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藏
清代商业家、慈善家、政治家
李功藏(1860-1928年),讳耀垣,字稳成,一字功藏,字亭其别号,他于清咸丰庚申年(1860年)五月初九日出生于泉州市南安市四五都山腰(今观山村)池塘湖人(曾居泉州府金鱼巷数年,晚年避乱厦门鼓浪屿),系观山村池塘湖开基祖;祖籍陇西县衍派,是印度尼西亚华侨李廷芬的次子。为印尼著名商界领袖,武荣州之望族。清光绪年间因“输财急公”被皇帝授中宪大夫。杰出的商界领袖、慈善家、政治家、战略家、实业家。
生平简介
李功藏(1860-1928年),讳耀垣,字稳成,一字功藏,紫亭其别号,他于清咸丰庚申年(1860年)五月初九日出生于泉州府南安县廿四五都山腰郷山腰郷(今南安市观山村)池塘湖人(曾居泉州府金鱼巷数年,晚年避乱厦门鼓浪屿),系观山村池塘湖开基祖;祖籍陇西县衍派,是印度尼西亚华侨李廷芬的次子。为印尼著名商界领袖,武荣州之望族。
旧有商业,在荷属之吧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年十余,父廷芬公挈之往,旣长精勤过人,化居(做生意)之息恒数倍,积十余年,复增设一营业所曰德和以扩充其物力,资本益厚,仍谨守乎家风,克勤克俭,富而好礼,而信用大著。声望震荷兰诸属,中外咸为之钦服。
李功藏富且贵矣,为善不近名,畏人知而人亦莫之知。他对公益事业,捐上千百元无所谓,在家中却一钱如命,徒见其勤无暇,俭无废物,终日嗃嗃以汰侈诘责其家人,疑其俭啬太过,而不知君于义所当为者,固尽力为之而不也。配陈恭人,俭以济人,与君合德,君治生于外,恭人内理家务三十余年。……在吧结婚者康氏。清时以输财急公,诰授中宪大夫,四品头衔……,子元(李宪)县学生,宣统已酉选士。
李功藏在乡时,举家大小百人,彼此欢洽无间。他性刚耐苦,克勤克俭。爱国爱乡,热心公益事业,崇文尚礼,济世惠乡。赈灾捐物,山东河南。捐棺施药,体恤孤寒。修桥筑路,风山珠渊;泉之顺济,邑之澳江。漳厦铁路,敢为人先,捐建学堂,乡之旧金山侨光,厦之同文英华,泉之平民新隅,佩实培元等。独修泉州文庙、泮宫,令名远扬。清光绪年间曾被皇帝以“输财急公”诰授中宪大夫。
民国十七年,旧十一月十三日,李功藏于厦门鼓浪屿圆满佛果,梦醒黄粱,驾鹤西行,遨游仙乡,享年春秋六十有九(69岁);孙曾五代十国,济济一堂;皇皇一身,朱训治身,惜衣惜食;一经教子,道德传家;子孝孙贤,承先启后;书香济美,兰桂成行。以殁之明年九月十四日,葬厦禾山后埔社顾山之麓,穴坐己向亥兼丙壬。云峰之地,龙脉蜿蜒;南极洲布势,脱落平田;开屏障幛,官乐参天;龙虎过抱,砂水之玄;四神拱挹,八将朝元;祥云奉月,紫气凝烟;太微咽,穴结山巅。福地福人,自古铭言。
《清诰授中宪大夫紫亭李君墓志铭》
《清诰授中宪大夫紫亭李君墓志铭(南安旅印尼华侨李功藏,1860-1928年)》
人情好异,薄古训为不足法。纵欲无等,损毫末以利人而不为;有损於人,而可以得毫末之利,则为之,甚或抵死争之。此世变之所以亟,而莫之救也。我友李君紫亭,读书不多,洞然无城府。独能尊尚先圣,俭以蓄德,不为流俗只为,是难能也。性刚耐苦。旧有商业,在荷属之吧达维亚。年十馀,父廷芬公挈之往。旣长精勤过人,化居之息恒数倍。积十馀年,复增设一营业所曰德和,以扩充其物力,资本益厚数十亿,而信用大著。
光绪季年,陈庵先生创办漳厦铁路,到吧募股。初则认着绝少。君闻之,力为四处吹嘘,一时投资者遂多至钜万。盖君於弢庵,以郷先生重之,而吧之人,则以君之言重之也。在吧旣发业,岁时辄归省,经理田亩课耕,复延名师课读,为久远计,无何。其三弟功麟以府学生食;亲兄功炳,亦以县学生食饩。稼穑诗书,人各有业。於时举家大小百人,彼此懽洽无间,尤为远近所称欢。晚年避乱泉城,居数岁,复避厦之鼓浪屿。辗转播迁,迄无甯宇。而生计亦颇不如前,於是力行俭德,为公益慈善事业。泉之府学孔子庙,规模宏丽,年旣久。大成殿梁柱,穿漏蛀损,倾欹之度,在二尺外。岁丙寅,当道委余募修。余谋之君。君则慨然曰,劝捐为第一难事,处此时局,为此等事,则更难矣。虽然,及今不治,势且倾塌,後欲为之,虽靡数十万,亦未易恢复旧观。无己,请独力任之,然须当道不相干涉乃可。议旣定,迟之数月,鸠工材,越明年而告竣。於庙沟上,复筑石墙绕之,以清庙址。计费银柒仟。其两庑及他部以军事阻碍,略为补苴漏,复别储银三千,为将来续脩之用,意深远矣。是殿得以岿然至今存者,君之力也。
素尚儒,亦颇信释氏因果之说。凡赈荒救灾,捐助养老慈儿,中小学校,脩筑桥梁,道路堤岸祠宇,以及舍药施榇诸善举,多以千计,少亦百计。特为善不近名,畏人知而人亦莫之知。徒见其勤无暇晷,俭无废物,终日嗃嗃,以汰侈诘责其家人,疑是俭啬太过,而不知君於义所当为者,固尽力为之而不恡也。
夫人之识见,每为学说所移易。破坏家族者,则曰义取墨氏之兼爱;纵乐忘死者,则曰义取杨氏之为我。其说愈辩,惑人愈亦,为天下茶毒则愈惨。君於非孔之说,旣深恶而痛绝之,不为言所淆乱,而行其心之所安。是世变无常,所守有常,可谓良知不昧之君子矣。
讳耀垣,字稳成,一字功藏,紫亭其别号。世居南安廿四五都山腰郷,清时以输财急公,诰授中宪大夫。曾祖父讳宜右,祖讳和雍,父即廷芬公。兄弟七人,叙二。配陈恭人,俭以济人,舆君合德,君治生於外,恭人内理家务三十馀年。先八年殁。生子男四人,锺元县学生,宣统已酉选士。次成连殁,次成虾,次成饭殁。女一人,适邑人吕篆。在吧舆结婚者,姓康氏,亦生子男四人。成坚,次成溢、成礼均英华书院毕业,次成立。女一人,适晋江市黄卿。孙男二十四人,昭弼、昭蛤、昭丙、昭阁、春禧、昭杏、昭目、昭信、昭午、昭哲、昭注、昭涛、昭斗、昭迪、昭范、昭庚、昭叶、昭贤、昭渚、昭金、昭、昭、昭请、昭朗。孙女五人。曾孙男十人,穆本、穆秦、穆炮、穆尊、穆异、穆华、穆星、穆薰、穆恒、穆煦。曾孙女三人,玄孙二人。生清咸丰庚申年,五月初九日。殁民国十七年,旧歴十一月十三日。春秋六十有九。以殁之明年九月十四日,葬厦禾山后埔社,顾厝山之麓,穴坐己向亥兼丙壬。
铭曰:
异说披猖,转相鼓簧。非圣无法,伦彝云亡。君笃於道,虔护宫墙。仰瞻圣宇,扶植栋梁。悯彼自绝,日月何伤?去著守约,无欲而刚。利济广东宏远华南虎俱乐部,没世难忘。
世愚弟吴增拜撰
主要成就
声望震荷兰诸属,为著名印度尼西亚商界领袖
清光绪年间因“输财急公”被光绪帝授予“中宪大夫”
清末多次巨资捐输山东省河南省华中地区、顺天、直奉等地赈灾
独修泉州府孔子庙
独修“泮宫”仿古牌楼
捐棺施药以济贫者
........
生平举措
光绪年间印尼爱国华侨李功藏曾因“输财急公”被皇帝诰授中宪大夫,四品头衔。
清代后期,印尼华侨李功藏多次巨资捐输山东、河南、华中、顺天、直奉等地赈灾。
清光绪季年(1877年),陈弢庵(陈宝琛)先生提倡建福建省最早铁路漳厦铁路,到吧募股,初则认者绝少,请求君帮助,李功藏“不遗余力四处鼓吹宣传,一时投资者多至巨万”,盖君於弢庵,以郷先生重之,而吧之人,则以君之言重之也。
清光绪戊寅年(1878年),印度尼西亚华侨李功藏捐助巨资于花桥宫内设立泉郡施药局,博采药源,广施贫苦民众;并纷纷从国外寄赠各种名贵药物,如羚茸、犀角、肉桂等,或捐款资助经常费。
光绪年间(1875~1908年),李功藏修筑眉山市山腰至后垵,凤山至朱渊道路20余里,同时捐建澳江桥。期间,李功藏捐助修筑桥梁、道路、堤岸、祠宇“多以数千计,少以数百计”。
清光绪庚寅年(1890年),年幼随父漂洋过海、南徒骏业的李功藏回郷建造传统的为二进五开间双护厝的皇宫起大厝,但是在拼花、雕饰等细节方面或多或少融入了南洋元素。建筑之时,访精工,聘良匠,艰难缔造而成。落成之时,安金刻柳,画栋雕粱,檐牙高啄,燕脊飞天。竣工于清光绪乙未年,历时五年,占地一亩多。大厝屋脊高翘,大厝外墙青草石和白石再加红砖垒砌,让人惊叹的是那些精美的石雕、木雕。厝内花罩、飞罩、花窗、浮雕饰物等工艺运用普遍,许多石构件、木构件都实属难得一见。凡是海里游的,山上跑的,龙凤鱼虾,花草鱼鸟,这里都能找到,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刻工精细,刀法流畅。大厝厅堂名家诗文书于屛,“观察”、“选魁”、“选元”匾额悬于堂,木斧木刀列于侧,人文华彩、肃穆庄严。它形似殿宇,富丽堂皇;锦屋华堂兮,蔚为壮观。
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泉郡鼠疫猖,印度尼西亚华侨李功藏捐资将泉郡施药局扩办为泉州花桥善举公所,设有施药局、捐棺局、度岁局(年关救济)、平赈灾局等部门用做各种慈善救济,并交由清进士黄抟扶负责泉州花桥善举公所。善举公所施药局以赠药施医为主,恤孤扶贫,做了大量救死扶伤;施棺局以施棺安葬得鼠疫的逝者;度岁局(年关救济)和平粜赈灾局则用于灾荒年设法购买粮食,平价售给贫苦民众等。
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印尼华侨李功藏捐资创办英华书院等。
清光绪己亥年(1899年),李功藏回郷建中西合璧的池塘湖番仔楼,建筑所用图纸均由享誉海内外中原地区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傅维早和著名印度尼西亚荷裔建造师联合设计,所聘工匠先养三年进行考查,所选材料务求精良,“每一块墙砖、柱石,都是手工打磨而成的,屋内的地板砖则是千里迢迢从南洋运来的”;这些材料全部用船运到南安仑仓珠渊港渡口,当时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只好同人工搬回,值得一提的是,每根石柱有千多斤,需要二十四个人用肩头抬,沿着 崎岖不平的陡峭的山路,从山脚抬到山顶,走十余公里,经过俩天的努力才能把石柱抬到建筑工地。原来这个地方是滑坡地,为了使楼房坚固,特从坡底下开始筑挡土墙,挡土墙共分四层,为了挡土墙的坚实不变,砌体后面填用的土是经过筛选后再用的,然后打实。
番仔楼四四方方,上下俩层,共有五十六个拱,线条硬朗。可细看它那些西式拱形廊柱,用料却是闽南的红砖,屋里铺着南洋特色瓷砖,走廊过道则是花岗大石条打造。为了使拱牢固坚实,当时没有水泥,就用石灰和红糖加工成粘合剂,然后砌拱。师傅精心琢磨,细心铺设地板,百余年来走廊四周,任凭雨水浇淋,总是滴心不穿。还有那个屋顶,有些像宋式的歇山顶,屋坡柔和流畅,角翘简洁平缓,给大厝增添了舒展大度的气魄。池塘湖番仔楼全部工程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历时十年,耗资10万两白银,池塘湖番仔楼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李功藏建厝时,之所以定下了“外西内中”的建筑风格,是与他在印度尼西亚做生意的经历分不开的。建造此楼,故名“番仔楼”。任历史风雷涌动,任世事沧桑变迁,番仔楼同样散发着特有的魅力,是闽南的一颗建筑瑰宝。
清光绪壬寅年(1902年),印尼华侨李功藏在泉州府金鱼巷建李府,并从金鱼巷两三户人家手中买下现在仍有不少后人居住的老宅地块。并在厦门鼓浪屿购置别墅。
清光绪癸卯年(1903年),李功藏在乡捐资创办学堂,始称金山书院(也称金山学堂),是福建省较早的新式学堂,也是南安廿四五都第一所学校。同年,在泉厦共捐建创办有四十多所中小学校。
清光绪甲辰年(1904年),印度尼西亚华侨李功藏倡捐千金建泉州府培元中学,捐建厦门同文书院、营建厦门码头等。
清光绪乙巳年(1905年),印尼华侨李功藏和其父李廷芬名各倡捐千金鼎建丰州书院。
清光绪丁未年(1907年),陈弢庵的主持下倡导创立全闽学堂,以大量培养人才,推广高等教育为目标,李功藏前后输捐甚多。
清光绪戊申年(1908年),印尼华侨李功藏倡捐建私立佩实小学。
宣统辛亥年(1911年),印尼华侨李功藏捐资重建金淘书院。据史料记载,金淘书院始建于清光绪1875年,当时旧建筑已废,重建的金淘书院为闽南古建筑,红砖黑瓦,石柱素梁,三落三进的布局,中呈天井,两侧是厢房。
民国元年(1912年),2月5日经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正式成立,李功藏买入相应股份。
民国甲寅年(1914年),印度尼西亚华侨李功藏独立捐修将府文庙的附属建筑泮宫门楼由原来的砖木石构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泉州府文庙泮宫亦称“圣贤门”,建于宋代,但修建时旧建筑已废,牌楼二层有柱联曰:海国闽疆东南重镇,典章文物邹鲁遗风。亦是对一方山川人文的无限赞叹。
民国戊午年(1918年),李功藏捐资在泉郡百源川池创办“泉州第二中心小学”,旨为贫苦平民子弟传授文化知识。
民国庚申年(1920年),由黄奕住等人发起筹办厦门市自来水公司。1923年5月,公司经当时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定名为“商办厦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初定资本为100万元,李功藏先认股30万元。
民国辛酉年(1921年),中南银行创立,黄奕柱为该行董事长,胡笔江为总经理。李君功藏认股13%。
民国壬戌年(1922年),许卓然“自治军”第五路指挥秦望山“为筹军款”,绑架归侨的李功藏之长子李成器,制造“震动泉厦的大绑票案”。随后李功藏等人移至厦门鼓浪屿岛上的洋楼。绑架者秦望山在回忆文中记述:“李宏美派人来密报一件事,据报南安山腰乡,有个富侨李功藏拥有家资十亿元,大前年其妻病故,近他长子李宪从南洋回家,将为其母做三周年纪念,已经派人准备截掳。果然一天早晨将李成器架到了,押关到甘八都来和我相见。……所以到了满一个月的那天,我们杀了一条鸡,叫李用鸡脚的血写一张信,说这是刺破指头写的血书,……我提出一个灵活性的方案说:如果肯的话,负责一团兵的装备费,团长给李成器做(因李与我们同住二个多月,对军队生活颇感兴趣)。如果不肯,就请他负担一营的装备费,大约十多万元,……结果乃以现款二万六千元(等于一个连的建设费)及支票七万四千元合共十万元了事,……后来我们到泉州市,他已迁往厦门鼓浪屿。获得的款可算自有民军以来最大笔的收入,……)
民国乙丑年(1925年),开元寺圆瑛法师倡建泉州开元慈儿院,开元慈儿院的创办,李功藏自奉节俭,力行公益,前后对开元慈儿院和温陵妇人养老院、泉州男人养老院以及花桥善举公所,输捐甚多。
民国乙丑年(1925年),泉城开元寺有仁寿塔,石盖裂,中层亦有折损,有外来浮屠三人(指圆瑛和尚等)欲治之,求之君功藏,……君遂独任之,并由黄秀烺辅之。
民国丙寅年(1926年),泉之府学文庙,规模宏丽,历年既久,大成殿梁柱雨漏蛀损,倾欹之度在二尺外。当道委吾(吴增)募修,余谋之君,印度尼西亚华侨李功藏慨然请求“独力任之”,独自捐资重修府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并委托享誉海内外中原地区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维早承建,越年而告竣,计费银七千。始建于唐开元末年的泉州府文庙,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移建今址,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按左学右庙规制重建。据史料记载,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沧桑,爱国印尼华侨李功藏捐资重修府文庙时,由于当时府文庙内有驻军,“其两庑及他部以军事阻碍”,不能立即重修,李功藏“复别储银三千,为将来续修之用”。对于李功藏重修泉州府文庙的善举,陈祖泽先生在所编撰的《温陵探古灵》中称颂道:“故军兴后屡经丘八爷占住,然得不免丘墟者,此君之力耳!”对李功藏捐资重修泉州府文庙给予了高度评价。
民国15年前后,李功藏、黄奕住捐资助修泉州市顺济桥,有些华侨助修泉州城乡路桥。
........
人物评价
1、有先生之豪富,无先生之勤俭;有先生之事业,无先生之功勋;有先生之严以律己,无先生之惠及同羣。——山腰郷宗亲。
2、何苦忙忙碌碌,老作劳薪,竭尽六九年汗血,为素封家,其间置田产,营第宅,婚男嫁女,纳栗拜官,撒手去空空,情胡也。最难佼佼铮铮,结来善果,慨捐一萭贯金钱,修大成殿,又辄造路桥,赈灾贫,捐药施棺,助资兴市学,丰功留种种,品实贤乎。——清学部右丞通家宗李家驹
3、其貌朴野,其气乾刚;不见而隐,犹龙是翁。为善最乐,在福则冲;典型未逺,阿堵之中。——清内阁中书吴增
4、商中领袖——吧城铁商公会
5、数千户穷苦无依,共发慈心施度岁。六九年福褀备享,独完善果感归。——泉州善举公所度岁局董事
6、发身自巴达来,六行功名,中宪第多遗善果。撒手徒函关去,千秋道德,陇西堂失芳型。——莲河知事吴仁莲区公民
7、贫儿强半是孤儿,保护全教养施。长老垂怜多慷慨,善人发愿本慈悲。门栽桃李追公德,界托桑莲拜我师。鹭屿惊传成正果,不禁感念泣涟。——泉州开元慈儿院全体
8、饥犹已饥,乞籴务敎平价。善人同善,指悉出救乡情。——泉州平籴局董事
9、奢华挽末俗浇风,此地充推佛国。清静守无为祖训,是翁竟证仙班。——泉州俭德会全体
10、老有所终,感化孤孀向莲座。仙乎竟去,流传道德遍桐城市。——泉州妇人养老院董事
11、惠及灾黎——泉州陕甘赈灾会、直鲁赈灾劝募处、旅沪陕甘赈灾会
12、泽鸿有托——河北省、山东赈灾委员会
13、急公好义——漳厦海军警备司令林国赓
14、高义可风——海军陆战队第二独立旅旅长林寿国
15、商界长城汽车——中国银行行长郑煦、黄伯权
16、先生,幼根夙慧,长付奇材,服贾异邦,抒管陶之妙术。关怀故里,树功德之令名,性虽刚而有礼,情尚实而厌华,待人接物,必敬必诚。处已治家,惟勤惟俭,方谓鼓之地风光。堪娱杖履,何期中天星坠,遽杏鸾音,痛大道之先归,典型空在。怅哲人其安仰,梁木奚瞻,所幸前徽不远,后起能贤,兰桂胜芳,箕裘克绍,此盖德全者而名不朽,亦惟泽深焉而嗣必昌也。——黄奕住
17、勤俭成家易,博施济众难,布金行善事,饮水学儒餐。国故鹃啼碎,春风蝶梦残,五千传道德,八百泣孤寒,岁月双蜗角,乾坤一肝,拈花含笑去,富贵亦如观。——黄瑞书
18、贸易外为汉族争光,输财助边,堪称商界巨擘。兴白种贸易,连筹决算,不愧经济大家。——傅退非
19、好义急公,文武长官皆奖叙。育才兴艺,华洋学校并捐输。——董际隆
20、财多十亿,寿近七旬,誉重梓桑惟礼义。子成六人,孙逾五倍,堂垂兰桂极哀荣。——傅梓彬
21、慈善敎育实业家,惟翁皆备。富寿康宁好德,当代所稀。——蘇华
22、贸易外洋,多财善贾。赞襄中国,输粟助边。——叶祖恺
23、上立德,次立功,名堪不朽。一日寿,二日富,福备考终。——许卓然
.......
家族成员
家世
①父族
曾祖父:李宜右
祖 父:李和雍
父 亲:李廷芬(字声义,印度尼西亚华侨)
②母族
母 亲:
③配偶
原 配:陈恭人,生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连,三子李成虾,四子李成饭,长女李香治。
二 房:康氏,生五子李成坚,六子李成溢,七子李成礼,八子李成立,次女李。
兄弟姐妹
兄 弟:李功炳(县学生)、李功麟(府学生)等七人。
子女
①儿子
长 子:李成器(字锺元;县学生,宣统已酉选士)
次 子:李成连
三 子:李成虾
四 子:李成饭
五 子:李成坚
六 子:李成溢
七 子:李成礼
八 子:李成立
②女儿
长 女:李香治(适邑人吕篆)
次 女: (适晋江黄铨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清诰授中宪大夫紫亭李君墓志铭》
主要成就
生平举措
人物评价
家族成员
家世
兄弟姐妹
子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