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绵粉蚧
昆虫纲同翅目动物
扶桑绵粉(Phenacoccus 火蚁属),又称棉绵粉蚧或红火蚁绵粉蚧,是一种半翅目昆虫,属于粉介壳虫科绵粉蚧属。
形态特征
一龄若虫
长710-730um,宽359-380um。
二龄若虫
长0.75-1.1mm,宽0.36-0.65mm。
三龄若虫
长1.02-1.73mm,宽0.82-1.00mm。预蛹和蛹非常小,预蛹总长1.35-1.38mm,腹部前端宽525-550um。
成虫
雄成虫羽化后从包裹蛹的白色丝茧后端开口退出来, 虫体较小, 黑褐色, 长约1. 24, 宽0. 30mm。头部略窄于胸部,于胸部交界处明显溢缩, 眼睛突出, 红褐色; 口器退化; 触角细长, 丝状, 10 节, 每节上均有数根短毛。胸部发达, 具1对发达透明前翅, 翅脉简单, 其上附着一层薄薄的白色蜡粉, 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足细长, 发达。腹部较细长, 圆筒状, 腹末端具有2对白色长蜡丝, 交配器突出呈锥状。
雌成虫卵圆形, 刚蜕皮时身体淡绿色, 胸、腹背面的黑色条斑明显体长约2. 77mm,宽1. 30mm; 随着取食时间延长,体色加深, 身体变大, 体表白色蜡粉较厚实, 胸、腹背面的黑色条斑在蜡粉覆盖下呈成对黑色斑点状, 其中胸部可见1对, 腹部可见3对; 体缘蜡突明显, 其中腹部末端2~ 3对较长; 在与雄成虫配对之后, 临近产卵之前, 其体长可达3. 50mm, 宽1. 84mm, 而到了生殖期, 其身体尺寸甚至达4. 00~ 5. 00 mm (体长);2. 00 ~3. 00 mm (体宽)。
虫蛹
总长1.43-1.48mm,腹部前端宽475-500um。卵产在白色棉絮状的卵囊里,刚产下的卵橘色,孵化前变粉红色。随着时间延长, 体色逐渐变深, 呈浅棕色或棕绿色(头、胸部颜色较深) , 此时体表开始分泌柔软的丝状物包裹身体, 从而进入蛹期,蛹包裹于松软的白色丝茧中剥去丝茧,可见蛹态为离蛹, 浅棕褐色, 单眼发达, 头、胸、腹区分明显, 在中胸背板近边缘区可见1对细长翅芽, 此阶段体长约1.41mm, 宽0.58mm。
分布情况
扶桑绵粉蚧原产北美,1898年由美国昆虫学家J.D. Tinsley在新墨西哥州发现并首次描述。1991年在美国发现危害棉花,随后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相继有报导发现。我国2008年在广州市首次发现,2009年在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浙江省等8省(自治区)棉花上发现。
目前全球分布情况为:北美洲:墨西哥、美国;南美洲古巴牙买加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巴拿马共和国、巴西、智利、阿根廷;非洲:尼日利亚贝宁喀麦隆;澳洲:新喀里多尼亚;亚洲巴基斯坦印度泰国、中国台湾。此外,它还分布在欧洲、加拿大、其他亚洲国家、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在印度,绵蚧已成为棉花的严重害虫。
繁殖
粉介壳虫科繁殖量大,单头雌性成虫产卵量为200~ 862粒, 平均产卵458粒。雌虫产卵前期的发育历期为13~ 18. 5 d, 平均15 d; 产卵历期8~ 26. 5 d, 平均18 d。
主要寄主植物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很多,已知的有57科149属207种;其中以锦葵科茄科菊科豆科为主,结合我区农田植被情况,本地适宜粉蚧寄生的植物品种有10科27种,具体为锦葵科中的棉花、木槿、苘麻;茄科中的番茄、茄子、辣椒、枸杞、龙葵;菊科中的苍耳小蓬草苦荬菜鳢肠葫芦科中的南瓜、冬瓜、西瓜、苦瓜、丝瓜;旋花科中的蕹菜蕹菜番薯牵牛芝麻科中的芝麻;禾本科中的玉米、牛筋草、狗牙根大戟科中的蓖麻铁苋菜马齿苋科中的马齿苋;苑科中的野苋菜等。在印度,冬虫夏草被报道为昆虫的新寄主。
生活史
扶桑绵粉蚧是多食性昆虫,其生活周期为23-30天,成虫体粉红色,表面覆盖白色蜡状分泌物。生殖力强,雌成虫可产500-600粒卵,每年可发生10-15代。成年雌虫在卵囊中产下数百个卵。孵化后,幼虫爬开,分散到植物的其他部分。在干燥条件下,它们会移动到根部和下部叶片和茎部,但在湿润条件下,它们更喜欢植物的上部。它们可能会被鸟类或动物无意中带到其他植物上。成年和幼虫从寄主植物吸取汁液,并将多余的液体分泌为蜜露。毛霉往往会在蜜露上生长,蚂蚁经常在绵蚧中吸食分泌物。成年和幼虫的天敌包括瓢虫,一种小蜂是有效的寄生虫。
危害与防治
危害特性
扶桑绵粉蚧对棉花的为害特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以幼虫和成虫的口针刺吸棉株的叶、嫩茎、苞片和棉铃的汁液,致使叶片萎蔫和嫩茎干枯,植株生长矮小症,棉桃过早脱落,严重时棉叶完全脱落;二是在棉花被粉介壳虫科侵害部位如棉株顶尖、茎及枝秆上堆积白色蜡质物质;三是为害部位因粉蚧排泄的蜜露,引诱蚂蚁的剧烈活动,滋生黑色霉菌,影响棉花光合作用,生长受抑制;四是粉蚧易转移扩散,粉蚧通过风、水、蚂蚁、人在田间的活动和被侵染材料的调运等其他人类活动进行传播,使其迅速扩散到新地区,不断扩大为害范围;五是高温低湿有利于扶桑绵粉蚧的迅速繁殖,增加危害程度。据调查,被棉花粉蚧为害后的棉花减产40%以上,部分田块可能绝收。在印度,棉花产量平均减少35%。
防治技术
棉花粉介壳虫科营孤雌生殖,雌性成虫独自产卵400-600个,这些卵在3-9天之内可长成幼龄粉蚧。幼龄粉蚧可到处爬行,成虫有粉状蜡质覆盖物,药液不易直接进入体内,抗药性强;棉花拔除后,这些害虫能在其他植物、棉花秸秆和储存起来用作燃料的植物上生存,繁殖生活场所多样性;粉蚧具有黏性,可以附着于农机具、动物、棉农和普通人身上,并随着他们的移动而传播。由于上述诸多特点,在防治上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粉蚧消灭在初入侵阶段。
1. 加强虫情监察。棉花种植后,要及时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及时发现,及早防治。
2. 农业防治。及时铲除农田内外杂草;整地时消灭蚂蚁群。
3. 化学防治
- 选择对路药剂品种:主要药剂品种有氯吡硫磷吡虫啉丙溴磷、灭多威等。
- 科学施药:棉花粉介壳虫科寄主多,在对棉株进行喷药的同时,对田间、沟边路边的其它植被也要同时喷药防治。施药方法:在扶桑绵粉蚧低龄若虫高峰期,每亩用40%毒死蜱100-12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喷雾时棉株要整株喷药,上下正反喷洒周到。发生严重的地方要向土壤施药,使药剂能够渗入到根部,以消灭地下种群
入侵名录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参考资料
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2-0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一龄若虫
二龄若虫
三龄若虫
成虫
虫蛹
分布情况
繁殖
主要寄主植物
生活史
危害与防治
危害特性
防治技术
入侵名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