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慢性、肉芽肿性动脉全层炎症,是一种以病理特征命名的系统性血管炎。GCA为50岁以上人群发病,发病率为(1.4~27.3)/10万人。其患病率地区性差异很大,是西方老年人最常见的血管炎,以北欧患病率最高,
亚洲患病率最低,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为(2~4):1。
巨细胞动脉炎病因不清,但与遗传、高龄、血管本身的退行性变及吸烟、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其起病多隐袭,有时会急性起病,患者可出现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疲劳、关节肌肉疼痛、厌食、体重减轻等症状。巨细胞动脉炎的诊断多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标准,常用的检查有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炎症、
细胞因子检查,自身抗体检查,
肌电图、肌活检及影像学检查等。治疗巨细胞动脉炎的一线药物是泼尼松等激素,为进一步控制血管炎症、减少激素用量及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应联合
免疫抑制剂治疗。巨细胞动脉炎的总体预后良好,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眼、大脑低灌注损伤及大血管受累。
1890年,乔纳森·哈钦森(Jonathan Hutchinson)首次描述该病。1934年,贝亚德·霍顿(Bayard Horton)首次对该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及病理报道,因此该疾病以他的名字命名为Horton病。
病因
巨细胞动脉炎病因不清,但与遗传因素(如HLA-DRB1*01、HLA-DRB1*04单倍体型),高龄,血管本身的退行性变以及外来因素(如吸烟、病毒感染等)有关;有研究显示病毒感染、
免疫系统老化引起的
树突细胞、T细胞功能紊乱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在被外来抗原如病毒激活后,会释放多种介质,引起血管壁炎症、内皮细胞损伤、动脉壁
弹性纤维断裂、内膜增生,同时巨噬细胞还会释放致炎症
细胞因子,如
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引起动脉炎症及血管病变。
流行病学
巨细胞动脉炎为50岁以上人群发病,发病年龄高峰为74岁;发病率为(1.4~27.3)/10万人。巨细胞动脉炎的发生率因性别、种族和地理分布不同而存在差异。其患病率地区性差异很大,是西方老年人最常见的
血管炎,以北欧患病率最高,
亚洲患病率最低;其最高的发病率见于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
美国的斯堪的纳维亚移民后裔中。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为(2~4):1,巨细胞动脉炎多合并
风湿性多肌痛(PMR)。
病理生理学
巨
细胞动脉炎的病理改变为累及管壁全层的肉芽肿性动脉炎,血管壁全层有炎症细胞浸润,常有内膜增生和内弹力层断裂,可有巨细胞肉芽肿性病变。病变呈局灶性、节段性跳跃式分布;炎症部位可见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组织细胞、多形核巨细胞等浸润,而以多形核巨细胞最具特征性。随着病变的发展,可以出现
胶原蛋白沉积、
纤维化,造成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可以继发血栓形成。
主动脉的头部分支,尤其是颈外动脉的分支,以及
眼动脉和睫状后动脉更容易受累。颅内动脉受累少见。
临床表现
巨细胞动脉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隐匿或急性起病。最常见的表现为全身症状,新近出现头痛、视觉受累症状、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三联症及
风湿性多肌痛。较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可逆的视觉丧失及脑血管事件,少数人形成动脉瘤或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全身症状
几乎所有的患者至少有一种全身症状,包括疲劳、乏力、食欲下降、体重下降、
低烧等,发热无一定规律,多数为低至中等度(38℃左右)的发热,约15%的患者可高达39~40℃。少数GCA患者仅有全身症状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
器官受累症状
多数GCA患者有器官受累,多因病变血管炎症、管腔狭窄导致相应器官组织供血不足及功能受损所致。依据受累血管部位及
病程长短不同而表现不一,病情轻重亦不同。常见的包括:
颈动脉及其分支如浅、枕、椎动脉等受累而出现头部症状,以头痛最为常见,是GCA全身症状以外最常见的症状,高达85%的患者可出现头痛,约50%的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最常表现为新近发生的、一侧或双侧颞部搏动性疼痛,亦可累及枕部或其他部位。头痛呈刀割样、烧灼样或持续性胀痛,
可持续性发作,亦可间歇性发作,对止痛药物不敏感,轻触或梳头时可加重。偶见头皮出血性坏死。50%的患者有头皮触压痛或可触及的痛性结节,结节如沿颞动脉走向分布更具诊断价值。典型颞动脉受累表现为动脉增粗变硬、怒张、搏动增强,亦可因血管闭塞致搏动减弱或消失。
常表现为黑矇、视物不清、
复视、部分
失明或全盲。20%的GCA患者以眼部受累和失明为首发症状,一般在其他症状之后数周或数月出现,失明多因供应视神经的血管(后睫状动脉或
眼动脉)发生炎症和阻塞,并发前部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少数情况下为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所致的失明,早期眼底表现常为缺血性视神经炎,即视盘水肿,视神经
乳头轻度苍白、水肿,可见散在棉绒斑及小出血点,后期出现
视神经萎缩。视觉障碍初始为
波动性,后为持续性;可呈单侧或双侧;可为一过性症状,亦可为永久性症状。一侧
失明如未积极治疗,对侧可在1~2周内受累。
眼肌麻痹亦较常见,可能由
脑神经或眼肌病变引起,表现为
眼睑下垂、上视困难,时轻时重,常与
复视同时出现。复视通常是缺血引起的眼运动神经麻痹所致。偶见
小儿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
约60%的GCA患者因面动脉炎、血管狭窄、局部血供不良,引致下颌肌痉挛,出现间歇性咀嚼不适、咀嚼疼痛、咀嚼停顿和下颌偏斜等,亦称下颌跛行,对GCA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较少见因舌肌运动障碍出现吞咽困难、味觉迟钝、吐字不清等症状。亦有舌梗死的报道。
约30%的患者出现多种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各异,中枢或周围神经均可受累。最常见的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TIA)、卒中或神经病变,如由于
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病变而出现的TIA、卒中、
偏瘫或
脑干意外事件等,是GCA主要死因之一。少数患者可发生因神经血管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神经病变,如单
神经炎、周围多神经炎、上下肢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颅内或硬膜内动脉炎很少见,偶尔表现出运动失调、妄。受累血管波及前庭神经时,可出现
耳鸣、突发性听力丧失等。
约1/3的GCA患者可出现其他
主动脉受累,包括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等,有时累及骼动脉及其远端分支。主要表现为
颈动脉狭窄、闭塞或扩张。胸主动脉受累多于腹主动脉,多表现为主动脉扩张或
主动脉瘤。与健康人群比,GCA并发
胸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的风险均高,因主动脉瘤夹层或破裂导致的死亡风险较高。伴有大动脉病变的GCA患者少见脑动脉受累的临床表现,常不伴有头痛,颞动脉检查多正常,颞动脉
活检异常者比率较低,主要以全身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等起病和/或大血管受累起病,亦可表现为
主动脉弓综合征等。GCA亦可累及四肢远端血管、
冠状动脉、
十二指肠淤积症等,可表现为雷诺现象、肢体跛行,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肌炎和
心包炎等。
GCA较少累及
呼吸系统,可表现为持续性
干咳、
咽喉痛、声嘶等,可能是受累组织缺血或应激所致。精神症状表现为抑郁或
意识模糊。
甲状腺和肝功能异常亦有报道。对称性
滑膜炎很少见,浆膜炎、发声障碍、女性生殖道或
乳房受累、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亦偶可发生。
检查诊断
诊断
多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巨细胞动脉炎分类标准:(1)发病年龄≥50岁;(2)新近出现的头痛:新发或与既往性质不同的局限性头痛;(3)颞动脉病变:颞动脉压痛或触痛,搏动减弱,除外
颈动脉硬化所致;(4)ESR增快,ESR≥50mm/1h(魏氏法);(5)动脉
活检异常:活检标本示
血管炎,其特点为
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或肉芽肿性炎症,常为多核巨细胞。符合上述条件中的3条或3条以上者,可诊断巨细胞动脉炎。该标准的诊断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91.2%。
约40%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无颞动脉受累,依据上述标准未能满足巨细胞动脉炎的诊断,提示上述标准用于诊断巨细胞动脉炎有其缺陷性。近25%颞动脉活检阳性的患者亦无法满足上述分类标准。2018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对疑似巨细胞动脉炎者,建议早期行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的补充。
检查
实验室检查
多为反映炎症的非特异性表现。
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风湿性多肌痛
GCA早期可能出现PMR的症状,以PMR单纯表现起病的亚临床GCA,因不一定行血管影像学检查可造成GCA漏诊,对激素治疗反应欠佳或病情复发的PMR患者,应注意寻找GCA的证据进行鉴别诊断。
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
又称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是一种仅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实质的中小血管和
软脑膜微血管管壁的炎性疾病,发病率仅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1%。PACNS与GCA鉴别依据是仅颅内动脉受累。脑组织
活检是PACNS诊断金标准,敏感性达53%~80%。 影像学异常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1/3~2/3患者头CT显示不同程度的异常低密度信号,几乎全部患者均可见MRI异常改变。
大动脉炎
常见于年轻女性,主要侵犯
主动脉及其分支,一般不累及颅外动脉。主要鉴别依据为大动脉炎发病年龄多\u003c40岁,发病年龄50岁是区分二者的关键指标之一。对胸主动脉等大动脉受累者,大动脉炎多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GCA则多表现为
主动脉瘤。区别\u003e40岁起病的大动脉炎和累及主动脉主要分支的GCA非常困难。关于大动脉炎与GCA是否为同一种疾病的两个表型,目前仍存争议。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可侵犯颞动脉,但常累及
呼吸系统和/或肾,组织
病理学特征与GCA不同,且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常阳性。
结节性多动脉炎
以中小血管为主的节段性非肉芽肿性坏死性炎症,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在血管炎局部可触及结节,主要累及四肢、胃肠道、肝、肾、心脏等动脉和神经滋养血管,引起相应部位的缺血梗死及多发单
神经炎。而GCA多以大、中动脉受累为主,少数患者合并神经病变。
治疗
激素是治疗巨细胞动脉炎的一线药物。为进一步控制血管炎症、减少激素用量及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应联合
免疫抑制剂治疗。
诱导治疗
激素
高度怀疑GCA时,应尽快开始激素治疗。如未出现缺血性器官损害的症状或体征时,首选泼尼松40~60mg/d作为初始剂量。一般在使用2~4周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眼部病变反应较慢,可同时局部治疗。如高度怀疑急性视力丧失系GCA引起,出现脑血管缺血事件,可使用
甲泼尼龙500~1000mg静脉冲击治疗3天,序贯口服泼尼松。冲击治疗能否在疗效上获益需进一步研究,且高龄患者居多,需严密注意其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剂
颅外大血管受累者、
缺血性脑血管病者、GCA复发者、使用激素有禁忌证者、激素疗效不足者、存在导致激素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或出现激素不良反应者,应尽早联用非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和/或
生物制剂。2018年EULAR制定的大
血管炎管理推荐意见及2021年尿白蛋白
肌酸酐比(ACR)制定的大血管炎管理指南中提及,GCA治疗所需免疫抑制剂仅有
甲氨蝶呤,甲氨蝶呤10~20mg每周1次,口服或深部肌内注射或静脉用药,可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激素的累积剂量,停用激素的可能性更大,减少疾病复发。少数研究显示,应用
来氟米特治疗GCA可降低疾病活动度、减少激素用量及减少疾病复发。其他
免疫抑制剂如
环磷酰胺、
吗替麦考酚酯等缺乏支持证据。使用免疫抑制剂期间,应定期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避免不良反应。
生物制剂
难治性、复发性、或存在激素相关性严重不良反应的GCA患者,可使用生物制剂治疗。IL-6
拮抗剂托珠单抗对新发/复发GCA患者,在诱导缓解、维持病情缓解及减少缓解期病情复发等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此外,托珠单抗还有助于减少控制GCA所需的激素累积剂量。
维持治疗
经上述治疗2~4周,病情得到基本控制,ESR接近正常时,可考虑激素减量,通常每1~2周减泼尼松5~10mg,可2~3个月内减至15~20mg/d,至20mg/d改为每周减10%,一般维持量为5~10mg/d,需紧密监测GCA复发的临床征象。大部分患者在1~2年内可停用激素,少数患者需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数年,应积极关注长期应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
辅助治疗
由于GCA患者会发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如
骨折、无菌性
股骨头坏死、
糖尿病、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消化道出血、感染等,需在疾病随访过程中监测以上潜在的不良反应。可补充钙和
维生素D,对
骨密度减低时给予双
膦酸盐治疗;合并缺血事件,尤其是
心肌缺血、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血小板计数较高等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注意与激素联用时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病情复发的治疗
使用激素大于15mg/d治疗时,GCA复发少见,激素低于15mg/d时复发常见。如最初症状复现、缺血性并发症、不明原因发热、
风湿性多肌痛(PMR)症状、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等出现时,应怀疑GCA病情复发,此时激素剂量的增加取决于复发的性质和症状。出现头痛复发者,应予初始相同剂量的泼尼松;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者需泼尼松60mg/d,眼部症状者需泼尼松60mg/d或
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出现大血管受累症状者可按
血管炎治疗。
预后
巨细胞动脉炎的总体预后良好,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眼、大脑低灌注损伤及大血管受累。未并发
主动脉瘤的患者,治疗后其预期寿命正常。部分GCA患者未治疗,病情亦可能在数月至3年内缓解,其间可病情反复间歇性发作。在复发者中,最常见的复发症状为头痛、PMR、缺血性症状。21%的GCA患者复发时,ESR、CRP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
约1/5的GCA患者可并发永久性视力丧失。视力损害通常在就诊前发生,在开始激素治疗的1周内,仍有视力损害进一步加重的风险。一旦病情被
激素控制且视力已经稳定,很少再出现复发性的视力丧失。
决定CCA预后的另一重要因素为大血管受累,
主动脉瘤的发生与生存率下降有关。有
主动脉受累的GCA患者,视力损害发生率低,但病情复发率高,且需要更高剂量的激素治疗。极少情况下,GCA患者同时合并肿瘤,此时切除肿瘤可缓解GCA的病情。
历史
1890年,Jonathan Hutchinson首次描述巨细胞动脉炎,患者为一例80岁的英国人,头上有痛性红斑,无法戴帽子。其颞动脉
肿胀,数周后逐渐失去搏动,血管如防渗水绳。1934年,Bayard THorton首次对该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及病理报道,描述了颞动脉
活检的结果,因此该疾病以他的名字命名为Horton病。
相关研究
该研究从巨细胞动脉炎的
流行病学及病因、
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GCA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平均发病年龄为70岁。女性患GCA的可能性比男性高2.5%,GCA是北欧血统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GCA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和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通过全
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HLA基因与GCA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增加相关,尤其是HLA BR1* 04
等位基因。尽管GCA得名于多核巨细胞,但仅在一半颞动脉
活检中可见多核巨细胞,考虑与CD4辅助T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的肉芽肿性炎症浸润相关。
GCA临床表现主要集中于颅部症状,特别是头痛、颞动脉压痛或
肿胀,约有2/3的患者主诉为新发头痛。
糖皮质激素(GC)一直是GCA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起始和维持剂量尚未达成共识。甲氨蝶岭一直被用作GCA的辅助
免疫抑制剂。托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作为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与GC治疗和甲氨蝶岭相比,用托珠单抗治疗GCA可使ESR和CRP正常化,且不良事件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