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市镇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辖镇
李市镇,隶属于内江市隆昌市。
历史沿革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李氏镇。
明崇祯时,曾一度扩建为“秀水县”,清代毁于战乱。
1949年前,称李市镇。
1949年后,组成高家、李市、三合3小乡。
1956年,3小乡合并为李市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1992年,并入石燕桥镇
1997年,析石燕桥镇置李市乡。
1999年,李市乡改镇。
2019年12月5日,撤销李市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石燕桥镇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李市镇地处隆昌市东南部,东与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为邻,南与泸县方洞镇接壤,西、北与石燕桥镇相连。辖区总面积19.9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李市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分为深丘、浅丘。
气候
李市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5℃,1月平均气温7℃,极端最低气温2℃;7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42℃(2011年7月)。年平均日照市时数1204.8小时。
水文
李市镇境内李市河长2千米,盐井河5千米。
自然灾害
李市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涝灾、旱灾、地震。涝灾年均发生4次,主要发生在5—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2007年7月9日,由于几天持续降大雨导致洪水大发,泛滥成灾。2010年9月10日在四川隆昌市与重庆荣昌区交界处(北纬29.4东经105.5)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大佛坎村,造成3户农户倒塌,多处农房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万元。
自然资源
李市镇境内已探明矿藏资源主要以煤炭、碳酸钙陶土、青石、页岩、黄沙为主。境内有耕地面积1万亩,林地面积7000亩。累计造林3685亩,森林覆盖率23.3%。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李市镇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檬梓、高家嘴、三合、安家、大佛坎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11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末,李市镇下辖1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秀水西路5号。
经济
综述
2011年,李市镇财政总收入6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5万元,比上年增长29.5%;农民人纯收入6229元。
截至2019年末,李市镇有工业企业8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11年,李市镇农业总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33%。
2011年,李市镇生产粮食8522吨。
2011年,李市镇生猪饲养量3.4万头,年末存栏1.5万头;家禽饲养量50.7万羽。
2011年,李市镇有大型农机具280台(辆)。
工业
李市镇工业以油化工、原煤开采、土陶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企业21家,职工350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亿元。
商业
2011年,李市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农贸市场1个。
人口
2011年末,李市镇辖区总人口1680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14人,城镇化率17.3%。另有流动人口3527人。总人口中,男性8313人,占49.5%;女性8484人,占50.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6768人,占99.8%;有壮族回族彝族布依族苗族土家族6个少数民族,共34人,占0.2%。2011年,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8.5‰,人口自然增长率0.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40人。
截至2017年末,李市镇常住人口10518人。
截至2018年末,李市镇户籍人口16284人。
截至2019年末,李市镇户籍人口16023人。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李市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18.7平方米;公共图书室5个,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藏书12000册。主要文体事业团体有龙灯队1个,成员16人。
2011年末,李市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33%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1%。
1998年李市镇开通广电视播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155户。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李市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706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2所,在校生635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40人,专任教师25人,小升初升学率9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9.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李市镇有中心卫生院(一级甲等医院)1所,一体化标准乡村卫生站5个,街村卫生站1个;病床44张,固定资产总值22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0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2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李市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8户,人数182人,支出40.8万元,比上年增长8%,月人均187元,比上年增长8%;城市医疗救助8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90人次,比上年增长2%;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0人次,支出1万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59户,人数544人,支出37.2万元,比上年增长5%,月人均57元,比上年增长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5人,支出9.2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3人,支出18.5万元,比上年增长4%;农村医疗救助1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99人次,共支出1.2万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临时救济426人次,支出8.5万元,比上年增长4%。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500人,比上年末增加20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25人。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李市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4个;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8万件,订报纸2.6万份、期刊1.1万册。电信企业1个,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500户,移动电话用户500户。
能源
2011年,李市镇有煤厂1个,年产原煤10万吨。
2011年末,李市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主要供水管线路1千米。
燃气
2011年末,李市镇有天然气管线3.2千米,配气站1个,天然气用户425户,月天然气平均用量1.3万立方米。
交通
2011年,李市镇铁路成渝线境内长5.9千米;成渝铁路公路境内长6.5千米;村级道路总长29千米。镇区道路总长度3.2千米,道路铺装面积1.52万平方米。镇区汽车站1个,客运汽车48辆,日均客运量1400人次。
文化
历史传说
《碧玉簪》的故事
李市镇是县境内较早形成的场镇。在明代以前为荣昌区辖地。传说在李市乡建过荣昌的分衙署,残缺城垣在建国初尚存一段。传说曾称“秀水县”。同治十三年旧县志载崇祯末户部尚书李遇知是隆昌市人。在今李市镇安家村确曾有过“尚书墓”,拜台、望柱(华表)俱全。但毁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当地更传说尚书家有一女,与其表兄有爱情纠葛,戏剧“碧玉簪”的故事原型即出在他家,故旧时李市乡禁演此戏,以为有伤乡土名誉。
安安送米的传说
李市镇北大佛坎下原有古佛寺“白云寺”。传说旧戏“安安送米”故事也出在李市,说安安之母因有婚外恋,生子“安安”,被逐出家门,入“白云寺”为尼凄苦度日。安安同情生母常暗中送米到白云寺尽孝。李市乡人也认为伤了乡土风化,禁演此戏。
地名由来
李市镇地名因境内居民以李姓占大多数而得名。
旅游
综述
李市镇有被载入《中国风景名胜辞典》的大佛坎摩崖石像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桥一座、四星级农家乐一个。
风景景点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业
人口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教育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能源
燃气
交通
文化
历史传说
地名由来
旅游
综述
风景景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