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岸
乌克兰战役 是1943年12月24日—1944年4月17日,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苏德战争期间,
苏联红军乌克兰第1、第2、第3、第4方面军和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苏军1944年对
德军十次打击(
十次斯大林突击)的第二次打击。
1943年12月24日~1944年4月17日,苏德双方在
第聂伯河右岸(西岸)乌克兰进行了一系列攻防作战,即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战役由苏军发动进攻开始,以德军东方战线之
右派被粉碎告终。此役,德军的86个师中,有10个师和1个旅被全歼,8个师因损失惨重被撤销建制。
战役背景
1943年10月,
苏联红军取得
第聂伯河会战胜利后,大本营决定扩大战果,发动战略性攻势战役,解放
乌克兰全部国土。
苏军企图是:以同时和逐次展开的猛烈进攻歼灭
苏德战争南翼的
德军集团,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为尔后进攻巴尔干和歼灭
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集团创造有利条件。
德军企图是:固守
普里皮亚季河至
第聂伯河河口附近防线,确保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这一重要经济区,并掩护通向克里木和
巴尔干半岛的接近地,以稳住战线、拖延战争进程。
为此,苏德双方在北起萨尔内以西、南至第聂伯河河口,正面宽约1400千米;东起第聂伯河、西至喀尔巴阡山麓展开部署,作战地区纵深约450千米。
战役准备
战役目的是粉碎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战略战线南翼,解放右岸
乌克兰,并为尔后向巴尔干和
波兰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苏联红军在右岸乌克兰的进攻,包括10个彼此之间由统一企图联系起来的方面军战役和方面军群战役,这些战役是在远程航空兵,
国土防空军和
黑海舰队(在濒海方向)参加下实施的。
1943年底前,在乌克兰作战的是乌克兰第1、2、3、4
方面军。他们在
第聂伯河右岸基辅以西和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以西占有两个宽大登陆场。
德军在这两个登陆场之间卡涅夫地域扼守一小段河岸,并在
尼科波尔地域第聂伯河左岸扼守一个登陆场。1943年年底前,德军主要战略集团在右岸
乌克兰。在此行动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元帅)所属坦克第4、1集团军和野战第6、8集团军,“A”集团军群(司令克莱斯特元帅)所属
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和17集团军,以及第4航空队和罗马尼亚空军,共约80万人,装备火炮和
迫击炮108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600辆,飞机1060架。1943年底前,
苏联红军4个
方面军(不含在克里木方向展开的第51集团军)共有26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8654门,坦克和
自行火炮2015辆。
苏联空军(含远程
航空兵)有作战飞机2600架。苏军人员比
德军多2倍,炮兵多1.8倍,航空兵多1.6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则比德军多2倍。
战役计划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企图,是以一系列强大突击分割“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兵力并予以各个粉碎。大本营通过其代表协调各方面军行动;苏联元帅
格奥尔基·朱可夫协调
乌克兰第1、2
方面军行动,苏联元帅
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协调乌克兰第3、4方面军行动。
右岸乌克兰的进攻准备是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
苏联红军正为扩大在
第聂伯河既占登陆场而继续苦战,乌克兰第1方面军基本兵力则在基辅方向抗击坦克第4集团军的突击。强渡宽大江河障碍的准备受到重视,为此运用了从行进间强渡第聂伯河及其他江河的经验。
兵力对比
苏军:乌克兰第1、第2、第3、第4方面军,约223万人。配备火炮和
迫击炮28654门、坦克和
自行火炮2015辆、飞机2600架。大本营代表GK·朱可夫和AM·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作战行动。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和第4航空队,以及
罗马尼亚的第3集团军和空军部队,共103个师,约176万人。配备火炮168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2200辆、飞机1460架。
战争概述
进攻阶段
苏联红军在右岸
乌克兰的进攻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百师大战(1943年12月24日—1944年2月底),
春季攻势(1944年3月4日—4月17日)。战役是从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
尼古拉·瓦图京大将)在日托米尔附近实施反攻(参见
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开始的,这一反攻的结果,使合围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突出部的
德军集团成为可能。
伊万·科涅夫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为遂行所受领的任务,于1月5—16日实施了
基洛沃格勒战役并解放了基洛夫格勒。1月12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赋予
乌克兰第1、2
方面军的当前任务,是对突出部根部
什波拉实施相向突击,以围歼德军防御集团。这一任务经科尔孙-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圆满地完成了。
在粉碎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地域的德军的同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以其
右派兵力进行了
罗夫诺—卢茨克战役,并在战役过程中为对敌“南方”集团军群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占领了有利地区。与此同时,分别由
罗季翁·马利诺夫斯基大将和
费奥多尔·托尔布欣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3、4方面军进行了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占领了尼科波尔登陆场,并将
德军从
第聂伯河扎波罗热市弯曲部赶过了因古列茨河。
在右岸
乌克兰的冬季进攻过程中,4个乌克兰方面军粉碎了其当面德军的全部重兵集团,并彻底打破了德军统帅部在南部的防御计划。38个师(其中包括7个
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即“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所辖师的41%的兵力被击溃,德军士气动摇。结果,
苏联红军为实施深远分割突击和翼侧突击并彻底粉碎右岸乌克兰的德军,占据了有利态势。
苏军的
春季攻势,几乎在整个右岸乌克兰同时开始。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
尼古拉·瓦图京负伤牺牲后,3月1日起由苏联元帅
格奥尔基·朱可夫接任)于3月4日开始进行普罗斯库罗夫—
切尔诺夫策战役。
乌克兰第2方面军于5日开始了乌曼—博托沙尼战役。
乌克兰第3方面军于6日开始了别列兹涅戈瓦托耶—
斯尼吉廖夫卡战役。11日前,苏军摧毁了
德军在扬波尔至
黑海宽大正面的防御。乌克兰第1方面军主要集团推进到捷尔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一线,并纵深楔入德军坦克第4、1集团军之间。乌克兰第2方面军粉碎德军第8集团军之后,以各快速兵团先遣支队进抵
南布格河,并切断了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南逃之路。乌克兰第3方面军突击集团解放新布格市之后,将
德军第6集团军分割成两部分,并以快速兵团前出至该集团军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集团的退路上。
击溃德军
鉴于已取得战果,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3月11日给军队明确了任务。所有3个
方面军的任务纵深都大为增大。
苏联乌克兰第1方面军奉命从行进间强渡
德涅斯特河并以主力向
切尔诺夫策发展突击,而以
右派在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协同下向布罗德、
利沃夫发展进攻。
乌克兰第2方面军应从行进间强渡
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攻占别利齐、基什尼奥夫地域并前出至
普鲁特河。该方面军向德涅斯特河进攻时,应以主力配合乌克兰第1方面军
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尔后将主要力量转向南方以配合
乌克兰第3方面军粉碎德军滨海集团。乌克兰第3方面军受领的任务,是制止德军退到南布格河,并在康斯坦丁诺夫卡、
沃兹涅先斯克、新
敖德萨地段夺占该河各渡口,尔后向
蒂拉斯波尔、敖德萨进攻。
乌克兰第1、2
方面军遂行所受领的任务时,于3月20至25日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分割成三部分。结果该
集团军群坦克第1集团军被
苏联红军两个方面军夹击于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地域(
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口袋战役),并在3月底前被
乌克兰第1方面军合围(共23个师,内10个
坦克师)。尽管坦克第1集团军残部于4月7日突出合围,但“南方”集团军群
左派和中路部队均被粉碎。于3月15日—4月5日进行了波列西耶战役的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粉碎
德军北翼时给予了极大支援。
乌克兰第2方面军切断第8集团军与“南方”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联系后,将该集团军逐向西南(3月24日,第8集团军编入“A”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之间形成了一个大缺口。3月26日,
苏联红军抵达温格内以北国界,从行进间强渡了
普鲁特河,在战争期间第一次将战斗行动转移到敌国—
罗马尼亚境内。至4月中,
乌克兰第2方面军以
右派前出至
喀尔巴阡山脉。以中路部队前出至
雅西接近地,而以
左派前出至德涅斯特河、基什尼奥夫以东。
乌克兰第3方面军3月间击溃了
德军在
南布格河的抵抗。经
敖德萨战役,他们粉碎了
德军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解放了
黑海西北沿岸及最重要的港口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并前出至德涅斯特河。
战役影响
1944年4月17日,
苏联红军在右岸乌克兰连续进行了4个月的战略性进攻,以粉碎
德国东方战线整个南翼(不含被封锁在克里木的德军第17集团军)而告结束。这一进攻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展开的正面长达1300至1400公里。双方参加右岸
乌克兰各次交战的共约400万人,火炮和
迫击炮45400门,坦克和
自行火炮(强击火炮)4200辆,飞机4000余架。这是苏军方面所有6个坦克集团军同时参战的唯一的一次战役。在进攻过程中,“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10个师另1个旅被歼灭。其59个师损失人员1/2到3/4。
苏联红军前进了250—450公里,并由于前出至
喀尔巴阡山脉山前地带而截断了
德军战略战线南翼。游击队有力地配合了军队。他们从后方突击德军,破坏其交通线,夺占渡口,搜集重要情报。在进攻过程中,苏军在春汛和流冰条件下从行进间强渡了很多江河,其中包括因古列茨河、
南布格河、
德涅斯特河、普鲁特河等宽大江河。4个
乌克兰方面军的
空军集团军,在1944年冬春出动66000余架次,比德军
航空兵(约31000架次)多1倍,并给军队以有效支援;他们在空战中和机场上击毁飞机1400余架。运输航空兵部队在4月间17天内出动4817架次,运送
油料、弹药670吨以及补充兵员和伤员5000余人。此次战略性进攻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解放了数百万
苏联人和右岸乌克兰广大领土,
苏联红军前出到苏联西南国界并将战斗行动转移到国外。
参战人物
格奥尔基·朱可夫(俄文: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公历1896年12月2日(儒略历同年11月19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军事家,政治家,苏联元帅,因其在
苏德战争战场上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苏联英雄称号的两人之一。
1955年任
苏联国防部部长。1956年朱可夫负责制定了入侵
匈牙利(
波匈事件)的计划。1957年
赫鲁晓夫与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尼古拉·布尔加宁等人发生矛盾,后者在主席团会议上要求赫鲁晓夫辞职,赫鲁晓夫要求召开党中央全体会议。
格奥尔基·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派
军用飞机将所有中央委员接到
莫斯科,并做了有力的发言指责莫洛托夫等人参与
约瑟夫·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从而巩固了赫鲁晓夫的位置。赫鲁晓夫随之感觉朱可夫的威胁,解除了他的国防部长职务。
赫鲁晓夫下台后,朱可夫才又重新被提起。闲居的朱可夫著有《
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军事著作,记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的许多著名战役,并阐述他的军事思想。1974年
格奥尔基·朱可夫去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
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是原苏联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军事家和统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是
约瑟夫·斯大林麾下与朱可夫齐名的将星。作为
远东苏联红军总司令,他成为埋葬
关东军的掘墓人。
1945年8月,华西列夫斯基出任远东苏军总司令,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华西列夫斯基的远东苏军三个
方面军从三个方面向日本关东军发起强大突击行动,不到一周便挺进到
东北地区中部地区。8月17日,日本关东军宣布投降。远东战役击毙日军84000人,俘敌近60万人。时年50岁的
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又一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华西列夫斯基出任苏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1949年3月出任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1953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9年起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总监。1977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