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瀼口镇
湖北省巴东县下辖镇
东瀼口镇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北部,地处长江北岸,与县城隔江相望。镇域总面积109.06平方千米,东邻宜昌市秭归县泄滩乡,南濒长江,西接官渡口镇,北毗溪丘湾乡。镇人民政府距离巴东县城12千米。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东瀼口镇常住人口为14836人。
东瀼口镇历史悠久,自古有“扼川鄂咽喉,据江北门户”之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立巴东第二区公所;1993年7月,改为东瀼口镇。截至2021年10月31日,东瀼口镇辖2个社区、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雷家坪村
东瀼口镇是旅游和工业重镇。截至2019年末,东瀼口镇有工业企业2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5个。
概况
位置
东瀼口,1993年7月1日置镇,巴东县辖,位于长江北岸,东经110°18′-110°30′、北纬31°01′-31°07′,与巴东县城黄土坡小区隔江对峙。东挨归县洩滩乡,西接巴东县官渡口镇,北邻巴东县溪丘湾乡,南滨长江。官(渡口)东(瀼口)通乡油路横穿东西,苏尼特左旗—北海公路纵贯西域。镇政府驻地原址东瀼口,1999年11月1日移民搬迁到雷家坪,东距三峡坝址三斗坪镇64公里,西距巴东长江大桥8公里,顺江东下736公里抵省会武汉市,溯江西省进538公里至重庆市府,沿209国道北上570公里入西安市,经巴东县城南行200公里达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扼川鄂咽喉,据江北门户。
面积
全镇总面积101平方公里(151500亩)。2005年,耕地14.4平方公里(21551亩),园地22.3平方公里(33499亩),林地47.2平方公里(70800亩),水域8平方公里(12000亩),城乡居民用地2.8平方公里(4200亩),工矿用地0.2平方公里(300亩),交通用地2.5平方公里(3750亩),草地及岩壳3.6平方公里(5400亩)。镇域东西长14.7公里(阳坡茅家沟至龙会观),南北宽10.3公里(大阳周寺湾至长江)。与外乡镇接壤边界线52公里,其中,县界11公里,乡镇界41公里。长江河岸线12.7公里。
建国初期,镇域耕地面积36040亩,由于增加园地、各项建设占地、库区淹没及退耕还林等面积,到2005年,减少到21551亩,净减14489亩,减40.20%。
56年来,全镇各族人民依靠科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境内国土面积结构由单一种植型向多种经济型转化。
历史
据《湖北通志》云:“人谓山涧之流通江者曰瀼,居人分其左右,谓之瀼东瀼西”。因地处店子河通往长江之入口,且居南宋县城(旧县)之东,东瀼口随之故名。
清前时期
东瀼口,商代设郡时,郡址雷家坪;西周时期属夔子国地;秦至西汉隶南郡巫县地;东汉孙吴;三国章武元年为宜都郡地;三国永安3年至南梁,为武陵郡地;后梁普通6年归信州信陵郡;北周天和3年(公元568年),置于乐乡;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隶属巴东县县(隋末至北宋时期,镇域旧县坪村南部长江边是巴东县城所在地)。
晚清时期
据《巴东县志》载:承前清制,编户八里,以前四里(在市、长丰、清平、安居)并为一里为前里,以后四里(前一、二都,后一、二都)并为一里称后里。里下编十甲。前里,大略以在市里为四、八甲,长丰里为一、三、五、十甲。青坪里为七、九甲,安居里为二、六甲。后里,大略以前一都为一、三、五、七甲,后一都为二、四、六、八甲,前、后二都分别为九、十甲。是时,东瀼口镇现辖区分别隶属前里中在市里的四、八甲,其中,镇域旧县、阴坡、威灵观、邬家湾属前里四甲;牛心寨、羊乳山、石板场、东瀼口、沙帽山、枫溪、牛家坪、场桥岭、税家坡、杨家坪、构坪属前里八甲。
民国时期
民国初至20年(1931),巴东县全县划为16区,习常按地域称为左六区、中四区、右六区。为地方团总控制。东瀼口镇现域分别隶属左六区的牛洞区、麦丰区管辖,牛洞区区址牛洞坪,辖店子河以东地区;麦丰区区址二埫垭,辖店子河以西地区。
21年,划6个区,镇域隶属第二区公所(曾家岭)管辖。
25年,划4个区,区公所改为区署,镇域隶属第一区署(初设营沱,后迁万户沱)的西瀼乡管辖。
26年,区署不变,减并联保。
30年(1941),推行新县制,裁撤第一区署,其所辖保直属县。
苏维埃区乡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间,中国共产党湘鄂西党组织领导人民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所设政区因革命战争的形势而形成,巩固或沦失,区划即无定界。
1930年5月至1932年8月,巴归兴县革命委员会在江北政区范围内,先后设4个区苏维埃政府,区下设乡苏维埃政府。即:牛洞区、麦峰区、火峰区、平阳区。牛洞区为第一区,辖西陵、构坪、牛洞、甘坪、羊乳5乡;麦丰区为第二区,辖大坪、月明、旧县、麦峰4乡;火峰区为第三区,辖蔡家、水獭亚科2乡,平阳县坝区为第四区,辖平阳、小龙、白湾、柏杨、舒家5乡。
1932年,各级苏维埃政府遭到破坏。
1949年8月,江北地区解放。设江北区人民政府,辖平阳乡、西陵乡。东瀼口镇现域隶属西瀼乡,沿袭保、甲制。
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1月至1950年2月,巴东县共设5个区,东瀼口镇现域隶属江北西瀼区,沿袭保甲。
1950年3月至1951年1月,全县调整为5区1镇,东瀼口镇现域属西瀼区,废止保、甲,下设村,村下设组。
1951年2月,全县改为8区1镇,6月设第9区,1952年5月,增设第10区,东瀼镇现域均属一区(平阳坝),区下辖相当于乡级政权的村。
1952年4月,建立乡级政权—乡人民政府。1953年4月10日,各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作为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东瀼口镇现域时为羊乳山乡、阴坡乡、牛洞坪乡、金家山乡、西陵乡、旧县坪乡、构坪乡、大坪乡和东瀼口镇(乡级镇)均隶属第一区管辖。
1956年2月,全县225个乡减并为129个;8月区改以区公所驻地为区名,一区更名为平阳坝区,共辖14乡。东瀼口现域时为牛洞坪乡、西陵乡、构坪乡(东瀼口镇合并)、旧县坪乡、大坪乡(阴坡乡合并),焦家湾村时为红花岭乡隶属第三区(官渡口区)辖。
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下辖管理区,废区乡,实行政社合一体制。东瀼口镇现域(除焦家湾外)时为5个乡改为5个管理区,均受群力人民公社(平阳坝区更名为群力人民公社)管辖。下辖的村组改为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
1961年7月,调整管理体制,群力公社撤销,原管理区改为人民公社,归属平阳坝区。
1966年12月,官渡口区红花公社(焦家湾、五里堆、红花岭3个村)与平阳坝区旧县公社合并为红旗公社,隶属平阳坝区。1973年8月,红旗公社更名为旧县公社。
1975年2月,撤区并社。并构坪、清西陵、牛洞、大坪、旧县5个公社为东瀼口公社。
1983年5月,改革体制,政社分设,东瀼口公社分为东瀼口乡和牛洞坪乡为溪丘湾区管辖。
1984年5月至1988年8月,东瀼口乡和牛洞坪乡分为红花岭、旧县坪、大坪、牛洞坪、西陵、东瀼口6个小乡为溪丘湾区管辖。
1988年8月28日至1993年6月30日,溪丘湾区撤销,原6个小乡合并为东瀼口乡。
1993年7月1日,红花岭、五里堆2村划属官渡口镇,其余22个村179个村民小组建置为东瀼口镇(1999年11月1日镇政府驻地从东瀼口移民搬迁至雷家坪)。
行政区划
1949年8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军区独立第一师解放了巴东江北部分地区,以三团组成巴东县临时人民政府,下辖平阳、西瀼2个乡人民政府。西瀼乡人民政府驻上构坪核桃树农民家,乡长庞振东,副乡长税永泽,工作保员17人,辖17保(沿袭中国国民党保甲制度)。东瀼口现域属8-17保。
1949年11月5日,东瀼口现域属西瀼区管辖,沿袭保甲。
1951年,巴东县改设8区1镇,现域(除焦家湾村)隶属第一区—--平阳坝区。
1952年4月,建立乡级政权--—乡人民政府,东瀼口现域设有东瀼口镇、构坪乡、西陵乡、金甲山乡、牛洞坪乡、羊乳山乡、阴坡乡、大坪乡、旧县乡,隶属第一区。焦家湾村属红花岭乡隶属第三区(官渡口)管辖。
1956年2月,金甲山乡、牛洞坪乡、羊乳山乡(除现陈家岭村外)合并为牛洞坪乡,阴坡乡与大坪乡合并为大坪乡,现陈家岭村、构坪乡、东瀼口镇合并为构坪乡。其互助组转为农业合作社(初级社或高级社)。
1958年10月,群力公社成立,现域分为5个管理区(除焦家湾村外),下设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
1961年7月,群力公社撤销,原管理区改为人民公社,隶平阳坝区。
1966年12月,官渡口红花公社与平阳坝旧县公社合并为红旗公社,隶属平阳坝区。现域共分构坪公社、西陵公社、牛洞公社、大坪公社和红旗公社5个公社。
1976年,东瀼口公社中心大队(现官渡口镇五里堆村)由8个生产小队并为7个生产小队,全公社由193个生产小队并为192个生产小队。
1983年5月,东瀼口公社分为东瀼口乡(西陵、构坪、旧县坪、大坪、红花岭)和牛洞坪乡为溪丘湾区管辖,共辖24个生产大队,192个生产小队。
1984年5月,东瀼口乡和牛洞坪乡分为红花岭、旧县坪、大坪、牛洞、西陵、东瀼口6个小乡为溪丘湾区管辖。1985年原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小队改为村民小组,其村名称有所变化。
1988年10月撤区并乡,撤掉溪丘湾区,将红花岭,旧县坪,大坪,牛洞坪,西陵,东瀼口六个小乡合并为东瀼口乡,辖24个行政村,1992年东瀼口乡改为东瀼口镇,同年,为了将太矶头作为官渡口镇政府三峡移民搬迁的新址,东瀼口所辖的红花岭村和五里堆村划官渡口镇管辖,该乡所辖22个村。
地质地貌
地质
镇域地层比较完整,总厚度2050-2800米,与下伏二迭系呈整合接触。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和泥质碳酸盐岩。东瀼河以东地层含煤丰富,沿江地区为冲积层。其地质构造为东西向构造带,由中生代及古生代地层组成东西向线性褶皱,次为压性、压扭性断裂,受新中原地区系联合弧的复合作用,为北亚带。
地貌
镇域地势东北稍高,西南略低,山脉参差起伏,不成明显走向,属巫山余脉延踞。东部地形陡峻,有龙会观山峰突起,海拔1700.7米,为全镇制高点,西部地势较为平缓,境内最低点红庙岭江边,海拔66.8米,亦为全县最低点。随着三峡大坝进程加快,江岸海拔相应提高,东瀼河及沿江溪沟出口形成内河湖泊。全镇高山占2%,二高山占44%,低山占54%。
境内沟壑密布。中部东瀼河将全境自然切成东西两大板块。东部牛口河与宜昌市秭归县形成明显分界线。西部神农溪支流茅家沟与溪丘湾乡分界。
主要山峰
龙会观又名龙会山。位于金甲山村3、4组,属巴东县、秭归、兴山县三县交界地,素有“一脚踏三县”之说。主峰海拔1700.7米,山势峻峭,云雾缭绕,峰顶建观、。观顶峰腰有冰、火、风三小洞。夏天,冰洞有冰凉,风洞有风爽;冬天,火洞温高热,风洞风更寒。
牛角尖位于牛洞坪村2组,海拔1248.6米,山峰形似牛角而故名。
金甲山位于金甲山村3组,与溪丘湾乡邻界,占地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72米,因土质呈金黄色,山形似古时的盔甲而命名。
羊乳山位于羊乳山村9、10、11、12、13组,主峰海拔1158米,群峰似羊之乳头而得名,羊乳山茶,色微白,历为巴东名茶,曾是乾隆贡茶
白虎云位于羊乳山、上构坪、陈家岭三村交界处,海拔988米,占地1平方公里,岩山突起,高耸入云,形似白虎。
卡子岭位于孟家垭村6组,与秭归县交界,海拔1288.1米,因山岭曾经设过卡子故称。
威灵观位于焦家湾村1、2、3组,海拔776.1米,占地4平方公里。据传,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由马兴科等人在山项上募修一庙(1948年毁),取名“威龙观”,后因当地人常进庙求神显灵,习称威灵观。
纱帽山位于东瀼口村1组,又称邵家包。据传北宋寇凖巴东县任县令时,长江洪水涨至大堂门槛,浓雾弥天,寺院和尚力劝寇公将纱帽投入江中,顿时水退去散,寇公跪拜天神,忽见沙帽腾空,定神观之,对面江北一山如是纱帽,故名纱帽山。后,见江北旧县未当要冲,不能控驭“南蛮”,即上书皇上,请将向灵异(刘启二年以进宝状元被封为中路金甲大将军附马公)之墓从金子山天堂地移往纱帽山,旨允。后在其墓葬处修建了县衙署。今峡江一带土家向氏后裔常瞻仰崇拜。
河流溪沟
东瀼河又名东瀼溪,是东瀼口镇主要河流,源于溪丘湾乡甘坪东北部罐子口,汇6条小溪至两河口止(长约8公里),称板桥河。向南延伸至柚子树大桥长约7公里,称店子河。再向南延伸2公里注入长江,称东瀼溪。板桥河、店子河、东瀼溪将全长17公里的东瀼河自然分成上、中、下游,把东瀼口镇切成东、西两大板块。该河河床均宽20米,流速0.4米/秒,多年平均流量1.1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其支流王家河上段叫紫阳沟,为常流溪,南流于两河口注入,全长约5公里。
牛口河源于孟家垭东北城包,全长约5公里,南注长江,均宽15米,与秭归县形成分界线。
宝塔河源于西陵刘家垭,常流水,南向注入长江,全长约3.5公里。
纸厂沟又名小沟,源于上构坪九条岭,西北向经陈家岭注入东瀼河,全长约3.5公里。
硝洞子沟源于上构坪响水河,西北向经陈家岭注入东瀼河,全长约3.5公里。
严家大沟源于牛洞千军坪,西北向经羊乳山注入东瀼河上游板桥河,全长约3公里。
付家河源于牛洞东南城包,西北向注入东瀼河上游板桥河,全长约3公里。
邓家沟源于金甲山村龙会观,北向注入东瀼河上游板桥河,全长约5公里。
王家河位于大坪与溪丘湾下庄坡交界处,源于溪丘湾乡梁家垭紫阳沟,属紫阳沟下游,长2公里,东南向注入东瀼河,属东瀼河支流。
刘家沟源于石板,全长约3公里,东南向注入东瀼河中游店子河。
史家沟源于白泉寺,东南向注入东瀼河中游店子河,全长约2.5公里。
洞子沟源于旧县坪邬家湾,南向注入长江,全长约3公里。
大溪沟源于焦家湾威灵观,南向注入长江,全长约3.5公里。
茅家沟源于麦丰张家坡,西北向汇合孙家溪,注入神农溪,流经镇域3公里,是本镇与坪阳镇分界线。
红沙沟源于二埫垭,流经刘家河沟、孟家河沟,西北向汇入孙家溪注入神农溪,流经镇域3公里,是石梁子村与阳坡村分界线。
此外,境内还有奔东溪、马蹄沟、寨沟、龙洞子沟、许家大沟、宋家大沟等。
天然洞穴
硝仙洞又名硝洞子,位于陈家岭村西南部,海拔280米处,距东瀼河350米,因洞中有古人熬硝的痕迹而命名。洞长约3000米,洞口有“会客楼”,分3洞深入,主洞靠东。主洞中有“蜡烛部”、“菠萝台”、“水田坝”、“天生桥”、“牛肝马肺”、“唐僧取经”、“百马追银龟”、“将军戏美人”、“皇宫招驸马”等景观,有待开发。
大洞子又名万人洞,位于旧县坪村东部。因洞大可容万人而故名。该洞宽敞明亮,洞高2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深处,洞中有洞。有探险者得知,延小溶洞北入,可走大半天。洞口有一石狮,传说,因去徐家湾偷吃庄稼被狩猎者打掉一只耳朵,逃至洞口饿死成石。洞顶清泉点滴。相传过去几百穷苦百姓在此避难,洞口设有铁门,一伙“棒老二”谎称救命骗入用顺刀将百姓全部杀死,血流洞子沟。
猴子洞位于陈家岭村西南东瀼河畔,主洞高5米,深约11米,宽8米,洞侧有洞,洞内有石“楼”。从前常住猴子,60年代住有向、孔姓两户人家,80年代为县公路段炸药仓库。后,被三峡水域淹没。
此外,天然小溶洞近百,不一一例举。
气候
镇境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无高寒。冬季(一月)平均气温6.8℃,夏季(七月)平均气温29.4℃,年平均气温18.6℃。全年无霜期310天,年平均气温之高,无霜期之长,为全县各乡镇之最。年降水量1100毫米,年降雨日65天。三峡库区水位上涨后,沿江河谷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下降2℃。
镇境太阳辐射总量为99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650小时,平均每天日照约4.5小时。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低,水稻、小麦为0.7%,玉米、薯类为1%。
境内季节变化明显,最大月温差15℃。气温立体分布规律是:海拔提升100米,1月份降低0.58℃,2、3月份降低0.66℃,4、5、6月份降低0.64℃,7月份降低0.66℃,8月份降低0.68℃,9月份降低0.64℃,10月份降低0.60℃,11月份降低0.61℃,12月份降低0.56℃。
在秋冬季,地温随地层深度加深而增高,春夏季则反之。耕作层10厘米的各月平均地温要比地面温度高0.2-3.1℃,7-9月份均高出2℃以上,秋冬季只高出1.4℃。
长江河谷地区≥10℃积温为5000-6000℃,持续270天。金甲山、牛洞、二埫垭、西陵地区≥10℃积温为3000-4700℃,持续200天左右。一般,积温随平均海拔而减少。
镇境降水建国以来最多的年份是1954年,达1500毫米,最少的是1959年,只降水500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镇域年风速普遍较小,平均风速为1.5-3.4米/秒,平均风向频率3.2%,风向多为偏东风和偏东南风。北风和西风频率低,大风只在少数年份出现,一般为雷雨大风或寒潮大风。雷雨大风多出现于5-8月份,平均风力达6级。最大可达8级以上。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镇境水域总面积8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总量1.43亿立方米,地下水0.32亿立方米,加上长江过境小江762.25亿立方米,共有764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7.56亿立方米。镇境坡陡谷深,除牛洞、西陵地区可少量引溪河水进行农田灌溉外,大部分溪河水引用难度较大。地下水埋藏深,出露低,难以开发利用。镇境农田灌溉用水主要依靠降水和水库堰塘蓄水。
镇境水能蕴藏量0.71万千瓦,可利用量0.51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50.5千瓦。按2005年人口计算,平均拥有量为0.20千瓦。
境内东瀼河多年平均流量3.17立方米/秒,理论蕴藏量0.1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0.04万千瓦。
土地资源
1949~2005年,本镇每人平均占有土地面积明显下降:1949年为10亩/人,2005年为6亩/人。
2005年,在土地总面积15.15万亩中,农用耕地占14.26%,经济园地占22.08%,林业用地占46.73%,水面占7.92%,草地及岩壳占3.56%,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占2.97%,交通用地占2.48%,全镇土地利用率达88.52%。
镇境土壤类型有紫色土、生石灰(岩)土和黄壤3种。
紫色土由紫色砂岩和紫色页岩风化发育而成,呈稳定的紫色,主要分布于镇境海拔800m以下旧县、大坪地区,占总面积的48%,适宜粮食、水果及其他经济作物生长。
石灰(岩)成土母质为石灰岩泥灰岩,主要分布于大坪西部、西陵东部,占总面积的22%,适宜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生长。
黄壤成土母质为石灰岩和石英砂岩,形成湿润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主要分布于构坪、大坪、牛洞地区,占总面积的30%,适宜粮食、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生长。
镇境土壤类型多样的特点,为生态特区建设提供着优越条件,镇域耕园地占总面积的36.34%,现已构筑低山柑橘属高山桑的良好生态格局,镇域非耕园地占总面积的63.66%,虽然大于25度的坡地占非耕园地的70%,但因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林业植被生长极为壮实,水土流失情况相对减少。随三峡库区水位上涨,沿江河谷地区多为滑坡,严重影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
镇境耕作土壤的土体厚度,一般在60-100cm之间,耕层深度在16-20cm者占耕地的80.10%;质地以中壤为主,过粘过砂者较少;中性和碱性者比重大,PH值在6.6-8.5的面积占耕地的81.43%;平均容量值为1.374克/立方厘米,代换量多为5-10毫克当量/百克土,大部分土壤的通透性能差,保水、保肥性能弱。全镇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耕作土壤中的含量一般在1%-3%,非耕作土壤大于2%的占53.53%。耕作土壤中全氮含量在0.1-0.2之间占57.64%,土壤中的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都普遍较低,钾的含量则属中等。
矿产资源
镇境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煤矿、碳酸钙页岩矿、铁矿铜矿等。
煤矿镇境东瀼河以东地区煤矿储藏丰富,总储量4500万吨,主要分布于麂子岩、宝塔河一带,约占全县储量的50%,可开发2500万吨。境内煤层属侏罗系----三迭系下统香溪煤系,为无烟煤,发热量平均(加权)4500千卡/公斤,适作民用和动力用煤。
煤矿开采,历史久远。2005年全镇原煤采掘量达7.5万吨。镇域主要煤矿开采企业有:麂子岩煤矿、宝塔河煤矿、冯家湾煤矿。
石灰石镇境石灰石矿分布广,储量大,质量高,储藏量约45000万吨。碳酸钙矿开发历史久远。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镇域规模较大的石灰厂有八一大队石灰厂、店子河石灰厂、洞子沟石灰厂、小沟石灰厂、贾家坪石灰厂。在移民搬迁高峰的20世纪90年代,镇境利用石灰石矿制造水泥预制件的企业达28个,规模大的是镇办建材厂。2005年,镇境开发利用石灰石矿的企业达25个,规模最大的是洞子沟石料厂,职工人数达40人,法人邬开树,年开采2.5万立方米,收入100万元。其他企业均在8人左右,年开采量0.5万立方米,制造预制件的企业有12个。
页岩矿主要分布于东瀼河以西及陈家岭村紫色土(红砂坡)地带,利用紫色土中的红砂石页岩矿生产建材用砖。1985年焦家湾村三组汪吉松开办第一家砖厂。到2005年,镇域页岩砖厂有东山建材有限公司、苏家坡页岩砖厂。
铁矿主要分布于宝塔河地区,1958年大办钢铁时,此地办过炼铁厂,小土炉生产。
铜矿主要分布于阳坡村三组,1958年大办钢铁时,群力公社在此办过铜矿厂,实行小土炉生产。
生物资源
1植物
镇境处于中国植物区系分布关键地区的东缘,承东接西,南北交汇,植物种类多,品种资源丰富,属神农架林区这一著名植物“基因库”的一部分。植被覆盖率83.07%。
(1)食用植物
①栽培植物:主要有玉米(玉蜀黍)、小麦、大麦裸大麦、高粱、粟(小谷)、水稻、大豆(黄豆)、蚕豆(胡豆)、豌豆、绿豆、赤豆(小豆)、饭豆(爬豆)、番薯(红薯、红苕)、马铃薯(阳芋、土豆)、荞麦苦荞麦等粮食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油料作物;菜豆(四季豆)、扁豆(眉豆)、条条豆、多花椰菜豆(芸豆)、豇豆豆薯(地瓜)、芥菜(青菜)、白菜(引结球白菜)、卷心菜(茎芥菜)、包芯菜(大菜)、紫菜苔(洪山紫菜苔)、花菜、踏棵菜(小白菜)、青萝卜甜菜(菠菜)、达菜(观达菜)、苋、胡萝卜芹菜、茎用莴苣(追阳)、莴苣(窝麻菜)、茼蒿落葵(菜)、荷(园荷)、茄、辣椒、北票西红柿、黄花、芋头、魔芋、地瓜儿苗(地笋地老虎)、(高笋)、南瓜、香瓜、黄瓜、葫芦、瓠子、冬瓜、新华玉丝瓜、西瓜、葱、红葱、洋葱、蒜、韭菜、莲藕等蔬菜作物;橙、橘、柚、桃、李、杏、梅、车厘子、枇杷、枣、梨、苹果、香蕉、花红(林擒)、葡萄、猕猴桃、石榴、、核桃、银杏、板栗、拐椒等水果;还有桑、茶、烟等。
②野生淀粉,糖料植物:主要有锥栗、油杮、木瓜粉刺、野樱桃、野蒲桃、刺梨、土茯苓等。
(2)纤维植物
栽培的有棉花、苎麻、棕榈等(20世纪中叶规模发展)。野生的主要有:崖桑、构树、柘树、大蝎子草野线麻大血藤、常春油麻藤、野葛、南蛇藤蓝果蛇葡萄小黄构牡荆淡竹箬叶竹、芒、丛毛羊胡子草属等。
(3)芳香油植物
主要有:茴香日香桂(汉桂)、香叶子、樟、山鸡椒、山胡椒川桂神农香菊野花椒香薷红茴香等。
(4)没药树油料植物
主要有:马尾松、马山松、枫香树香椿油桐、乌籽、蓖麻油茶黑橄榄等。
(5)饲用植物
镇境饲用植物在400种以上,多为草本,木本者多用其果实、种子或叶,为畜禽或鱼类饲料。
(6)药用植物
栽培药用植物主要有:黄姜、杜仲、银杏、天麻、大黄、花椒、当归、香果黄连厚朴、黄柏、黄芹、子、菊花、盘木瓜藿香、荆介等。
野生药用植物主要用:节节草、伸筋草虎杖交藤、小八角莲(一碗水)、箭叶淫羊藿、豪猪刺(三棵针)、五味子三桠乌药北柴胡夏枯草大叶三七(白三七)、羽叶三七(扣子三七)、细柱五加、崖白采(吊白菜)、车前龙芽草金钱草灯草玉竹沿阶草(麦冬)、延龄草(头顶一颗珠)、天麻、长山药(山药)、半夏、金银花等。
(7)花卉植物
镇境主要花卉植物有:紫微、杜鹃、红花檵木、含笑、铁树、樱花、梅花、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龙爪槐、毛叶丁香、海桐、菊花、紫荆、叶樟、石榴花茶花、牡丹、玫瑰、野生蕙、枙子、桂花、仙人球仙人掌科、仙人柱、看果、马蹄莲草绣球文竹、月季花、莉花、湘蕾金银花、太阳花、甲花、雪松、马里拉等。
(8)林木性植物
镇域林木树种主要有:松树柏树杉木、炮筒树、东樊各庄香椿、花梨树、槭属喜树白桦响叶杨灯笼树等等。
2动物
(1)驯养动物
饲养畜禽有黄牛、水牛、猪、马、骡、驴、山羊、黄羊、家兔、犬、猫、鸡、家鸭、家鹅、家鸽子、(网箱养)鱼等。以牛、猪、羊、鸡为主。
经济昆虫有家蚕、蜜蜂属等。
(2)野生动物
镇域野生动物主要有蚯蚓、螳螂蚂蝗、蝎、班蟊等药用经济无脊椎动物;狐、貉(狗獾)、獾(猪獾)、野猪、松鼠、野兔等哺乳类动物;野鸭、白鹭、锦鸡、斑鸠属、燕、乌鸦、鹊、山雀科、画眉、八哥、麻雀等鸟纲;蛇、铅山壁虎爬行纲;鱼类;蛙类等等。
旅游资源
1自然景观
硝仙洞位于陈家岭村西南海拔280米处,距东瀼河350米,洞长3000米,自洞口“会客厅”分三小洞深入,主洞靠东,有蜡烛部、菠萝台、水田坝、天生桥、牛肝马肺、唐僧取经、白马追银龟、将军戏美人、皇宫招附马等迷人美景,此洞向东南延伸,有出口、名曰“月亮洞”。
大洞子位于旧县坪村东部。洞口宽敞,均高20米,约2000平方米,计划经济时代集体活动专门场所。沿洞口深入有一小溶洞,前辈徐秀仙曾经探测,走了大半天,点了7只半蜡烛,并在门口血书“徐秀仙不要老命”7个大字,至今清晰。徐秀仙的探险,留下很多美丽的传说,现可证明的是小溶洞的确可以深入。
响水河位于上构坪8组,海拔1000米。前有白虎云,云雾缭绕;中有大水库,碧波荡漾;后有绵延青山,四季常绿。
风景树镇域风景树有:大阳古花梨、石梁子黄林树、牛洞、石板的樟木树、张家坪的夫妻松、旧县坪的灯笼树、大阳、陈家岭古柏树等,距今均有千年左右历史,枝繁叶茂,覆盖面积大。
天然休闲港湾三峡库区蓄水后,原东瀼河与长江联为一体,自成休闲港湾,这个港湾北至店子河,南抵长江,东西均为三峡畜水库岸,总面积1.5平方公里。可谓:十里平湖荡涟漪,桥横山谷连东西,新港车舟织路网,蓝天白鹤搭天梯,峡风掀开鱼郎帽,江花笑拉山妹衣,欲问港湾妙何处,休闲圣地神仙迷。
2人文景观
楚天第一园湖北省优质果园,雷家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集“果—粮—猪—沼—菜”于一体循环再生态农业模式,集甜、香、绿、美、爽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圣地,总面积13000亩。春天,橙花盛开,芬芳四溢,清香扑鼻;秋天,金柑满园,硕果累累,甜美舒悦。
莲花池位于雷家坪集镇中轴广场,总面积173亩,属新镇绿化地带,分布集镇街道两侧。樱花、雪松、龙爪槐、桂花、紫荆、叶樟等奇花异草把集镇打扮得绚丽无比,多姿多彩。一盏盏路灯、一片片绿叶、一阵阵清香笑迎四方宾客,是年轻人沟通思想,互倾衷肠的理想场所。
自然灾害
镇境大部分地区属低山河谷地带,自然灾害极其频繁。1949~2005年56年间自然灾害累计610次,尤以旱、涝、虫灾居多。
洪涝
连续性的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消水渠道受阻,形成洼地涝灾。日降雨量大于50mm的暴雨在4~10月份,又多集中于5~9月份。1949~2005年,全镇共发生暴雨涝灾98次,其中危害大的23次。降水最多的年份是1954年,达1500mm,损失最大。1991、1998年两次特大暴雨,形成泥石流严重灾害。
旱灾
干旱在全镇基本上年年出现,冬旱、春旱影响春季作物;伏旱、秋旱、伏秋连旱危害秋季作物。在1949~2005年的56年里,冬春旱出现30次,伏秋干旱出现79次。最干旱的年份是1959年,连续干旱89天,禾苗干枯,水田裂口,镇域人口因灾减少1529人。自1986年来,干旱严重的是1988年(连续62天)和1990年(连续89天)的伏秋连旱。旱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
虫灾
自1949~2005年,农作物主要虫害有:小麦红蜘蛛;油菜蚜虫;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包虫、稻飞虱玉米螟东方黏虫地老虎阳芋恶性叶甲致病疫霉。累计危害次数分别是:小麦48次、油菜50次、水稻25次、玉米28次。最严重的年份是1996年,以玉米粘虫、玉米为主的虫害,损失农作物面积60%。农作物病害主要有锈病、纹枯病、稻瘟病、大小斑病、洋芋晚疫病、油菜核盘菌六大类,累计危害次数80次,最严重的是1994年。
镇域柑橘属病虫害主要分为蝶蛾类甲壳亚门螨形总目、菌类4大类,累计危害18次,最严重的是1995年,红黄蜘蛛危害柑桔面积50%,损失3000亩。1998年的恶性叶甲虫害和2002年的马虫害也很严重。
镇管林区虫害较少,仅是巴东三峡林场东瀼带1990~2005年16年间年年有柏木叶蜂不同程度危害。
兽灾
1991~1996年,镇域老鼠肆虐横行,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尤其是2001年5月的治爆缉枪专项整治活动,为镇境二高山以上地区的野猪、欧洲狗獾猪獾等野兽提供了繁衍生存的空间,导致农作物受到严重危害。最严重的是2004~2005年,金甲山、张家坪、牛洞坪、孟家垭、贾家湾等地野猪泛滥,蚕食玉米等粮食作物,损失面积达2500亩。
冰雹灾
镇域牛洞地区及大阳村自建国以来相继发生冰雹灾害6次。最严重的是2002年,金甲山、张家坪、牛洞坪、大阳4村损失农作物3000亩,基本绝收。
寒潮
镇域寒潮主要表现为2~4月倒春旱,建国以来,共发生6次,导致水稻烂秧、玉米烂种、小麦油菜花而不实。最严重的是1976年,雪至江岸停留3天。柑橘属冻死80%左右,农作物严重受损。
风灾
多为雷雨大风,高山多于低山。主要发生在5~8月,风力6-8级。大风常至农作物倒伏,严重时折断对木,刮飞瓦片。大风年年都有,最大大风为1991年8月8级大风。
泥石流
多为暴雨所至,造成岩山崩垮,田块滩流,房屋倒塌,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毁坏。最严重的是1991年8月6日凌晨1时至中午12时,镇境普降持续11小时的特大暴雨,降水1100mm,造成历史以来最大一次泥石流灾害。其损失情况是:电灯、电话、广播、公路及饮水设施全部中断,出现停工、停产、停课、停营业、停通讯、停交通、停饮食的“七停”惨景。全镇重伤4人,轻伤12人,牲畜死亡32头,房屋倒塌498间,形成危房1447间,273人无家可归。冲毁农田2671亩,损失粮食724吨。冲毁油料作物783亩,损失18吨。冲毁经济园1662亩。5.7公里乡村公路报废,水土流失782处,909亩。
1998年6月28日至7月4日连续强降雨,形成又一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倒塌房屋240间,造成危房478间,25户无处安身。冲毁农田650亩,柑橘属100亩,石拱桥2座,涵洞35道。
地震
1979年5月22日6时46分,镇境发生第1次地震,震级5.1级。2002~2005年,三峡库区蓄水后,沿江河谷地带发生2-3.5级地震18次。镇域轻微震动频繁,但对地表没有大的危害。
滑坡
镇境滑坡点共24个,即黄腊石村谭家湾坠覆体、花梨树包土滑、滩沟土滑、阳坡村贾家坪土滑、焦家湾村1、2、3组土滑、雷家坪村李家湾土滑、雷家坪土滑、宋家梁子村白树湾岩滑、宋家梁子土滑、新大田土滑、桥头崩滑体、东瀼口村草粮溪土滑、朱家店人工边坡、朱家店岩滑、大石板土质斜坡、绿竹筏村宝塔土质斜坡、柴湾岩滑、横梁子土质斜坡、红庙土滑以及州级重点地质灾害区下构坪变型体和石榴树包滑坡,还有省级重点滑坡监测点黄蜡石滑坡。辐射9个村668户2618人和1所学校,每个滑坡点设监测点,专职监测人员1名。
附:黄腊石滑坡简介
黄腊石滑坡位于东瀼河以东3公里长江北岸,是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多次活动的大型滑坡群体,1983年7月全面复活。黄腊石滑坡的主体是西部的大石板—台子角滑坡和横坪滑坡,地表变型明显,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和相对稳定状态。孔隙水压力在滑坡复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滑坡失稳将首先始于大石板滑坡现代活动性最强烈的部位,并牵动下伏变形和毗邻的横坪滑坡一起滑动,失稳规模可达2000-3000万m3,入江体积约300万m3,激起最大涌浪高约45m,对长江航运及巴东老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黄蜡石滑坡防治工程重点放在大石板滑坡。大石板滑坡分布高程310-580m,纵向长约600m,横向宽约470m,南北向展布,面积0.22km2,滑体厚13.3-38.8m,总方量400×104—420×104m3,滑坡纵向地貌形态总体是凸形坡,平均坡度24度左右,大致分为四个陡缓相间的坡段,横向上地形变化不大,略呈不规则的“W”形,滑坡体物质主要由碎石土和碎裂岩构成,其碎裂岩岩性由下至上分别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三段(T2b3)灰绿,黄绿色薄至厚层泥灰岩夹浅灰色薄层灰岩;第四段(T2b4-1)紫红色厚层泥岩夹棕红色中厚至厚层粉砂岩及少量细砂岩;第四段(T2b4-2)紫红色厚层泥岩与棕红色中厚至厚层细砂岩及少量粉砂岩互层和第五段(T2b5)灰色中厚至厚层泥灰岩。
人口民族
人口总量
晚清时期
同治3年(1864),本镇有1170户,7022人。光绪34年(1908)增加到12539人。
中华民国时期
初期,兵荒马乱,社会动荡,加上自然灾害袭击,民不聊生。到民国17年(1928),人口仅12800人。17年至23年,中国国民党军队对江北革命老区实行“清乡”、“围剿”,加上水旱、疫病,镇境人口到1935年降为11500人。抗日战争时期,朱家店、贾家坪、宝塔河等地增加寄籍人口1200人,到1945年,全镇有2705户13525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抗日战争胜利后,寄籍人口相继迁离,到1949年10月,全镇人口有14855人。1949年底,本镇人口总数为15037人,2005年增加到25712人,从1950年到2005年,年均自然增长率8.29‰,人口增长10675人。其间,1950~1958年,9年增加人口2104人,年均增长13.78‰;1960年比1959年因灾减少人口1529人;1961~1978年,18年间增加人口6586人,年均增长17.61‰;1979年,全镇人口24823人。1979~1993年,通过人口控制,15年增加1863人,年均增长4.67‰;1993~2005年,由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法制化,加上移民外迁1017人,划出五里堆、红花岭二村人口2252人,全镇总人口减少974人,年均减少3.12‰。
2021年,巴东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瀼口常住人口为14836人。
人口变动
1人口自然变动
1949~2005年,镇境人口自然变动幅度不大,出生、死亡年均在300人左右,迁入情况大多为婚姻迁入。
2辖属性变动
1993年7月,五里堆、红花岭2村划入官渡口镇,人口2252人。
3灾害变动
1959年,因连续89天伏秋连旱,镇境人口因灾饿死1529人。
4外迁变动
因三峡工程建设需要,镇辖175M库区水位线下迁至潜江市沙洋县等地1017人。
人口构成
1性别构成
建国初期,1949年末,镇境男性人口7909人,女性人口7128人,男女性别比为111:100;到2000年,全镇男性人口为13406人,女性人口为12532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00;2005年,男性人口为13520人,女性人口为12192人,男女性别比为110.9:100。
从人口普查数据看,1952年(第一次),男性人口8612人,女性人口7622人,性别比为112.99:100;1964年(第二次),男性人口8785人,女性人口8452人,性别比为103.9:100;1982年(第三次),男性人口13584人,女性人口12725人,性别比106.8:100;1990年(第四次),男性14978人,女性13975人,性别比107.18:100;2000年(第五次),男性12999人,女性12243人,性别比为106.17:100。
2年龄构成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全镇总人口25242人,其中,0岁人口204人,1-4岁人口1112人,5-9岁人口1904人,10-14岁人口2584人,15-19岁人口2101人,20-24岁人口1557人,25-29岁人口1962人,30-34岁人口2539人,35-39岁人口2253人,40-44岁人口1842人,45-59岁人口1937人,50-54岁人口1446人,55-59岁人口1026人,60-64岁人口914人,65-69岁人口667人,70-74岁人口542人,75-79岁人口392人,80-84岁人口196人,85岁以上人口64人。
0-5岁人口1666人,占总人口的6.6%;6-14岁人口4138人,占总人口的16.39%;15-64岁人口17577人,占总人口的69.63%;65岁以上人口1861人,占总人口的7.37%。
2005年,全镇总人口25712人,其中,0-17岁人口6286人,占总人口的24.45%;18-34岁人口7246人,占总人口的28.18%;35-59岁人口8656人,占总人口的33.67%;60岁以上人口3524人,占总人口的13.70%。
3婚姻家庭构成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东瀼口乡总户数7221户,其中:1人户341户,占4.72%;2人户751户,占10.40%;3人户1631户,占22.59%;4人户2352户,占32.57%;5人户1409户,占19.51%;6人户501户,占6.94%;7人户137户,占1.9%;8人户88户,占1.22%;9人户4户,占0.05%;10人户以上7户,占0.1%。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时,全镇家庭总户数7147户其中:1人户548户,占7.67%;2人户1009户,占14.12%;3人户1877户,占26.26%;4人户2280户,占31.90%;5人户1027户,占14.37%;6人户356户,占4.98%;7人户45户,占0.63%;8人户3户,占0.04%;9人户2户,占0.03%。从一、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看,1952年,总户数3595户,总人口16374人,人口规模为4.55人/户;1964年,总户数3887户,总人口17237人,人口规模4.43人/户;1982年,总户数5975户,总人口26309人,人口规模为4.40人/户;1990年,家庭总户数7221户,人口27728人,人口规模为3.84人/户;2000年,家庭总户数为7147户,人口24945人,人口规模为3.49人/户。
4代际关系构成
全镇一代户1212户,占家庭户总数的16.96%;二代户4304户,占家庭户的60.22%;三代户1584户,占家庭户的22.16%;四代户47户,占家庭户的0.66%。
5文化构成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东瀼口所辖区域文盲半文盲6607人,初小文化3363人,高小文化1698人,初中文化502人,高中文化79人,大学文化2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东瀼口公社文盲半文盲6432人,小学文化11035人,初中文化4116人,高中文化1103人,大学文化14人。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6岁及6岁以上人口总数为25235人,其中:大学本科3人,大学专科28人,中专174人,高中1150人,初中5472人,小学13000人,文盲半文盲5408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6岁以上人口总数为23576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194人,占0.82%;高中和中专1435人,占6.09%;初中文化10459人,占44.36%;小学文化9913人,占42.05%;扫盲班159人,占0.67%;未上过学1416人,占6.01%。
6户口性质构成
2005年全镇总人口25712人,其中:农业户口24521人,占95.37%;非农业户口1191人,占4.63%。
解放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职业结构较解放初期农业为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5年,全镇从业人员10957人,其中:农林牧渔业7417人,占67.69%;工业1820人,占16.61%;建筑业700人,占6.39%,交通运输业180人,占3.47%;商业、饮食业500人,占4.56%;其他行业140人,占1.28%。在从业人员中,外出劳务人员2370人,占21.63%。
人口密度
建国初期,东瀼口境内人口密度仅140.93人/平方公里。2005年,镇境人口密度为254.57人/平方公里。
人口分布
2005年,全镇总户数7574户,25712人,其中:农业人口24521人,非农业人口1191人。农业人口分布在低山地区的占54%;二高山地区的占44%,高山地区的占2%。
人口控制
建国以后,生产力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口出生率和婴儿成活率大大提高,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除1959年外,境内人口逐年增加。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引起社会关注。
1964年,境内出生处于高峰,出生率达43.93‰,人口净增率为44.92‰。1981年,境内出现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率达61.54‰,人口净增率为63.50‰。1987年,境内出现第三次生育高峰,出生率为33.08‰,人口净增率为33.64‰。1988年后,境内人口处于平稳下降态势。
为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早在1979年,东瀼口公社便积极响应县委、县革委的号召,配置计划生育助理员。1980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坚持“提倡和鼓励一胎,严格控制二胎,杜绝多胎”的工作方针,建立“干部职工夫妇生一胎,农村人口间隔三至五年允许生二胎,实行持证生育,收缴超生子女费”的工作机制,推行一孩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和采取其他避孕方法,二孩夫妇一方做绝育手术的管理措施。对独生子女实行政策优惠,并予以表彰。
1983年后,区乡建立起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网络。
1988~2002年,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明确计生分管领导,设置计划生育办公室,贯彻落实《湖北省计划生育条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计划生育条例》,分户建立计生台帐,形成“帐、卡、表、册、单”系统化管理,建立“计划生育户外公布栏”,接收群众监督。这个阶段,为人口控制的攻坚阶段,党委政府派出若干工作队,每年至少开展春秋两季计划生育突击月活动,通过认真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采取系列过硬措施,加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教育费用的增长,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得到克服,生育观念得到转变,计划生育工作秩序得到进一步理顺。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后,广大育龄夫妇依法行使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权,人口管理更加规范,人口得到有效控制。2002~2005年3年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38‰。
民族结构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总人口17237人,其中:汉族17235人,占99.99%,土家族2人,占0.01%。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总人口26309人。其中:汉族24485人,占93.07%;土家族1824人,占6.93%。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总人口28953人。其中:汉族24446人,占84.43%;土家族4503人,占15.55%;藏族2人,占0.01%;苗族1人,占0.005%;彝族1人,占0.005%。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总人口25242人,其中:汉族21142人,占83.76%;土家族4094人,占16.22%;苗族5人,占0.02%;回族1人。
民族分布
随着历史的演进,民族的繁衍,社会经济的发展,房系分支迁徙,汉族、土家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混杂居住镇境各地。各民族之间融洽、友好、团结、进步。
民族工作
1认定民族成份。
本镇人口以汉族、土家族居民为主体。土家族,历史渊远,勤劳而勇敢,但在历史的政治长河中却得不到统治者的认可,并以“由巴而夷,由夷而蛮,由蛮而土”而侮。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1956年,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指示对鄂西土家族成分要进行考核。
1958年、1980年,先后组织专班,开展民族成分调查。
1981年,恩施地委统战部批复巴东“谭、田、邓、向、覃、柳、陈、郑”8姓氏为土家族。其中,谭氏“祖、德、武、联、魁”派系属汉族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境内登记土家族人口1824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根据相关规定,再次核定境内土家族人口为4503人。2000年,因外迁影响,到人口普查登记时,境内土家族人口为4094人。
2落实民族政策
1984年后,党和政府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高考学生给予10-30分的加分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拼搏奋进。
1996年以来,上级从民族事务经费中拔给该镇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基金1.71万元,解决少数民族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拔给少数民族医疗减免费2.61万元,解决少数民族看病难问题。
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2005年,党政领导共计13人,土家族就有7人,占53.85%。本镇教师、医务人员及其他单位职工中,土家族占32.23%。全镇626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土家族155人,占24.76%。这些少数民族干部、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真诚携手全镇人民,为东瀼的振兴与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族管理机构
1983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境内没有专门的民族管理机构,其民族宗教事务工作由原6个小乡财粮和撤区并乡后的乡(镇)民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中的民族宗教事务助理进行。
目录
概述
概况
位置
面积
历史
清前时期
晚清时期
民国时期
苏维埃区乡时期
共和国成立后
行政区划
地质地貌
地质
地貌
主要山峰
河流溪沟
天然洞穴
气候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旅游资源
自然灾害
洪涝
旱灾
虫灾
兽灾
冰雹灾
寒潮
风灾
泥石流
地震
滑坡
人口民族
人口总量
人口变动
人口构成
人口密度
人口分布
人口控制
民族结构
民族分布
民族工作
民族管理机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