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固镇
山东淄博张店区辖镇
卫固镇位于张店区东北边陲,黑铁山引北侧。镇域面积27.8平方公里,23630人。东南及南部属丘陵山区,北西两面为平原。境内河流甚少,仅有一条流经南北岭村东、大河南及北河南两村以西的大沙河。该镇矿产资源丰富,有品位较高的优质铁矿石,产量约800多万吨;碳酸钙、粘土、建筑砂等,可就地取材。盛产五谷、瓜果、蔬菜,被市、区列为蔬菜基地。卫固的梨、秋白梨,以个大皮薄、酥脆糖多而蜚声中外,红富士、阳光等优质苹果,以香甜耐储而闻名各地。坐落于张店区东北约10公里处的黑铁山,古时称“商山”,或称“西山”,海拔254.6米,面积10平方公里。齐桓公时期,商山一带铸铜铁,人们已逐渐掌握了冶炼的技术,大量制造铁器。既加强了兵器设施,又提高了农田耕作的效益但是,冶铁工艺还是相当的简易、简陋,大型冶铁更是难上加难。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山出现了铁牛。李父等众冶匠应征筑炉除恶。继而出现了李娥救父,投身火炉的壮烈场面及感人至孝的悲歌。李娥被当地人尊为炉神姑娘。《炉神姑》的故事流传很广,不仅在淄博市地区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还广泛影响至潍坊市广饶县肥城市济南市青州市、安徽、台北市黑龙江省等省市地区。炉神姑的故事不仅仅是对“孝”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更是古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淄博地域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历史故事
该镇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齐桓公曾筑"点将台"于此,镇域内的小寨村曾是齐桓公的屯兵之寨。卫固则为齐国的西大门,卫固得名一是取“保卫固守”之意;二是齐国曾在此处接受卫国赠送的石鼓,坐落在镇政府西南5华里处的万璋(孟子的大弟子)墓,则是历史的见证。
行政区划
下辖村
经济发展
卫固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施重点工程带动战略,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银根紧缺、步履维艰的情况下,全镇上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顽强拼搏,促进了全镇经济及社会各业的稳步发展。199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682亿元,比1988年增长77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20元,比上年增加405元,比1988年增加1678元,年均增长167元。
农业
卫固镇结合本地土地资源特点,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城郊型农业,实施科学种田,狠抓粮食生产,发展蔬菜林果、养殖业。199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6.3%,比1988年增长27.25%;粮食总产1.0347万吨,单产755公斤,分别比1988年增长15.5%和36.8%。10年来,共完成农业投入3160万元,打机井、深井10眼,架设更换线路80公里,建设用电标准村12个。投资76万元,修防渗水渠5.315万米,购置拖拉机、播种机、秸杆还田机等大型农机具352台。植树42万株,绿化荒山1033亩,道路林网绿化,实现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通过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已打破以种粮为主的旧格局,迅速向以蔬菜、林果、特色养殖为主的城郊型农业转变。由于该镇所处山区平原参半的地理特点,因此,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对于促进全镇工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东部和南部的缺水问题,1996年初,镇政府投资175万元,铺设南北地下管道3200米、东西地下管道3500米,实行北水南调、西水东调。1997年再次投资6万元,铺设东西管道800米,完成了西水东调的二期工程,从而缩短了3600亩良田的灌溉周期,基本实现了旱涝保丰收的目标。1997年夏,在连续4个月遭受50年来罕见的大旱,黄河持续断流,人畜用水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夏粮单产达到409公斤,比计划亩增8公斤;总产达到491万公斤,完成夏粮征购35万公斤,完成征购任务的103%。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该镇已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卫固村、北岭村的小拱棚淡季蔬菜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北岭村的西红柿、日本夏阳白菜和卫固村的美国玻璃脆芹菜等,已广泛占领张店区市场;太平村水库的绍兴麻鸭达到1.2万只,雷克斯兔已繁殖7500只;小寨村的泰和鸡达到5000只,且市场行情越来越好。1997年,全镇大牲畜存栏量2800头,猪存栏量1万余头,羊、鸡、兔等家禽35.4万只;各类养殖专业户发展到240户;栽种各种名贵药材5000余株,银杏树4030株,其它果树2265亩。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苹果70万公斤、梨35万公斤,年收入达130万元。1997年,该镇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62211工程。该工程包括蔬菜生产在巩固稳定原有5915亩的基础上,调整新上600亩,改造老果园200亩,新上大型养殖场2个,增加饲养绍兴麻鸭1万只,改造利用喷灌机4部,扩大喷灌面积1000亩。
工业
卫固镇在发展工业方面,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重点抓住建筑、开采、化工、冶炼、机械制造等5个行业。发挥重点工程和重点产品的带动作用,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逐步走上了速度、规模、效益同步发展的轨道。截至1997年,全镇共有镇村企业74个,固定资产总额达4.3亿元,比1988年增长21倍,从事工业生产人数4204人。199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1亿元,产品销售额达6.6亿元,实现利税5779万元,利润4743万元,产值、利税、利润,分别比1988年增长37倍、45倍和56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该镇将工业发展逐步引向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1996年以来,先后组建了淄博市傅山企业集团总公司和山东富博集团公司。以傅山农工商总公司为核心的山东淄博傅山集团总公司,依靠人才工程,使其所辖25个企业个个兴旺发达,199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1352万元,创利税5878万元。《淄博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均以人才开发为主题,高度评价了该公司高瞻远瞩,注意人才开发,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经验。傅山集团于1994年投资1000万元建成仁和矿区,日产汽车公司铁矿石60吨;投资1亿元兴建的热力发电厂,于1996年11月并网运行;新修建的富博铁路专用线,全长4.7公里,总投资2212万元,于1997年底竣工。山东富博集团公司,拥有7个分厂、6个销售公司和1个汽车运输队,是一个集钢管制造、机械制造、轻工电子电器、建材、铸造等6大行业为一体的企业群体,固定资产4700万元。1994年和1995年,分别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全国行业最大规模乡镇企业第22位;在1997年7月全国大中型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上,被列入全国大型二档企业。卫固化工厂生产的"雄稀醇铜"填补了省内外空白、碘化钾被纳入国家药科全书,销往全国各大药厂。2012年与海关合作成立山东省保税物流中心,成为山东第三家物流中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村镇建设
发展历程
走城乡一体化路子,大力发展城镇建设。住宅楼房化是村镇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方面傅山村走在了前面。该村1250户,1996年全部住上了楼房,而且完成了水、电、暖配套。其他各村的楼房化建设也在迅速发展,居住楼房的村民已占全镇总户的10%。1988-1994年,全镇共投资261万元,铺设地下管道11.8万米,实现了村村社会化供水的目标。村村铺设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光缆,全镇安装程控电话2500部,其中村民住宅电话1750部,过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已成为现实。1997年,在卫固大集的基础上建成商业文明一条街。卫固自古有"旱码头"之称,是工业、农业、日用百货等物资采购供应的集散地。卫固大集始建于清朝末年,至90年代初,该集占地60亩,设固定摊位650个。1996年建成二层营业楼30套,各种摊位发展到近2000个,年成交额3300多万元。1994-1995两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市场,199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市场。1997年初,镇党委、政府经过考察论证,决定以镇政府机关驻地为中心,建设商业文明一条街。此街南至济青高速公路以南,北至傅山村以北,全长4公里,1997年6月动工,当年投资500万元,建成营业楼2.7万平方米。街南部为建材市场及维修业;中部除镇机关办公大楼外,建有工商所、供电站、农业银行、国税及地税所、法庭、邮电等大楼,形成一个现代建筑群体。1997年末,新上3处大酒店及傅山村服务楼、度假村。北部沿街设采购、供应、销售、饮食、服务网点100多个。商业一条街的建成,促进了卫固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便利了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成为卫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现状
商业一条街规划好,实施难。后来改制,直到2010年各村经过商业运作,将各地转让由商户自己盖起商住一体小楼。目前两侧共盖起商用房15座,政府办公楼一处、度假村一处。
教育
卫固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同发展经济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1988年到1998年,共完成教育投入800万元,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1988年征地48.3亩,筹集资金80万元,建起标准教室和教师办公室65间;1989年7月,建起了卫固镇第一中学(后合并),继而省内堪称一流的傅山小学综合教学楼、风雨操场、古堡式幼儿园、卫固小学、大河南小学等楼舍拔地而起。经过合并,至1997年全镇共有2处中学、3处小学、9处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共计15050平方米。1991年以来,投资639万元,装备了中小学实验室,购置了音、体、美器材,购齐了图书。1992年10月顺利通过了省市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达标验收,1993年受到国家教委、山东省政府和淄博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1994-1997年,投资90万元,购置投影仪45台、摄像机3部,配备高标准语音室2个、微机室5个,全镇实现了电化教学。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过去那种"填鸭式"、"注入式"等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已被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代替。卫固镇在教学改革中先后实验了"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和谐教学法",并于1994年8月,在全省召开的"和谐教学法"年会上介绍了经验,他们所写的《和谐教学效应》一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卫固镇被省课题组评为教育先进单位。1995年,各校探讨了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实行课堂教学六到位、"低起点、密台阶"、"大容量训练"、"准矫正,快反馈"、"精讲点拨"等教学法,受到教育界行家的赞扬。电教仪器进课堂,声像并茂,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10年来,全镇有104人获山东省实用物理竞赛奖,84人获全国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竞赛奖;全镇升入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和省重点高中的中学生,1996年为146人,1997年为190人。卫固镇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学生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既活跃了学校的文化生活,又培养了不同规格的跨世纪人才。1992年他们编演的《黄河边小娃》获市百灵中国艺术节优秀节目奖;1993年有4名初中生获全国"戏龙杯"书画比赛3个铜奖和1个优秀奖;是年演出的舞蹈《剑妞》获山东省"小飞天"二等奖。此外,获各届国家级书画、摄影奖的6人、市级奖的10人。该镇重视幼儿教育,全镇建有9处幼儿园,其中2处为市级一类园所。尤其是傅山幼儿园,集休息、活动、娱乐、就餐为一体,实行微机配餐,加之雍容典雅的楼舍和一流的设施,成为全区城乡幼儿教育之典范。1997年全镇3岁以上儿童入园率达到99%,比1988年上升6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卫固镇十分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经常组织教师大练基本功。1993年以来,举办"三笔"(钢笔、毛笔、粉笔)字培训班、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班,每年举行一次通用基本功比赛,对任课教师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大纲》教材考试,并设立了教学奖、拔尖奖、进步奖、学科带头人奖、教学能手奖,以鼓励教师刻苦学习,努力进取。10年间,教职工撰写各类教育教学论文国家级25篇、省级30篇、市级86篇、区级130篇;24人参加区、市级公开课和观摩课,2人获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8人获市区级"十佳青年优秀教师"、"教改百强"、"学科带头人"等光荣称号,78人获优秀辅导教师奖。经过培训进修,1997年全镇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中学教师达到86%。1993年以来,教师的住房难问题已基本解决。民办教师的工资由全镇人均收入的1.8倍上升到1.9倍。
社会事业
卫生、文化、体育
张店区医院卫固分院始建于1972年,1996年被评为全国一级甲等卫生院。1997年以来,卫固镇推行镇村卫生一体化,制定各项措施,加强农村医疗保健工作。1997年在全镇实施镇办镇管的13个行政村中,设立了9个卫生室。通过筛选,聘用了32名乡村医生,实行了"四制四统一"的管理方式,净化了镇辖区内医药卫生市场。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常抓不懈。1997年底,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3卫固镇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注重抓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争创"星级文明村"、"星级文明户"、"明星党支部"、"五好家庭"、"八不一要一带头"、"特色文化户"等活动,全镇有省级文明单位1个、区级文明单位5个。傅山村,卫固镇第一、第二中学和卫固小学谱写了村歌、校歌。卫固村村民自发建立起"黑铁山京剧团"、"卫固吕剧团",傅山村建立了"铜管乐队"。这些团、队每逢重大节假日,都会为村民们义演,使农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破旧立新,弘扬社会主义风尚,各村都建立了婚丧嫁娶理事会,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自1968年推行火化制度以来,全镇平县掉坟头11020个,解决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卫固镇十分重视群众体育活动场地建设。镇办中学、中心小学都建起了标准体育场,傅山村还建起了标准游泳池、乒乓球训练房等,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故事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农业
工业
人口数据
村镇建设
发展历程
现状
教育
社会事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