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汗国
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鲜卑汗国是2世纪时占据匈奴领地,称雄塞北。4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之战,之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而后北魏经历六镇起义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581年因杨坚篡位而亡。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在青海省建立的鲜卑别支吐谷浑汗国则维持到663年为吐蕃所灭。
简介
鲜卑汗国是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源自山戎,名称有吉祥与神兽的意义,指的是驯鹿,汉朝时期,匈奴以东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大鲜卑山,成为乌桓和鲜卑二族,合称东胡民族。鲜卑起源于辽东塞外鲜卑山,后主要活动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旗哈古勒河附近。
分类
东鲜卑汗国
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姓部等。其中段部曾和太原市刘琨联合,后被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虽然有人认为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段氏有关,但并无实证。慕容部的慕容皝于五胡十六国前期创立的大燕国,史称前燕。前燕于能臣慕容恪死后衰落,慕容暐(字景茂)在位时亡于氐人苻氏的前秦,而慕容恪之弟慕容垂在此之前已降前秦。384年,在前秦淝水之战败于东晋之后,慕容垂复国建立燕国,史称后燕。同时慕容暐的弟弟慕容冲(小名凤皇,前燕的中山王,大司马)也建立了一个燕国,史称西燕。394年西燕被后燕所灭。后燕后被鲜卑拓跋姓北魏击败后北逃。留在南部的一支后燕皇族由慕容德率领成立南燕,南燕后被晋朝所灭。(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等人均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出现在虚构人物“慕容复”的“大燕皇族世系表”中。)宇文部与高句丽通好,但败给了慕容的前燕。之后南北朝时期宇文姓西魏成立北周。北周后为外戚杨坚所篡,成立隋朝。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后来是辽朝创始时期的“契丹八部”之一。
北鲜卑汗国
北部,即中部,有著名的拓跋部,以及与其多次交战的柔然。386年,代国后代拓跋珪自称赵代王嘉,建 立北魏。北魏后来统一中原地区北方,在南北朝初期与南梁对立。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跋姓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室韦是蒙古族的祖先之一。参见柔然。
西鲜卑汗国
慕容廆之庶兄慕容吐谷浑率部从东北迁到青海省东部,称为吐谷浑。吐谷浑在鼎盛时期占据现青海、甘肃省、新疆南部、四川省西部。663年(唐龙朔三年),吐蕃攻占吐谷浑全境,吐谷浑灭亡。史书上的看法认为,鲜卑、乌桓与匈奴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赫连勃勃成立夏国。参见匈奴。在阴山山脉以北,鲜卑与铁勒融合形成乞伏部。383年,前秦乞伏国仁在淝水之战之后造反,后在现甘肃榆中成立秦国,史称西秦。400年,西秦被羌族姚氏的后秦击败,乞伏干归投奔南凉。409年乞伏干归重建西秦。431年西秦被赫连氏的夏国所灭。秃发皇后拓跋姓同源。397年,后凉秃发乌孤叛变独立,建立南凉。414年南凉灭于乞伏的西秦,脱发部人投奔北魏,被赐姓“源”。
历史
《魏书。序纪》记载,鲜卑先民最初居住在北方,“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积六十七世,至成皇帝讳毛立,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又传五世,宣皇帝讳推寅立,南迁大泽。”可以说,在大鲜卑山游猎的时候,鲜卑族还是在童年,是大森林滋养了鲜卑人。
但到了公元一世纪,随着部落群的发展壮大,鲜卑人长大了,他们渴望有更加广阔的世界。公元一世纪前 叶,拓跋推寅率部南迁大泽(今呼伦湖),到达了森林山地西南边缘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是一个广阔无垠,水草丰美的天地。鲜卑人以森林民族顺历史潮流而动的广阔胸怀,迅速接受了游牧民族的先进物质文化,并利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优越条件,壮大了自己的民族和军队,成长为驰聘草原的马背天骄,迈出了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公元二世纪中叶,拓跋鲜卑首领檀石槐在大漠南北建立了势力极盛一时的部落军事大联盟。公元四纪中叶,什翼楗建立代国。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两传至拓跋焘,祖孙三代南征北战几十年,终于统一了北方,周边各国纷纷朝魏,从而把鲜卑民族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据《魏书·乌洛侯国传》记载,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正月,远在大鲜卑山附近的乌洛侯国使臣朝献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室有神灵,民多祈请。”“其岁,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敝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这一事件及祝文也收入了《魏书·礼志》。但是由于时代变迁,地名的变迁,千百年来,人们始终无法找到史书中记载的“大鲜卑山”和“旧墟石室”,拓跋鲜卑民族也是“神龙见尾不见首”,其发祥地“旧墟石室”也成了千古之继。
文化
鲜卑柔然拒绝将公主嫁给布门汗。戈突厥汗国转与鲜卑西魏帝国结盟。
1980年7月30日,对鲜卑学深有研究,又颇有报负和毅力的呼盟文物工作站站长米文平,在自己缜密论证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在四探嘎仙洞时,终于撩开了鲜卑“旧墟石室”神秘的面纱。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轰动了国内外,中外专家学者认为,嘎仙洞石刻祝文,以实物资料证实了大兴安岭一带即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其历史价值与政治意义不亚于兵马俑。1980年8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用八种外国语言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重大考古消息,这一重大考古成果也被载入1980年《中国历史年鉴》,1988年嘎仙洞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雄的鲜卑族已融入中华民族,但这个曾经开出绚烂文明花朵的英雄民族,就像一轮光辉夺目的太阳,仍以其辉煌的成就照耀着历史。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在黄河流域建立统一王朝的少数民族,它以北方森林民族天然纯朴、豪放、粗犷、武勇的气质,繁荣了中华文明,特别是拓跋宏拓跋宏改革,为隋唐大统一和盛唐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语言
主条目:鲜卑语
鲜卑人使用的语言,今日称之为鲜卑语,早已失传。现时语言学家只能依靠历史文献的纪录来重构这种语言。根据对于元朝时代,以突厥文字写下的鲜卑文,现代语言学家多认为鲜卑语属于蒙古语族。保罗·伯希和认为室韦即是鲜卑的异译,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帝国的核心部落即是蒙兀室韦。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在文化上开始对鲜卑族进行修整,即后世之所谓孝文汉化,迁都洛阳市,官民皆著汉服。改汉姓,如皇族拓跋姓元姓、步六孤改陆姓、贺赖氏改贺姓、独孤改姓刘。断胡语:凡三十岁以下官员一律使用汉语,如果仍用鲜卑语,即降爵黜官。通婚姻:鼓励与汉族世家通婚,并从己身开始迎娶汉族士族女子。
六镇起义以后,胡化较深的六镇部将再度推广鲜卑语使用,北中原地区掀起了鲜卑化热潮。
直到隋朝末期,鲜卑语言失传(他们语言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鲜卑人作为一个独立于汉族以外的民族的历史就此结束。
传说
传说中鲜卑起源自黄帝之孙曰始均。《晋书》记载:曾在晋代受封为“鲜卑都督”的慕容廆, “昌黎棘城鲜卑族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吁王朝。”有熊氏,就是黄帝部落。但鲜卑不全为黄种人,也混杂了部分黄须人。有一种说法,说现在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名称来自“鲜卑利亚”。不过近代有人提出锡伯可能是转音自鲜卑,因此可能性变得高些。较有可能性的转音是:Simbei变Sibe变Sibo(锡伯)。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在乌桓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崛起。236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杀死轲比能,立素利。这段时期为鲜卑的古典时期,《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有述。
现代
鲜卑汗国早已经融入了汉族蒙古族等北方诸民族之中。锡伯族自认为是鲜卑的后裔。
鲜卑君主列表
和连
魁头
轲比能
北鲜卑
率王 乌伦
率觽侯 其至鞬
西鲜卑
蒲头
东鲜卑
归义王 素利
率义王 莫护跋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分类
历史
文化
语言
传说
三国时期
现代
鲜卑君主列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