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类的两个目之一。恐龙根据腰带构造的不同分为两个类群,即
蜥臀目和
鸟臀目。它们在腰带构造上的区别主要是耻骨形态的不同。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鸟臀目的耻骨向前有一个前突,向后与坐骨平行,从侧面观腰带呈四射式结构,与鸟类的腰带结构相同。
在辽西的早白垩世的恐龙世界中,长羽毛的恐龙因为和鸟类特殊的血缘关系,备受世人瞩目。这些恐龙在分类上全部属于蜥臀类恐龙中的
兽脚亚目。
蜥臀目(Saurischia,即龙盘目)的恐龙,其腰带骨骼的排列似现代的
爬行纲,故得名。蜥臀目是恐龙两个大目之一,另一个为
鸟臀目(Ornithischia,即鸟盘目)。蜥臀类的主要鉴别性特征为腰带中的耻骨向下向前伸展。有人认为蜥臀类是自小形双足行走的
原始恐龙类——
槽齿目演化而来。它们的演化稍早于
鸟臀类,晚于三叠纪(2.3亿∼2.8亿年前)开始出现。
蜥臀目已知有3个
亚目,主要的两个亚目是
兽脚亚目(Theropoda)和
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即龙脚型亚目)。兽脚亚目双足行走,肉食性,又分为两个次目︰
虚骨龙次目和肉食龙次目(即食
肉龙属次目)。虚骨龙形小,四肢细长,体态轻盈,奔跑迅速,
捕食体形更小的
爬行纲。肉食龙体型较庞大笨重,捕食体型较大的植食性恐龙。
暴龙属(
暴龙属,即暴龙属)是肉食龙中最为人熟知的种类。虚骨龙和肉食龙的基本身体外形相似,后肢发达用以支撑身体以及行走;前肢小;牙齿尖锐,分布于腭骨全长;头相对较大;
颅骨中空,四肢骨长。
蜥脚形亚目是另一个主要的亚目,其种类均四足行走,大部分种类为食草性。本亚目中出现较早较原始的次目为古蜥脚龙次目(
板龙次目)。古蜥脚龙体形庞大笨重,于侏罗纪早期2.8亿∼1.87亿年前)绝灭,但演化出体型更大更为进步的蜥脚龙,蜥脚龙在
白垩纪末期(6,640万年前)一直是占优势的恐龙类群之一。蜥脚龙包括所有恐龙类中最大的种类,如
迷惑龙属(Apatosaurus,旧作
雷龙属〔
雷龙属〕)、
梁龙属(Diplodocus)及
腕龙属(
腕龙)。总的说,蜥脚龙的特点为体型庞大,颈及尾长,头小,腿呈柱状,四肢骨骼粗壮、实心。
蜥臀目的另一个
亚目为十字龙亚目(Staurikosauria)。现仅根据少数物种的不完全的化石对本亚目有一些认识。但似乎本亚目由中等大小形似兽
足龙的肉食种类组成。
虚骨龙、肉食龙和蜥脚龙一直生存到
白垩纪,但其数量少于
鸟臀目恐龙。
梁龙科,也可称作梁龙类,是蜥臀类的恐龙,梁龙、
迷惑龙(
雷龙属)都是属于梁龙类的恐龙,梁龙类中包括了最长的恐龙,是
地球陆地上生存过最长的生物,例如
巨龙和
地震龙,体型可长达40公尺-50公尺。
梁龙类的恐龙有着长长的脖颈,和一条尖长的尾,骨骼的形状使它们的体重较其他
蜥脚下目的恐龙轻,后腿较前腿长,使它们的体型微微向前倾,梁龙类的头型较其他蜥臀类恐龙长,鼻孔位于双眼附近,短棒状的牙齿,草食性。经电脑模拟可知,梁龙类可轻易地挥动它们的长尾,产生约200分贝的巨响,也许它们是利用这种方式来吓退攻击它们的掠食性动物,有些梁龙类化石的尾端骨头有碎裂的情形,支持这项推测。
暴龙是地表上出现过的最大型
肉食性动物之一,仅次于
棘龙属。根据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暴龙化石「苏」(编号FMNH PR2081),「苏」的身长12.8公尺,体重10.85吨,臀部高度为4公尺;这个数据仅次于最大型的棘龙,大于近年被发现的
蛮龙、
鲨齿龙、
马普龙。
简介
马门溪龙(属名
马门溪龙)为恐龙的一属。生活在侏罗纪晚期提通阶,约1亿5000万年前到1亿4000万年前,广泛分布在东亚地区。属
蜥臀目蜥脚下目马门溪龙科。
马门溪龙的体长可达22到35米,而脖子占一半长度,马门溪龙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长的动物。马门溪龙的脖子由长长的、相互迭压在一起的颈椎支撑着,因而十分僵硬,转动起来十分缓慢。它脖子上的肌肉相当强壮,支撑着它蛇一样的小脑袋。马门溪龙和一个网球场一样长,但它的身体却很“苗条”。它的脊椎骨中有许多空洞,因而相对于它庞大的身躯而言,
马门溪龙显得十分小巧。1亿4500万年前,恐龙生活的地区覆盖着广袤的、茂密的森林,到处生长着红木和红杉树。成群结队的马门溪龙穿越森林,用它们小的、钉状的牙齿啃吃树叶,以及别的恐龙够不着的树顶的嫩枝。马门溪龙四足行走,它那又细又长的尾巴拖在身后。在交配季节,雄马门溪龙在争雌的战斗中用尾巴互相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