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不能忘记的》是作家
张洁发表于《
北京文学》1979年第11期上的短篇小说。后收录于作者的同名小说散文集。
小说通过一个名叫珊珊的30岁未婚女青年对已故母亲的回忆揭开了钟雨与老干部“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
作品简介
“我”(珊珊)是个三十岁的未婚女青年,已经到了必须谈婚论嫁的年纪,而且身边有一个在外人看来十分理想的求婚者——乔林,但是,“我”对于是否应当大多数人一样过一种婚姻与爱情分离的生活感到困惑。这时,“我”想起了已经去世的母亲——作家钟雨的感情经历。“我”的母亲因年轻幼稚,糊里糊涂地与一个
花花公子式的男人结了婚。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分手了。但“我”发现母亲心中一直深爱着另一个男人——一位老干部,并在“爱,是不能忘记的”笔记本里写下了她对他的无限深情。那个男人出于报恩和责任与一个因救他而牺牲的老工人的女儿结了婚。他虽也深深地爱着“我”的母亲,但却因道义上的心理障碍而无力言明。他们彼此心心相印,但却从未有过让人沉醉的亲近。他们曾相约互相忘却,但却梦中时时相见。就连他去世后,她仍然觉得他活着,依然用她的笔对他倾诉着她的情和爱。
创作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原地区文坛上
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不仅在文学理论与创作上,而且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引发了一场大讨论。人们从科学技术等诸多学科领域对人性的概念内涵、人性与阶级性、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与文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人道主义文学创作思潮的出现,是对文革非人道、反人道的文化思想的一种“反叛”。人们在批判与反思文革反人道主义时,呼唤人性与人道主义就成为合乎逻辑的历史阶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伤痕文学还是反思文学,如
刘心武的《爱情的位置》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
戴厚英的《
人啊,人》,对历史创伤进行揭露,对人的社会历史命运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时,从不同的思想层面,都以人的基本生存权利为基础,对人性、人情、人的价值与尊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断言,在消灭了
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婚姻中一切经济考虑消除后,建立在真正的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正是最牢靠的婚。“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而女作家
张洁以女性特有的敏感,认识到在当时中国社会的生活中,真正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没有多少,而权衡利害的婚姻却随处可见。张洁写作《爱,是不能忘记的》,就是想用文艺形式表达出她读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体会,表达了自己对婚姻与爱的观念。
角色介绍
钟雨
钟雨是一位作家,她没有丈夫,却有着“我”和一个自己的家。年轻时由于幼稚、轻信,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公子哥儿”,终于因无爱而离异,这段经历造成她更加关心婚姻的实质——真正的爱情。正当她在孤独中生活并独立抚养自己的女儿时,在她面前出现了一位“白发生得堂皇而又气派”的老干部,他那成熟而坚定的政治头脑,他在动荡的革命年代出生入死的经历,他活跃的思维、工作上的魄力,文学艺术上的修养,深深地吸引着钟雨。但老干部是有家庭的(尽管他是在战争年代出于人道而非爱情和一位工人的女儿结合的),现实的道德和法律都不允许他和她越雷池半步。钟雨把爱深深地埋人心底,在孤独中,以珍藏、抚爱他赠送的《
契诃夫小说选》为慰藉,在写有“爱,是不能忘记的”的笔记本中倾诉衷肠,直至离开人世。
老干部
曾是钟雨所在机关的领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一位老工人为掩护他而牺牲,基于道义、责任、阶级情谊和对死者的感念,他与老工人的女儿结了婚。经历了几十年风雨,他们可以说是患难夫妻。然而,不相信爱情的他,到了五十几岁却与作家钟雨产生了足以献出全部生命的爱情。因为碍于社会道德规范,他与钟雨刻意保持着距离,曾相约互相忘记,但都无法忘记对方。在文革中,因为坚持真理、挑战红极一时的“理论权威”而受到迫害,1969年,死于非命。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张洁在《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深切地描写了没有婚姻的爱情的痛苦与没有爱情的婚姻的不幸,并不是表层地批判所谓的封建传统道德对爱情的束缚,而是尖锐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与传统观念对人性、人的自由的剥夺以及在这种束缚与剥夺的语境中人的精神困境。小说还在中国时代社会变迁的广阔背景上探讨人类的情感尤其是女性的心灵,在当代作家中较早地阐释、表现了女性意识。
钟雨已经与丈夫离婚,自然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可是她爱上的却是一个有妇之夫。老干部有自己的家庭,与妻子的关系是建立在道义之上的,他与女作家一见钟情,并深深相爱,显然是一种婚外恋。因此,他们必然要陷入道义与爱情的矛盾痛苦中。用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来看,他们的爱情是不道德的,违背了世俗的伦理准则,而用理想的或现代的爱情婚姻观念来看,合现的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应该解体。这种婚外恋虽不合道义,却合乎人性。同样善良、理智的钟雨和老干部,他们的悲剧恰恰在于,为了道义,为了不对老干部的妻子造成伤害,他们就在现实面前止步了。她以牺牲自己的爱情为代价,维系了老干部的道义婚姻。
《爱,是不能忘记的》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作者
张洁在此看重的不爱情的结果,而是对于理想爱情的追求的过程。钟雨与老干部的爱情是理想化的爱情,二人追求的不是肉体的结合,而是精神情感上的相通。为此,作品揭示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无奈。正因为有这么多现实人生的残缺,才有了理想美梦的追求,并以理想的精神追求,来填补现实情感上的残缺,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超越。作者通过人物的爱情悲剧,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异常现象:没有爱情的婚姻和不被尊重的爱情。作家以人文知识女性的情怀,探寻着理想的爱情、婚姻,以及这种理想与现实人生境遇的矛盾冲突。合理的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精神相通、真心相爱的婚姻才是合乎人性本质的。而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又是建立在具有独立个性、自我肯定、自由平等基础之上的。现实的悲剧在于,符合人性本质的爱情在现实中无法变成婚姻事实,而违背人性、没有爱情的婚姻,却不仅成为现实,而且还以社会伦理道德的名义得到肯定和维护。小说透过爱情与现实的悖谬,使人们看到,人要实现自我解放是何等艰难,同时,作家在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合理的、符合人性的理想婚姻。
艺术特色
客观叙事形式
小说用第一人称讲述的却是“别人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的故事”。主角是母亲,而视角却属于女儿,即由“我”(女儿)来说“她”(母亲)的情爱故事。
这种安排突破了
中原地区社会一直以来的长者忌讳和情爱忌讳,可以说是一种叛逆性叙述方式,而且借合作品的发表年代,其文化冲击力可想而知。《爱,是不能忘记的》在叙述选择上就带上了鲜明的文化进步性,表现了一种对人的
自然观——人对自身属性的正视和承认。
而这种对叙述人的特殊选择,小说对事件的展示就成了一种间接展示,摆脱了中国传统文学常用的直接展示法(即让主角自我倾诉或由作家进行全景描绘)。《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叙述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察,是活首的女儿根据蛛丝马迹对去世的母亲所做的猜测,没有自我抒写时那种一览无余,也没有作家进行权威叙事时的无所不知。这路间接展示使每个情节的出现都成为一种发现,使情节的串联带上几分推理成分,因而使小具有了类似侦探小说的悬念,弥漫着扑朔迷离的神秘气氛,由此利用读者的好奇心逐步掌握住读者。把叙述者放在与读者差不多一样无知的地位,对读者造成有效刺激,调动读者投入作品的积极性,让其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先写母亲对自己私生活的遮掩,把一个谜交给读者,然后再写《契诃夫选集》的故事,提供了解谜的线索,然后又发现那个写着“爱,是不能忘记的”的笔记本,把那些零散的片断联缀起来。这样的叙述是对读者的引诱,也显示了现代叙述方式在效果上的优越。同时,作者通过笔记本的内容描写母亲钟雨的内心,而非运用“全能视角”,这就使对人物内心的洞察变得“可信”,使作品显得更“真实”。这种叙述方式使得叙述人和作家对爱情的理解变成了一种探讨,而不是一种权威的公布或强制性的要求。
主观抒情风格
《爱,是不能忘记的》在立意上有明显的写主观的倾向。爱情与婚姻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不能回避的话题。然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们往往把婚姻当作传宗接代的形式,当作一种交换的买卖,忽视或低估了其中爱情的存在和价值。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正是通过女作家钟雨和那位老干部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关系描写,否定了过去时代的那种无爱的婚姻,突出地表明了自己对爱情和婚姻问题的主观看法,探索了在新的时代里人们应该如何把夫妻间的结合建立在具有真正的爱情基础上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在小说中直接表露了她的爱憎情感,以及她在爱情婚姻等问题方面的许多独特感受和见解。在小说开篇即由“我”的心理描写提出问题:“我不由地想:当他成为我的丈夫,我也成为他的妻子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把妻子和丈夫的责任和义务承担到底呢?也许能够。因为法律和道义已经紧紧地把我们拴在一起。而如果我们仅仅是遵从着法律和道义来承担彼此的责任和义务,那又是多么悲哀啊,那么有没有比法律和道义更坚固、更坚实的东西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呢?”“到了
共产主义,还会不会发生这种婚姻和爱情分离着的事情呢?”到小说的最后,作者更大声疾呼:“别管人家的闲事吧。让我们耐心等待着,等着那呼唤我们们的人,即使等不到也不要糊里糊涂地结婚!不要担心这么一来独身生活会成为一种可怕的灾难。要知道,这兴许正是社会生活在文化、教养、趣味等等方面进化的一种表现。”
其次,《爱,是不能忘记的》的情节安排洋溢着深沉而浓烈的抒情风格。作者在作品中没有详尽地描写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生活经历,也没有具体地展现他们活动的社会和工作环境,甚至连男主人公的姓名也没有向读者明确。对小说中的这些情节因素,作者都做了淡化处理。作者在小说中所采用的是一种类似写散文的方法,通过对片断往事的回忆来断断续续地展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揭示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抒写了对爱情、婚姻等方面的人生感慨,从而使作品始散发着深沉而浓烈的抒情品格。为了突出这种抒情特性,作者为主人公配置了许多抒情“道具”。例如,那个写有“爱,是不能忘记的”笔记本,以及那套永远屹立在女主人公书架上的契诃夫小说集等,都是作品中至关重要的抒情要素。
此外,《爱,是不能忘记的》还采用了种种散文化的语言,借以突出和强化这种抒情风格。它哀怨凄惋,酣畅淋漓,如泣如诉,真诚坦率,较好地表达了主人公和作者的心声。在描写钟雨与老干部的爱情至死不渝时,作者写到“哪怕千百年过去,只要有一朵白云追逐着另一朵白云;一棵青草傍倚着另一棵青草;一层浪花拍着另一层浪花;一阵轻风紧跟着另一阵轻风……相信我,那一定是他们”。
理想化人物形象
作者
张洁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呈现理想化色彩,脱离生活原型的复杂,只成为某种心灵力量的载体,其笔下人物形象的典型是某种人格品质高度要括化的典型。立意就是以作品中的人物承载作者本人爱憎情感和心灵力量。在《爱,是不能忘记的》中,作者刻意没有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于女主人公钟雨和男主人公,作者几乎不提及他们的其他社会关系及生活、工作经历,也没有在外貌、行动等方面过多着墨,着力刻画的是他们那份追求爱情的执着、至纯及至圣。女主人公钟雨与老干部一生相处的时间不到二十四小时,可却对他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爱情,并将此爱情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而老干部“为了看她一眼,天天从小车的车窗里眼巴巴地瞧着自行车道上流水一样的自行车辆……担心着她那辆自行车闸灵不灵,会不会出车祸……他在百忙之中也不会忘记注意各种报刊,为的是看一看有没有我母亲发表的作品”。作者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关系中间排除了一切世俗的、物质的因素,其中包括性因素。苦恋的男女主人公连一次手都没有握过,这样,在男女主人公之间,就只剩下了纯粹的精神吸引和精神倾慕。作者通过塑造这种理想化人物形象,向读者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热烈向往之情。
作品评价
王蒙认为,《爱,是不能忘记的》写的是“人的感情,人的心灵中的追求、希冀、向往、缺憾、懊悔和比死还强烈的幸福与痛苦”。
作品影响
《爱,是不能忘记的》发表后曾引起观点针锋相对的评论。老作家
黄秋耘在在1980年第1期《
文艺报》上发表《关于张洁作品断想》一文指出该作品探讨的是
社会学问题,启发读者认真思索“我们的道德、法律、舆论、社会风气等等加于我们身上和心灵上的精神枷锁是那么多……而这当中又究竟有多少合理成分。等到什么时候人们才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意愿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而以
李希凡为代表的反对者认为作品格调不高,在思想上存在弱点,离开充满浓厚的抒情气息的语言外壳,小说的思想本质是极为贫弱和渺小的,“被作者表现为给男女主人公带来爱情痛苦的传统道德标准,不仅不是我们社会在人类情感生活上所造成的难以弥补的缺陷,而且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必应具备的精神道德和思想情感境界”(1980年第5期的《
文艺报》《“倘若真的有这样的天国……”》)。读者中也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绝大部分读者和评论者对钟雨和老干部怀有深切的同情,但也有的读者认为,作品是在宣扬男人背弃妻子另觅新欢。
从总体上讲,大多数读者和评论家的意见是对这篇小说持肯定态度。
作者简介
张洁,辽宁抚顺人。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
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著有长篇小说《
沉重的翅膀》、《
只有一个太阳》、《
无字》,小说、散文、随笔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张洁文集》(四卷)、《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十多部,游记文学集《域外游记》、《一个中国女人在欧洲》等。曾获1989年度
意大利马拉帕尔蒂国际文学奖,《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1978年(首届)、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祖母绿》获全国1983—1984年优秀中篇小说奖,《
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
茅盾文学奖,《
无字》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北京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小说选刊》2001—2002年优秀长篇小说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女性文学奖,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