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志
中国影像志
《中国影像志》是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振华。本书选取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60部电影,试图勾勒银幕影像自身嬗变和行进的历史,也试图从感性的角度回溯当代中国人与电影之间的深刻情缘。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平装: 413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303104963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影像志(电影卷)》内容简介:知道是梦却信赖那个梦的意义,于是,技术时代的电影不断制造着迷梦,人们也追逐着银幕释放自己在生活中难以获取的希望。电影已经成为了20世纪以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成长似乎也粘连着电影时态的变化。不同的人的经历一定不一样,但对于影像的记忆却似乎一样的好奇,对于观赏影像而得到的精神感觉一样的记忆犹新。由此,看到有关电影和成长关系的影像,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而留恋不已。2005年“大学生电影节”中看到《电影往事》,怦然心动于银幕中的孩子对于电影的冲动,那几乎就是久已淡忘却实在是自己小时候对于电影喜爱的景象。而记忆犹新的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影片中孩子的年代恰恰就是我的孩童时代,无拘无束又无法无天的童稚无聊且青春将要勃发的时期,那时,电影梦就是青春梦,电影其实就是和孩童青春梦同步协奏的艺术。
编辑推荐
《中国影像志(电影卷)》:那些温暖你我的故事,那些震撼视听的奇观,那些雕刻岁月的光影,那些浸润心灵的瞬间。改变我们一生的经典电影。每个人心底者有一座记忆的博物馆那里珍藏着属于你自已的时代。
当年情
电影《英雄本色》主题曲
作词:黄沾
轻轻笑声 在为我送温暖
你为我注入快乐强电
轻轻说声 漫长路陕要走过
终于走过明媚晴天
声声欢呼跃起 像红日发放金箭
我伴你往日笑面重现
轻轻叫声 共抬望眼看高空
终于青天优美为你献
拥着你 当初温馨再涌现
心里边 童年稚气梦未污染
今日我 与你又试肩并肩
当年情 此刻是添上新鲜
一望你 眼里温暖已通电
心里边 从前梦一点未改变
今日我 与你又试肩并肩
当年情 再度添上新鲜
作者简介
梁振华,生于1977年,邵阳市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锐文学批评家、编剧。历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中国中央电视台特约撰稿人、影视传媒公司艺术总监。
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影视文化的教学与研究,2008年当选北京市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十佳教师”,2009年获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出版随笔集《时尚的谎言与魅惑》《枫林冷雨》、长篇小说《密战》参与《新中国文学史》撰写,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体裁作品逾百万字,开设专栏若干。
曾担任多部大型电视文献片、影视剧的主创工作,主要撰稿及编剧作品:《密战》(30集电视连续剧)、《大三峡》(8集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7集电视文献片)、《美丽的村庄》(电影故事片)。影视创作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电视纪录片奖等奖项。
全书目录
辽元却又切近的精神梦幻周星/1
自序
我们如何相信梦想梁振华/1
1949-1976激情岁月
1949《中华女儿》: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3
1955《董存瑞》:为了新中国,前进!/8
1956《祝福》:“祝福”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14
1956《铁道游击队》: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的/20
1959《青春之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6
1959《五朵金花》:大理三月好风光/32
1961《刘三姐》:只因生来爱唱歌/38
1961《桥》:再见无期遗忘无期/44
1962《李双双》:当家的女人/50
1963《小兵张嘎》:快快参加八路军/56
1963《冰山上的来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62
1963《野火春风斗古城》:另一方战场的较量/68
1964《英雄儿女》:风烟滚滚,青春李建仁/75
1964《阿诗玛》:戏里戏外戏梦人生/83
1965《烈火中永生》:歌乐山上的英雄群像/92
1965《地道战》:高,实在是高/98
1972《卖花姑娘》:春暖花开时,卖花泪不干/105
1972《猛龙过江》:啊——打!/110
1974《闪闪的红星》:红星照亮映山红/117
1976《追捕》:让生命融化在蓝天/123
1977-1989纯真年代
1979《小花》:妹妹找哥泪花流/131
1980《庐山恋》:让爱情的花儿开得更娇艳/138
1982《城南旧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144
1982《人到中年》:一代中年人的挽歌/150
1982《少林寺》:天下功夫出少林/156
1984《高山下的花环》:这里,有你们血染的风采/162
1985《警察故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68
1986《芙蓉镇》: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173
1986《英雄本色》: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180
1987《红高梁》:妹妹你大胆往前走/187
1987《倩女幽魂》:人鬼情未了/192
1988《顽主》:告诉你,我们不痛苦/198
1988《摇滚青年》:嚯,青年很霹雳!/203
1990-1999俗世狂欢
1990《滚滚红尘》: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211
1991《黄飞鸿之一壮志凌云》:男儿当自强/219
199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个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226
1992《秋菊打官司》:一首情与理的悲壮之歌/232
1992《霸王别姬》:不疯魔,不成活/239
1992《新龙门客栈》:武侠片的集体记忆/245
1993《青蛇》:人生如此,浮生如斯/251
1994《阳光灿烂的日子》:回首青春,唯有那一片灿烂/258
1994《东邪西毒》: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267
1995《大话西游》:这次大家满意了吧/274
1996《甜蜜蜜》:哀伤有时甜蜜有时/280
1996《古惑仔4战无不胜》:铜锣湾只有一个陈浩南/286
1997《泰坦尼克号》:我心依旧/293
1999《黑客帝国》:子弹一出,谁与争锋/302
2000-2009雾中风景
2000《站台》:站台很近故乡很远/311
2000《生死抉择》:永不回头的抉择/317
2000《卧虎藏龙》:沙漠飞来一条龙,神来无影去无踪/322
2000《花样年华》:繁花似锦谁唱离歌/331
2001《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人人都爱小巫师/337
2002《英雄》:不为英雄梦,心中有天下/343
2002《无间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352
2004《独自等待》:依然是这样的夜晚,我还在路上/359
2004《《天下无贼》》:严肃点儿,我们这打劫呢/366
2006《疯狂的石头》:百步穿杨,中西合壁!/373
2007《集结号》:以“集结”之名/380
2008《赤壁(上)》:谁的“赤壁”?/388
2008《海角七号》:回到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396
2009《建国大业》:我们万众一心,前进,前进/404
开篇序言
电影的迷梦从她诞生起就不断得到验证,一方不大的影像世界汇聚了无限的想像空间,人们为了精神的需要,在银幕中感受奇妙的美景,疏散郁结的心思,获得超越现实的精神满足感。我们很难抵拒电影这一个银色梦幻的诱惑。
翻阅这本《中国影像志》,让我想起了无数个和电影纠结的故事。
似乎在一个冬日的晚上,慢慢走出影院,心内还带着一种酸楚的感觉。尽管人离开了银幕,却依旧在为刘德华饰演的一个叫王薄的老偷,拼尽全力为毫不相干且不入眼的陌路人傻根献出了生命而伤叹。这个名为《《天下无贼》》的影片,其实仅是我从事专业影视研究多年,身经百战观赏电影后的一个电影,关于梦幻和现实的关系早应该了然清晰,但我依旧为傻根缺心眼般信赖周围没有盗贼,和惯偷为了承诺而以身保全“天下无贼”的义举而伤感。
全书后记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巨大的内容含量和宽广的表现空间形式成为了独具魅力的一种艺术形态。过去一百余年,电影不仅留存了人们由外及里、从表象到精神的生动映像,并且以充满意味的方式,参与到了人们现代性生存体验的构建之中。可以说,银幕影像见证了历史,自身也成为了历史;观照着现实,自身也无时无刻不构筑着现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于电影的观看就从来不是单向度的影像消费行为,而是夹杂着丰富的情感体验,融汇了“介入”和“想象”的热忱。
本书选取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60部电影,以此为中心,试图勾勒银幕影像自身嬗变和行进的历史,也试图从感性的角度回溯当代中国人与电影之间的深刻情缘——事实上,“看电影”这一行为,与不同时期对“新生活”“新时代”的体验是相依相随的。走近这些家喻户晓的电影,如同翻阅一幕幕陈年的记忆。我们将重温:那么多让人热血激荡、让人感动、让人唏嘘的故事——电影里的故事、电影人的故事,还有因电影而生的故事;我们更将发现:原来,这些形形色色与电影相关的故事,或深或浅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情感,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关于本书的编撰,有几点简要说明:(1)60部电影的选择,核心依据是社会反响程度和时代影响力;与重大社会事件的关联度,有时也是考虑的因素。60年间,优秀的电影作品不胜枚举,而且,不同的观者,对电影自有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评判标准和欣赏趣味。在片目的筛选上,本书难免有遗珠之憾,也无法做到尽如人意,但现有的选择,多少代表了我们对于电影的理解,以及对于“经典”的某种具有包容性的判定。(2)本书涉及的电影,不局限于中国(包括台港地区)的自产作品,也包括少数几部在国内引起过重大反响的海外影片,它们也是当代中国人观影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3)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报刊文献和专业著作,因体例所限,未能一一列举,在此谨表谢忱,并向中国电影事业的所有从业者、观众,致以由衷的敬意。
参考资料
中国影像志.电影卷.豆瓣.2018-10-16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全书目录
开篇序言
全书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