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岛村
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中韩镇下辖村
大麦岛村位于青岛市东南部的浮山脚下,依山面水,景色优美。该村占地260多公顷,东与徐家麦岛毗邻,西至燕岛东坡根,北与丁家庄接壤,南与大海相连,可耕地170多公顷。截至2000年,戴姓已繁衍至19代,374户,1011人;于姓316户,845人;兰姓423户,1021人;王姓82户,210人。全村共有1464户,3882人。全村现有姓氏113个。村庄建设占地35公顷,是崂山区较大村庄之一。
基本介绍
该村历来以农、渔为主,由于土地贫瘠,山地、丘陵、砂地占耕地的97%,遇到旱灾,粮食欠收,多靠食用野菜充饥。新中国建立后,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该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91年总产值达到2700多万元,比1977增长26倍,被评为“青岛市百强村”,列第12位。自1995年起,产值年年过亿元。2000年,总产值1.9亿元;二、三产业收入占总产值的87%;全村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总额3198万元;上交税收824万元,比1977年增长111倍;人均纯收入5361元,比1977年增长38.6倍。多次荣获市、区、镇“经济强村”称号。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1990年以来,先后四次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培养和涌现出了一些先进人物,向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在乡(镇)以上党政机关中任过办事员、科长、处长、局长等和县(区)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32人;任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高级教师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4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画家、教授、运动健将等13人;在部队中立功受奖、升任营级以上干部的20人;县(区)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54人。
历史沿革
大麦岛村始建于明初,据《族谱》记载:戴氏,原籍河南汝宁,元朝时到平度市做官,家住北关区,元末迁居东界朱毛。明初,由朱毛东南园徙即墨古镇,不数传又由古镇迁居墨岛。另有一千姓家族,永乐年间从文登区县到错埠岭定居,后长支经大尧村到此。万历年间,兰姓王姓又分别由即墨城里十字街和崂山登窑搬到这里,形成了一个复姓村落。因村边墨水河入海处有个小岛,潮涨岛陆相隔,潮落相通,土质黝黑,故名“墨岛”。清朝末年演化为大麦岛,属即墨县仁化乡管辖。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清朝德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胶澳租界条约》,从此,大麦岛随胶澳一起变成了殖民地。1922年,胶澳归还中国,大麦岛村同青岛市一样,一直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战争不断,社会秩序混乱,物价飞涨,人们整日处于恐怖和困苦之中,直至1949年6月解放。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大麦岛村与其他两村合建麦岛乡,受青岛市浮山区管辖。1951年,浮山区划归崂山办事处领导。几经变化,1958年,崂山郊区成立八处人民公社,麦岛乡改为中韩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1961年缩小生产大队规模,大麦岛村从麦岛大队划出,单独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为乡(镇),7月恢复行政村,大麦岛生产大队改为大麦岛村,归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管辖。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青岛市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市政府将大麦岛村域规划为高教、疗养、科研、旅游区,大量耕地被征用。1988年,随着全镇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大麦岛村完成了由农业到工业,由农民到居民,由农村到城市社区的转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因地理环境所致,土地资源较差,建国前,只能种植番薯等耐旱作物,加上分散经营,抗灾能力差,长期来粮食产量低,经济收入少,村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依靠集体的力量,整地改土,兴修水利,增强了抗灾能力;使用先进农具,提高了劳动效率;进行科学种田,提高了作物产量;调整种植结构,增加了农业收入。1980年与1961年相比,粮食单产提高了150.8%,总产量提高了218%。1961年,全村种粮面积100公顷,总产23.7万公斤。1980年,全村种粮面积140公顷,总产75万公斤。1982年经市政府批准,该村改为蔬菜生产基地,成立10个蔬菜队,菜地面积400余亩,年总产量达50万公斤左右。1988年农转非后撤销蔬菜基地。
大麦岛村海洋捕捞业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废除“海禁”后,大麦岛的海洋捕捞逐步兴起。1914年德日战争中,该村木筏遭劫,渔业萧条。1922年胶澳归还中原地区后,渔业有所发展,逐步改用木壳渔船,到1928年该村各种渔船达30余只。但30年代发生了宗族矛盾,合伙经营的18家挂子网全部散伙。直到1949年渔业没有大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银行发放贷款,支持渔业恢复生产。1956年成立了渔业社,实现了渔业集体化,渔民队伍逐步壮大,1977年后摇橹船先后改装成机器船,安装了捕捞设备,进一步解放了劳动力,增加了产量和收入。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渔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渔民生产的积极性,到2000年各种捕捞船发展到78条。最好年景有的船只产值达到15万元以上。
1966年成立了海带养殖队,集体养殖海带100余亩。1986年外出学习扇贝养殖技术,先后成立了3个扇贝养殖队,共有24条船,84人养殖扇贝20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扩大了养殖规模。据1992年统计,4个联合体养殖扇贝243亩;个体养殖户101个,船只98条,养殖面积380亩。
1991年山东省下达“一五三”工程任务,并提供无息贷款,要求沿海地区搞好滩涂养殖。该村发动和组织4个联合体于1992年承包,负责野生鲍鱼、海参的管理和采收。1993年开始发展池养鲍鱼和海参,78家个体户,98条船只,共建池养殖151亩。
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对本村的渔港码头分期投资250多万元进行了整修扩建,增加了渔船的存放量,保证了船只的安全。并发展了水产品加工业。村里投资600多万元,建立了浮昌冷藏厂,冷藏容量为3500吨,加工能力达5000吨,职工1800多人。加工产品大部分出口,企业整体水平达到美国欧盟标准,跨入国际先进行列,1999年出口交货值为1338万元人民币。
第二产业1963年全村仅有木工2人,石工6人。随着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逐步办起了磨坊、作物粉碎、理发、茶炉等加工和服务项目。从70年代初开始,先后建立了农机修配厂、制桶厂、弹花厂、电焊厂、石场等。进入80年代,大麦岛村为城市发展提供土地,做出了奉献,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青岛市人民政府为此下达了(1985)151号文,帮助村里发展经济,建立大麦岛工业区,为村办企业的发展用地、用电、用水和资金等问题,提供了优惠政策和条件,征地单位帮助发展新项目等,使大麦岛村的原有企业不断扩大,新建企业成倍增加。1993年2月成立了浮昌实业总公司,加强了对各工厂企业的具体领导。到2000年共有村办集体企业15家,占地面积224亩,建筑面积76099平方米,固定资产3000万元,从业人员1095人,年经营总收入达到9024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第三产业逐步发展了起来,经营品种涉及到各行各业,大小店铺遍及村域各个角落。香港路麦岛段和麦岛路上,大小饭店鳞次栉比,被青岛市财贸部门命名为“海鲜一条街”,并拨款30万元,予以支持。2000年,交通运输业有业户20家,从业人员20人,固定资产24万元,营业收入160万元;商品流通业有业户78家,从业人员83人,固定资产84万元,营业收入1504万元;旅游服务饮食业户33家,从业人员251人,固定资产675万元,营业收入4307万元。
全村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第一产业在经济收入中的比重由50%下降为10.29%;二、三产业从无到有,已占87.03%,其他占2.68%。二、三产业收入比1971年增长1122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麦岛村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1977年,年上交税额7.39万元,2000年上交税额824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中韩镇纳税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荣获“中韩镇纳税大户”称号。
社会进步
文教卫生体育1919年前,村里没有小学,极少数人读私塾。1919年小学建立后上学的人多了一些,据记载,1924年全村人口1460人,上学者为77人,1935年只有1人,1949年6月只有6人。新中国建立后,教育事业得到发展,1958年普及了小学教育。大麦岛小学根据学生多少设班,1970年扩大为24个班,教职员增至29人,学生达1442人。2000年减至15个班。由于教师素质较好,教学质量较高,学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进入80年代,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中学,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在支持和发展教育方面,大麦岛村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一)1968年建立了幼儿班,1984年创办村幼儿园,加强了幼儿教育,使幼儿入园率达100%。1997年再次投资20万元,扩建幼儿园,使其达到“一级标准”,被评为中韩镇幼儿工作先进单位。
(二)为大麦岛小学两次搬迁扩建提供土地和资金。学校占地面积由4.5亩增至24亩,建筑面积扩大了3.8倍,教室由14间增至35间;投资160万元,帮助小学购置现代化教学设备、汽车、空调等,为学校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该校经教育部门验收,定为山东省青岛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和青岛市规范化学校。
(三)通过举办农业业余初中班、农业中学和小学增设初中班等,发展中等教育;根据政府规划,提供本村土地1537亩建立了青岛大学;邀请青岛军政人文大学大麦岛开设大专班,组织村民学习科技专业知识;选送有关人员到青岛建工学院进修,鼓励村民报考各种业余学校,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四)1992年建立奖学金制,对小学、初中、高中生在校学习名列前茅,毕业后考入重点学校的进行奖励。由于重视教育事业,使村民的文化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0年,村民中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有63人,高中文化水平的336人,初中文化水平的1341人。大学毕业后外出工作的本村籍学生已达百余人,其中研究生3人。
在民间艺术活动中,大麦岛村历来有一种独特的办耍形式。1919年成立“香火会”,演员们“绑上腿子能跑高跷、卸下腿子能唱戏”。每逢过年(春节)化装表演的“地秧歌”,各种人物,如孙悟空白蛇、县官等,情节生动,技艺超众,闻名于附近各村落。70年代末,恢复了传统的民间艺术,村里成立了“同乐会”,除表演传统节目外,又增加了锣鼓、大秧歌、铃鼓、大头娃娃、腰鼓、扇子舞、彩车巡游等。1985年被评为中韩镇民间艺术先进集体。
村里的民间文艺活动队伍经常参加市、区、镇的文艺会演和比赛。参赛的“东北地区大秧歌”、“中原地区,永远收获的希望”以及舞蹈“幸福伞”、表演唱“听新房”等节目,都获得过市、区、镇文艺会演一、二等奖。1958年后有线广播喇叭入户。80年代电视机进村,很快遍及各户。1992年村里投资15万元,安装了闭路电视。村里还建立了俱乐部、露天舞场、图书室。老年人俱乐部有专人管理定期开放;3处露天舞场,配有音响设备,以青年人活动为主,多时一天晚上达三四百人;图书室藏书供村民借阅。村档案室设库房、阅览室、微机室、办公室,实行现代化管理。村浮昌实业总公司1998年被评为全国档案管理先进企业(国家二级),下属5个工厂被评为山东省档案管理先进企业。大麦岛村被评为“青岛市档案管理先进村”。大麦岛村1998~2000年连年被评为“中韩镇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全村用于村内河道改造、排水、排污工程投资250万元。村里成立卫生专业队,及时清运垃圾,喷洒药水等,1993~2000年仅在卫生管理方面开支就达190多万元。1998年荣获“青岛市卫生先进单位”称号。1965年村里成立卫生室。改革开放后,青岛第二人民医院在村里建了分院。驻村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已达7家,村民看病非常方便。1998年对卫生室进行了改造、扩建,设立了门诊、药房和治疗、观察室,2000年门诊17330人次。
1965年开始抓计划生育工作。1983年设专职人员6名。1987年成立村计生委,下设办公室,专职人员4名,1996年后增至11人,负责本村和暂住本村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据1991~2000年统计,全村晚婚率100%,计划生育率100%,1996~2000年5年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该村传统体育项目是武术、游泳。“大麦岛村洗澡--没有旁人揽的”,是周围群众中长期流传的歇后语。大麦岛村靠海边,会游泳的人多,以潜水见长,从青岛市1903年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起,到20世纪末,几个海水浴场的救护人员主要来自大麦岛村。村里先后建有6个篮球场,篮球代表队多次在镇、区比赛中名列前茅。田径运动以学校为基础,村代表队参加比赛也经常取得好成绩,1993年在新建崂山区首届春季运动会上,村田径女队获得职工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男队获得职工男子组第四名。
村民生活
最初几姓人家到此定居之后,赖以生存的条件较差,长期不得温饱。据1935年10月记载,全村290户,1495人,当年生产各种粮食仅有31500公斤(小麦13000公斤,黄豆500公斤,黄谷5000公斤,地瓜干13000公斤)、花生9000公斤。1943年全村1734人,而领取赤贫粮的1114人,占64.3%。1949年全村1947人,长年逃荒要饭的96人,扛活为生的20余。新中国建立后,村民生活逐步提高。2000年,全村净收入4146万元,人均收入5361元。生活用品不断更新,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巨大变化。从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看,20世纪70年代逐渐用上了“老三件”: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80年代先后增添了“新三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90年代以后,汽车、摩托车、电话、VCD、热水器、微波炉等陆续进入各家庭。据统计,2000年全村共有5座以上机动车137辆,其中家庭拥有89辆。各种摩托车1300多辆,平均每户1.1辆。新中国建立后,村民居住的老房普遍进行了翻新,新房年年都建,至1994年民房已发展至1837幢,其中楼房达400户。1995年后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至2000年底,共有377户住房拆迁重建,村民新住宅总数增至2100多户。
全村自古以来饮用井水,1982年村里打了一口大井,建水塔,修水县道,搞“土自来水”,将水引入村中,供村民使用。1988年投资95万元,为全村各户安上了全市统一使用的自来水。1958年村里用上了电。村里成立了电工办公室,几次架设和更新路线,安装各种配套设施,将电输送到各用户。全村共投资2000万元,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2000年仅村内用电就达618.3万度,电费267万元。1988年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村里提供土地6.5亩,建立了煤气站。村民每户每年供应四罐廉价液化石油气,如不够用,可随用随购。解决了长期令人发愁的燃料问题。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崂山地区经大麦岛通往青岛市方向的只有一条湛流公路,路从村中通过,直至1949年仍然是路面凹凸不平,桥梁狭窄,行车艰险。新中国建立后,湛流公路大麦岛段三次改道,狭窄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柏油路。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出资新建的宁夏路与村西头“麦岛路”相连。1996年沿海边经过村南又修了一条景观大道--东海路。如今,大麦岛村周围道路四通八达,畅通无阻;海中的“麦岛”也修起了拦海大坝,坝顶筑路,陆岛相连。
集体福利
1986年村里实行退休制,到了规定年龄的每月发放退休金。退休金从每月18元逐步增至200元。1998年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全村统一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从全村积蓄中一次拿出1210万元补缴养老保险费。1998年后,村里投保人员达1115人,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费177.8万元。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0岁)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待遇,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少则320元,多则730元。对领320元的村里再每月每人补发180元,全年共补发99.36万元。不够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男58~60岁,女48~50岁)实行退养,退养金由村里发放。1998年退养人员346名,全年发退养金498240元。
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寡孤独老人实行五保(衣、食、住、医、葬)。1985年村里新建了“中韩镇大麦岛第一敬老院”,占地2.65亩,建房30多间,先后有20余人入院,生活费高于村民平均水平的20%,2000年每人生活费为4000元。
1975年起对村民实行医疗保健,医疗费个人交40%,集体报销60%。1996年建立了“村民住院医疗费报销制度”,住院医药费按花钱多少分别报销40%、45%、50%。1998年,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50%、55%、60%。2000年报销比例再次提高,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分别为50%、60%、70%。正常计划生育的3项费用全部报销。1998年村里出资10万元为全体村民进行体检。全村每年用于医疗费支出50~137万元,其中2000年为93万元。
从1979年起,对参军者发优抚金,逐年增加,1996年后每人每月360元。对复退军人优先做好安置,农转非后由政府统一安排工作,或由村里一次性出资自谋职业等。
2000年,本村共有各种残疾人54名,全部进行照顾:能够劳动的安排到工厂工作;不能工作的享受劳保、医疗保健,每人每年补贴生活费1440元;有困难的定期予以救济等。对于待业村民,除给予劳动保险,享受医疗保健外,每月发给生活补贴。据统计,1999年之后,村里为607人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费96.8万元,发放生活补贴87.5万元。对经济收入低,或生病开支大,造成生活困难的,每年予以救济,救济金达6~9万元。
1992年以来,按照村里规定,对符合奖励条件的学生发放奖学金22.68万元。其中2000年考入大学和研究生的每人奖2600元,考入中等专业学校的每人奖1600元,市级“三好”学生每人奖500元。1988年不仅帮助村民解决燃用液化石油气,还给予了补贴,每年补贴金额5~14万元,其中2000年为13万元。每年“中秋节”“春节”为全村各户赠送肉、鱼、粮、油等食品,改善节日生活;“重阳节”“母亲节”组织老年人观看电影和文艺节目,发放纪念品;“教师节”“儿童节”到学校赠送文化用品和慰问金等。1992年以来,每年在这方面支出达75~94万元。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本村于瑞昌参加革命队伍,于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兰文节。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2月在本村发展第一个党员吕振景。大麦岛村建立第一个党支部是1950年5月,党支部书记兰世淑,隶属青岛市浮山区党委。1951年6月改变行政区划,成立麦岛乡,大麦岛支部撤销,与其他两村合建一个党支部,书记兰世淑。
1961年3月,麦岛乡撤销,大麦岛村单独成立党支部,直属崂山县中韩人民公社党委领导。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党组织生活停止,1970年4月公社成立了党的核心领导小组,1971年村党支部恢复组织生活。支部书记先后是戴以祥、兰世淑、兰正周、戴以刚、于中洲、兰正春、于春平、于春水、戴宗瑞。1993年4月成立党总支,书记戴宗瑞,下设5个支部。1996年6月成立了中韩镇第一个村党委,书记戴宗瑞,下设5个支部。2000年共有中国共产党党员133人。
近半个世纪以来,村党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和要求,带领村民积极完成各项任务,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领导村庄“两个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得到了广大村民和上级党组织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区、镇“先进基层党组织”。1995年荣获“青岛市红旗村党支部”称号。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6月~1951年4月,村成立工作委员会,千兆婆任主席。1951年4月~1961年3月行政工作直接由麦岛乡统一管理。1961年3月村成立生产大队,归中韩人民公社领导,大队长先后由戴先尧、戴以祥、戴以刚、于春平担任。1984年7月恢复行政村,成立村委会,主任先后是于瑞田、兰以洲。1998年农转非后成立居委会,至2000年底,历届主任为兰以洲、于春水、千件信、兰文友。居委会下设工业、工程、水产、房产、自来水、电工、文教卫生、计生、民政、综合治理、财务、林业、档案等办公室。
群众组织。1951年建立村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支部。1957年改称村共青团支部。1984年6月成立团总支,下设3个团支部。2000年共有团员58人。共青团组织在党委的领导下,广泛发动和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发挥青年的突击作用,1997年被评为青岛市“小康团支部”和崂山区“红旗团支部”。
1951年成立村妇代会。妇代会按照上级要求,经常不断地组织全村妇女学习,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村妇代会1996年被评为“崂山区红旗妇代会”。1999年有42名妇女分别被评为区、镇、村“三八”红旗手。1997年,村浮昌总公司成立工会委员会,下设10个分会、7个工会小组。各级工会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维护职工利益,代表职工股东参加企业重大发展事项决策,帮助职工解决各种问题等,受到了职工好评。2000年被评为“崂山区先进职工之家”,“崂山区先进基层工会委员会”。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历史沿革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村民生活
集体福利
组织建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