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镇(Zhang Zhen)位于
高密市市区东部,总面积50.5平方公里,29个行政村,总人口47662人(2017)。
镇情概述
张鲁镇位于高密市区东部,总面积50.5平方公里,29个行政村,总人口47662人(2017)。明清属于高密县龙德乡张鲁社,1949年10月,设立高密县张鲁区,1958年属于大王庄公社,1984年,设立张鲁乡,2001年3月划归
姚哥庄镇,2007年7月,姚哥庄镇撤销,现属于高密经济开发区张鲁社区。
199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6万元,比上年增长61.6%;农民人均纯收入2535元,比上年增加547元。张鲁镇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合理调整
种植业结构,粮经比例达到5∶5。1995年全镇粮食总产达到2642万公斤,
油料总产344.4万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被潍坊市政府授予“花生生产先进乡镇”称号。养殖业生产已初具规模,1995年,全镇大牲畜饲养量达2.49万头,生猪饲养量3.73万头,肉、蛋鸡饲养量510万只,被
山东省畜牧局授予“畜牧生产先进乡镇”称号。全镇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皮件
加工业已发展成为该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生产的劳保手套、生活手套、马夹、皮衣、一步裙等远销
韩国、
日本、
荷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全镇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3400家,其中私营企业39家;完成镇村及村以下企业产值5.7亿元,实现利税7000万元;被
潍坊市政府授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称号,1995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国皮件加工之乡”称号。
生产总值
张鲁镇199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733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
农村经济总收入108680万元,比上年增长35.7%;人均存款2000元,比上年增加500元;花生总产150万公斤,比上年减少52.8%;粮食总产277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5%;大牲畜存栏1.89万头,比上年增长6.8%;猪存栏1.91万头,比上年增长3.54%;肉类生产1098.1万公斤,比上年增长6.8%;果品总产58万公斤,比上年增长5.5%;乡镇企业总产值1834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764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9%、30.1%。1996年底,农村机械总动力达到0.16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到27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8%。1996年底,全镇总人口为21083人,比上年减少32人,其中农业人口20542人,非农业人口541人,人口出生率为12.89‰,自然增长率为4.22‰。农业走上了“一优双高”之路。镇党委、政府按照“加强中间,开发东西,带动南北”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抓了万亩“双千田”、万亩“吨粮田”、万亩果菜等项目的开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培植了粮、油、果、菜、养殖、皮件六大主导产业和产品,粮经比例达到5∶5。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全镇已整建吨粮田2万亩,“双千田”1.8万亩,蔬菜基地5000亩,林果2500亩。镇村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镇已建有机械厂、化工厂、纺织厂、翻砂厂、轧钢厂、皮件
加工厂、建筑公司等58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镇村企业。形成了以化工、机械、建材、建筑安装、皮件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企业体系,并逐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党委、政府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扩建中心,开发两区,抓好示范,综合配套”的
总体战略要求,聘请了
山东省工程设计院的专家,对镇区进行了50年的规划。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集蓄财力,逐步加快镇区的建设步伐。至1996年末,投资近千万元,实现了镇驻地“四通一平”,程控电话入村率达100%,平均10户就有一部电话。购置了先进的微机设备,成立了信息服务中心,并与全国联网。安装了地面卫星接收站和无线调频差转电台,使有线电视和无线广播网覆盖全镇。1993年被
潍坊市政府授予“文化先进乡镇”和“广播电视先进乡镇”称号。新建了长80米,宽10米的
墨水河大桥,拓宽了潍胶公路张鲁段,且硬化、绿化、美化配套。建起了大型集贸市场,内设5000个摊位。日参入交易者达2万人次,日交易额25.1万元,是
高密市东部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1990年被
山东省、潍坊市工商局授予“省级文明集贸市场”和“市级文明集贸市场”称号。在抓好镇区建设的同时,镇党委、政府还注重抓好各村的村容村貌改造。根据农村规划,房屋建设严格审批手续,从建筑布局到建筑格调,都要求向着美、新、齐方向发展。“小康屋”、“小康楼”日益增多。95%以上的村吃上了自来水,100%的村通了公路,晴雨通车。1992年,张鲁乡获山东省、
潍坊市政府“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称号。1994年,在
胶莱河桥以东,潍胶公路两侧新开辟了占地1000亩的个体私营经济开发小区。
前店后厂式的楼房拔地而起。1996年,工贸小区的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出口交货值1300多万元。小区内人均纯收入11152元。被高密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重点开发工贸区之一。
各项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集培训、试验、咨询、示范于一体的农业科技中心。形成了以镇级为龙头,村级为依托,面向农业,面向农村的大联动科技普及网络。仅1996年,全镇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7期,培训农村干部群众1.8万人次,新引进农作物良种18个,主要农作物良种化程度达到100%。其中,
番薯脱毒品种的应用,被市科委列为科技新成果加以推广。投资1000万元,新建了中心幼儿园、镇初级中学教学大楼和成人教育中心各一处,全部改建或新建了全镇的
初级小学,达到了“六配套”标准。1991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义务教育先进乡镇”和“体育先进乡镇”称号。镇卫生院中西医并重,科室健全,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外科手术在全市乡镇医院中名列前茅。村村建有卫生室,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提高了医疗水平。1989年被
潍坊市政府授予“乡镇医院改貌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放在首位,利用各种形式,对全镇801名党员系统地进行了
社会主义特色理论、市场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等一系列教育培训。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用、比”、“党员家庭十带头”、“党员包户”和向孔繁森、
王廷江等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至1996年底,先后有5000多人次接受了轮训。涌现出42名优秀党员干部,150多名党员科技带头人。围绕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新型农民,大力组织实施了“文明富裕家庭细胞工程”和“少生快富文明幸福工程”。广大干部群众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科技观念、法制观念大大增强。涌现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47个,受到
山东省、
潍坊市政府表彰的优秀人物56名。
计划生育工作严密,服务周到,全镇无超生和违纪现象。十一年来,多次被山东省、潍坊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1991年,国务委员、国家计生委主任彭云来张鲁乡视察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题词“发扬成绩,开拓前进”。社会秩序稳定。连续八年无重大恶性案件发生。1995年和1996年分别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二五普法先进集体”和“村民自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996年底,全镇个体工商业户已发展到3600家。占全镇总户数的64.3%;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39家。从业人员1.3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1.8%。其中在
大连市、
烟台市、
青岛市、
哈尔滨市等地经商的人员就达2500多人。在大连市香炉礁旧货贸易市场拥有高标准的专业商店、摊位55个,固定资产达50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张鲁皮件一条街”。全镇个体私营经济类型多样化、经营专业化。有14个区域集中、特色鲜明的专业村。产品已涉及生活手套、各种皮衣、劳保手套、劳保鞋、手提包、纺织纱布、口罩、小五金、小化工、铸造、木器加工等50多个门类,300多个品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6年,全镇个体私营经济总收入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共向国家缴纳税金93万元,占全镇税收总额的63%,比上年增长34%。1993年被
潍坊市和
高密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称号;1995年被高密市人民政府授予“经济发展强镇”称号。全镇皮件
加工业已形成较大规模。村村有项目,户户搞加工,是全镇个体私营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分劳保用品和生活用品两大类,共有50多个品种。其中劳保手套、劳保鞋、生活手套、旅游鞋等产品畅销新疆、
黑龙江省、
吉林省、辽宁等省区的50多个大中城市。“昌盛皮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皮夹克、马夹、一步裙等产品远销美国、
荷兰、
日本、
俄罗斯、
韩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1000多万元人民币。其产品在十一届
潍坊国际风筝会上获“博览会金奖”。1996年3月,张鲁镇被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评为“
中原地区皮件加工之乡”,同时载入了《中华之最荣誉大典》。
学校
张鲁小学(原址为张鲁中学,张鲁中学并入姚哥庄中学后,改建为张鲁小学)
主要河流
顺溪河
杨柳沟
纪家大沟
辖区地图
杰出人士
刘源清,
清代顺治六年
进士,第三甲第263名,官至
歙县知县。
乔文蔚,字豹园,本镇乔家屯人,清朝
爱新觉罗·旻宁24年进士,第三甲第31名,官至广东盐运司运同(正五品)
杜公振,名政兴,字公振,以字行。本镇匡家庄人士,著名医学家。1933年毕业于
同济大学医学院,赴
德国留学,1939年回国,历任同济大学副教授、教授。先生治学严谨,学识广博,参与编写\u003c\u003c
医学微生物学》
张敬启,张鲁集村人士,原张鲁镇第一位
清华大学本科生,曾就读于张鲁中学、
高密市第一中学。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22日,张鲁镇被授予“
山东省森林乡镇”称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