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是指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
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胎儿感染。先天性梅毒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导致全球305,000例围产儿死亡。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2016年至2023年间每年报告的病例数为70万至150万例。中国先天性梅毒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在怀孕的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均可轻易通过
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皮肤擦伤处发生接触性感染。先天性
梅毒与成人梅毒不同,梅毒
螺旋体直接释放到胎儿的血流中,扩散到大多数器官,包括骨骼、肾脏、脾脏、肝脏和心脏,导致这些器官系统广泛炎症。早期梅毒常见临床表现有皮肤损害、梅毒性鼻炎、全身
淋巴结肿大、肝脾大、骨损害、神经系统受累症状等,而晚期先天性梅毒症状出现在2岁后,主要包括楔状齿、马鞍鼻、间质性角膜炎、
感音神经性聋、智力发育迟缓等。先天性梅毒诊断主要依靠母亲病史、临床表现、组织标本中找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等结果进行诊断。先天性梅毒的治疗主要在于抗
病原体,首选
苄青霉素,也可根据情况选用
普鲁卡因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
头孢曲松钠等。而及时、正规治疗孕妇
梅毒是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最有效的措施。
微生物时代之前,先天性梅毒被认为是在受孕期间通过父亲的精子、在产道中分娩或通过受感染的乳汁或
乳房传播的。哺乳期梅毒妇女通过口服汞和使用汞擦拭皮肤,让她们体内摄入了较多的汞,并通过给患儿哺乳带汞的乳汁作为治疗手段。1905年,
柏林科学家Fritz Schaudinn(弗里茨·绍丁)和皮肤科医生Erich Hoffmann(埃里希·霍夫曼)发现了苍白螺旋体,终结了生殖传播理论。Otto Heubner(奥托·豪布纳)在1911年版的
教科书中,将“遗传性”一词改为“先天性梅毒”。
病因
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侵犯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各器官,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梅毒
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 TP),1905年由Schaudinn与Hoffmann鉴定,属于
密螺旋体属,是一种小而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长4~14μm ,直径0.1~0.2μm ,有8~14个规则紧密的螺旋,用普通
染料不易着色,故又被称为苍白螺旋体。有旋转、蛇行、伸缩三种运动方式,借此可与其他
螺旋体区别。Tp的抵抗力极弱,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以及一般的消毒剂如
苯酚、
乙醇等很容易将其杀死。但在低温(-78℃)下保存数年,仍能保持其形态。对
苄青霉素敏感。
先天性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从母亲传播给胎儿引起的,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从无症状、
早产、各种临床体征和症状到
死产。胎儿先天性梅毒有时与足月、看似健康的婴儿有关,但也可能与早产或死产有关。
流行病学
先天性
梅毒发病率与梅毒发病率、产前筛查及孕期治疗情况密切相关。WHO估算全球每年15~49岁人群中新发
梅毒600万例,
妊娠期间梅毒感染每年导致30多万胎儿和新生儿死亡。2012年全球约93万孕产妇感染梅毒,导致35万例不良
妊娠结局事件的发生,其中早期流产、死胎和
死产14.3万例、新生儿死亡6.2万例、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4.4万例、胎传梅毒10.2万例。 WHO的另一项估计是,全球每年先天性梅毒的发病例数为152.76万。
研究人员估计,先天性梅毒是全球
妊娠病例的一个复杂因素。CS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
梅毒仍然是一种容易治疗的疾病,大多数梅毒病例发生在未接受适当产前护理或接受不当治疗的女性中。2016年至2023年间,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每年报告的病例数从70万增至150万例。2020年,全球先天性梅毒发病率为每10万活产儿中有425例。
在
美国,CS发病率在1991年达到最高点,约为100/10万活产儿,然后发病率开始下降,到2012年,每年新增病例为334例(8.4/10万活产儿),之后CS发病率就一直在上升,从2012年到2014年,美国报告的CS新增病例增加到458例(11.6/10万活产儿)。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报告2017年美国有918例CS病例(23.8/10万新生儿),达到20年来的新高。尽管
苄青霉素已广泛使用,但
美国2021年仍报告了2677例病例。2022年,
美国总共向CDC报告了3,761例先天梅毒病例,其中231例(6%)
死产和51例(1%)婴儿死亡。 88%的先天性梅毒病例是由于怀孕期间缺乏及时检测和充分治疗造成的。
CS的发病率存在显著的种族差异,2014年CDC报告称,黑人母亲的CS发病率是白人母亲的 10 倍(分别为38.2例/10万新生儿和3.7例/10万新生儿)。黑人母亲的患病率是
西班牙裔母亲的3倍(分别为38.2/10万新生儿和12.2/10万新生儿)。就CS在
美国的地区分布而言,
美国南部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美国西部,然后是中西部,而
美国东北部地区发病率最低。
病理生理学
1.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
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指小动脉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使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闭塞。小动脉周围炎指围管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浆细胞恒定出现是本病的病变特点之一。此类病变可见于各期
梅毒。
2.树胶样肿
树胶样肿(gumma)又称梅毒瘤(syphiloma),是梅毒的特征性病变。病灶灰白色,大小不一,小者仅镜下可见,大者可达数厘米。因其质韧而有弹性,如树胶,故而得名树胶样肿。镜下结构颇似
结核病结节,中央为凝固性坏死,形态类似干酪样坏死,唯坏死不如干酪样坏死彻底,弹力纤维尚保存。弹力纤维染色可见组织内原有血管壁的轮廓。坏死灶周围肉芽组织中富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而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较少,且必有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树胶样肿后期可被吸收、纤维化,最后使器官变形,但绝少钙化。树胶样肿可发生于任何器官,最常见于皮肤、黏膜、肝、骨和
睾丸。仅见于第三期
梅毒。
先天性梅毒根据被感染胎儿发病的早晚有早发性和晚发性之分。早发性先天性梅毒系指胎儿或婴幼儿期发病的先天性梅毒。晚发性先天性梅毒的患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可引发间质性角膜炎、
感音神经性聋及楔形门齿,并有骨膜炎及马鞍鼻等体征。
传播机制
在怀孕的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均可轻易通过
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皮肤擦伤处发生接触性感染。
传染源
患有梅毒的母亲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本病传播途径是母体血液中的
螺旋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绝大多数
梅毒病程不足1年的孕妇会将这种感染传播给宫内胎儿,孕早期由于绒毛膜朗格汉斯巨细胞层阻断,
螺旋体难以进入胎儿体内。
妊娠4个月后,朗格汉斯巨细胞层退化萎缩,螺旋体容易通过胎盘和脐静脉进入胎儿循环。因此梅毒螺旋体经胎盘传播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
易感人群
新生儿父母对梅毒螺旋体普遍易感,卖淫、嫖娼、同性恋、双性恋等性乱行为者及吸毒者均为梅毒的高危人群。胎儿感染与母亲梅毒的病程及妊娠期是否治疗有关。孕母早期感染且未经治疗时,无论是原发或继发感染,其胎儿几乎均会受累。
临床表现
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的特点。分为早期、晚期和隐性先天性梅毒3个类型。
早期先天性梅毒
2岁以内发病,类似于获得性二期
梅毒。多在2~10周龄时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晚期先天性梅毒
隐性先天性梅毒
即先天性梅毒未经治疗,无临床症状,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年龄\u003c2岁者为早期隐性先天性梅毒,\u003e2岁者为晚期隐性先天性梅毒。
检查诊断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有
免疫细胞计数升高,贫血时可见红细胞及
血色素减少。
(2)血生化检查:合并肝功能损伤时可见 ALT、TBil 升高。
(3)脑脊液检查:
神经梅毒时白细胞计数多≥5x10,蛋白含量多>500mg/ L 。
2.病原学检查
包括暗视野
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检查和
核酸扩增试验。在早期胎传梅毒儿的皮肤黏膜损害新鲜渗出物、刮取物或组织标本中可查到梅毒螺旋体,或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梅毒
螺旋体核酸阳性。
3.血清学检查
根据检测所用抗原不同,
梅毒血清学试验分为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又称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又称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临床上可根据实验室条件选择任何一类血清学检测方法作为筛查(初筛)试验,但初筛阳性结果需经另一类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复检确证,才能为临床诊断或疫情报告提供依据。有条件时亦可同时做这两类试验。
(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主要包括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VDRL)、快速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红色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等。
非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适用于各期梅毒的诊断,如先天性梅毒在感染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但血清学检查的RPR滴度可大于母体4倍。早期梅毒经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或转阴,故可用于疗效观察、判愈、判定复发或再感染。也适用于人群的筛查、产前检查及健康体检等。
(2)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主要包括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 - tion,TPPA)、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luorescent trep - onemal antibody - absorption,FTA - ABS)、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等。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多用作证实试验,特别是
潜伏梅毒及一些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阴性而又怀疑为梅毒的患者。也可适用于人群的筛查、产前检查及健康体检等。但不能用于观察疗效、判断复发及再感染。
(3)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IgM 抗体阳性有助于梅毒早期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患者有骨损害时影像学检查可见长骨干端的透明带、骨膜炎(骨膜下骨样组织增生增厚)和临时钙化带增宽等。双侧
胫骨近端干骺端内侧对称性
骨髓炎和病理性
骨折(Wimberger征)。
诊断
应结合母亲的病史和新生儿、婴儿或儿童出现的典型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1.疑似病例
所有未经有效治疗的患
梅毒母亲所生的婴儿,证据尚不足以确诊胎传梅毒者。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生母患有梅毒且具有早期或晚期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并符合以下任一条者。
(1)皮肤黏膜损害或组织标本中可查到梅毒螺旋体。
(3)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滴度大于或等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
(4)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
(5)出生时不能诊断胎传梅毒的儿童,任何一次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
(6)在18月龄前不能诊断胎传梅毒的儿童,18月龄后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仍阳性。
鉴别诊断
先天性梅毒可累及多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主要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先天性梅毒的皮肤损害应与皮肤真菌感染、
环状肉芽肿、大疱表皮松解症、尿布
皮炎、
疥疮、
药疹等鉴别;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等应与
败血症、高
胆红素血症等鉴别;先天性梅毒的骨膜炎、
骨髓炎和软骨炎等主要需与
维生素c缺乏病、
佝偻病及
骨结核等引起的骨损害相鉴别;还应与其他先天感染如
刚地弓形虫、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鉴别。先天性
梅毒在感染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先天性隐形梅毒更无症状,因此在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中流行病学史的询问极为重要,即患儿母亲在
妊娠期间是否患有梅毒,是否进行过规范治疗,必要时进行母婴梅毒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治疗
首选
苄青霉素,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
红霉素。疗程结束后应在2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追踪监测VDRL试验,直至其滴度持续下降或阴性。
脑脊液异常者,用青霉素每日10万~15万U/kg静脉给药;出生后7d以内的新生儿,以每次5万U/kg静脉给药,每12小时1次;出生后7d以上的新生儿以青霉素5万U/kg静脉给药,每8小时1次,总疗程10~14d;或
普鲁卡因青霉素每日5万U/kg 肌内注射,每日1次,疗程10~14 d。脑脊液正常者,用
苄星青霉素5万U/kg,单次注射(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对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对
苄青霉素过敏者,尚无最佳替代治疗方案,可在无
头孢曲松钠过敏史的情况下选用头孢曲松,剂量为125mg(脑脊液正常者)~250 mg(脑脊液异常者),每日1次肌内注射,连续10~14d,但要注意与青霉素可能的交叉过敏反应。
普鲁卡因青霉素每日5万U/kg肌内注射,连续10d为1个疗程(对较大儿童的青霉素用量,不应超过成人同期患者的治疗量)。对青霉素过敏者,尚无最佳替代治疗方案,可在无头孢曲松过敏史的情况下选用头孢曲松,如头孢曲松250mg每日1次肌内注射,连续10~14d,但要注意与青霉素可能的交叉过敏反应。8岁以下儿童禁用
四环素类药物。
预防
先天性
梅毒的预防是多方面的,包括常规产前筛查、及时用
苄青霉素治疗围产期梅毒、伴侣追踪和治疗以及强调安全性行为和遏制非法药物使用策略的健康教育计划。及时、正规治疗孕妇
梅毒是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最有效的措施。
如果孕妇患有梅毒,仍然可以降低宝宝患梅毒的风险。接受梅毒检测和治疗可以预防母亲和婴儿出现严重的健康并发症。产前护理对于孕妇和未出生孩子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孕妇在怀孕期间越早开始接受医疗护理,其和未出生婴儿的健康结果就越好。
孕妇在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可询问医生有关
梅毒检测的信息,与医生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讨论可能遇到的任何新的或不寻常的身体症状,正在使用的药物,以及是否有新的或多位性伴侣。这些信息将帮助医生提出适当的测试建议。孕妇即使过去曾经接受过
梅毒检测,怀孕后也应该再次接受检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提供孕产期保健和
助产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开展孕产妇的梅毒筛查和治疗,第一次产前检查即应当对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测,尽可能在孕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及早对孕产妇梅毒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
如果孕妇
梅毒检测呈阳性,将需要立即接受治疗。不要等待下次产前检查。孕妇的性伴侣接受治疗也很重要。患过一次梅毒并不能保护人们不再感染梅毒。即使已成功治疗,人们仍然可能被再次感染。因此,必须继续采取行动来降低新感染的风险。
预后
如果及时诊断并适当治疗,预后良好。
梅毒很容易用
苄青霉素治疗。然而,在以下情况下,出现更糟糕的结果和可能死亡的风险会增加:
历史
在微生物时代之前,人们很难区分性病。先天性
梅毒被认为是在受孕期间通过父亲的精子、在产道中分娩或通过受感染的乳汁或
乳房传播的,由于未考虑到母亲的
原发感染,因此没有发现最常见的母胎传播。而当时护士们通过哺乳带汞的乳汁治疗婴儿的理念促使沃吉拉尔在1780年成立了一家专门的婴儿医院,院内哺乳期梅毒妇女通过口服汞和使用汞擦拭皮肤,让她们体内摄入了较多的汞,并通过给患儿哺乳带汞的乳汁作为治疗手段,最终医院感染的患儿都被乳汁治愈了。
在19世纪,传染论者认为先天性梅毒在母亲生殖中传播,而遗传论者认为通过父亲精子传播,两者之间的争论持续了一个世纪。1905年,
柏林科学家Fritz Schaudinn(弗里茨·绍丁)和皮肤科医生Erich Hoffmann(埃里希·霍夫曼)发现了苍白螺旋体,并将其命名为Treponema(梅毒螺旋体),镜下观察该螺旋体是人类精子头的两倍大,终结了生殖传播理论。Otto Heubner(奥托·豪布纳)在1911年版的
教科书中,将“遗传性”一词改为“先天性
梅毒”。
1934年
苄青霉素问世后,在
费城,Lentz(伦茨)和Ingraham(英格拉姆)开始用这种新药治疗孕妇和感染的新生儿。虽然母亲的治疗非常有效,但9名婴儿中有3名死亡。一年后,同一组报告了69名接受青霉素治疗的婴儿中34例出现了某种反应,即药物越强,赫克斯海默样反应越严重。虽然这种药物有效地防止了母胎传播,但由于赫克斯海默样反应,治疗婴儿仍然很困难。
公共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开展产前筛查计划,以期在全球消除梅毒母婴传播和先天性
梅毒的发生。世卫组织2007年倡议建议做出政治承诺和宣传,增加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对所有孕妇进行筛查,对所有阳性病例及其伴侣进行治疗,并为监测、监测和评估奠定基础。世卫组织的全球目标包括:(i) 至少90%的孕妇接受梅毒检测;(ii) 到2015年,至少90%的血清反应阳性孕妇得到充分的治疗。然而,这两个目标都没有实现。在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的一份全球进展报告中,2020年有710万成年人新感染
梅毒。世界卫生组织还报告称,“先天性梅毒是全球可预防
死产的第二大原因”,并且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努力消除
艾滋病、梅毒和
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尽管
古巴、
泰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和
斯里兰卡等一些国家已成功消除先天性梅毒,但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LMIC)和一些高收入国家(HIC)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例如 美国、
希腊、
日本和
英国。
在
中原地区,消除母婴传播是预防和减少儿童梅毒等疾病的重要战略行动。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预防
梅毒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中国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明显降低,有效减少了疾病代际传递,增进了儿童健康福祉。
中国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响应
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在中国范围内实现消除梅毒等疾病母婴传播的目标,维护母婴健康权益,制定了《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2—2025年)》,目标是到2025年,在国家层面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结果指标,包括先天
梅毒发病率下降至50/10万活产及以下。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是一个由国家疾病预防和循证医学专家组成的独立小组。 该工作组通过提出有关临床预防服务的循证建议来改善民众的健康。USPSTF在对当前医学文献进行详尽审查后制定了当前指南。USPSTF最近进行的一项Cochrane审查得出了针对妊娠期梅毒筛查以及高危人群梅毒筛查的A级建议,并要求全美各地的医生严格遵循这些指南。
先天性
梅毒是一种严重的感染,可能会出现长期并发症。除了对婴儿和母亲进行适当的治疗外,母亲的性伴侣也需要接受检查和适当的治疗。CS的治疗需要团队合作,包括传染病科、新生
小儿科、儿科、
产科学和护理人员。传染病专家、儿科医生和新生儿科医生通常参与该疾病的急性治疗。儿科医生还肩负着跟踪疾病成功根除和监测疾病并发症的任务。产科医生的重要任务是对孕妇进行梅毒检测并治疗妊娠期梅毒,从而显著降低CS的发病率。
研究进展
随着孕产妇和先天性梅毒流行的增加以及
苄星青霉素的短缺,需要替代
梅毒治疗方法。利奈唑胺(
利奈唑酮)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对抗梅毒的功效。审查未发现致畸作用。在动物身上发现了一些副作用,但在少数人类研究中没有报告任何副作用。
苄青霉素G是梅毒的标准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缺点,但实际上尚未进行临床前或临床研究来确定可行的替代方案。研究人员在体外和体内测试了三种市售抗生素,以测试它们具有足够的
药理学特性来治疗梅毒。
研究发现,利奈唑胺是一种低成本的
恶唑烷酮(oxazolidinone),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抗
梅毒螺旋体活性,在动物模型中治疗密螺旋体病变的疗效与BPG相似。研究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以评估利奈唑胺作为青霉素G替代品在人体临床试验中治疗梅毒的功效。
参考资料
梅毒.Mayo Clinic.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