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渡金沙江
1935年发生在云南的战役
中原地区长江的上游。长江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到青海玉树市境进入横断山区,开始称为金沙江。流经云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宾接纳岷江为止,全长2,316公里,流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由於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流湍急,向东南奔腾直下,至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附近突然转向东北,形成著名的虎跳峡,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000公尺,是世界最深峡谷之一。金沙江落差3,300公尺,水力资源一亿多,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流域内矿物资源丰富,但流急坎陡,江势惊险,航运困难。由於河床陡峻,流水侵蚀力强,金沙江是长江干流宜昌站泥沙的主要来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抢渡金沙江
英文:Force a crossing the Jinsha River
发生时间: 1935年5月3~9日
发生地点: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金沙江Chin-sha River  亦作Chin-sha Chiang、Jinsha Jiang、Kinsha Kiang。
发源于青海省境内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的界河。它在江达县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交界处(江达县邓柯乡的盖哈河口)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县芒康县等县东部边缘,至巴塘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在昌都地区段河长587公里,江面海拔自3340米至2296米,落差1044米,流域面积2 . 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957.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01.9亿立方米(巴塘站)。金沙江河谷地貌特征可以德格县白曲河口和马塘县玛曲河口附近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上段为峡宽相间河谷段,中段为深切峡谷段,下段为峡谷间窄谷段。
战役介绍
1935年5月3日晚,中央纵队先遣队干部团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指挥下,占领金沙江南岸皎平渡口,缴获停留在江上的两条渡船,并偷渡成功,歼灭国民党川康边防军1个排和江防大队一部,占领北岸渡口。为巩固渡口,干部团在通安附近击溃川军2个团,牢固地控制渡口。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分别抢占龙街渡口和洪门渡口,兵多船少,大部队难以迅速过江。除留第十三团在洪门渡口渡江外,主力中国工农红军全部改由皎平渡镇渡江。6日,追军先头部队1个师进抵团街附近。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依托有利地形节节抵抗,迟滞该师行动,保障主力红军渡江。9日,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单独行动的红九军团,在川东(今会泽县)以西地区渡过金沙江。此役,歼灭国民党军1个排和江防大队一部,击溃其2个团,俘600余人。中央红军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事件意义
为了抢渡金沙江,红军在此战前威逼昆明市,迫使敌人调回部分兵力,使防守金沙江的兵力和滇北兵力减少,为红军渡过金沙江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调动了敌人的兵力后,中国工农红军又以一昼夜行进100公里的速度,快速赶到金沙江边,并偷渡成功,牢固地控制了渡口,为大部队渡江创造了条件。通过广阔战场上的机动战,调动和打击敌人,并最终实现渡江北上,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是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是红军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战役介绍
事件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