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1942年6月4日—),男,四川成都人,曾使用笔名杨弟、赵壮汉、陆离、文质彬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著名
红学研究家。
刘心武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并先后担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等职务,并加入了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77年发表首篇短篇小说《
班主任》,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刘心武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2005年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2011年出版《
刘心武续红楼梦》,2014年推出《
飘窗》,2020年发表《
邮轮碎片》。他还集成了《润》、《恕》和《悯》。2021年3月,他的个人播客节目《听见·刘心武:读书与人生感悟》上线
喜马拉雅。
刘心武的作品多以关注现实为特点,其中《
班主任》在文坛上颇有声誉。他的长篇小说《
钟鼓楼》曾获得
茅盾文学奖,并于2019年9月23日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刘心武系统总结了
红学研究的成果,以
人道主义精神观察和再现社会与人,也以文学为媒介涤荡更多人的灵魂,始终保持了时代发声者的姿态,并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2年6月4日,刘心武出生于
四川省成都市,家庭排行第五,出生时家庭生活困窘,处于
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阶段,父亲给他取名“心武”,希望以武力驱逐
日寇。1950年随父到
北京市,爱好文学,读儿童书籍和成人读物。1958年在《
读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文章,1959年因故未能进入大学,被师范学校录取。
刘心武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在北京一所中学教学15年,期间因“文革”被派到农村劳动。1970年结婚,1976年后任
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
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在此之后先后担任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等职,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87年9月23日应
纽约华侨时报的邀请,赴美国访问并在
哥伦比亚大学等13所大学讲学,为期六周。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
红楼梦》研究者,获
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优秀长篇小说奖等荣誉。
写作经历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
班主任》,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1986-1987在《
收获》杂志开辟《
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由于该小说违反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1987年,刘心武辞去《人民文学》主编一职。后由于他对此作出了诚恳的自我批评,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决定他回编辑部主持工作。
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到2005年初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30种。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
瑞典、
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1993年开始发表《红楼梦》研究论文,陆续出版多部专著,后修订增补为《
红楼望月》,出版专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
改革开放以后,刘心武对城市发展的关切与少年时期对建筑物的欣赏兴趣交融在一起,催生出他的建筑评论。建筑界对刘心武的涉足不仅十分宽容,而且持欢迎鼓励的态度,他甚至被请到
北京电视台录制播出过8集《刘心武话建筑》,还出版了《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
材质之美》等颇为专业的著作,发表了诸如《话说天花板》《话说卫生间》系列文章,把评论触角延伸到居室设计装潢领域。
近期动态
2005年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原定为36讲。2005年末,刘心武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讲解了他的“秦学”观点遭到多位
红学批评。按说一种研究被“学术界”讨伐”本该销声匿迹的。但有趣的是,不少文学界人士却持更加宽容的态度。在网上,“刘式红学”更是获得了网友的绝对性支持。2007年起继续主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及《〈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至2010年共计播出61讲。
2006年4月12日,应纽约华美人文学会之邀抵达
美国,4月16日于
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两次“红楼揭秘”演讲。继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系列节目。于2011年3月1日出版《
刘心武续红楼梦》。刘心武谈到,即使新红学已经发展了百余年,但人性是永远都捉摸不诱的,所以文学不死。《
红楼梦》是一部与人性的大作,所以一直有研究的价值。它不像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有定律,文学不可以这样,所以他表示,《红楼梦》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
2014年推出长篇小说《
飘窗》。2020年8月发表长篇小说《
邮轮碎片》。刘心武将2013年至2015年零散发表的文字集成一册《润》,又曾把2016年至2017年零散发表的文字集成一册《恕》,将2018年至2020年5月零散发表的文字集成一册《悯》。2021年3月30日,作家刘心武首档个人播客节目《听见·刘心武:读书与人生感悟》独家上线
喜马拉雅。
个人作品
小说
《钟鼓楼》
《
钟鼓楼》是当代作家刘心武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5年11月。《钟鼓楼》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
北京市钟鼓楼的故事,通过12个小时的时间,描写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丰富的生活场景,充分展示了80年代的北京生活和社会变革,个人的悲欢离合相互交织构成了北京市民的生活图。揭示了在人生的舞台上的不同人生,体现出空间感。故事发生在1982年12月12日这天上午5点到下午5点,四合院里薛家办喜事,在这场婚礼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状况:一位女大学生单恋着一个翻译,这个翻译和他的对象被一位农村姑娘骚扰,一位离过两次婚的女性追求一位副部长,北京乞丐后代到婚宴上蹭吃蹭喝。被一位老人不动声色地点穴,一位老编辑和一位文坛新秀发生争执,局长、编辑、翻译、大学生、工人、医生、演员等各式各样的人物齐聚一堂。刘心武在书前题记中写道:“谨以此作呈现:在流逝的时间里,已经和即将产生历史感的人们。”这表明,作者试图以所描绘的生活形象,表达出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遗存和现实变革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增强面对人生的自觉意识,清醒地富于创造精神地走向历史的明天。
《班主任》
1977年刘心武发表的短篇小说《
班主任》是由其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丰富的教学经验与长期的写作积累共同孕育而生的。刘心武1942年生于
四川省,八岁随父母入京,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知识青年。这代青年成长于革命胜利与新中国开创初期,因而人格往往具有
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色彩。幼年有志于成为导演或举重运动员的他,不经意间竟成为一名写作者。他的发表生涯始于1958年在《
读书》杂志发表《谈〈第四十一〉》,1959年起给《
北京晚报》的文艺副刊“五色土”投稿,在此园地发表了“一分钟小说”“儿童诗”“一夕谈”等五十来篇“豆腐块”。1961年,他毕业分配至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任教,在此工作十五年,其中担任了十年班主任。
1977年11月,刘心武在《
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
班主任》。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张俊石老师接受党支书的任务接收插班生宋宝琦,宋宝琦是文革中产生的体格健全但灵魂被扭曲了的“畸形儿”,他的堕落,不是按一般人的逻辑推理那样——因读了坏书而中毒,恰恰是文革中的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使他们什么书都不读而堕入无知的深渊。谢惠敏是文革中另一类“畸形儿”,其思维方式严重僵化,与宋宝琦的人生形态扭曲相比较,如果说宋宝琦的伤害是可见的,主要是“外伤”的话,谢惠敏所受的精神上的伤害更隐蔽,更具有“内伤”的特点。小说围绕着几个青年之间以及和教师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展开,讨论了“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对青少年留下心灵创伤、产生严重后果的教育问题。毫无疑问,《班主任》突破了“四人帮”给文艺划下的“禁区”,揭露并批判了“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同时,避开了对于
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定性,体现出作者在当时乍暖还寒的政治环境之下的小心翼翼。
《飘窗》
书中透过飘窗展开了一幅当代“
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包括薛去疾在内的近三十个人物,展现出当代各层人等的生存困境、人性尊严以及斑驳的世间风景。书中对
人道主义思想、知识分子自省意识、风俗世相中人的生命状态的描写贯彻了全书。书中描写了包括薛去疾在内的近30个人物,展现出当代各层人等的生存困境和人性的复杂多面。“有些人你以为很粗单纯,但是走近后,全然不是那回事;而有些人的善,却不经意间存在于你想象不到的角落。”
《邮轮碎片》
《
邮轮碎片》是近距离描写当下中国,用碎片化结构多侧面勾勒中产阶级崛起的隐秘,用邮轮旅游致敬
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变化。一次
地中海的邮轮之行,八个家庭的红尘翻覆,一群有经历、有个性的北京人,在刘心武的碎片化的文字中嬉笑怒骂,构筑出一个时代的热点、痛点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一群时代的弄潮儿,有着生活中萃取出来的精彩人生,浓缩着这个时代隐秘的内心跳动。
散文
自传
建筑评论
写作特点
作品主题
刘心武的创作实践,首先破除了文学创作中长期以来那种“不厌事实而厌写出”的种种反
现实主义的条条框框(如不许写社会阴暗面,不准写
社会主义的悲剧,等等)和种种伪现实主义的陈规陋习,直截了当地率先掀开了人肉酱缸上的黄金盖子,把文革的愚妄丑恶真相指给人们看,是把历史的真实内容还给了历史的艺术革新,比如,在其代表作《班主任》中,谢惠敏形象的塑造,在整个社会主义文学的人物面廊中,具有十分独特的文学首创性。它第一次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
极端左翼思想窒息、扭曲人的灵魂的现象,把本来都被简单地歌颂着的、主观上也沉浸在“革命的纯浩性”中的纯红色的人物,放到新时期的理性显微镜下加以透视,指出了这一类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本质的“可爱而又可怜”的人物的本质。
尽管自称“文坛边缘人”,退休老头刘心武却一点都没和时代“掉队”。刘心武的作品主题不只是揭露,更在于建设。用刘心武的话讲,他想要“写人生,写人的灵魂,写人与人的关系,从事人的心灵建设”,这构成了其作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特殊意义。
写作手法
刘心武常常从细节入手进行分析,因此其
红学理论多属“索引派”。他所续的红楼梦,以尽可能贴近原著中的判词等细节为准,如
贾宝玉和
史湘云头发变白的情节,便是按照原著中的“因
麒麟伏白首双星”回目来写的。由于苛求准确无误地还原原著中的细微末节,常常不惜牺牲总体的合理性。
《
邮轮碎片》中,刘心武将故事空间挪到了邮轮。在这座“海上大观园”里,四代中国人的命运被浓缩在一起。小说仿佛一件由拼贴布织就的“百衲衣”,时代变化与人心诡谲被嵌入447个文本碎片之中,文字凝练,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碎片化结构,是刘心武又一次追随时代的“叙事探险”。上世纪80年代的《
钟鼓楼》是“橘瓣式”,胡同里的家庭个人自成一片“橘子瓣”,合起成为小市民生活的“整橘子”;《飘窗》是“折扇式”,开场“杀人”悬念如同折扇扇轴,随着扇面的展开披露世俗百态。而邮轮时空受限,宏大叙事不适合;想要写实,现代主义的变形与错位不可取。相比而言,
后现代主义“同一空间中不同时间的并列”的拼贴趣味大可借鉴,于是刘心武确定下来,要拼贴。
人物关系
成就影响
所获荣誉
红学成就
刘心武之所以续写《
红楼梦》,是认为
程伟元和
高鹗对前八十回手抄古本的改动,留下了遗憾。而后四十回违背了
曹雪芹的原意。刘心武推论,曹雪芹其实写完了《
红楼梦》全书,总共108回,只是后面的28回章节遗失了。现在他所写的《
刘心武续红楼梦》,基本上延续了曹雪芹的原意。刘心武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通过对原始手稿的分析和整理,揭示了《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作者思想以及文学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刘心武致力于
红学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工作。他主持编了《红学大辞典》,系统总结了红学研究的成果,并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揭秘红楼
自2005年4月2日起,
中国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大型系列节目《刘心武揭秘〈红楼梦〉》,邀请刘心武主讲,他提出了红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红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范畴等,为红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该节目先后推出了
秦可卿系列、
贾元春系列、
妙玉系列、
林黛玉系列、
薛宝钗系列、
贾宝玉系列、
史湘云系列及“80回后真故事”等,至2010年3月27日止,共计播出61期。此间,亦相继推出四部同名书籍和《〈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一书。
独特观点
刘心武先生认为,《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自传性、家族史特点的作品,其中的许多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而
秦可卿则是解读《红楼梦》的一把总钥匙,破解了秦可卿的生活原型,才能了解
曹雪芹真正的创作意图。
秦可卿的真实出身是清朝
爱新觉罗·玄烨时期废太子
爱新觉罗·胤礽藏匿在曹府的女儿,也就是一位尊贵的公主级人物。有关她的所有疑团都与她的这个真实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从《
百家讲坛》播出刘心武讲《红楼梦》的节目后,叫好声一片,骂声也不少。所有的声音中,最令他气愤的一种声音,来自
红学冯其庸和
李希凡,“有人说我扰乱了社会文化的方向,感觉在给我扣帽子。”但刘心武说,自己是一个性格特别的人,不会生气,这些红学专家的批评确实对我研究红学产生了干扰,但同时也是对他的一种激励,他表示自己从中获得了一种动力,在这些质疑和尖锐的批评声中获益匪浅,甚至还得到了一种启发。”
社会影响
他的文章或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或多次成为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文本,广大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提高素养、陶冶性情。刘心武的《掐辫子》于2012年6月7日入选
天津市语文高考阅读。杂文《
错过》被选入苏教版八下语文教材,《
白桦林的低语》被选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上期语文教材,《百合献给谁》被选入上海小学实验教材。《
冬日看海人》被编入初中七年级课本。
在《
百家讲坛》讲《
红楼梦》时,刘心武的身边又聚集起一波年轻的粉丝,后来这些人从电视屏幕转移至立体关注刘心武,甚至追溯到他的“三楼系列”(《
钟鼓楼》《
四牌楼》《
栖凤楼》),使得刘心武的作品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复旦大学还邀请他开展了一场演讲。
文学影响
刘心武的短篇小说《
班主任》于1977年第11期《
人民文学》横空出世,被视为“伤痕文学”的先导之作。刘心武的写作目的不只是揭露,更在于建设,他的作品不仅及时抚慰了“文革”结束初期人们的心灵创伤,更试图探寻创伤的疗愈之道。他的作品诞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彼时的文学扮演着极为特别的角色。刘心武自觉将文学创作推入新境,而他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作品,也铭刻进历史的讲述中,成为当代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刘心武始终尊崇
现实主义,并以
人道主义精神观察和再现社会与人。他以“心灵建设者”自居,发现普通人灵魂里的黄金,也以文学为媒介涤荡更多人的灵魂。他将物质与精神设定为一组二元对立项,通过贬抑对物质的片面追求,来强调精神丰盈健康的重要性,给予了读者精神追求方面的指导。
政治影响
刘心武经历了
改革开放四十年,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刘心武的《
班主任》《
醒来吧,弟弟》《爱情的位置》《
我爱每一片绿叶》等作品大都以新旧政治观念与思想观念的矛盾结构情节,解决问题依靠政治方法和政治权力,充满强烈的政治抒情与政治呼告。
人物评价
刘心武自1977年在《
人民文学》上发表《班主任》一鸣惊人后,声名鹊起的他并没有停止对艺术的追求。
中国作家协会领导
冯牧说,“刘心武的《班主任》等作品,给我们当前的创作提供了范例,这样的范例可以起到开辟道路、引导和促进其他作者在一个新的创作道路上探索前进的作用。”
1980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长篇小说座谈会,
茅盾评价刘心武:“你的《
班主任》写得不错,可是你还应该为我们的文学事业做出新的贡献,要写长篇。”
1981年初,
冯骥才曾给刘心武写了一封名为《下一步踏向何处?》的信,信中提到他们这批作家都以写“社会问题”起家,认可他敢于直言社会现实。
作家
邱华栋评价,78岁的刘心武仿佛28岁的年轻人,带着好奇勾勒着当代社会风俗画。
刘心武家有一个纸盒,里面保存着12封
冰心的来信。其中一封上写着:“《
如意》收到,感谢之至!那三篇小说我都在刊物上看过,最好的是《
立体交叉桥》,既深刻又细腻。”冰心用一天时间读完了《
钟鼓楼》,评价“不错!”有外国记者采访冰心,问她中国青年作家里,谁最有发展前途——冰心答:刘心武。
人物争议
刘心武向来都不乏争议。早年,有人称他可凭“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入名家之列,也有人讽刺他跟随过“又红又专”的潮流。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刘心武以研究《
红楼梦》为名,开始对秦可卿这个人物进行深入地“挖掘”,先后写出了《
秦可卿之死》等书籍。最初应该只是一种小说创作,但后来可能觉得这个故事越来越像真的,所以在
王蒙的一句玩笑话之下,开创了“秦学”,将小说创作“拔升”到了学术研究层面。
自2005年受邀
中国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后,刘心武以一名《红楼梦》研究者的身份,卷入了一场与“
红学”各家学派间的巨大纷争中,长期成为公众视野中的焦点。2005年末,刘心武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讲解了他的“秦学”观点遭到多位
红学批评。因为刘心武的理论在这些人中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所以相对于红学家们枯燥的、美学的、抽象的、概念的讲解,刘心武倒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那时候“秦学”虽然通过权威媒体的传播在听众中引发了争论,但那只是大家内心的想法,并没有激烈地交锋,只是私下的,没有摆到桌面上。按理说一种研究被“学术界”讨伐”本该销声匿迹的。但有趣的是,不少文学界人士却持更加宽容的态度。在网上,“刘式红学”更是获得了网友的绝对性支持。
参演经历
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潜心研究红学十余年的刘心武,引领观众进入红学“百花园”,讲述红学的来龙去脉与分支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