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根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王日根,1964年4月出生,兴化市陶庄镇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闽台研究中心教授,福建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12月当选为厦门市思明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人物履历
1978年至1980年在兴化市大顾中学读高中
1980年9月转入兴化市戴窑中学。
1981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
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旋留校任教。
1990年任讲师,1994年、199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
1991年9月至1994年10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1997年8月至1998年8月在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作访问学者。
1999年、2002年两度获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名。
200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2002年2月至8月在多伦多大学亚洲研究所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6年12月任历史研究所所长。
2006年6月被授予“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6年9月——2017年3月王日根在日本创价大学国际部做访问学者。
社会贡献
王日根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专门史(中国经济史)、海洋史。先后出版专著《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民营教育的历史观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明清小说中的社会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光绪皇帝VS明治天皇》(香港三联书店2005,新星出版社2006),合著《历史的分野:天威与人力》(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福建商帮》(香港中华书局1995)、《康熙传》(人民出版社1998、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细说明成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主持点校《明通鉴》(岳麓书社1998),参加点校《闽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参加撰写《中国通史教程》第三卷(姜义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陈支平詹石窗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等。在《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江海学刊》、《学术月刊》、《文史哲》等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在各类报刊发表短论、小品文若干。曾获得福建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厦门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4次。
主要论文
1.《〈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
2.《评介林仁川著\u003c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3.《明初考官制度述论》,《东南文化》1989年第3期.
4.《清至民国建瓯土地契约中的经济关系探微》,《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
5.《明清福建商人与社会环境》,《福建论坛》1990年第3期.
6.《明清福建家族内义田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u003c\u003c明清史\u003e\u003e1990年第8期.
7.《明清福建义田与乡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8.《义田及其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社会功能浅析》,《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群学肄言》199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3年第5期.
9.《清代义田的发展与成熟》,《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0.《明清四都社区文化略论》,《东南文化》1992年第3---4期.
11.《福建家族文化系统研究的新创获》,《福建论坛》1992年第3期.
12.《宋以来义田发展述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
13.《吴本崇拜与社会效应》,《吴真人研究》第125--133页,鹭江出版社1992年5月版.
14.《论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与文化发展》,《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93年第5期.\u003c\u003c高校文科学报文摘\u003e\u003e1993年第3期.
15.《试论明清文化的世俗化》《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1期.
16.《区域性家族文化研究的拓荒之作》,《史学集刊》1993年第3期.
17.《家族组织宏观模式的新建构》,《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8.《明清福建民办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
19《\u003c儒林外史\u003e与民族文化的历史审视》,《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
20.《吴本崇拜的地域界限与文化内涵》,《吴真人与道教文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21《国内外中国会馆史研究述评》,《文史哲》1994年第3期.
22.《明清时代会馆的演进》,《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2)1994年第11期.
23.《明清会馆与社会整合》,《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4期.
24.《论明清会馆神灵文化》,《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
25.《吴:一个练达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26.《明清徽州会社经济举隅》,《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27.《明清苏北水灾原因初探》,《农业考古》1995年第3期.
28.《闽南沿海商工文明的形成及其意义》,《石狮商工文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29.《论明清福建会馆的多种形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30.《明清江南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31.《地域性会馆与会馆的地域差异》,《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32.《明清会馆的建筑设置、区位分布与文化内涵》,《原学》第4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33.《明清福建与江南义田的比较》,《学术月刊》1996年第1期.
34.《宋以来义田生成机制论》,《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3期.
35.《清代地权转移中的非经济因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36.《地域性会馆与会馆的地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
37.《明清时期的民间械斗与封建官府》,《福建史志》1996年第5期.
38.《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39.《"社学即官办初等教育"说质疑》,《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40.《清前期福建地域间社会整合组织的比较研究》,《福建学刊》1997年第5期.
41.《明清庶民地主家族延续发展的内在机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42.《读\u003c近600年来自然灾害与福州社会\u003e》,《光明日报》1997年8月19日第5版"史林".
43.《\u003c简谈明清时期的会馆》《光明日报》1997年12月23日第5版"史林".
44.《〈中国原始艺术〉评介》《中国文物报》1997年12月21日第3版.
45.《浅论近代工商性会馆的作用及其与商会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46.《\u003c汀龙会馆:客家文化凝聚精神的实证》,《汀江与客家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47.《\u003c明清民间办学勃兴的社会经济背景探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48.《菲华社会文化脉动浅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49.《出土文物的艺术品鉴》,《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5期。
50.《明清时期“行”的衰微与会馆的勃兴》武汉大学《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卷,2002年10月武汉大学出版社版。
51.《中国历史文选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3辑,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52.《“外患纷起”与明清福建家族组织的建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53.《海洋思维:认识中国历史的新视角》《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54.《商业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争鸣》《人民日报》1999年7月24日。
55.《探隐索颐求本真辨难问疑臻堂奥》《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2期。
56.《十六——十八世纪福建沿海经济开发中的商业化倾向》《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57.《菲律宾华社对民间教育的投入》,《教育评论》2000年第1期。
58.《明清海洋管理政策论》,《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
59.《明清商人经营方式转换的若干趋向》,《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60.《走向民间的历史学》,《福建日报》2000年5月19日。
61.《元明清政府海洋政策与沿海港市兴衰嬗变片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62.《论康熙的恤商思想与实践》,《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63.《地域性历史研究刍识》,《光明日报》2000年4月28日。
64.《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光明日报》2000年7月21日。
65.《长江下游农业历史地理断代研究的厚实之作》,《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
66.《菲华商联总会的发展轨迹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第5期。
67、《清代商人经营方式转换的若干趋向》,《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68、《论“书院改为学堂”——析从传统大学向近代高等教育转变的若干机枢》,《高等教育》2001年第3期。
69、《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70、《傅衣凌对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贡献及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71、《商业史研究的重新审视与推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72、《明清科举制度对民营教育的促进》,《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73、《试论明清东南海洋经济模式的演迁》,《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6期。
74、《明清东南家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
75、《施琅统一台湾与清初官方海防力量的加强》,《施琅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263—276页。2002年6月版。
76、《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官民相得”》,《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第25—29页。
77、《从社会控制角度研究社会救济的成功之作——张文著〈宋代社会救济研究〉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78、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3年第4期。
79、明代东南海防中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
80、施琅海洋经略思想初探,《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81、平台过程中施琅与清政府对海洋认识的深化,《施琅与台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191页。
82、简论林则徐对灾异的探源与对策,《林则徐与江苏》,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193-199页。
83、徽州会馆与徽州戏的播扬,《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4-101页。
84、官民的联结与互动:中国传统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潮声:厦门大学人文讲演录》,黄山书社2003年版
85、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多元双向传播,《潮声:厦门大学人文讲演录》,黄山书社2003年版。
86、晚清至民国时期会馆演进的多维趋向,《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4期。《中国近代史》第11期。
87、乾隆朝黄梅案中民意的体现及其意义(与缪心毫合作),《吉首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
88、明代海防市建设与倭寇、海贼的炽盛,《中国海洋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4年第5期。
89、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新高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90、清史修撰宜立足《清史稿》,着意体现时代感,《清史编体裁体例讨论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91、清代宝庆府社会救济机构建设中的官民合作――以育婴堂和养济院为中心《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与雷妮合作)
92、试论沈葆桢的海洋经略思想与实践。《沈葆生平与思想研究》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93、清代晋江店铺买卖契约文书的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与卢增夫合作)
94、清代科举冒籍与土客冲突(与张学立合作),《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5、习礼成俗:明清东南海洋区域社会控制的一种路径,《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5年第2期。《光明日报》2005年4月12日论点摘编。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12日转摘。
96、明清时期的商业风险及其防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97、从《问俗录》看明末清前期福建省社会风习(与张宗魁合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
98、从“行”到商会:宋以后商人社会管理中的官民互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99、从碑铭看明清福建的民间规约和社会管理,《中西法律传统》第4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厦大史学》第1辑。
100“科举学”研究的阶段性升华——评刘海峰等著《中国科举史》,《中国书院》第六辑,湖南岳麓书院2004年版。
101、明清时期社会管理中官民的“自域”与“共域”,《文史哲》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9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5期摘要,《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6年第10期复印。
102、从几起京控案看林则徐的为政风格,《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6年第10期。
103、从《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篇》看明代福建社会,《厦大史学》2006年第2辑。
104、从《鹿洲公案》看清代知县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与王亚民合作)《华中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
105、试论清代宁化县的民间经济纠纷及其解决(与陈瑶合作),《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第5辑。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06、从盐仓看明清福建盐业变迁(与吕小琴合作),《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2期。
107、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研究的新趋向,日本《中国史学》第十五卷,2005年9月朋友书店版。
108、从明清小说看科举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9、明清福建省民间规约与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借鉴,《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鹭江出版社2006年版。
110、明清徽州商人的家族观念及其超越,《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
111、谈坚持高考的权威性与冷静地对待高考的统一,《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第1期。
主要著作
1.《中国历史文选》(参编者之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
2.《历史的分野:天威与人力》(第一作者,合作者:林璧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
3.《\u003c闽书\u003e点校》(参加者之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福建商帮》(第一作者,合作者:陈支平香港中华书局1995年1月出版.
5.《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博士论文)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6.《福建宗教史》(参加者之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7.《康熙传》(合作者:蒋兆成)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明通鉴》(标点)(主要参加者之一)岳麓书社1999版。
9、《明清小说中的社会史》(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0、《民营教育的历史观照》(专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1、《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专著),岳麓书社2003年版。
12、《光绪皇帝与明治天皇》(专著),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3、《透视中国东南:经济文化的整合研究》(主编陈支平詹石窗,本人为编写者之一),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中国通史教学参考资料》下(颜章炮、王日根、钞晓鸿),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细说明成祖》(王日根、何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中国通史教程》(元明清卷)陈支平、陈春声主编,本人承担12万字。
科研课题
1、1994---1996年,国家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闽书》点校”。
2、1996—1999年,国家教育部“闽南民间信仰研究”。
3、1999—2001年,国家社科课题“东南沿海地域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研究”。
4、1995—1996年,厦门大学课题“明清义田的发展”。
5、1999—2000年,厦门大学课题“菲律宾华人社会文化认同歧异研究”。
6、1999---2002年,国家教育部“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7、2000---2001年,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宣传部“我省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稳定研究”。
8、2001---2002年,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外来员工子弟教育研究”。
9、2001—2004年,国家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
10、2002—2003年.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社区建设研究”。
11、2003—2004年.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国传统道德建设实践的当代价值研究”。
12、2003—2005年,厦门大学社科课题: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官民相得”及其现代价值研究。6000元。
13、国家清史工程《清史·通纪》第五卷(嘉道朝),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黄兴涛合作,项目已正式批下来。总经费70万。5年完成。项目编号为36305004。部门编号为008003。属于国家项目。
14、闽南文化研究,参加者之一,主持人:陈支平,本人经费5万元
15、千年海商——晋江商人与民间文献研究,与陈支平合作,经费70万元。
获奖荣誉
1、《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独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版。1997年5月在北方十五省市18家出版社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评选中被评为优秀图书。在1996年厦门市第2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评选中被评为二等奖(1997年9月)。在1998年福建省第3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被评为三等奖(1998年9月)。《读者导报》1996年9月2日,《厦门日报》1996年12月17日,《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史学集刊》1997年第4期,《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5期等都发表了对此书的评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中央电视台》亦在《读书时间》栏目介绍了该书。
2、《义田及其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社会功能浅析》,《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群学肄言》1992年第6期。在《社会学研究》创刊十周年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中被评为三等奖
3、《试论明清文化的世俗化》,《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1期。在《社会科学辑刊》创刊15周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4、《明清福建与江南义田的比较研究》,《史林》1996年第2期。入选山东大学安作璋主编《史学研究新视野》。
5、《论明清会馆神灵文化》,《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作为“八五”期间优秀科学成果入选《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第3卷,第1285页。
6、《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2000年获厦门市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民营教育的历史观照》,2003年获厦门市第五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8、《民营教育的历史观照》,2003年获福建省第五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9、晚清至民国时期会馆演进的多维趋向,2005年获厦门市第六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参考资料
王日根.厦门大学人文学院.2022-01-15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社会贡献
主要论文
主要著作
科研课题
获奖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