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寿易,著名土力学家、工程师。40年代提出土的结构对强度的影响以及用能量观点提出剪胀率对无粘性土内摩擦角的效应新概念;50年代提出了高速公路软基沙井加固新技术,被工程界广泛应用。他提出的地面
沉降计算方法和控制措施,对中国城市建设有重大实用意义和理论意义。他是中国海洋土力学研究的开拓者,为中国土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简历
1936—1939年 上海交通大学
土木系学习,获工
学士。
1939—1943年 任云南
滇缅铁路工程局工务员。
1943—1946年
麻省理工学院土木系学习,1944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4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
1946—1947年 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力学实验室研究员。
1947—1953年 任
波士顿FaySpotford\u0026Thorndike工程顾问公司土工和结构工程师。
1953—1958年 任美国纽瓦克Edwards\u0026Kelcey工程顾问公司总土壤工程师、土工实验室主任。
1958—1991年 任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58—1962年 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岩土力学教研室副主任。
1960—1965年 任
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市土木建筑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1979—1984年 任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82—1986年 任
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2—1990年 任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副理事长。
生平概况
钱寿易, 1917年9月8日出生于
苏州市。父母早逝,钱寿易由大哥钱寿舒抚养长大。他自小聪明好学,天赋过人。1923年9月,考入省立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附属小学,1929年9月,考入省立苏州中学初中班,1935年9月,考入省立苏州中学化工科。同年,18岁的钱寿易分别参加了
浙江大学、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招生考试,由于成绩特别突出,被三所大学同时录取。
考虑到毕业后经济上能有所保障,钱寿易选择了进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学习。 1939年大学毕业时,正值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沿海大片国土相继沦陷之际。日军为了切断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炸毁了
滇缅公路。政府当局决定快修一条
缅甸到
云南省的铁路,钱寿易和几个同学毅然加入了筑路大军。1942年,
日本侵略军从缅甸打了进来,筑路的人们乘卡车仓皇撤离,日军骑兵又险些在公路上把他们截住,他们只得弃车钻入
高黎贡山,10天之后才从山上下来,一个个都成了野人似的。眼见日军侵略者践踏中国国土和烧杀中国百姓,钱寿易非常愤怒,他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1943年6月,铁寿易在大哥的资助下来到
美国,考取了美国著名学府
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土力学和结构力学。他于1944年和1946年先后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就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力学实验室研究员。在这段时间里,钱寿易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土的结构对强度特性影响的新理论。他的理论引起国际土力学界的重视。
1947年后,钱寿易先后担任美国波土顿FaySpotford\u0026Thorndike工程顾问公司土工和结构工程师,美国纽瓦克Edwards\u0026Kelcey工程顾问公司总土壤工程师、土工实验室主任。此时,美国花园州一条高速公路必须通过一片沼泽地,它那大片的厚厚淤泥就象条拦路虎似的横卧在那里。路堤若是筑在淤泥上,将会产生大量沉陷和滑坡现象,邻近两个工程都因设计不周和控制不严而败下阵来,工程
无法进行下去。钱寿易大胆提出了用砂井排水、加固淤泥、控制施工进度的办法,果然获得巨大成功。从此,钱寿易名声大振,
波士顿环球报曾为此给予他高度的赞扬。
1949年10月,钱寿易与当时在美国学习的施家?女士在波士顿结为伉俪,从此,钱寿易的事业在贤妻的协助下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但是,
美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生活并没能阻断钱寿易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他时刻向往着要以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1957年,钱寿易收到了前一年由美国回国的钱学森的来信,信中转达了祖国对海外游子的召唤,希望他返回家园报效祖国。这多年来怀有的报效祖国的心愿即将变为现实,钱寿易夫妻真是异常激动,他们决定以探亲的名义回国,并立即变卖了全部家产,一家人登上海轮,从
旧金山直抵祖国。
1958年8月,钱寿易在钱学森任所长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他还担任过力学研究所二室副主任、主任,所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随后,还担任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土岩力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
哈尔滨市土木建筑所研究员、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究员、副所长等职。钱寿易对后两个所的科研规划及重大课题选择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党和人民的关怀给了钱寿易无穷的力量。1959年1月的一天,
邢台市东川口一阵巨雷般的爆炸声响过之后,象是鬼斧神工,把岸边的半个山“搬
进”了波涛汹涌的水中,如长虹卧波,一座20米的土石坝顿时锁住了河流,钱寿易等主持的中国第一个定向爆破筑堤工程获得成功。两年之后,又一座高57米的、规模更为宏大的土石坝横亘
南水,钱寿易在
韶关市乳源组织的爆破筑坝截流工程又获成功。以后,钱寿易又领导和参加了定向岩石爆破筑坝、聚能爆破、爆炸深耕、爆破打井、爆炸开湖、爆炸平原造山、压密淤泥等工程施工。
60年代初,钱寿易又成功地提出减少地下水开采、用人工回灌方法减少沉降,解决了
上海市地面沉降问题,荣获了
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文化大革命”中,钱寿易也像其他著名科学家一样受到了冲击,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对
社会主义祖国无限热爱的信念。
1979年开始,钱寿易带领土力学课题组,瞄准了新的重大课题——中国的近海石油开发及近海工程。钱寿易不顾自己已是年迈高龄之人,仍然亲临第一线进行指挥,拿下一个又一个的工程,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
钱寿易不仅为中国海洋开发事业和海洋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培养了许多学生和学科带头人。他先后培养了2名博士生和6名硕士生,创建了一支优秀的海洋土力学科技队伍,承担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有关海洋土力学和科学院七五计划中的重大科研及生产任务,并经常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在1981年召开的有关岩土地震工程和土动力学的国际会议以及1982年召开的近海结构特性的国际会议中,他担任了分组主席;在1985年第十一届国际土力学和基础工程会议的近海结构基础讨论组,他任委员会成员;在1988年区域性土工程问题国际会议中,他任分组主席。同时,他与挪威土工研究所和
加拿大建筑研究所合作进行海洋土的静动力特性的研究。
钱寿易还身兼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及第一任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副理事长, 《
力学学报》 、 《
岩土工程学报》 、 《
土木工程学报》 、 《海洋工程》 、 《力学进展》编委,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会员及海洋岩土工程委员会委员,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分会土性委员会特邀顾问, 《国际岩土试验》编委。
钱寿易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
社会主义,积极拥护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一贯埋头实干、刻苦钻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品德高尚、忠厚朴实、为人正派、平易近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科学家钱寿易在科学园地默默地耕耘了近半个世纪,累累果实缀满了他生命之树。1991年1月21日,年已73岁的钱寿易,作为联合国开发署UNDP项目主任率领海洋土工组赴
美国进行考察与谈判,不幸于1月29日在美国
旧金山病逝。
人物成就
地面沉降处理
从1921年到1949年的观测发现,当时
上海市已平均沉降367毫米。1965年的调查也表明,以市区为中心的3000平方公里地面,已变成了蝶形
洼地,在44年里共沉降了1.6米,严重处的沉降达2.63米,年最大沉降率为200毫米,导致海水倒灌。当时,上海地面沉降现象已对城市、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上海地面沉降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早自1963年,钱寿易就率领力学所七室有关人员对上海市地面沉降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实验室的反复模拟实验和现场
沉降资料分析,他提出了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的科学论据和土体压缩机理,并指出测定现场
土层内孔隙水压力对探讨沉降机理及采取控制措施的必要性。他还设计了就地测试方案及现场孔隙水压力仪,建立了沉降计算方法。通过14年的实测资料
表明,钱寿易建立的计算方法是正确可靠的,提出的控制沉降方法也是合理的。1964年,
上海市采取了减少开采地下水的措施。翌年,地下水开采量减少57%,地面控制年下降2.21毫米;同时采用人工回灌的方法,将
黄浦江水注入百米地下。1966年,地面回升了6.3毫米。上海地面沉降问题得到控制的事实,充分证实了钱寿易的科学论断。
在控制地面沉降过程中,钱寿易等人共发表了15篇有价值的论文,其中有关沉降计算和控制的研究文章被中国推荐到1981年6月召开的第十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年会进行交流,得到同行们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成功的经验总结,值得参考采用”。
中国科学院和
全国科学大会也对钱寿易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项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
科技成果奖。
海洋土力学
70年代,国外关于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取得很大进展,发展中国的海洋石油事业势在必行。由于海洋具有特定的严峻环境,海工结构的要求与陆上结构有很大差别,海底
土层的成因和特性又与陆地很不相同,使海洋工程的基础设计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使钱寿易受到极大的鼓舞。年过
花甲的他,毅然投身到海洋开发的科研领域。他不辞辛劳地奔赴
南海、
渤海和
东海,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海洋土力学这一研究方向。他高瞻远瞩,紧密结合国家的需要,对海洋土力学的研究作了规划,提出首先从中国典型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区入手,抓住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所必需的采油平台和海底输油管线场址的工程地质调查和评价这一关键问题开展工作。他根据中国海洋环境条件的特点和
中国科学院的优势,提出:“海洋工程地质调查和评价必须组织多学科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补充、解释和验证,并以力学分析方法进行定量的评价。”这一建议得到原国家经委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为此他率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武汉岩土力学所、南海海洋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所等5个研究所的有关科技人员,组成了一个包括海洋土力学、地震工程学、工程地质学、海洋地质和海洋土质学等的多学科专家队伍,以微观和宏观、现场实测和室内试验、古地质环境演化和
沉积物的
应力历史、海流与
海床在波动应力下相互作用等多方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全面探讨中国典型采油区海洋工程地质条件的内在规律。
1983年,他承担了国家经委下达的“11—1海区工程地质调查和评价”的攻关任务。他担任该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制定总体方案,亲临现场指导科技人员工作。他考虑了
土层分布;波浪作用对土的强度影响;滑动破坏面上,由于主应力方面的变化而导致不同的强度值;应力路径、应变率、
剪应力交复和频率、排水固结条件、应力历史和风暴周期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突破了国际上单因素分别考虑的模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有关方面专家认为:“这是国内一项开拓性工作,填补了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同类工作的技术水平,并在某些分析评价的深度方面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