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家庙,坐落在今
山西省运城市西南十一公里处的
常平村。这里是
关羽的祖居之地,南依气势苍茫的
中条山,北临烟波浩水的古盐池,山明水秀,地灵人杰。一九八六年祖庙被山西省政府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历史
关公家庙创建年代不详。据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李瑶撰《重修解州常平义勇武安王庙记》碑载,"王世为解州常平里人,里有王庙,建自金
大定十七年(1177)"。然
书丹说到"本社人王兴将一○五四年前祖塔重加完"。若汉已有塔,断庙应不会晚建于千年之后。不过,金已有庙则确证无疑。又据碑刻与志书记载,明成化十二年(1476),嘉靖三年(1524)、九年(1530)、三十四年(1555)、四十四年(1565)、
隆庆二年(1568)、万历二十一年(1593)、四十五年(1617)、清康熙十二年(1673)、二十八年(1689)、
乾隆二十八年(1763)、
爱新觉罗·颙琰二年(1814)、二十五年(1820)、
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1835)、二十九年(1850)、
同治九年(1870)、至民国时期曾多次重修。庙内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遗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复工作亦时有进 行。尤其是一九九一年祖庙收归
解州关帝庙文管所统一管理后,更是强化保护管理,加大维修力度,修复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环境
关公家庙现占地面积近一万三千四百平方米,所有建筑都
坐北朝南,沿南北方向的中轴线有序分布。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仪门、献殿、正殿、娘娘殿和圣祖殿;中轴线东西两侧,基本对称地配有东、西木牌 坊、钟楼、鼓楼、祖宅塔、官厅、廊房、左碑亭、右碑亭、
关平、关兴夫妇殿及道士院等建筑。家庙总体布局呈前朝后宫形制,各种建筑在端庄中见出古朴,于气势内蕴含秀逸。整个家庙内,古柏参天,一片肃穆,一派庄严。
当然,这也是海内外唯一的关公家庙。因此,与
解州关帝庙一样,同样是无数
关羽及关公文化的崇拜者们和关注者们向往的一块圣地。
传说
作为关公的家庙,这里自然有许多关于关公家世和家庭的故事在世代流传,其中有许多早已转化成了这 家庙中有关建筑和实物。当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崇拜者们,怀着虔诚的心情,迈入这座古色古香的家庙中后,所了解到的关公故事,所认识到的关公文化,远较世上流传的
隶书、小说、戏剧、
曲艺等等更为丰富和生动。
据关公故里的民间传说,少读《春秋》而深明大义的关公,在年轻之际,因不满当地恶霸横行乡里,便仗义而起,将恶霸打死后出逃他乡。
关羽的父母,为使关公断绝对双亲的牵挂,使之安心在外,便双双投井而亡。后人为了纪念这对深明大义而坚烈刚毅的父母,在其投井处建筑砖塔,供人凭吊。此塔仍完好地保存于关公家庙之中,向世人讲述着关公青少年时义勇双全的往事,以及悲怆、悲壮的家事。
关公家庙中的圣祖殿,供奉着关公始祖及关公上三辈祖父母的神像。在
关公故里 传说中,关公的始祖为
夏朝忠臣
关龙逄。关公的
曾祖父、祖父、父亲均为耕读传家、纯朴善良的百姓。这座为天下
关帝庙中所独有的圣祖殿和殿内所奉礼的
关羽祖宗
塑像,使关公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深刻和系统。关公文化中忠、信、义、勇的内涵来源于
中原地区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前后继承,一脉相传;关公文化不仅包含着传统的社会道德内容,同时还蕴含着传统的家庭伦理内容。
文化
关公家庙中,娘娘殿内那仪态端庄、神情淑静的关娘娘塑像,
关平、
关兴夫妇殿中儒雅纯朴的关平、关兴夫妇塑像,将关公文化中所蕴含着的家庭伦理道德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完善,即贤妻良母式的道德呼唤,以及子承父志式的伦理规范。
至于围绕着
关羽家庙中那些虎柏、凤柏、"五世同堂"
桑树等神奇植物,所流传着的
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则更为关公的生平和身世增加了传奇的内容和神话般的色彩,使关公的故事和关公文化,在一般的民众之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同时,也为关公
庙宇带来了更为兴盛的香火,赢得了更加众多的敬仰和崇拜。前人咏关公家庙有诗云:"旧宅千余载,看侯去不归。英雄轻书锦,田舍薄征衣。古墓高槐合,遗细草霏。画梁双燕子,还似汉时飞。"常平关公家庙,作为海内外独一无二的祭祀关公家庭的庙宇,作为关公文化拓展和深化的重要实物载体,在认识和研究关公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确实,在细雨微风、双燕斜飞中,参拜或凭吊这座古柏森森、青草萋萋的古老家庙,能使人产生无限的感伤和感慨,同时也能使人领悟到
关羽文化更为丰富、复杂的精神和内涵。
文化产业
关公的故里在古河东郡(今
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那里有全国最大的关帝庙,关公家庙和关公祖。是全球关公信仰者的朝拜圣地。随着关公文化和
关公故里旅游的兴起,关公故里已形成了专业生产
关公铜像的巨大产业链。
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是:“
解州关公”铜像。这里的“解州关公”不仅是地域意义上的名词,它是一个文化品牌,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是中国关公第一品牌,山西省著名文化品牌。关公故里“解州关公”铜像传承中国
青铜历史,承载千年关公文化,融入关公故里纯正气脉,成为最有价值的
山西省文化名片,颇受社会各界青睐。具有以下特点和文化内涵:
4、原创作品均由著名雕塑家和关公研究专家指导把关;
5、作品泥塑模型取用黄河之水和
关公故里黄泥土精雕细琢;
7、传统手工流程,千锤百炼,表面防锈防氧化特殊处理;
8、产权的唯一性。所有作品均已进行版权登记和申请外观专利保护;
9、在关公故里关公家庙
开光接灵,最为正宗富有灵气;
10、2010年
上海市世界博览会代表
山西省传统文化的特定产品;
11、2011年
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山西省政府特选文化礼品
开光
关公家庙占地面积近13400平方米,家庙总体布局呈前朝后宫形制所有建筑都
坐北朝南,基本对称地配有东、西木牌坊、钟楼、鼓楼、祖宅塔、官厅、廊房、左碑亭、亭、
关平、关兴夫妇殿及道士院等建筑。各种建筑端庄古朴,内蕴秀逸。
常平家庙是海内外唯一的关公家庙,是海内外关公敬仰者的朝拜圣地。
铜像代表
1、世博会关公
青铜雕像《夜读春秋》。2010年代表
山西省政府参加
上海市世博会,引起很大反响。
2、《诚信》
关羽。2011年第六届
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山西省人民政府精选特色文化礼品,赠送给世界五百强公司领导。
文摘
中原地区关庙虽多,但关圣家庙却仅此独有,天下无双。关圣家庙亦称[关帝祖祠],位于
关公故里的运城
常平村,与
解州关帝庙遥相呼应,相传系常平村民于
隋朝初年创建,始为
聂氏宗祠,至
金朝形成
庙宇。据
朱翊钧万历二十年(
公元1599年)魏养蒙所撰的《重修常平关圣家庙碑记)称,金代常平里
舍人王兴于
完颜雍大定十七年(西元1177年)创建正殿三间,转护环廊四十间,
寝殿、仪门各三间,大门三间,北向。後来又有常平村人胡錀对庙宇进行过局部修葺及增扩,至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兴建圣祖殿,此後再无修葺。
庙宇坐北向南,规模宏伟,布局严谨,殿阁壮丽,占地13,320
平方米。庙前建牌坊三座,位于东西两侧者为木结构,三门四柱
庑殿顶,分别名为「灵钟海」、「秀条山」;居中者为石结构,三门四柱,正前方置铁狮一对,明间门书「关王故里」四字。庙内中轴线上由前至後依次排列着山门、午门、献殿、
崇宁殿(关帝殿)、娘娘殿(关夫人殿)、圣祖殿等六座建筑,两侧则配置钟、鼓二楼及厢房、配殿、碑亭、回廊及道士院等,在总体布局上与
解州关帝庙同样沿袭了「前朝後寝」之型制。山门、午门、献殿均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灰色筒
板瓦覆盖,绿
琉璃瓦剪边。崇宁殿是庙内主体建筑,建于砖砌
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回廊均进深一间,总面宽七间,总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绿
琉璃覆盖,施花琉璃脊饰;大殿明间施板门两扇,左右次间施直窗;殿内
木雕神龛装饰富丽,内置
关羽像,器宇轩昂,神情肃穆。龛内、外分置侍者像四尊,造型丰满,神态逼真,谦卑恭谨。娘娘殿面阔与进深各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前檐建插廊,施垂花门,左右两侧建配殿,自成院落;殿内神龛供关夫人像,左右两侧侍女像或持帕、或握笏,恭身肃立,乃
清代塑像之佳作。圣祖殿在
庙宇后端,建于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
公元1773年),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灰色筒
板瓦覆盖,置于砖石构筑的
台基之上,殿前月台宽敞,殿内供关羽始祖、
曾祖父、祖父和父及其三祖夫人像,为海内外其他
解州关帝庙所未见。
庙内东隅午门前檐右侧有六角七级砖塔一座,高约15公尺。塔的底部为方形基座,四壁镶嵌金世宗大定十七年(西元1177年)、明世宗嘉靖八年(西元1529年)和四十四年(西元1565年)以及清仁宗嘉庆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四通碑碣。塔身上下收分较大,层间叠涩出檐,反叠涩收进,形成下层塔檐及上层基座,极顶砌筑圆盘,惜其上塔刹今已不存。砖塔肥硕持重,端庄稳健,平素无饰,历经明嘉靖年间(西元1552~66年)河东地区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庙南中条山下古柏苍翠,石碑林立,乃关氏祖坟。由关圣家庙至关氏祖坟的通道上建有献殿、祭台等,惜今已不存。庙内有各种碑碣数十通,对关羽封号及关族世袭,庙宇沿革等记述甚详。
关圣家庙古木参天,盘根错节,苍翠郁,扎枝纵横,几乎每株古树都有隽永神奇的传说。
娘娘殿院内有古桑一株,乃明代所植,树龄逾500余年,粗可合围,表皮鳞状,俗谓之「麒麟皮」。一般
桑树所结
黑桑葚一年仅成熟一次,但是这株桑树的桑椹却于一年之内可五熟五落。其下部有五条树根,约碗口粗细,裸露于地面约1公尺。根部上方为
树干,树干距地面约5公尺处伸出五株粗枝,不但与树干下五条粗根相互呼应,也与家庙供奉
关羽之
曾祖父、祖父、父亲、关羽本人、关羽子
关平及
关兴五代十国暗合,号称「五世同堂桑」。
庙院内娘娘殿西北隅另有古柏一株,名曰「云柏」,树干中裂,以铁环护,树身倾斜,与地面成45度角,直指10公里外的解州关庙。每至严冬,大雪纷飞,笼罩万物,此柏却落雪必化,无有覆压,故亦称「热柏」』、「化雪柏」、「无雪柏」。据自东瀛的参观者声称,此类树种世界上属濒危植物,已极罕见。
庙内主体建筑崇宁殿前檐左右两侧各有古柏一株,名「龙」、「虎」柏,二柏主干内侧距地面约1公尺处树皮凸凹,形成龙身、虎首,自然天成,唯妙唯肖,令人称奇。乡里习俗以红绳缠绕龙、虎柏身,然後裁
龙柏、虎柏所缠红绳一段为幼子做项圈,便是认其为「乾爹」,可保佑子女健康成长,鸿福齐天。此俗历久不衰,遗风迄今犹存。
铜像
关公家庙铜像——作为
运城市乃至
山西省的一张名片,关公《夜读春秋》坐像自在上海世博会展出以来吸引了数十万 来自全世界各地游客的眼球,忠义仁勇和崇和尚德的关公精神备受海内外人士称赞。“团结中华儿女,代表民族精神”参展的关公《夜读春秋》坐像高68厘米、宽45厘米、厚36厘米,展示在世博会山西馆的“人文·城市之路”展区。整尊坐像从底座到雕像共分5层,由下而上层层递减呈金字塔状。雕像用料纯正,做工精湛。正在读《春秋》的关公神态端庄,目光炯炯有神。丹凤眼、卧蚕眉的面部特征最大限度地贴近了史料所载。颔下一把长须捋于胸前,线条清晰流畅,用刀一气呵成,将美公的威风和潇洒展示得淋漓尽致。关公衣服上的纹饰,雕刻精细,栩栩如生。雕像背景以中国红为基本色调,两边配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撰写的一副对联:“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组委会对“和”字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