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统(189年—21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三国时期
吴国名将。
凌统少年随父从军,后其父
凌操因被箭矢射杀战亡,在十五岁的时候,
孙权让他接管统领他父亲的兵士。
建安十一年、十二年(206年、207年),凌统跟随孙权进击山越、江夏。在两次战斗中都取得胜利,孙权先后授予凌统承烈
都尉、
校尉、荡寇
中郎将、沛相等官职。之后,凌统与
吕蒙西取三郡,又参与
合肥之战,在逍遥津北护卫孙权突围,凌统的亲随三百余人战死,悲痛之情难以克制,孙权亲自为他擦泪,并任命他为
偏将军。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凌统因病发而去世,凌统病逝时年仅二十九岁。
陈寿曾称赞凌统为“江表之虎臣”。凌氏后人在潘堰村,秉承先祖清廉奉公的精神,致力于水利兴修与荒地开垦,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提升了村民幸福感。为纪念此精神,潘堰村还编纂了凌氏宗谱并修建了
聂氏宗祠。
人物生平
丧父授官
凌统少年随父从军,后其父凌操因被箭矢射杀战亡,在十五岁的时候,孙权让他接管统领父亲的兵士。
忠义国士
后来随军攻击山贼,孙权攻破保屯先回军,剩下麻屯一万人(麻屯、保屯都在今湖北嘉鱼县)。凌统和官张异等人围城,定好日期进攻,事先,凌统和督官陈勤聚会饮酒,陈勤是个刚强气粗的人,为了督祭酒,欺负在座的人,罚酒也不按规矩,凌统看不上他欺负人,当面顶撞,陈勤就骂凌统和统的父亲凌操,凌统流了泪不答话,大家就退了席,陈勤酒喝多了还闹气,又在路上辱骂凌统,就不能再忍,就拿刀砍了陈勤,隔儿天陈勤死去。到了进攻麻屯的日子,凌统说:“非死不能赎罪。”就激励士兵,迎着刀箭进攻,他所攻打的一面,立时破败了,于是各路乘胜进兵,大败敌人。作战回来,凌统自投军法处。但孙权称道他勇敢奋战,结果将功赎了罪。
英勇不害
后来,孙权再出征
江夏区,凌统任前锋,和关系最密切的健儿儿十人坐一条船前行常常离大军儿十里之远,进到右江,斩了
黄祖的将领张硕,并捉到全船人,回来向孙权报告,再引领军队加快前进,水军陆军都集合一起。当时
吕蒙打败敌人水军,凌统先夺敌人城池,于是大胜。被孙权任为承烈
都尉,又跟
周瑜等在乌林打败
曹操,再进攻
曹仁,改任
校尉。他虽然身在军队,却仍亲待贤人,接近士人,轻财重义,成为全国所推仰的国士。后来,凌统随军攻破皖城,升为荡寇
中郎将,任
沛郡丞相。又和吕蒙等西进取回三郡,从
益阳市回米,又征
合肥市,担任右部督。那时,
孙权决定撤退,前部兵已然出发,魏军将领
张辽等忽然冲到逍遥津北边,孙权让前头兵转回来,但是部队已走远了,一时开不回米,以致凌统和亲兵三百人被魏军包围,好容易才救孙权出了围,但是敌人破坏了桥梁,只剩下两条板子,幸而孙权快马跳过桥,凌统却转回迎战,左右的人全都阵亡,凌统也受了伤,还奋力杀死儿十个敌兵,一直到估量着孙权脱了险,凌统才肯退下来,而桥断路绝,他就穿着铠甲偷跑,孙权上船后,忽然见到凌统还活着,既大惊又大喜,凌统却痛心亲随都战死了,没有一人回来,难过得不得了,孙权用自己衣袖给凌统擦干眼泪,对他说:“公绩,死的已然死了。只要有你在,还怕没有人吗?”回来,任为
偏将军,给他的兵士数目增加一倍。
凌统的杀父仇人是甘宁,甘宁投奔孙权后,凌统怨恨甘宁,甘宁也防备凌统,尽量避免和他见面。孙权曾命令凌统,不得与甘宁为仇。有一次两人在
吕蒙住处宴会,酒酣时,凌统以刀起舞,甘宁说:“我能以双戟为舞”,吕蒙见状,操刀持盾分开了他们,孙权知晓凌统的心思,于是让甘宁领兵屯于半州 。
永别涕泣
凌统以为山岭里人大多壮悍,可以用恩威和利诱的办法使他们归顺,
孙权命他东去征讨,并且下令所属城市,凡是凌统需用的物资,都可以先供给再报告。凌统素来爱护士兵,士兵也喜欢他,这样召到精兵一万多,经过本县,进了公署的门,见到官员手持三版,恭敬尽礼,亲旧老朋友,情感更浓厚。公元217年,凌统办完事情正要出去时,因病发而去世,时年29岁。孙权听到(凌统去世的消息)后,拍打着坐床起身,悲痛得不能自已。连续好多天减少自己的膳食,每次谈到凌统都泪流不止,又让
张承为凌统撰写铭文和诔文。
蒙荫封子
凌统有两个儿子,名叫
凌烈、
凌封,都才几岁,
孙权收养二人在宫中,爱护得跟自己子女一样。到了八九岁,命葛光教他们念书,十天学一回骑马,又追念凌统功勋,封凌烈为亭侯,把凌统的兵也交给凌烈管。后来凌烈有罪免官,改由凌封袭爵领兵。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相关争议
生卒年争议
关于凌统的逝世年龄,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或梁章巨的《三国志旁证》记载是二十九岁,而三国志记载是四十九岁。如果是四十九岁逝世,时间是237年,骆(luò)统就不可能在凌统死后的222年之前接管他的兵权,加上凌统在 215 年第二次合肥之战后就没有其他事迹,以及逝世时儿子尚年幼等因素,该时间和年龄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依此看来,二十九岁逝世的说法比较合理。
《
建康实录》:“统为人性好接物,亲贤爱士,轻财重义,有国士风。年二十九岁卒。
《三国志·骆统传》:“及凌统死,复领其兵……以随逊破蜀军于宣都,迁
偏将军……年三十六,
黄武七年(228年)卒。”
《三国志校误》的作者
陈景云认为:“案统父操以汉
建安八年从征黄祖战没,统时年十五,及十一年即预讨屯,后至四十九而卒,则吴之
赤乌中也。统自摄领父兵,屡立战功,为时名将,若赤乌
中尚在,则从征
合肥市还二十年间,统之宣力戎行多矣,何更无功可录乎?据
骆统传,凌统死复领其兵,在随
陆逊破蜀军之前,然则统之年当在三十左右。本传所云,乃传录之误。”
2002年
岳麓书社《
三国志》修正版:“事毕当出,会病卒,时年二十九。权闻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数日减膳,言及流涕,使张承为作铭诔。
《
永乐大典》收录了《吴志》:“凌统病卒,时年二十九。”《诸史拾遗》的作者钱大听认为:“计统之年,殆未逾三十。”
后世纪念
凌统墓,位于现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悟空村寺西,江阴霞客大道东侧,凌统死后为何不魂归
余杭区故里,却埋葬在青阳悟空寺呢,据青阳文化中心相关人士介绍,青阳悟空寺前身为招隐院,招隐院前身为
孙权母亲
吴国太寓所,凌统生难报吴王厚恩,死亦英灵佑护吴国太谢恩。青阳也是凌统一生戎马之地,长眠在这块土地是他难以割舍的国土情结。他死后葬于吴国太寓所下首(西)约千米之处,也符合江南传统的风水习俗。1992年9月4日,凌统墓经江阴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五批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景点
凌公塘
凌公塘之于
嘉兴市,好比
黄河之于
中原地区,千百年来嘉兴先民聚族于此,繁衍生息。凌公塘的出现和三国时期
孙吴名将凌统有关, 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据传,凌统在由拳、禾兴驻军时期,爱护百姓,带领军民挖
塘河,大开稻田,从此这一带人丁兴旺,盛世空前。所挖的塘河,后人便称为“凌公塘”。凌公塘西接南湖、东接平湖塘,呈“东北—西南”走向,宽三十余米,蜿蜒曲折,流经新南、云东、南江、格林和中港5个社区,与九曲港、高桥港、郭家桥港等河道相连,河道总长度10.5公里。凌公塘河道宛如一条“玉带”将市民公园、网球公园、凌公塘文化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公园及南湖音乐厅、中国斗牛馆、非遗文化展示馆等串联在一起,组成凌公塘滨河原生态景观带,是“水都绿城”东南片区一条重要的绿色生命线。2018年度凌公塘河道成功获评区级五星级“美丽河道”、市级“美丽河道”,凌公塘沿河绿道被评为第二届“
浙江省最美绿道”。
镜池戒碑
镜池戒碑,位于
杭州市富阳区西部的潘堰村,新登古城北五公里处,是一个自然风光与深厚历史文化并存的村庄。村中的东山坞是东安凌氏族人的聚居地,凌氏为
孙吴名将凌统的后裔,具有悠久的家族历史。村内的镜池清澈如镜,由凌统后人即
唐朝凌准命名并常自照自醒,以此寓意清廉自守,此池及其背后的故事逐渐形成了凌氏独特的20字家训:后世裔孙牢记公言,为民诚朴,居官清廉,名此塘为“镜池”。镜池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凌氏家族清廉精神的象征。明朝时,凌氏家族中出现了廉正直臣
凌镐,他继续传承并发扬了家族的清廉传统。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小说
百骑劫曹营。故事见于《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
曹操。”
影视形象
京剧
《百骑劫魏营》中的凌统,在剧情中,魏将
张辽率兵南下,意图侵犯
孙吴。吴主
孙权派遣甘宁去夺取皖城,以切断张辽的粮道。甘宁成功完成任务并返回,孙权设宴为他庆祝。然而,凌统与甘宁有杀父之仇,原本想在宴会上刺杀甘宁。但甘宁以国家大义为重,劝告凌统不应因私仇而损害国家利益。后来,在孙权的开导下,凌统放弃刺杀甘宁的计划。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凌统得到甘宁的救助而脱险,两人最终结为生死之交。
人物评价
《
三国志》作者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统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
三国志》
(黄)盖将略吏能,皆有可称;(蒋)钦折节好学,以公灭私,(徐)盛愤惋于
邢贞,统降意于盛暹,(丁)奉破强敌、夷钜奸,舒徐不迫,皆江东之翘楚。——宋《
续后汉书》
相关影响
凌氏后人在潘堰村(现
杭州市富阳区西部新登古城北面五里有余),秉承先祖清廉奉公的精神,致力于水利兴修与荒地开垦,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提升了村民幸福感。为纪念此精神,潘堰村还编纂了凌氏宗谱并修建了
聂氏宗祠。近年来,该村深化凌氏家风家训的传承,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村务管理,积极打造“清廉村居”,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还建设了丰富的文化设施,塑造了清新和谐的乡村风貌。漫步潘堰,无论是清风长廊、方廉墓碑还是家家户户门前的家风家训,都彰显着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凌氏族人更是以勤廉为本,在各个领域贡献力量,特别是凌荣高、凌荣庭兄弟,以自身成就引领村民共富,让东安凌氏的家风家训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