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中国南方壮、毛南、佬、侗、瑶等少数民族中的祭祀舞蹈。与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仪式有渊源关系,直至近现代,虽已转变为半娱乐性的文娱活动,但形式上依然保持着原始宗教中巫术的某些基本特征,其中以
壮族的师公舞最具有代表性。
舞蹈简介
师公舞是
南宁市一带很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源于原始巫舞,是一种古老的宗教祭视舞蹈,原属
道教的梅山教派,也是古代“尸”“”舞在南宁的发展。南宁是师公舞流行地区之一。常以平话伴唱,故又称“平话师公”,师公乐舞有外坛和内坛之分。内坛师公多与道公结合,有文、武两科,主要用于唱赞神圣、祖庙、土地等祭祀活动,有“
鲁班架桥舞”、“功曹舞”、“打草舞”,还有落走渡朝、金花、银花仙女舞等。外坛师公舞多反映农民劳动生产的过程。有“雷舞”,反映当地祝愿与寄托一年风调雨顺,农事顺利,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生活的愿望。还有“使牛舞”,男、女“打草舞”及歌舞、戏剧综合的“八娘过渡”、“送鸡米”等等。道公即
道教门徒,他们尊
张道陵为天师,南宁道公自称梅山派,各自为体,自愿组合,大抵是一个小范围(几个村)结成一班,每班五至七人,其中有一个道公头或师父,其活动也多限于较小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小型的、不大稳定的宗教团体。有道事时就集中做道,无道事时则各自在家人事生产劳动。道公有道经,多用古壮字和汉字写成,世代相传。其经为七言和五言上下句排歌式,腰脚韵,多用方言土语诵唱。
它有南北之分,南派舞蹈性强,除有念唱外,穿插大量单、双人和集体舞,如罗伞舞、明灯舞、筛米舞、法器舞等。结束时由伴奏、伴唱和舞蹈的师公们一起舞蹈,名为踩罡。北派师公舞以演说诸神故事为主,有较规范完整的套路、程式,表演时戴面具,扮演不同神祇。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每位神都即兴跳一段舞表示降临,然后演唱该神的故事,唱完再跳一段舞,直至所有神都进行一遍。这些神有的是传说中的英雄,有的则是自然神,如日、月、星、云、雨等。
舞蹈渊源
原是祭神、祭祖、作斋、打蘸以驱邪祈福等活动中,由师公(巫师)戴木制雕刻或纸制彩绘面具表演的宗教性舞蹈,后演变为娱乐性的表演形式。该舞用不同的面具造型,表示自然界的各种神灵、本民族神祇以及
道教中的神仙人物,并有与之相应的舞蹈,以表现该神的神威、圣迹。
表现形式
各民族对师公舞有不同的叫法,表演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壮族
叫“跳岭头”“调筛”,舞蹈内容有“四帅”“五雷”“
莫一大王”,以及表现给人间送子赐福的“天公和
后土娘娘”。
瑶族
支系众多,师公舞的内容与形式也多种多样,以每隔12年举行一次的“作
洪门”(即“还洪门愿”)时,所表演的内容有:“三元舞”“功曹舞”“跳甘王”“杀吊猪”以及“女游”等十几个舞蹈片段。“女游舞”表现海龙王的三公主游出千层海浪后,化作
瑶族少女起舞的情节。
毛南族
称“师公舞”为“条套”,舞蹈有“土地配三娘”,表演时边歌边舞,表现土地向三娘求爱,小土地在一边打气帮腔,充满生活气息。“瑶王踏桥”由师公扮作瑶王,地面铺一长条蓝布代表桥,上置几朵花,师公围桥起舞,然后拣起一朵送给主家,表示“送子”。据说,毛南人向“娘娘”求花(即求子),得到后不慎遗失,是好心的瑶王
拾得,并将花归还。舞蹈不仅表现出当地的求子风习,还反映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仫佬族
称师公表演的舞蹈为“依饭舞”,多以“引光”作为舞蹈的开端,各段舞蹈中以“白马姑娘”的表演最有特色。该舞由两名师公带木质面具扮作兄妹,兄习武时,妹暗中偷学,且练就一身武艺。当兄购茶归家途中,妹扮作强盗与之对打,取胜后,又作法让草人将茶送至家中,兄归家后才知真相,钦佩其妹武艺高强。形式虽简单,但已带有戏剧的成分。
舞蹈风格
师公舞属荆楚风舞蹈,
壮族叫“师公舞”,
汉族叫“跳神”。是在荆楚文化传统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舞 蹈,流行于
柳州市郊区和县属(
柳城县、
柳江区)的帽和村、黄村、洛满、福塘、成团、三都、百朋、里雍、
穿山镇、进德、思屯等地乡村。这是一种沿于古傩,以巫扮神,以舞降神为特征的民间祭祀舞蹈。祭祀中由师公(巫师)戴木制面具扮神表演,因表演者为师公,故称为“师公舞”。这种舞蹈形式约于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即传入广西桂北地区,
唐朝之后传至桂中地区。楚巫传入柳州地区后,与
壮族先民的原始巫术、
民俗音乐、舞蹈、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相结合,后又在
道教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宗教组织——梅山教,奉三元(唐道相、葛定志、周护正)为祖师,移植道教正益派的斋醮仪式和科仪法事,专为民间符祈、酬神还愿。
师公舞的舞目有三元舞、天师舞、功曹舞、梁吴舞、雷神舞、白马舞、盘古舞、鲁班舞、土地舞等数十种。“跳神”舞蹈都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和基本动作,舞姿比较丰富,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是独舞,由一 个师公戴上某一个神的道具,手执简笏或刀、剑、斧、凿、扇子、绸带等道具,在神台前向东、南、西、北、中五方作舞,舞中伴有师公舞演唱神的身世功德。“师公舞”的主要律动特征是膝部的颤、腕部的转、肩部的绕、胯部的扭和上身的晃,富有
壮族舞蹈特有风格
分布区域
流传于中国南方壮族、
毛南族、
仫佬族以及
侗族、
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在祀神、祭祖、驱邪或传统节日里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它与岭南古代先民的原始宗教仪式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这些宗教仪式在长期的发展中,与各民族文化相结合,吸收了当地民间舞蹈,并以各种民俗形式流传下来,逐渐变为半宗教半群众性的文娱活动。这种舞蹈直到近代,在形式上依然保持着原始宗教活动中巫术的基本特征。其中以壮族的师公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舞蹈意义
历史上,在
壮族农村地区,每逢举行“作斋”、“打醮”等祭祀活动,巫师们都头戴各种面具,手持法器“跳神”和表演各类祭祀舞蹈。同时为了娱乐群众,还开展各种即兴的歌舞活动。壮族师公有南北之分,以
武鸣区为代表的南派师公舞,保持着更多的原始祭祀歌舞形式,舞蹈性强。除巫师在仪式中的念唱外,其间穿插表演大量的单、双人和集体的舞蹈节目,如罗伞舞、明灯舞、筛米舞、绸带舞、法器舞以及手持刀枪棍棒的兵器舞和表现男耕女织的生活舞蹈。一般在祭祀活动结尾部分,由伴奏乐队、唱队的全体师公一起舞蹈,名曰“踩罡”。有些地方的群众还手提花灯跟随师公绕房舍、穿树林,进行
游戏性舞蹈。河池象州等县的北派师公舞,以表演诸神的故事为主,有较完整的跳神套路,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表演时师公们戴着不同的面具,扮演各种神祇。在打击乐伴奏下,每个神先即兴跳一段舞蹈以示降临,接着演唱该神的事迹,唱完后再跳一段舞蹈,直到所有的神都表演了一遍。这些神是本民族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以及人格化的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虹、风、雨、
雷电和飞禽走兽等。表现英雄人物的动作多模拟骑马、骑虎、腾云驾雾、滚翻跌打等;表现自然现象的则借助道具,如手持葵扇表示风,绿绸巾表示雨,以兽皮、鸟羽表示各种鸟兽。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不受宗教内容约束的师公戏,其中穿插的舞蹈部分仍称师公舞。
舞蹈乐器
师公舞以
蜂鼓、
扁鼓、锣、铜镲等打击乐器伴奏,师公舞的鼓经中所念的“塔”、“贝”之声就是其主 要乐器蜂鼓的鼓点。师公舞以膝部的屈伸、颤动贯穿于大部分动作之中,一些步法带有武术的痕迹,手的动作柔和而富于曲线,配合肩部顺势摇摆,头部轻晃,构成特有的韵味,风格古朴淳厚。广西明江两岸
花山崖壁上刻画的舞蹈图像中,有许多动作和师公舞相似(见崖画上的舞蹈形象);师公舞和傩舞相比较,也可看出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
毛南族、
仫佬族的师公舞、
瑶族跳盘王中的各种祭祀舞和巫公舞、
侗族祭神中的各种祭祀舞蹈和跳巫等,都是与
壮族师公舞近似而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师公舞中的一些舞蹈,已逐渐演变为群众文娱活动和表演艺术形式了。
舞蹈起源
名称来源
“师公舞”源于何时,民间艺人有些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
周代,其唱本中确有“
周代唱师传下来”、 “三元三圣号真君,
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词;一说源于
黄帝时代,说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
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汉代,葛诸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没有可靠的文字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与岭南(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称岭南)古代巫舞、傩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史载
关于岭南古代巫舞盛行的情况,在史书中尚有些零星记载:“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
汉书》卷二五下《郊祀志》。“汉元封二年,平越得越巫,适有祠祷之事,令祠上帝,祭百鬼”(明人堪若《
赤雅》)。“獠者,……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号之曰鬼,歌舞祀之,以求福利”(《
粤西丛载》 转引自《
北史》)。“鸡骨占年拜
水神(
柳宗元诗《柳州峒氓》)。“家乡我事越巫”(
李商隐《弄俗》)。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在
唐朝之前,
壮族先民所居住的岭南地区巫风盛行。有巫风必有巫舞,我们还可以从“花山崖壁画”及古代铜鼓纹饰上的人物图象中,进一步看到古代岭南巫舞的盛行情况及具体的舞蹈形象。
花山崖壁画
分布于
左江两岸长达二百公里的地段上,共有壁画五十多处,场面宏伟,气势磅礴。壁画上的人物图象,有的八字蹲裆,双手平举;有的侧身半蹲,双手前推。他们排列成行,好似正随着铿锵的铜鼓声整齐踏步,缓缓起舞。据考古研究,认为这是壮族先民在庆祝渔猎丰收时,祭祀
水神的大型歌舞场面。分别于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六年在
西林县普驮、贵县罗泊弯出土的
西汉墓葬
铜鼓,鼓腰上刻绘了生动的舞蹈纹样,舞人们对对双双(或三人一组)上身裸露,下身着前短后长的吊铲(西南兄弟民族的古代服饰两面裙),展开双臂,翩翩起舞,那微微扭出的胯部,轻轻飘起的吊铲,舞姿生动、秀丽。铜鼓鼓腰上还有划船纹样,窄长的船身,首尾饰有鸟首和鸟羽,船上除划船人外,还有着吊铲执羽毛的舞人,高台后面插有细长的羽毛,台下有鼎状物器,看来这是一条祭祀的船。船中的高台,可能是祭台,台下的器物可能是某种祭器,我们初步推测,站在高台上的是奴隶主,站在船尾的是主持祭祀的巫师,这可能是一幅古代祭祀舞蹈的场面。这些丰富多彩的古代巫舞,后来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后代“师公舞”的某些舞姿却与古代巫舞有着许多相像之处。如
上林县“师公舞”中的扭胯动律与
铜鼓舞蹈纹饰上的出胯舞姿有些相像;
南宁市市郊“师公舞”中的“拉屎马”动作与壁画上的图象基本相似;
钦州市“师公舞”中的“马步”与壁画上的侧身人像也有雷同之感,这说明了一个民族在感情、性格、审美情趣上的延续性。
傩舞
作为一种驱鬼逐疫的古礼与民间习俗,早在
周代已盛行于宫廷和
中原地区的北方农村。《周礼·夏官·司马》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及塘以戈击四隅,驱方良。” 《后汉书·礼仪志》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从记载上可看出,古代傩礼是驱鬼逐疫,时间在
除夕前一日和老人丧葬时,方相氏戴面具扮傩,服装是玄衣
朱裳,道具是戈、盾和大,这些恰恰与师公在“打醮”、“做斋”仪式中的祭祀内容、服饰道具都有相同之处。仪式最后,师公穿红袍、戴面具、执赶鬼杖(或剑器)到各家各户赶鬼的场面,则与方相氏索室驱疫如出一辙。再将在宋代已闻名京师的“桂林傩舞”与
壮族“师公舞”相比,则发现有更多的共同之处。除了酬神祭祖、驱鬼逐疫的祭祀内容和戴面具跳神的表演形式基本雷同外,都者均属梅山教系统,都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在打击乐伴奏中,均以
蜂鼓作为主要乐器,而且都说是由五乐师傅所制。这就说明壮族“师公舞”与傩舞的关系也很密切。
由于壮族人民聚居的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各地“师公舞”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和演唱内容也各不相同。流传于
武鸣区、河池、
上林县、
钦州市的“师公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各地特征
武鸣县
武鸣县的“师公舞”依附于古老的祭祀仪式,接受外来影响较少,形式古朴原始,表演者边唱边跳,曲调活泼,节奏鲜明,舞蹈动作朴实粗犷。仪式开始,主持祭祀的巫师身穿
大红袍,头戴八卦帽,扎腰带,着戏靴,执法器(牙笏和镇坛木),在念咒诵经的过程中,即兴歌舞,表示祛邪解秽,开坛请神。仪式中间,有两个童子分别戴红、黑两种面具,持二环杖(即赶鬼棍)穿插表演双人棍舞,双人绸带舞,以表示对其始祖的纪念。接着童子与其他巫师共同表演四人筛米舞和五人绸带舞,以祈祷
五谷丰登。最后,全体巫师与童子各持乐器和法器,由主要巫师带头按“福”、“禄”、“寿”字走队形,节奏从缓慢到急速,情绪由轻快转欢腾,舞步从稳步行进发展到转身跳跃,气氛热烈,形成高潮,名曰“踩罡”。表演中还演唱一些民间的故事等。舞蹈结束,由童子戴面具,持二环杖到各家各户赶鬼,最后将一纸船点燃了丢下河去,以示驱邪得福,全村吉祥平安。
师公舞
河池、上林县
河池、
上林县的“师公舞”人物性格突出,舞蹈语汇比较丰富,并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规范。表演时,师公着宽袖大袍,戴上刻有人物脸谱的木制面具,在打击乐伴奏下,先表演一段独舞或双人舞,示意这位神灵已降临人间,接着坐下来演唱该神的身世业绩,歌颂他的力量与功德。每个神各有一个不同的面具和唱本,舞蹈动作和伴奏鼓点也各具特色,生动的表现了各个神的性格特征。如唐、葛、周三将军能为人民驱鬼逐疫,消灾去难,他的动作英武豪迈,气宇轩昂;三界是个神医,能为百姓驱瘟治病,保佑平安,他的身段潇洒飘逸,颇有文人风度;莫一大王力大无穷,为民平匪除患,表演时手持宝剑,动作刚健强悍,具有英雄气概;灵娘能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她的舞蹈节奏缓慢轻盈,舞姿舒展优美,表现了一位善良的女神形象。功曹是传讯请神的使者,在他的舞蹈中扭胯晃身的动律贯串始终,显得生动活泼;天公和帝母是两位为人间送子赐福的神,他们的双人舞富有生活气息,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天公戴上了善良憨厚、笑容可鞠的木相(木制面具),配上那耸肩晃头、雀跃追逐等诙谐的动作和风趣的舞步,真是妙趣横生。帝母则戴着温顺秀丽的女性面具,含蓄可亲,在天公的追逐挑逗下羞羞答答,躲躲闪闪,天公追得精疲力竭,气喘吁吁,直到跌倒在地,顿时间,逗得满场观众
失声大笑。这里我们所看到的天公帝母根本不是什么神的形象,而是普通人的爱情生活在“师公舞”中的反映,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表演,使人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
风格特色
由于各地师公舞均有相对统一的祭祀内容和基本相同的服饰道具,因而在表演上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风格特色。一般来讲师公舞的风格古朴淳厚,动作沉稳健壮,其基本要求是:“马”要矮(艺人称前点步、蹲裆步、正步蹲为马步、要求马步蹲得越矮越好)、身要摆,胯要扭、膝要颤。舞蹈时,经常在一个强烈的鼓点上突然吐气屈膝,身体随之反复摆动,腿部动作丰富多样,既有特点,又富于韵味。
师公舞一般都用蜂鼓、
扁鼓、锣、镲等打击乐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导作用,蜂鼓因形似黄蜂而得名,鼓身用
陶土烧成,内空,一头大,一头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头用棍击打,鼓声清脆悦耳,另一端以手拍击,鼓声浑厚深沉,双手交替击打,变化多端。
舞蹈评价
师公舞虽源于古代巫舞,依附于一定的祭祀仪式,但由于长期流传在民间,与各种民间文艺形式互为影响,互相吸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娱人成分,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娱乐性。建国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指引下,大批师公艺人和业余舞蹈工作者,将师公舞从宗教、
迷信的梏中解放出来,去芜存菁,推陈出新,运用师公舞的语汇,改编、创造了《横鼓舞》、《蜂鼓舞》、《新风赞》、《朝阳舞》等节目分别参加了全区或全国会演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