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1934年10月24日-1998年8月3日),犹太血统的
俄罗斯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是二十世纪中期俄罗斯新时期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与杰尼索夫、古拜杜琳娜并誉为“俄罗斯三杰”。1980年代,施尼特凯的音乐开始在国外广为人知,如《第二弦乐四重奏》(1980)、《第三弦乐四重奏》(1983)以及《大提琴协奏曲》(1985)和《第一大提琴协奏曲》(1985-1986)。施尼特凯的音乐作品深受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影响,被誉为当代的肖斯塔科维奇。
施尼特凯出生在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恩格斯。1946年在
维也纳开始了他的音乐教育,他的父亲曾在那里工作。施尼特凯的传记作者亚历山大·伊瓦申金写道,正是在维也纳,“他爱上了音乐,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过去仍然活着的一部分。”施尼特凯在维也纳的经历“为他未来的专业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精神体验。他心中所记忆的是
沃尔夫冈·莫扎特和
弗朗茨·舒伯特,而不是
彼得·柴可夫斯基和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这在品味、风格和风格上是他的参照点。这个参照点基本上是古典的……但从不太明显。”
施尼特凯于1961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完成了作曲的研究生学业,并在那里教书,从1962年到1972年。叶甫根尼·戈卢别夫是他的作曲老师之一。此后,他主要靠谱写电影配乐谋生,在30年内创作了近70部配乐。在母亲1972年去世后,他开始为她谱写
钢琴五重奏。在创作过程中,他开始在
天主教中寻求慰藉;他于1983年6月18日皈依。他怀有对命运和神秘主义的深刻信仰,这影响了他的音乐。
施尼特凯和他的音乐经常受到
苏联官僚机构的怀疑。他的第一交响曲实际上被作曲家协会禁止演出。在1980年他在作曲家协会的投票中弃权后,他被禁止离开苏联。1985年7月21日,施尼特凯遭遇
中风,陷入
昏迷。他被宣布临床死亡多次,但最终康复并继续创作。
1990年,施尼特凯离开了苏联,定居在德国汉堡。然而,他的健康状况仍然不佳。在1998年8月3日,他在
汉堡市去世,享年63岁。他被安葬在莫斯科
新圣女修道院墓地。
他的父亲哈里·马克西米连·施尼特凯(1914-1975年)是犹太人,出生在
法兰克福。他于1927年移居
苏联,并在那里担任记者和翻译。他的母亲玛利亚·约瑟福芙娜·施尼特凯(娘家姓沃格尔,1910-1972年)是在
俄罗斯出生的
伏尔加河德意志人。施尼特凯的祖母茶·阿布拉莫芙娜·卡茨(1889-1970年)是一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
德语文学编辑。
施尼特凯的创作风格十分多样。其大部分作品明显受到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影响,同时也采用磁带音乐,序列音乐,拼贴音乐等技法,某些作品也具有
新古典主义或神圣简约主义风格。音乐常用尖锐极端的音响效果以表现现代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冲突,许多作品感人至深。评论家认为:“他能在音乐中描写当代人的道德与精神之间的挣扎,以如此的深度和广度,真是难以置信。”随着他健康状况的恶化,施尼特凯的音乐开始放弃了他多样式的外向性,转而采用了更加内向、阴郁的风格。
歌剧《与白痴一起生活》,
芭蕾舞《
培尔·金特》,九部交响曲,六部大协奏曲,四部小提琴协奏曲,两部
大提琴协奏曲,管弦乐《果戈理组曲》,四首弦乐四重奏,古风格组曲,合唱《
安魂曲》《合唱协奏曲》《浮士德康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