画并非舶来品.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2023-02-01
中小学是否有必要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2023-02-01
评论家该不该“蹭热点”? ——谈评论的时效性.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2023-02-01
书画评论需以实践为基础.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2023-02-01
风格是风格 品格是品格.中国文化报.2023-02-01
也谈艺术家的文化修养.人民网.2019-06-04
用发展的眼光看传统.新快报.2019-01-29
做一个有判断力的收藏家.石狮日报.2019-05-09
收藏非小事投资需理性.石狮日报.2019-05-09
评画先看题款.石狮日报.2019-05-09
艺术家作品定位要清晰.石狮日报.2019-05-09
艺术不只是审美问题.美术报.2023-02-01
艺术创作与情色文化.美术报.2023-02-01
新形势下,策展何为.美术报.2023-02-01
评论不是定论.美术报.2023-02-01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艺术.美术报.2023-02-01
批评之难,难在哪儿.美术报.2023-02-01
向徐渭学习什么.美术报.2023-02-01
艺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美术报.2023-02-01
抄袭之风何时休.美术报.2023-02-01
艺术家应该人艺合一.美术报.2023-02-01
重要的不只是成为网红.美术报.2019-04-30
收藏非小事 投资需理性.美术报.2019-02-26
艺术创作还需自然而然.美术报.2019-02-13
艺术创作拼什么.美术报.2019-01-07
艺术的边界和突围.美术报.2018-11-19
应整体地理解传统.美术报.2018-10-02
作品定位要清晰.美术报.2018-09-03
也说艺术的底线问题.美术报.2023-02-01
水墨不只是一种材料.美术报.2023-02-01
像儿童一样绘画.美术报.2023-02-01
有出息的画家.美术报.2023-02-01
策展人的角色担当.美术报.2023-02-01
传统书画 是否过于守旧.美术报.2023-02-01
勿做评论界的混子.美术报.2023-02-01
写意花鸟画 的当下思考.美术报.2023-02-01
艺术如何介入生活.美术报.2023-02-01
网络文艺的 中国形象.美术报.2023-02-01
浑厚而大气 丰富且创新.美术报.2023-02-01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人物评价
代表作品
艺术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