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庙
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境内
季子庙,位于丹阳市延陵镇境内。季子庙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是有十字碑、消水石、季河桥等名胜古迹,更得益于这里有独特的奇观异景——沸井涌泉。
简介
季子庙的沸井主要分布在庙前的沸井塘边。根据志书记载,古代这里有井百口,其中一部分是沸井。现存古沸井有六口,井水三清三浊,各相距尺许。
稍远看去,井栏古朴典雅,神韵别具;走近细瞧,井内水面翻腾鼎沸,滚浪有声。
这奇特的景观令游人稀奇不已。此外,在庙周边的河沟水塘内,还有多处沸泉在滚涌,从不停息,乡民们谓之为“龙气”,称沸井塘为“龙潭”、“沸潭”。
季子庙何时有沸井很难考证,但从南梁刘敬淑的《异苑》一书可知,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时期,沸井已名声远播了。
拜季子庙,观沸井涌泉是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非常向往的事。南朝张正见来此后写了《行经季子庙》一诗,其中有句:“野藤侵沸井,山雨湿苔碑”。这是迄今所见最早提到的沸井的诗句。
其外,历代名人如李白萨都剌沈德潜等来庙观井后,都留下了不朽的诗文。
季子庙碑
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武进区焦溪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
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
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病重将卒,因季札贤能,想传位于他。季札谦让不受,说:“礼有旧制,不能因父子感情,而废先王礼制。”于是寿梦遗命:“兄终弟及,依次相传。”他想这样王位必将传于季札
寿梦去世后,长子诸樊接位,服丧期满后让位季札。季札坚辞不受,舍弃王室生活去舜柯山种田(今焦溪舜过山)。
诸樊当政13年,卒前遗命传位于弟余祭,并依次传位季札,季札仍不就,最后由余昧的儿子继位,是为吴王僚
季札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公元前485年冬,楚国名将锺子期进攻陈国,吴王派季札救援陈国。季札传言给子期,明确表达自己的反战态度。
经季札调停,平息了一场战乱。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郑、卫、晋五国,在这次外交活动中,他同齐国晏婴郑国子产及鲁、卫、晋等国的重要政治家会晤,高谈政事,评论时势,使中原国家了解并通好吴国
季札又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艺评论家,公元前544年奉命通好北方诸侯,在鲁国欣赏了周代的经典音乐、诗歌、舞蹈,他当场结合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一一作了精辟的分析和评价。
如在欣赏《秦风》后就说:“这是中原地区的声音呀,能够华夏化必能强大,强大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周王朝鼎盛时那样了吧!”他能从乐声中预言秦国的未来,确是一言中的。
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
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柏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
春秋》载,季札于公元前485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季札受封于延陵(今丹阳延陵镇),史称延陵季子。
墓葬于江阴申浦(今申港),墓前有传说为孔子所书的十字篆文碑,碑文是:“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史称十字碑。
吴季子墓在江阴申港街道西南隅的申港中学内。
《史记·吴世家》后注有:“延陵季子冢在毗陵县暨阳乡。”《越绝书》云:“季子冢古名延陵墟。”《寰宇记》载:“季子墓在晋陵县北70里申浦之西。”上建季子祠,塑像祭祀。
祠内有相传为孔子所书10个古篆墓碑,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世称“十字碑”。抗战初毁于兵。拓本高2.26米,宽0.93米。现墓墩高4米,面积2694平方米。
季子墓碑后记
崇宁二年四月十二日
奉仪郎常州知州朱彦记
常州。古汉延陵也。吴季子所封之地。至西汉。为毗陵。又至东晋。为晋陵。宋齐因之隋平陈。废晋陵为常州。
唐因之。或曰.晋陵郡自刘彻大康二年分曲阿为延陵。至隋徙治丹徒区
唐武德三年。徙延陵还治故县。今润州之延陵镇是也。
杜佑谓曲阿延陵季子庙。非古之延陵。古之延陵在今之晋陵县其说明矣。
孔子所书季子墓碑。岁岁盖淹没。开元中。明皇敕殷仲容募刻之。
大历十四年。润州剌史萧定重镌石延陵庙中。于是习俗见润州之延陵季子庙。而不知常州实古季札之所封也。
崇宁元年。予以罪责是州。因考大史公书历代地志通典图经.得其祥矣。又得其所谓季子墓在晋陵县北十七里。申蒲以西。又曰暨阳乡。而今暨阳乡今之江阴县乃属。令赵士淝访之。得大冢于暨阳门外三十里。申港之侧旁有季子庙。与史记地志通典图经合。
于是。表识其墓。谨樵牧耕之禁。又摩募取孔子所书十字刻墓碑上。设像祀之。学中以时率居史士诸生拜焉。所以示邦人。贵有德也。又备论历世废兴与习俗之变。易刊之碑下。使后之君子得以览观焉。
注:此文载于民国《丹阳县志补遗》
目录
概述
简介
季子庙碑
季子墓碑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