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城(wen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位于
瓯海区茶山街道,在金丽温与甬台高速的出口,交通十分便利,
温州乐园坐落于此。
温州高教园区,包括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大学,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
浙江省首批六所高教园区之一,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高教园区。
区域概况
温州高教园区大学城座落于瓯海区茶山街道,规划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现状建设用地4.3平 方公里,建设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原温州师范学院和温州大学合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四个教学区、三个学生公寓区、一个公建中心区和附属配套区(教工住宅和
附属学校)以及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温州理工学院、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华中地区科大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已建房屋
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在建24万平方米(其中教工住宅18万平方米),待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校区、
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孵化楼、仁济学院等工程;已建道路桥梁面积21.56万平方米,在建景观大道二期,待建求是路、中心东路南段、园区东路和园区北路;已建公共园林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元。高教园区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为55725人,其中研究生3073人,留学生519人。
建设发展
温州高教园区大学城工程从2000年8月着手编制概念性规划、9月开始大规模依法征地、12月初动工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各
有关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有关高校与全体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已经顺利实现了高教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目标。高教园区基础设施、四大校区、公建中心区、学生公寓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主体工程与基础设施配套、校区工程与学生公寓同步、中心区重要公建项目与园林景观相互协调的整体形象,为本市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基础设施
高教园区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及供水、供电、供气、通讯
光缆、排污等项目工程,其中道路12公里,基本形成了大学城内环、中环道路网。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适应高教园区建设与管理的需要,在市区通往高教园区的主要道路和高教园区内环道路、生活辅道上设立道路交通指示标志和警示标志,标明了道路标线。根据高教园区道路的建设标准,结合
温州市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确立道路名称,设立路名牌,实现了高教园区道路名称标准化、规范化。建成中心区音响系统和大型喷泉,在公共场所设立名言警句和温馨提示。在市政部门的支持下,对道路公交站点设置、经停路线进行初步规划以后,市区通往高教园区的公交汽车由2001年的4路增加到8路,其中4路公交汽车直接通往四所高校教学区和学生公寓区,方便了师生出行。
主要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是
浙江省省属重点建设大学,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90亩,校舍
建筑面积55万多平方米,创办了仁济学院。设有32个本科专业和1个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
管理学、文学、法学、
教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现有
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临床医学、中
药学专业、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
护理学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不含
独立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其中
博士研究生95人,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学历教育留学生570余人。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温州大学是一所地方
综合性大学,占地总面积2352亩,分茶山校区和学院路校区。学校下设17个学院,并举办
瓯江学院、城市学院2个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956人(不含瓯江学院7336人、城市学院7974人),教职工2505人,其中专任教师1599人。学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举办有55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级重点(建设)和优势专业。本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
教育学、
经济学、
历史学、
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学校被确立为国家创业型人才培养
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创业教育示范院校、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高职院校,由
浙江省教育厅领导管理,
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现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园总占地837.2亩,
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轻工系、建筑工程系、
计算机系、
工商管理系、财会系、人文传播系等8个系33个专业,覆盖了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形成了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院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609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5000余人/年,年科技到款额达1009万元。
坚持理念
高教园区中心区占地600亩,布置图书中心、演艺中心、商务中心、学子广场、大型绿地等公建设施,通过共建共享、分建共享,以实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益,它集中体现了“大学城”的建设理念。以共建共享形式由该委承建的学子广场、大型绿地于2003年建成;以分建共享的形式,由
温州大学承建的图书中心于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由原温师院承建的演艺中心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商务中心按
社会化运作方式投资建设,积极引进服务行业,相继开设大型超市、银行、眼视光、服装、饮食、通讯、网吧等店铺,满足学生购物消费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体现大学城理念的中心区河岸驳坎、区间主干道路、亲水平台等现已全部建成,绿化景观植物在种植成活后全面进入养护、生长阶段,大面积的草坪、高大挺拔的
乔木、四季盛开的鲜花、郁郁葱葱的灌木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休闲的宁静空间,成为高教园区名副其实的“客厅”。
园区特点
温州市高教园区建设从温州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建设大学城的经验,注重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建设路子。
(一)以“大学城“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走资源共享的道路
温州高教园区内集中原温州四所全日制高校,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建设。突破学院路“文教区“那种集中建设,又各自独立办学的模式,注重对共同的教育设施进行共建共享,实行共同的教育资源互利互惠。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以融合共享、创新发展为建设目标,按共享性、开放性、
社会化、生态化的原则,将高教园区分成教学区、公建中心区、学生教师公寓区等若干个不同功能区块,形成以高等教育为主体的区域。
1、共享性。资源共享是高教园区合理性的基础。温州高教园区采用簇状核心式周边布局和双轴线布局方式,原四所高校四个教学区均围绕公建中心区呈环型布置,使相对紧凑的校区建筑形态与敞开的中心区形成相互交融的空间环境。大学城
主轴线由入口景观大道按东北向南延伸至公建中心区,并在此旋转为南北向与各校区建筑
肌理相协调,形成南北向布局,体现出大学城中心区宽广宏伟之气势。中心区内布置图书中心、演艺中心、商务中心、学子广场、大型绿地等公建设施,通过共建共享或分建共享,实行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了重复建设,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了尽可能大的使用效益。
2、开放性。开放是大学城理念的永恒魅力。温州高教园区内原四所高校教学区以自然的河流
水系、道路分界。现有的园区布局,有利于高校之间互相开放,实行公共学科融合,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可以跨校区到不同的大学修读课程,
学分互认,教师可以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做到人尽其才,学尽其用,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扩大专业范围,拓展知识空间。与此同时,高校的资源和设施向社会开放,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社区也为高校提供三产服务,形成校区与社区共同发展。
3、
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是
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温州高教园区建设了3个相对集中且自成体系的学生公寓区和教工公寓区,为高校后勤与学校实施剥离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创造了条件。
4、生态化。温州高教园区背靠大罗山风景区,水网河流密布,自然景色优美,具有“江南水乡“之特征。凭借湖光山色,利用教育功能,营造一个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高教园区,使其成为
温州市现代化
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亮点,体现了建设者高度的环境意识。温州高教园区规划建设中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陶冶作用,着力塑造一个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育人环境。园区景观环境建设以人为本,又回归自然,在保持原有纵横
水系形态不变的前提下,留足河畔绿带,设计亲水场所,充分注重环境的生态质量,最终达到高教园区教育、文化、生态功能相协调。
(二)因地制宜确定投资机制,促进高教园区的建设
温州高教园区实行多元化投资建设,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温州实际的高等教育办学新路子,采取政府、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投资建设机制。
1、政府统一征地,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在制定高教园区科学发展规划的前提下,政府系统运用各种手段为建设高教园区设置了一个有利的环境。温州高教园区由政府组织统一征地,然后将土地划拨给学校建设,减少了办学者许多琐事,缩短了建设周期。同时,政府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调动了学校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达到了以机制来筹措建设资金的目的。
2、共建共享或分建共享的形式建设中心区
位于中心区的图书中心和演艺中心分别由原
温州大学和原温州师范学院分建,园区共享;中心区内的广场、绿地、景观统一筹资建设;中心区内的商务中心按
社会化运作方式引资建设。
3、学校以多种形式筹资建设教学区
在市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园区内原四所高校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办学潜能,采取校产置换、盘活存量,
银行贷款逐年还贷、举办民办
二级学院、吸纳社会资源等方式筹资建设教学区。
4、以独立运作的各高校后勤公司为主体,筹资建设后勤设施
为使高教园区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的方式,确立了学生公寓区、教工住宅区的投资建设机制,确定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学生公寓区。由各高校后勤公司作为业主,分别负责各自学生公寓的建设,然后靠经营所得逐年还贷。实践证明,由高校后勤公司参与投资建设学生公寓,既有助于实行学校与后勤相剥离,实施后勤产业化,又有利于稳定收费标准,便于学校管理,同时有利于解决学校合并重组
中非教学人员剩余安置等问题。
5、引进社会资金,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商业设施
鉴于高教园区商务中心投资数额巨大,而且还涉及到今后的长期商业化运作,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做好规划之后,将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和商业设施经营权实行公开公平出让,引进社会法人公司投资建设,商业经营服务情况良好。
园区管理
和谐稳定是高教园区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教园区在校学生数不断增多的新形势下,及时转变职能,坚持以平安园区创建工作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工作部署,积极探索管理办法,不断创新管理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高教园区及其高校的和谐与稳定。
1、不断改进管理办法,建立防控体系。平安园区创建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人防抓全面、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制度抓落实、宣传抓源头”为主要手段,实行“五位一体”的防控措施,形成一个坚固的、强有力的防控体系。一是抓人防。人防是加强安全预防工作的关键。积极协调派出所、交警、行政执法等部门和高校保卫处,整合力量,形成整体,发挥联合工作作用。二是抓技防。技防是加强安全预防工作的重要条件。推进高教园区、高校与茶山社区视频监控系统联网,逐步扩大高教园区安全保卫QQ群和
对讲机网络信息的覆盖范围,发挥互联网报警、举报投诉、交流沟通的作用。三是抓物防。物防是加强安全预防工作的基础。增加经费投入,优化道路设施,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系数,创造文明、和谐、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四是抓机制。机制建设是加强安全预防工作的保障。坚持定期召开由高校保卫处、派出所、交警、行政执法等职能部门参加的高教园区安全保卫工作例会,通报情况、交流经验、部署工作,坚持由高教园区指挥中心对各高校校
卫队、商务中心保卫队和协警队的例行点名和呼叫点名;坚持由派出所分管民警、协警和各高校校卫队长参加的每周工作讲评,提出下步具体工作要求。五是抓宣传。宣传教育是安全预防工作的先导。有关职能部门和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黑板报、墙报、宣传窗和
led显示屏等阵地,以举办讲座、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或在新生始业教育期间,广泛宣传和谐园区、平安校园的重要意义和目的要求,提高安全防患意识。
2、继续强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实效。平安园区创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把服务高校和广大师生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内容、形式、质量和效能,高度重视来自学生的诉求,认真受理高校的意见建议,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积极协商有关职能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高教园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营造高教园区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道路交通协管工作机制,实行工程车安全行驶责任制,加强学生上下课高峰期间的
道路交通管理,规范道路交通行为。二是集中整治非法营运车辆,建立常态管理机制,有效控制非法营运行为。三是严格规范人力
脚踏人力三轮车乱收费行为,维护了广大师生的正当权益。四是实行错时管理,多班轮值,合理调度人员,延长值勤时间,采取流动巡查与定点看守相结合的办法,加大疏导管理办度。五是以
警校共建为基础,开展高教园区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设高教园区和谐的社会环境。六是开展高教园区商务中心、图书中心、演艺中心等公共场所和社区出租房的安全消防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