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市镇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辖镇
景市镇,达州市达川区下辖镇,地处达川区南部,东邻万家镇,南与平滩镇接壤,西与百节镇毗连,北接石板街道福善镇。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17504人。
历史沿革
春秋,属子国。
战国,属巴国地。
东汉永元二年(90年),属宣汉县
清至民国,属达州市(今达川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置景市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镇改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乡。
1991年7月,乡改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景市镇辖中心、金龙、大坯3个居民委员会,皂角树、钟灵、高庙、镜子河、拱桥坝、长屋、一佛、梨子域、白阳坝、高板桥、红岩洞、文家场、茶园寺、团田坝、响水洞、柳树湾、寨子、牛家庙、洞山寺、厂子、堕鼓石2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个居民小组、16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景市镇辖3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中心街4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景市镇地处达川区南部,距达川区城区45千米,东邻万家镇,南与平滩镇接壤,西与百节镇毗连,北接石板街道福善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千米,总面积86.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景市镇地处四川盆东平行岭谷区、盆中丘陵区、盆周低山区连接地带。地处铜锣山系和五岭山系之间,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主要山脉有五岭山脉、铜啰山脉。境内最高点位于五岭山,海拔850米;最低点位于团田坝,海拔460米。景市镇
气候
景市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3℃,1月平均气温6.2℃;8月平均气温27.3℃。平均气温年较差1.5℃。生长期年平均322天。无霜期年平均311.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28.15小时,年总辐射116.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11.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1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10月,7月最多。
自然灾害
景市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大旱、洪涝、霜冻、雷击等。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末,景市镇主要矿产资源为煤、天然气、石油、石灰石、铁等。以煤的储量最多,有“乌金之镇”之称;天然气储量丰富,一号井已开采供气。
截至2011年末,景市镇耕地面积2.4万亩。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景市镇辖区总人口3414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200人,城镇化率21.1%。总人口中,男性17450人,占51.1%;女性16690人,占48.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2.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91人。
截至2017年末,景市镇常住总人口18365人。
截至2019年末,景市镇户籍总人口29658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1750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景市镇财政总收入9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业总产值173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60元。工业总产值67296万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1.3%。
2019年,景市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第一产业
景市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景市镇生产粮食18630吨,其中水稻7550吨,小麦2090吨,玉米400吨。
景市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景市镇生猪饲养量5.8万头,年末存栏量2.6万头;羊饲养量1.1万头,年末存栏量0.5万头;家禽年饲养量53.4万羽,上市家禽40.1万羽。
截至2011年末,景市镇累计造林54600亩,林木覆盖率38.8%。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9460亩,产量4325吨。
2011年,景市镇大型农业机械58台(辆)。
第二产业
2011年,景市镇工业总产值67296万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1.3%。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8万元,邮政业务收入16万元。
交通
景市镇境内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景福、景平、景百、金景四条主要公路以及100多千米的村社公路贯穿全境。
2011年,景市镇客运总量25万人次,货运总量52.8万吨。县乡(镇)级公路5条,总长118千米。2011年,景市镇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42辆,98吨位;客运汽车6辆、174座位。景市镇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景市镇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580人,专任教师24人;小学10所,在校生3180人,专任教师7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00人,专任教师6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景市镇教育经费达132万元。
文体事业
1970年,景市镇建立有线广播站;1989年,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52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30%。
2011年末,景市镇有电影队1个,年放映场次300次;文化站1个,综合楼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农家书屋19个,各种民间文艺队8个。
2011年末,景市镇有体育健身中心1个,篮球场10个,排球场2个,各种体育设施56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1%。1997年被评为省先进体育镇。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景市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个,固定资产总值81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6人。
2011年,景市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0482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景市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户,人数63人,支出14.4万元,月人均190元;城市医疗救助3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0人次,共支2.1万元。
2011年末,景市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30户,人数1690人,支出81.1万元,月人均4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6人,支出17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58人,支出31.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08人次。
2011年末,景市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5人,抚恤事业费支岀35万元。社区服务设施28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个,社区服务站5个。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景市镇有邮电网点3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2万份(册)。移动电话用户10800户;光缆线路总长达20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520个,宽带接入用户890户。
基础设施
能源
2011年,景市镇煤炭企业6家,年产煤30万吨;年用电量1000万千瓦时。天然气管线500千米,天然气用户
1800户,燃气普及率80%,月天然气平均用量16200立方米。
2011年末,景市镇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9.5千米,生产能力600吨/日,年工业用水1800吨、生活用水14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供电
2011年末,景市镇镇区拥有主变压器8台,总容量2500千伏安。综合电压合格率99%,供电可靠率100%。
燃气
2011年末,景市镇镇区天然气管线15.8千米,天然气用户800户,燃气普及率80%,月天然气平均用量6万立方米。
文化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1821~1850年),贡生柏某于当地关林门书楹联“景物艳通川莫负石笋烟霞宝林风月,市依古刹共拜瞻桃园兄弟汉室君臣”,后世人取其首字联袂成词得名。
景市镇有玉佛寺双塔、五灵山寺残垣、古庙古桥等古迹。
地方特产
景市镇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州脆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县苎麻和达县乌梅
达州脆李果实中大,圆形,果顶平或微凸;果面黄绿色,果粉中多、灰白色;缝合线浅、明显、不对称;果肉淡黄色,肉质脆,汁液中多,味甜、浓,离核。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达州脆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达县苎麻,具有强度好、单纤维支数高、纤维长等特点。达县苎麻的单纤维强度为35~40克,束纤维强度为52克左右;达县苎麻平均单纤维支数在1900~2200米/克支,纤维支数最高可达2402米/克支。
2007年03月05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达县苎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为《药典》收载品种“耳梅”。乌梅主产在四川等处行中书省贵州省福建省等地,四川达川区达县乌梅的原生资源地和主产区,果实椭圆形,青塘中学透黄,种核属椭圆籽类型,两侧无棱线,呈流线型边缘。果肉率85.5%,达县乌梅初加工后成品呈不规则的耳扁球形,直径1.5~2.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一端有圆形的果柄痕。果肉柔软,乌黑色或黑褐色。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小凹点。
2010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达县乌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旅游
景市镇旅游景点有石笋、猴子岩石猴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交通
社会
教育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基础设施
文化
地方特产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