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纨扇图》是明代画家
唐寅创作的一幅纸本
水墨画。作品现藏于
上海博物馆。画中描绘的是立有湖石的庭院中,一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的仕女。她的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勾丛竹。该画为唐寅绘画的代表作,这幅画不但人物形态刻画得十分准确,线条如飞,墨色如韵,而且把画家本人的心情展现得含蓄而丰富,直接而妥贴。
作品内容
《秋风纨扇图》描绘了坡地上画湖石,有一女子,容貌姣好,风鬟雾鬓,绰约如仙,衣带干净利落,随风飘动。眼神颇生动,凄婉之情,宛然在目。手执一纨扇,眺望远方。左上角
唐寅题有一诗,诗云:“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有“
项墨林家珍藏”朱文印,“项叔子”白文印,“天籁阁”朱文印,“墨林子”白文印,“项氏子京”白文印,“元汴之印”白文印,“
林佶之印”白文印,“吉人之辞”朱文印,“张鹿樵鉴藏”白文印,“自怡悦斋书画录”朱文印,“莱臣心赏”朱文印,“虚斋审定名迹”朱文印。
创作背景
唐寅是位才性超群的艺术家,少负不羁之才,唐寅的才名曾经引起朝廷的轰动。因才华出众,而“妆成每被秋娘妒”;又因流年不利,命运坎坷,家庭遭到一次又一次打击。这幅《秋风纨扇图》的创作构思取自
刘骜妃子
班婕妤色衰思驰、如纨扇在秋风起后被捐弃的典故,班婕妤是汉代的一位美貌女子,极有文才,为汉成帝所宠幸。后来,宫中来了
赵飞燕,汉成帝为这位身材姣好的绝代佳人所迷恋,于是,班婕妤便遭冷落。多才的班婕妤作了一首《怨诗》,诗云:“新制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
中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中,恩情中道绝。”诗中借一把扇子的行藏,看人世的炎凉。诗中道尽了恩情中道绝给这位女子带来的悲伤体验。
唐寅借
刘骜妃子
班婕妤色衰恩弛,好比纨扇在秋风起后被搁弃的命运,阅题诗悉知是借美人暮秋之伤来讽刺炎凉的世态,其间也透出画家自身的景况。
作品鉴赏
主题
《秋风纨扇图》以高度洗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里的美人。左上角有画家的自题诗,加深了主题的蕴意。画中的仕女圆润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怅然若失的轻愁和忧郁,显得无助和无奈。美人可能从手中夏挥秋藏的纨扇想到自身青春难驻、世情可畏。画家将世态的严酷和美人的悲惨境遇和盘托出,发人深省。
技法
《秋风纨扇图》笔墨富于变化,含蓄有思致,画法兼工带写,人物的勾勒,湖石的渲染极其熟练,流利潇洒。全画纯用白描,以淡墨染衣带,衣带微微飘起,点出正是秋风已起的时候。
蕲竹双钩用得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显出了色泽的丰富。画中背景极其简明,仅绘坡石一角,上侧有疏疏落落的几根细竹,大面积空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漠寂寥的感受,突出“秋风见弃”、触目伤情的主题。冰清玉洁的美人与所露一角的这几块似野兽般狰狞的
顽石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尽显画家写意的才能。
《秋风纨扇图》不仅仅是人物形态刻画得十分准确,线条如飞,墨色如韵,把画家本人的心情展现得含蓄而丰富,直接而妥贴。
形象
《秋风纨扇图》画中手执纨扇的仕女,高高地挽起发髻,美丽端庄,亭亭玉立,目凝远方,仕女形象颀长娟秀,双手护扇、凝目前视,表现出佳人感伤惆帐的心理情态。仕女飘拂的披巾和裙缘,透示出秋风萧飒的季节特征。衣纹线描流畅挺劲,衣裙圆笔钩描精细柔和。仕女、竹筱用白描和双钩法,湖石以水墨渍染,形成刚柔相济、工写结合的艺术特色。
《秋风纨扇图》该创作以诗经中“怨而不诽”的要求,把一个大才子的人生体验表达出来,不免让人十分感伤、十分爱怜,恰如画中女子,美丽而端庄,却满脸的忧伤,显得无助而楚楚可怜。
《秋风纨扇图》画家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人物形象,在对画中女子衣纹的处理上,一反前人沿用的细柔长线条,而是用略带方折而不失流畅的细线表现衣裙的沉沉下垂,直到脚边才略微飘拽,以显示出人物的端秀和凝思的情绪。
作品评价
明末收藏家
项墨林:“
唐寅先生,风流才子,而遭谗被损,抑郁不得志,虽复佯狂玩世以自宽,而受不知己者揄亦已多矣,此图此诗,盖自伤自解也。”
清代藏书家、书法家林:“六如跌荡失意人,写此风流得意笔,当时纨扇弃秋风,谁知尺幅垂今日;人生何必叹飘蓬,落花恩怨诉东风,我爱鸯丝禅榻畔,美人环佩伴诗翁”。
历史传承
递藏
《秋风纨扇图》经明代项元汴,清代林佶、
张大镛,近代
庞元济收藏。1952年12月,中央文化部文物局拨交
上海博物馆。
著录
《秋风纨扇图》在张大《自怡悦斋书画录》、庞元济《
虚斋名画录》等皆有著录。
重要展览
2017年10月20日,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
中国历代绘画馆常设展。展品中包括首次公开展出的明代《秋风纨扇图》。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
吴中区(今
苏州市)人。29岁得中
应天府(今
南京市)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以卖画为生。其绘画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各科。画法早年受
沈周、
文徵明影响,30余岁时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宗“院体”一路,后泛学宋元诸家,自成一体。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
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文上与
祝允明、文徵明、
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代表作品有《
落霞孤鹜图》、《
杏花茅屋图》、《
春山伴侣图》、《秋风纨扇图》、《六如居士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