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战役
1942年杜聿明指挥的战役
缅甸战役(Burma Campaign)是太平洋战争中,1942年1月至1945年3月,中、英盟军在缅甸同日军进行的一系列防御和反击战斗的总称,大致可以分为第一次缅甸战役和第二次缅甸战役两个阶段性战役。
日军企图占领缅甸,切断美英向中国提供战略物资的交通线滇缅公路,迫使中国国民党政权屈服;并伺机进军印度,促其脱离英联邦,以保障东南亚地区日军翼侧的安全。
战役简介
是太平洋战争中,1942年1月至1945年3月,中、英盟军在缅甸同日军进行的一系列防御和反击战斗的总称。
战役背景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日本南方军先后入侵菲律宾泰国、马来亚、关岛、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一直到中途岛以西的广大地区,并侵入缅甸,声言将与希特勒会师中东,妄图实现共同主宰世界的美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等国很快对日宣战。中国国民党政府也于12月9日正式对日宣战。于是美、英与中原地区建立了联盟。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二十六个国家,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签署了共同反对法西斯主义侵略国家的联合宣言(即“二十六国公约”),保证互相援助,不与敌国缔结单独停战协订或和约。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中国成为盟军的一个战区。
战役概述
1942年1月4日起,日军第55、33两个师团泰国分别向缅甸南部的土瓦毛淡棉发动进攻,至3月8日,即占领仰光。随即兵分三路北进,其作战计划:以一路追击撤退的英军,侵入米内瓦,直趋卡原里,占领仁安羌油田,截断英军退路;一路攻占同古,进逼曼德勒,围歼我军主力;一路由同古东进东枝(又名棠吉)进攻腊戌,北进八莫密支那,截断中国军队归路。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根据以上敌情,与中、美三方协商决定,对中、英在缅甸部队,作如下部署:以仰光至曼德勒(又称曼德勒省)铁路为界,由铁路以东至泰国边境,为中国远征军防御地区,铁路以西,为英军防地。中、英两国军队,分三路布防迎敌,计划在内比都(又名平满纳)至曼德勒地区,与日军会战,围歼敌人。
英军为西路军(有2个军,辖:第1、17、36师、第63旅、第7装甲旅等部队4万余人)位于卑谬以北,伊洛瓦底江地区,防止敌人北进。中国远征军第5军为中路军,其先头部队第200师已于同年3月8日到达同古(又称东吁、东瓜)接替英军第1师防务,防守同古,该军担任同古以北铁路线两侧和正面防御,军部设于漂贝,新22师、第96师集结于曼德勒东北地区。中国远征军第6军为东路军,军部设于雷列姆,暂编第55师,位于垒固地区,第49师,位于孟畔地区,第93师,位于景东彝族自治县地区,防止降日泰军从东进攻,及掩护第5军左侧背,原先已进入景东的刘观龙支队,在孟勇芒林等地,中国远征军第66军,位于曼德勒至腊戌之间,为机动部队。
同年3月17日,日军再度发起攻势,一路沿伊洛瓦底江北上,西路英军一触即溃,只有两路中国远征军顽强抵抗,同时还不得不分兵驰援被围困的英军,整个战线开始崩溃。4月底,日军攻占腊戍,切断滇缅路,同年5月1日进占曼德勒。中英军队被迫向印度和中国境内撤退。至5月下旬,日军占领缅甸境内全部要地,并侵占中国云南省龙陵、腾冲市等地。
战役过程
1942年1月4日,日军第55、第33师团由泰国分别向缅甸南部的土瓦毛淡棉发动进攻。1942年1月31日,日军占领毛淡棉及其以南地区。
1942年2月11日,日军第33师团突破英军萨尔温江及米邻河防线,将英印度武装部队第十七师击败。
1942年2月23日,日军第55师团夺占锡当河上唯一的一座桥梁,突破锡当河防线,并有海空军协同,向仰光进攻。
1942年3月6日,日55师团在勃固附近粉碎英第7装甲旅的反击。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见败局已无法挽救,下令进行破坏后,撤出仰光,英印军3000余人撤往东吁。应女王陛下政府请求,中国组建中国远征军(辖第5、第6、第66军,共10万余人)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第5军先遣第200师抵达东吁接防。
1942年3月8日,日军占领仰光。
1942年3月11日,美陆军中将、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奉命入缅指挥中国远征军。
1942年3月16日,中国远征军正式与日军遭遇,发生激战。
1942年3月17日,日军再度发起攻势,一路沿伊洛瓦底江北上,一路沿曼德勒大道推进,迫使英军后撤。
1942年3月20日,日军第55师团进攻东吁,遭中国远征军第5军顽强抗击。
1942年3月25日,在仰光登陆的日军第56师团向东吁方向增援。
1942年3月30日,日军占领东吁,随后第56师团转向东北进攻垒固,第55师团及4月8日登陆的日军第18师团继续向曼德勒发展进攻。与此同时,日军第33师团从仰光出发向仁安羌方向进攻。
1942年4月7日,日军占领阿兰谬,逼近仁安羌。
1942年4月16日,日军从翼侧迂回切断英印度武装部队退路。中国远征军以新38第113团驰援被围于仁安羌以北的英缅军,救出亚历山大以下7000余人。同日,日军攻占仁安羌。
1942年4月29日,日军占领腊戍,切断滇缅路。
1942年5月1日,进占曼德勒英国军队和中国军队随即退却,成了毫无组织的溃退。
1942年5月下旬,日军占领了缅甸,并侵占了中国云南省的腾冲市龙陵县等城市在内的部分地区。为了防止英国皇家海军可能参加作战而影响缅甸战役的结局并彻底击溃英军,日本海军对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亭可马里)的英国海军基地实施了突击,迫使英国海军退驻马尔代夫海域。日军采用了迂回、包围和果断突入敌后的战术,其战斗行动较之英军更为机动灵活。
1942年5月底,幸存的英军大部撤至印度境内的因帕尔城区。英军在翻越山岭前,丢弃了自己所有的武器。到达印度的仅1.2万人,即参加缅甸战役的英军的1/3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军队的新38师残部也抵达英帕尔,宣告第一次缅甸战役结束。日本在战役之后得到喘息之机,并借此巩固了在缅甸的地位。
战役结果
1942年中国出兵缅甸,是中国从国际国内战略局势出发,联合盟国在国外进行的一次反法西斯战争,这一战役以盟国方面的失败而告终,中国远征军损失也十分惨重。此战中,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日本在完成缅甸战役之后得到喘息之机,并借此巩固了在缅甸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既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日军训练有素,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快速推进。中英盟军尤其是中国远征军英勇奋战,但终因部署不当、指挥有误而失败。
日军四个师团及指挥系统表
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
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
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
第二十二旅团旅团长佗美浩
第五十五、五十六联队
第三十五旅团旅团长川口清建
第一一四、一二四联队
第十八山炮兵、第十二工兵、第十二重兵联队、第二十二骑兵大队。
第三十三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
第三十三步兵团团长
第二一三、二一四、二一五联队。
第三十三山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联队。
第五十五师团师团长竹内宽
第五十五步兵团团长
第一一二、一四三、一四四联队
第五十五山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联队
第五十六师团师团长度边匹夫
第五十六步兵团团长坡田静夫
第一一三、一四六、一四八联队。
第五十六搜索兵、野炮兵、工兵、辎重兵联队。
中国远征军第一路指挥系统表(1942年3月至8月)
第一路司令长官卫立煌(未到任)罗卓英(继任)
第5军(军长)杜聿明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
新编第22师(师长)廖耀湘
新编第96师(师长)余韶
游击支队 黄翔
工兵团 李树正
装甲兵团 胡献群
炮兵团 朱茂臻
汽车兵团 洪世寿
骑兵团 林承熙
第6军(军长)甘丽初
第49师(师长)彭壁生
第93师(师长)吕国铨
暂编第55师(师长)陈勉吾
第66军(军长)张
新编38师(师长)孙立人
新编第28师(师长)刘伯龙
新编第29师(师长)马维骥
另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师长)李志鹏
缅甸人民态度
战前,缅甸许多的民众曾寄希望借助于日本人就可以结束国内反对英国统治的长期斗争,这一点也促使了日军进攻的胜利。昂山将军领导的缅甸独立军迅速发展壮大。许多城市为缅甸独立军派出的队伍所占据,这些地方建立的政权机构,对入侵的日军分队均善意相待。但是,缅甸独立军的领导人很快就看清了日本“同盟者”的狡诈和虚伪。不过,要扑灭对昔日殖民者的怒火,尤其是要使怒火转向日军,已很困难,对此需要时间。但这暗处延烧的火种已经为第二次缅甸战役的局势埋下了伏笔。
学者分析
背景
中国准备出兵缅甸,主要是从中国本身战略利益出发,中国在缅甸最重要的利益所在即保卫缅甸南部的仰光出海口,以维持较为便捷的海外物资输入的运输线。1941年间,中国方面起草的 有关中英合作作战计划草案即以此为基本方针。
中国出兵缅甸,最重要的是欲保住缅甸尤其是仰光的出海口,获得盟国战略物资的接济,仰光及东南亚地区失陷后,这一目标已难以实现,在英国未表现出坚守缅甸决心情况下,中国当然也不愿为英国作嫁,担当防守全缅的义务。
史蒋之争
集中中国远征军曼德勒地区作战,从蒋的立场看,还有几方面的有利因素。曼德勒扼缅北之咽喉,为缅北广大地区之屏障,同时,又是中国经缅北西向印度公、铁交通之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卫曼德勒,既可使缅北地区充当中国大西南地区的缓冲,使大西南地区免受日军的直接威胁,又可保住中国经缅甸至印度的对外通道,维持获得外援的间接途径,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也就是说,仰光失陷后,守住曼德勒,即是中国在缅作战的最大利益目标。
但是,新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的想法一开始就和蒋介石有很大不同。史迪威对中国之行雄心勃勃,3月6日,当史迪威得知蒋将把缅甸战役指挥权交给他时,如释重负,写道:“现在我不必每天早上在惶恐不安中醒来,搞不清楚我究竟能做些什么来证明我的存在价值了。那种日子实在难以忍受。”可见,史迪威一开始就没有把其在中国的位置限于蒋介石的参谋长地位上,指挥军队建功立业,是史迪威衷心追求的目标。而他当时对中日两军的素质、特点、战斗力均未有全面了解,在缺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按照他“具有以最快的速度轻率地作出最生硬的结论的才能”的个性,进攻战显然更符合他的选择。
正是从如上数原因出发,约瑟夫·史迪威蒋介石综合中国各方调查提出的缅甸作战意见不以为然,同时对蒋提出的中英协同问题、缅甸地形、后方联络、第五纵队等在缅作战诸困难也均不表重视。他坚持认为,应在同古集结中国军队主力,并迅速向仰光出击,夺取仰光,取得缅甸保卫战的迅速完全胜利。3月9日,在与蒋的谈话中,他提出:“我军立即反攻,或可得大规模胜利之战果。反之,如再拖延十日,敌在此期间,必尽速增援,加强仰光之防御,恐击退之非易事矣。”强调要立即发动进攻。当然,此时中国军队不过刚刚出动,大部分部队尚在国内,十日之内反攻的说法近乎天方夜谭。此后,约瑟夫·史迪威事实上也未坚持马上反攻仰光,并在与蒋谈话时,当面有条件地接受了蒋重点防御曼德勒的计划。不过,当其受命负责缅甸前线指挥并走马上任后,即把蒋的计划完全置诸脑后,此后,一直到缅甸战役失败,史迪威实际都坚持和蒋思路完全相反的进攻战略。中国远征军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史迪威的这一战略思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史迪威的权限,是缅甸战役初期一个颇引起注意的问题,蒋介石通常被指责为对史迪威放权不够并实行遥控,史迪威本人事后也一再抱怨自己权限不足,并将失败主要责任归之于此。对这一问题,首先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就缅甸战场言,史的身份是中国战区参谋长及中国军队在缅指挥官,因此,史有执行、贯彻中国战区统帅基本作战意旨的义务与责任,这一点,蒋在与约瑟夫·史迪威谈话时曾明确加以指出,而史也以此为当然。其次,史迪威作为中国远征军的指挥官,有权在中国统帅部指挥下,行使前线的具体指挥权。
实战情况
同古战役失利后,下一步如何行动,成为摆在中国远征军面前的关键问题。按照蒋的一贯想法,他当然还是希望以逐次抵抗吸引日军到曼德勒,然后在此会战。然而,同古会战后,蒋介石与史迪威间关系进一步发生变化。同古会战失利,史迪威把原因归结为其权力不足,“未能令出必行” ,因而当面向蒋索要指挥全权,并要求蒋勿插手前方战事。蒋在史压力下,表现得“十分沮丧”,不得不派出罗卓英中国远征军司令官,协调前方指挥。因此,在4月间的缅甸战场,应该说,约瑟夫·史迪威对中国远征军的行动享有充分的发言权,而按史一贯的进攻性作战设想,他是不会满足于逐次抵抗,在曼德勒实行决战的。这样,继同古战役之后,在平满纳地区与日军继续展开会战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相比日军战略上的精密计划,中国远征军显得明显缺乏远见,既没有整体的作战思路,对日军可能发动的大幅度迂回作战也没有足够警惕。应该说,蒋介石对日军惯行的包抄作战是有所戒备的。4月初抵缅时,他提醒史迪威、亚历山大等:“若有数百第五纵队绕至曼德勒后面,不仅对我前线作战之士兵有不良影响,且将使局势逆转至不可救药。”随后又一再向史强调东线战场的重要性。
然而,在有曼德勒会战的腹案,同时又对平满纳会战心存疑虑情况下,蒋介石鉴于此前约瑟夫·史迪威对他影响前方战事表现出的极度不耐,担心提出疑议会招致史的不满,小心地未向史直接表明保留态度,而且,在史迪威未对东线采取有效防御措施情况下,仍以中国式的情面批准了史的作战计划。蒋介石这种实际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使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困难处境未能及时得到扭转。
平满纳会战充分暴露了中国在缅作战的两大问题,一是英军对缅甸作战缺乏信心,难以与中国远征军形成协同;二是铺开作战,兵力不足,捉襟见肘。从兵力布置看,第6军两个师一入缅就按英方要求控制在缅泰边境,防止日军由景东入缅直掐远征军腰部,同时,日军也屡屡在缅泰边境布疑兵,吸引该部使之不敢轻易调动;而第5军全军则集中在中正面,在该线形成对敌军的优势。欲在中正面与敌会战,这样的部署当然是必要的,但其后果是形成东线空虚、无兵可调的局面。因此,虽然蒋强调要加强东线,叮嘱约瑟夫·史迪威增加兵力,但在与史协商时,也始终未能如其所愿匀出兵力加强东线。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一开始就以曼德勒会战为目的,不在缅南地区与日军争一日之短长,景东的第6军当可得到解放,中国远征军防御地带也大为缩小,兵力运用可以灵活得多,态势当远不至于如此被动,这也反证了曼德勒会战确是远征军的较好选择。
东线日益严重的威胁局势,终于迫使史迪威、罗卓英加强东线兵力。21日,史、罗同意停止第200师往乔克巴当的调动,改派东线重镇棠吉,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全军随之向东移动。在这关键时刻,约瑟夫·史迪威、罗卓英再次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在东线稍有缓解后,即置其于不顾,决定实行曼德勒会战。25日,史迪威命第5军主力“即返曼德勒准备会战”,第5军被迫回返。根据罗卓英26日对蒋介石的报告,史、罗计划是:“一、现英军已开始撤退,我为避免遭敌包围、争取主动,拟转进曼德勒附近打击敌人。二、命第200军除二百师继续前任务外,余即向曼德勒转进。”26日,由于兵力所限,第200师自动放弃棠吉,向东南方向攻击前进。接到史、罗计划后,蒋本能地对第200师“单独应战”的状况感到忧心,于27日令新28师“用最快方法”南进增援第200师,同时,令新29师紧急出动开往腊戌;企图以此填补史罗计划造成的消极影响。但从实际战局看,这一调动无济于事,腊戌次日即遭日军攻击,29日在援军到达前被日军占领,新28师本身战斗力不强,刚刚开动即遭日军打击,部队被击溃,第200师虽顽强奋战,但四面皆敌,难有作为,反而陷入日军包围中,中国远征军由此丧失了保住后路的最后机会。在西线英军已经瓦解,而东线出现稍纵即逝的保住远征军退路的背景下,史、罗却作出放弃东线,收缩全军主力在曼德勒突出部位与敌军决战的决定,这几乎是等于将远征军放任日军包围。28日,循着撤兵返回曼德勒的既定思路,史、罗在四面楚歌声中下达曼德勒会战令,决定:“本路军先以第6军与第66军主力及第200师,击破突入之敌,第5军主力连系英军,由正面迟滞敌人。”试图在曼德勒和日军做最后一搏。然而,此时日军已游刃有余地牢牢控制着战局,在曼德勒方向按兵不动,而向腊戍八莫密支那急进,彻底切断中国远征军退回国内的通路。而中国远征军在4月下旬的撤兵关键时刻,却将大部分兵力屯驻于曼德勒附近,进退不定,自动放弃了向缅北地区转移的宝贵时间。事实上,直到史、罗下达曼德勒会战令后十余天,日军才进占密支那,完全切断远征军就近回国的退路。远征军在曼德勒的行动,进一步使自己陷入困境,倒是帮助英缅军获得退兵的机会与时间。所以温斯顿·丘吉尔在得知英军撤至因帕尔后满意地表示:“通向印度的路封闭了。”以上一系列事实证明,在中国中国远征军作战后期,约瑟夫·史迪威对远征军的失败应担负主要的指挥错误责任。
撤退
30日,穷途末路的远征军长官部终于下达撤退命令,令集中在曼德勒的各部队向伊洛瓦底江西岸撤退,陆续向八莫密支那后撤。由于命令既未明确各部撤退路线,也未指明相互协同的行动计划,各部撤退实际是各自为政。第6军大部由于在日军包围圈之外,经一定战斗后由景东彝族自治县地区退入云南省。第66军新28师、新29师在腊戌以南部分呈解体态势,部分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行动或为其他部队收容;在腊戍以北部分匆匆退回国内。第5军第200师在雷列姆一带远离友军独力向东北地区方向撤退。新22师、第96师及第66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则相互掩护向密支那方向撤退。同年5月6日,约瑟夫·史迪威罗卓英等电示杜聿明改道向印度转移。次日,蒋则指示其继续“速向密支那片马镇转进”,杜聿明执行蒋的指示,继续向缅北进发,途中部队再次分散,第38师辗转入印,6月上旬全部到达印度;新22师和第5军直属部队先向北,同年5月31日遵蒋令折向西向印度转移,于7月到达印度;第96师经孟关、葡萄最后回到国内。中国远征军的撤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部队分成了多路。有些论著把远征军撤退时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蒋介石令部队回国及杜聿明的坚持回国,这固是造成损失的原因之一,但其本身是远征军此前一系列决策失误的结果,且受到回国命令影响的只有两个师,远不如想象的那样广泛。将退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归结到蒋、杜身上,而无视此前约瑟夫·史迪威罗卓英犯下的一系列错误,是不公正的。
总结
综上所述,1942年的缅甸战役,蒋介石、史迪威是中国方面招致中国远征军失败的两个重要责任人。史迪威在战役指导中,过多强调进攻,没有注意到缅甸战场的实际情况,造成中国军队分割使用,疲于奔命,处处为英军堵漏洞的恶果。其在战略指导及具体指挥上的错误使其应负主要责任。蒋介石虽对缅甸作战有一些正确设想,对史迪威的错误指导也作过一些抵制,但在战役中、后段,因惧怕开罪美国,放弃指导责任,迁就史迪威的错误指挥,也应负一定责任。这一点,蒋本人及其下属均有检讨。蒋在4月底远征军败势已定时承认:“缅甸战事失败之主因,是在作战方针为人转移,不能自主,而为情势所趋,不得不对美国有所迁就,然牺牲价值亦颇大矣。”5月初又谈到:“如果照我们原定方针,入缅国军全部集结在瓦城附近地区,待机决战,我相信一定可以打很大的胜仗。”宋子文也认为,蒋对“一般客卿待遇过厚,往往失其戒惧之心”。杜聿明则指出:“就中国方面说,蒋介石过分迁就英美,应负最大的责任。”
二次战役
战役概述
1943年3月,新38师的114团即先行开进野人山区,掩护中美部队修筑自印度列多到野人山区的中印公路。1943年10月下旬,雨季停止,在列多的新22师和新38师主力乘车到达胡康河谷边缘,驻印军缅北反攻战正式开始。经过血战之后,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于12月29日攻克于邦。随后在新38师的配合下,新22师于1944年3月5日攻克孟关。后来两师合作攻下瓦鲁班。新22师在攻占瓦鲁班战斗中突袭18师团司令部,缴获18师团发布作战命令的关防大印,这在抗战期间绝无仅有。蒋中正给其嘉奖电为:中国虎!1944年4月份新22师、新38师、第30师、第50师与美国军队联合围攻下了密支那。攻克密支那后,各个部队修整了2个月,此时第14师、第50师、新30师已陆陆续续空运来到缅北反攻的前线,中国进入缅甸的部队已达到5个师,为便于指挥,将新一军扩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两个军。新一军下辖新30师和新38师,军长孙立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军下辖新22师、第14师、第50师,军长廖耀湘。郑洞国升任驻印军副总指挥。1944年10月16日,新一军与新六军开始向八莫发起进攻,12月初,日军进犯独山县,贵阳告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新六军回国保卫大西南,新六军主力于12月1日奉命停止前进,新六军军部及新22师、第14师被空运至云南沾益,以保卫重庆。留下第50师与新一军作战,归新一军指挥(后来正式编入新一军序列)。1944年12月15日新一军攻克了八莫
在驻印军开始反攻几个月之后,国内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反攻开始。1944年5月11日第20集团军强渡怒江,于6月底血战至腾冲市附近。经过3个月的战斗,于9月14日解放腾冲。第11集团军于6月1日渡江,新28师于4日攻克腊猛,进围松山,由于敌阵坚固,该师五攻未客。7月1日改由第8军来攻,该军以三个师轮换进攻,连续九次,到9月7日方破敌阵,全歼守敌。远征军经过血战,于11月3日攻克龙陵县,20日攻克芒市,12月1日攻克遮放,1945年1月19日克复畹町镇。1月22日中午第53军第116师与新一军一部在木遮相会,旋以钳形攻势向芒友推进,
1945年1月15日,新一军攻克南坎,并继续前进,于1月27日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省西进的中国远征军会师。1月28日中印公路通车典礼在畹町城举行。会师后,滇西远征军回国,新一军与第50师南下,新一军先后拿下了新维、腊戌,第50师先后攻克了南渡、西保、南燕、皎麦等市镇,新50师自从1944年渡过伊洛瓦底江以来,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挺进600公里,毙伤日军3500余人。3月30日,中国远征军攻克乔梅,与英军胜利会师。随后中国驻印军凯旋回国。至此,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的任务顺利完成。
战役结果
第二次缅甸战役,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解放缅甸土地约13万平方公里。滇西中国远征军伤亡67403人,歼灭日军21057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约3.8万平方公里。中国远征军完成了中国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杀降事件
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开战。10月24日,新编第38师112团开始攻击前进,29日即占领新平洋。当被俘的日军被带到师长孙立人将军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假思索地 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
日军第18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结果!缅甸会战中投降的1200名日军士兵以及日军军官,统统被孙将军以活埋的方式杀掉。唯一生还的日军是一个叫山田进一的下士。因为经过审讯孙将军得知他是台湾人。
活埋1200名日军俘虏的事件是二次大战中比较大的杀降事件,此事被美国报纸披露震惊了世界,美国方面大为恼火,认为这将使日军此后更加顽强的抵抗。然而其结果却是日军一旦闻得新一军的威名,皆望风逃窜,1945年春,新一军兵不雪刃占领仰光,缅甸全境光复!孙立人将军名震全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张自忠将军齐名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将领。
(杀降事件纯属宣传,健在的所有新一军士兵,没有一位亲眼目睹过,也没有任何随行美国指挥官见到过,杀俘是违反日内瓦国际公约的,作为在美国佛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孙立人将军当然很清楚。何况当时俘虏一个日本兵是很不容易的事。有抗日老兵回忆,因审讯而误伤了日本兵俘虏,作为长官的他还受到了处分。)
相关人物
蒋介石
(1887~1975)中国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名中正,字介石,学名志清。1887年10月31日生于浙江奉化,1975年4月5日卒于台北市。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1 月蒋被反法西斯同盟推举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随即应驻缅英军请求,派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支援英美盟军对日作战。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撕毁国共停战协定,调160万正规军,于1946年6月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在人民解放军有力反击下,头8个月被歼72万人。1947年3月改为集中兵力向解放区东西两翼的陕北地区山东省实施重点进攻,不久被粉碎。7月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蒋被迫于1948年1月和 8月先后采取分区防御和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1948年9月起,国民党军主力在解放军接连发动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被歼灭。蒋遂于1949年 1月宣告“引退”,但仍在幕后指挥,拒绝接受国共双方代表谈判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遂乘胜进军,推翻了中国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蒋于12月败走台湾省。1950年3月在台湾“复职”重任“总统”,此后一再连任4届,并连续当选国民党总裁。他以“三民主义建设台湾”、“反共复国”相号召,维系他在台湾的统治;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是他梦想有朝一日返回大陆,反对“台湾独立”、“国际托管”和“两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史迪威
(1883.3.19 ~1946.10.12)美国陆军上将。生于佛罗里达州帕拉特卡。1904年毕业 于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4~5月,在缅甸曼德勒以东地区指挥中国军队聚集日军:1943年10月指挥中美联军和云南远征军进行缅北战役:1944年8月指挥部队攻占北缅重镇密支那。1920~1923年 赴华工作。1926~1929年在中国天津任驻华美国军队营长、代理参谋长。1935~1939年任驻华武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指挥盟军抗击日军入侵缅甸。1943年兼任东南亚盟军最高副司令,在缅北反攻战役中指挥盟军与侵缅日军作战。因同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事业,与蒋介石发生矛盾。随后蒋坚持要求撤换约瑟夫·史迪威,1944年10月19日,富兰克林·罗斯福颁发了召回史迪威的命令。次年1月任国内陆军地面部队司令,6月任驻冲绳美第10集团军司令,8月接受琉球群岛日军投降。1946年3月任第6集团军司令。1946年10月13日病逝。周恩来赞扬他是“最优秀的战士”。遗著被后人汇编为《史迪威文件》。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战役简介
战役背景
战役概述
战役过程
战役结果
缅甸人民态度
学者分析
背景
史蒋之争
实战情况
撤退
总结
二次战役
战役概述
战役结果
杀降事件
相关人物
蒋介石
史迪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