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茄子(
粉黛:Brachybotrys paridiformis Maxim. ex Oliv)药名三分三,药名来源为
双子叶植物纲药
茄科植物三分三的根、叶或种子。属忍冬科。灌木,高1.5m左右,幼枝被毛,老枝
红棕色,后皮剥落;冬芽有2舟形外鳞片,有时具副芽,壮枝有叶柄间
托叶。叶矩圆形、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2-5cm,有毛。总
花梗长2-10mm;
苞片条形,长于萼筒2-3倍;小苞片合生成坛状壳斗,完全包围子房,成熟时肉质;花冠黄白色,筒状漏斗形,长1-1.3cm,外有柔毛,基部具浅囊,裂片5;
雄蕊5,稍伸出花冠之外;
花柱无毛,伸出花冠之外。
浆果蓝黑色,椭圆形,长约1.5cm,酸甜可食。
多年生草本,高1~1.5cm。主根粗大。叶互生,叶柄长 5~15mm; 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 8~20cm,宽 3~8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花单生叶腋,淡黄绿色,下垂,花期6~7月,果期10~11月。生于海拔2700~3100m的林缘、草地或阴湿处。产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生林下、草坡、田边等处。
形态特征
根状茎粗约3毫米。茎直立,高30-40厘米,不分枝,上部疏生短伏毛。基部茎生叶鳞片状;中部茎生叶具长叶柄,叶片倒卵状长圆形,长2-5厘米,下面稍有短伏毛;叶柄长3-5厘米,有狭翅,下面有长柔毛;上部5-6叶假轮生,具短柄,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厘米,上面几无毛,下面有稀疏短伏毛,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
花序顶生,长约5厘米,具纤细的花序轴,花集于花序轴的上部,通常约为6朵;
花梗长4-15毫米,无
苞片,花序轴、花梗及
花萼都有密短伏毛;花萼长约8毫米,5裂至近基部,裂片钻状
披针形,果期长约11毫米;花冠紫色,长约11毫米,筒部约比檐部短2倍,檐部裂片倒卵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附属物舌状;
雄蕊着生
氧化镁之下,花丝长约4毫米,
花药伸出喉部,长约3毫米,先端具小尖头;子房4裂,
花柱长约1.7毫米,有弯曲,柱头微小,头状。小坚果长3-3.5毫米,背面三角状卵形,腹面由三个面组成,着生面在腹面近基部。
产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生林下、草坡、田边等处。
生长环境
【生长】生于海拔2800~3100m的山坡或灌木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产辽宁、吉林、黑龙江。生林下、草坡、田边等处
中药信息
【拼 音】 SANFENSAN
【英文名】 Acutangular AnisodusRoot
【来 源】为
双子叶植物纲药
茄科植物三分三的根、叶或种子。
【功 效】麻醉镇痛。
【
气味归经】 《
云南中草药》:“苦涩麻,温,剧毒。”入脾、胃、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分,或研末服。外用:研末酒调敷。
【别 名】山茄子、大搜山虎、山野烟(《云南中草药》)、野旱烟(《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季或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拉丁名】药材Radix Anisodi Acutanguli原植物
三分三Scopolia acutangula C.Y.Wu et C.Chen
【考 证】
①《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三分三,用作制造阿托品的原料。”“当地使用,认为剂量不可超过
三分三厘,否则可能中毒,故名。”
② 《云南经济植物》:“服药过量后发生口干舌燥、面颊
潮热、心跳加快、瞳孔散大、
昏迷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后须早期
洗胃,灌服
黄土澄清液或冷
稀粥,同时注射毛果
芸香碱、输液及其它对症治疗。”
【生药材鉴定】
干燥根多切成片状,灰白色,圆形或卵圆形,直径7~12厘米,厚约5毫米,有显著的
年轮和放射状的
维管束。易折碎,折碎时有粉尘飞出。味苦。以片大而薄者为佳。显微鉴定:根
横切面:木栓层较厚,
韧皮部狭窄,
木质部宽,占根的大部,导管2-8成群,放射状稀疏排列;有木间韧皮部;射线宽7-18
细胞。木品有多数砂
晶细胞散在。
【中药化学成分】
三分三的根含生物碱1%以上,绝大部分是天仙子胺(即莨碱 Hyoscyamine)及天仙子碱(即东莨菪碱Scopolamine)、红古豆碱(Cuscohygrine)等多种生物碱。
【来源】为
茄科赛莨菪属植物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n,和喜马拉雅东莨菪Scopolia lurida Dunal [Anisodus luridus Link et Otto],以根、茎叶和种子入药。野生品秋季挖根,栽培品于播种2年后,于开花前割地上全草晒干,割时留茬3~4寸,洗净切片晒干。茎、叶、种子于秋季采收后,阴干或晒干。
【功能主治】麻醉镇痛,祛风除湿。用于
骨折,跌打损伤,关节疼痛,
胃痛以及胆、肾、
肠痉挛。
【用法用量】用量1~3分,水煎服,或研粉
温开水送服;也可撒于膏药上贴患处或配伍其它药应用。骨折整复麻醉止痛,每用根或叶研粉,3~5分,酒调外敷患处,3~5分钟后可进行骨折整复。
【注意】有大毒。内服一次剂量不可超过
三分三厘,故名三分三。
青光眼患者
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豆类、及牛、羊肉。中毒症状及解救方法可参考
曼陀罗的中毒症状及解救方法。
山茄子是
小兴安岭主要野生
浆果,果内含6种
维生素,即维生素B1、B2、PP、C、A、E、胡萝卜素,并含人体必需的8种
微量元素钾、钠、钙、镁、铁、铜、锌,还有18种氨基酸。山茄子制酒,色泽鲜艳、清澈透明、香气浓郁、口味醇厚,长期饮用能增食欲、固牙齿、强筋骨、助消化、延年益寿。
备注信息
(1)云南丽江地区作三分三应用的原植物除前述二种外,尚有以下数种:
赛莨菪 别名:七厘散(
云南省)Scopolia carniolicoides C. Y. Wu et C. Chen──
茄科 Solanaceae。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无毛。根粗状。叶互生,叶柄长1~2cm; 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20cm,宽3~12cm,全缘或微波状。花单生于叶腋,浅黄绿色,俯垂,
花梗长3~5cm;
花萼肿状,长约2cm,有不规则5浅裂,花后增大成近球形而包围果实,纵脉不明显; 花冠肿状,长约4.5cm,有5裂齿,开花时外反,里面近基部有暗紫斑;
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长约花冠之半;
雌蕊较雄蕊略长; 花盘盘状。果近球形,盖裂,缩存萼紧包果实,纵脉粗壮而明显。花期5~6月,果期10~11月。生于海拔3000~3600m的山坡草丛或林下。分布于
云南省西北部
德钦县、
香格里拉市、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四川木里等地。
与赛莨菪形态相似的齿叶赛莨菪(Scopolia carniolicoides var. dentata C. Y.Wu et C. Chen)亦作
三分三药用,生长地区基本相同,形态上主要区别是,齿叶赛莨菪的
叶缘具1~2个粗齿,
花冠檐部背面有暗紫色条纹。
丽江山莨菪 别名:
三分七。Aniscdus luridus Link et Otto var.fischerianus (Pasch) C.Y. Wu et C.Chen(Anisodus fischerianus Pasch.)──
茄科 Solanaceae。本种与三分三主要区别在于植物体被毛,
花萼和
花梗密被淡褐色毛; 茎上部叶缘具1~2对不等的三角状粗齿。花期6月。生于海拔2800~3100m的山坡或灌木林中。分布于
云南省西北部、
西藏自治区等省区。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用
珍珠岩和
蛭石按1:1混合均匀,装入
育苗盘,将种子用5倍细沙混合播种,覆土1厘米,浇透水,保持湿润,20天左右即可出苗。选择肥沃向阳处,深翻25厘米,耙平,做宽1米的平,按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每穴1株移栽,施基肥,当幼苗3叶时进行除草,促进幼苗生长。直播可于9月末至10月初,按行距25厘米,条播,第二年受早春温度的影响,使种子很快通过休眠阶段,迅速萌发,出苗。田间管理按时浇水、除草,过密的间隙,苗间距保持3厘米左右为好,幼苗约经过两个月的培育,植株生长出6片真叶,苗高达10厘米左右,就可以移栽定苗。播种法育株,需满二年生育周期才能达到采收的标准。
分离繁殖:山茄子挖根株,进行分株,可在上年秋季进行,在第二年春季扣棚移栽,可提前上市,移栽按株行距2厘米,栽后及时浇水、除草,在缓苗后15-20天,追
氮肥1次,促进幼苗生长,生长中后期应及时中耕除草和补施磷、
钾肥。当植株高30厘米以上,叶片颜色开始变深时,即可采收。
主要价值
山茄子幼嫩时茎叶可作蔬菜。山茄子含有16种氨基酸:⑴
天门冬氨酸17.19毫克/克、⑵
Thr8.49毫克/克、⑶
丝氨酸8.37毫克/克、⑷
谷氨酸21.84毫克/克、⑸丙氨酸11.09毫克/克、⑹氨酸9.53毫克/克、⑺
甲硫氨酸0.67毫克/克、⑻异亮氨酸7.48毫克/克、⑼
甘氨酸9.18毫克/克、⑽亮氨酸15.51毫克/克、⑾
酪氨酸6.09毫克/克、⑿
L-苯丙氨酸8.48毫克/克、⒀
赖氨酸8.24毫克/克、⒁
组氨酸的生物合成2.67毫克/克、⒂
精氨酸12.27毫克/克、⒃
L-脯氨酸8.20毫克/克。是值得利用的天然
食用野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