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岭族乡引是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下辖的一个
民族乡,位于苍南县边缘,西与
福建省福鼎市佳阳畲族乡接壤,南与福鼎市沙埕镇毗邻。乡政府驻地东宫村,距县城50公里,总面积20.17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连绵,北有海拔989.5米的
鹤顶山,78省道贯穿乡境南北,地形地貌呈西北向东南倾斜。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岱岭畲族乡常住人口为2298人。
行政区划
全乡8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2003年全乡1669户,6617人,其中
畲族680户,2450人,占总人口的38%。
民族村四个,全乡总劳动力2925人,以从事农业为主,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12%、14%。全乡耕地面积3922亩,其中水田2746亩,旱地1176亩。山地总面积26643亩,其中宜林山地18460亩。
2001年全乡总劳动力2999人,其中男劳动力2102人,女劳力898人,从事农、林生产2700人,牧业37人,乡镇企业12人,
建筑业126人,交通运输业40人,饮食业48人,其他非农行业35人,劳务输出1000多人。农、林人口占全乡总劳力的83.63%。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1208万元,人均收入1191元。2003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1442万元,人均收入1717元。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历史沿革
清代岱岭属
平阳县招顺乡五十四都。
宣统三年(1911年),平阳县划定自治区域。民国成立后,沿宣统三年划定的自治区域,岱岭仍属蒲门乡。1928年平阳县制定区、街、村制。1929年改村里。1930年改为乡镇。1932年6月,蒲门区改为第六区,下辖岱岭、云山等32个乡镇。1938年岱岭乡撤销,属昆南区(第六区改名)。1940年岱岭属矾山区(昆南区改名)
马站乡(后改为镇)。1943年属马站区(矾山区改名)
马站镇。1946年属蒲门区(马站区改名)马站镇,直至解放。
1949年4月岱岭解放,属蒲门区管辖。1950年7月1日蒲门区改称马站区,属马站区管辖。
1952年6月,马站镇分为马站镇、岱岭乡、坑门乡三个乡镇。岱岭乡管辖岱下、岱顶、福掌三个行政村;坑门乡管辖坑门、云遮、云山三个行政村。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岱岭乡、坑门乡合并称岱岭合作乡,马站镇划桥头、后阮、下丰三个行政村归合作乡管辖。
1958年4月,平阳县委、县府批准,建立岱岭畲族乡,管辖云山、云遮、坑门、福掌、岱岭(岱岭分为东风、顶峰两个行政村)、岱下(分为大基、杨家边两个行政村)等行政村,桥头、后阮、下丰三个行政村仍划归
马站镇管辖。当时
畲族人口占36.9%。
1958年10月撤区建立马站人民公社,岱岭畲族乡改称岱岭管理区。1959年7月岱岭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1961年10月,以大队建立公社,岱岭大队改称岱岭公社,顶峰村析为龙凤、斗湾、朗腰、南山四个行政村。
1969年7月,
平阳县革委会批准成立岱岭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0年建立公社革委会党核心组。
1977年11月,恢复公社管委会,岱岭公社革委会改称岱岭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1年10月,国务院批准,从原平阳县析出建立
苍南县,岱岭公社属苍南县管辖。
1984年5月3日,苍南县人民政府(1984)71号文件决定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建制,东风村更名东宫村,并恢复岱岭畲族乡。
1992年5月,苍南县委、县府实行撤区、扩镇、并乡,岱岭畲族乡体制范围不变,直属县人民政府管辖。
岱岭畲族乡是革命老区乡。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岱岭率先成立贫农团,积极开展减租息和五抗(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革命斗争,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残酷镇压,仅福掌村就被焚烧民房124间,全村52户,220多人无家可归。全乡有革命烈士43人。1982年2月,
温州市民政局批准岱岭乡为二战时期革命老区乡。
地理环境
气候概况
岱岭畲族乡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年积温6770℃以上,有效积温天数248天,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8℃,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低温-2.5℃,无霜期273天,年降雨量1248毫米,年日照时数1740小时,适宜发展各种经营,发展水果、食用菌等。
自然灾害
岱岭畲族乡自然灾害频繁,每年台风期,常受不同程度的损失。1990年9月4日第17号强热带风暴袭击乡境,平地水满1米,几个钟头内降雨量达886.4毫米,局部降雨量为936.7毫米,为百年未有的暴风雨,倾刻间全乡人民生命财产惨遭损失,受灾人口达2356人,冲毁房屋24间,21户118人无家可归,188间房屋被毁坏,田园毁灭1225亩,占总面积28%,受淹1276亩,家庭粮食被冲57000斤,受浸150000斤,冲毁水库一座,冲毁渠道142条,计19000多米,冲毁堰坝24条,计1230多米,冲毁溪堤4740多米,冲毁桥梁7座,冲毁机耕路8公里,冲毁民间道路23公里,冲毁自来水池13座,还有电线杆、学校教室、水果山林、家禽家畜等被冲毁,全乡合计直接经济损失900多万元。
社会
基本建设
为增强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乡大力加强基础建设。1993年投资4万元架设云山高压线路,解决解放以来云山村人民日夜盼望的用电大事。投资6万元更新
东宫、杨家边、大厝基等村的低压线路,全部换上水泥电杆。投资5万元铺设岱岭乡所在地第一条长750米的
水泥路,投资2万元建造公共厕所,投资2万元解决坑门、福掌等村群众卫生饮水问题。
教育建设
新建坑门希望小学,改变少数民族子女上学难的状况。投资3万元开辟朗腰、
蛇口引水工程。投资11万元建设岱岭水厂,解决3个村2000多人的饮水。投资2万元创办岱岭敬老院,解决五保老人的后顾之忧。
水利建设
1995年,供电线路更新,蛇口平硐引水工程完成计划量,地面
卫星接收站建成。坑门、云遮、福掌村8公里机耕路开通。东宫岱后大桥集资全部完成,桥面铺设工程动工1996年完工。广播设施配套及线路更新全部完毕,投入运行。云遮、坑1996年来共造水渠100多处,长5000米,溪堤4000多米,堰坝17道,185米,三面光渠道3410米,老渠道维修1200米,清理溪滩积石45000立方米,蛇口引水工程完成,建水库五座。
南山水库建于1967年,集雨面积0.21平方公里,库容量1.2万立方米,坝高15米,受益面积300亩。
福掌水库建于1973年,集雨面积0.3平方公里,库容量1.41万立方米,坝高16.4米,受益面积170亩。
大厝基水库建于1979年12月下旬,集雨面积0.1平方公里,库容量1.5万立方米,坝高5米,受益面积200亩。
王坑内水库建于1981年3月,集雨面积0.3乎方公里,库容量7万立方米,坝高23.5米,受益面积300亩。
1995年
种植业开发总面积1500多亩,尤其龙风、南山、坑门三个村完成柿、
杨梅、桃三个品种1100亩,东宫、南山等村完成
四季柚面积360亩。
经济
农业发展
2000年全乡有水田2735亩,旱地1252亩,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解放前,粮食生产常逢旱、虫、风等灾情,亩产在150公斤以下,人民生活极其困难。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推广农业技术,进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不断稳步上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大大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1982年在严重的干旱情况下,粮食没有减产。农民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耕作制度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是水田间作改进连作,大面积冬种,旱地一熟改两熟,稀植改密植,同时推广套种。
解放初,种植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基本上是耐瘠、高杆、低产的传统的品种,产量很低。1950年至1960年主要推广高产品种,淘汰低产农家品种。1961至1975年则改高杆品种为矮杆品种,实现矮杆化,早稻推广“矮脚南特”,晚稻推广“广场5号”、“二九矮7号”、“珍珠矮八号”和“农垦58号”等。
番薯推广“新种衣”和“港头白”。1976年后主要推广抗病虫性好、耐肥性强和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20世纪80年代推广“青杆黄”、“竹菲10号和2号”、“矮青3号”,晚稻推广“汕优85”、“仙优64”等
杂交水稻。1994年全乡杂交晚稻面积已扩大1883亩,成为主要品种。蕃薯新品种有“华氏48”、“胜利3号”、“潮薯”和“瑞薯1号”,此外其他经济作物也都进行选育、引进、推广。从20世纪60年代起,逐步推广使用化肥,同时普遍推广
紫云英等绿肥。2001年全乡山地面积1.5万亩,林地12646亩,占林业用地的84%,栽有
孟宗竹、
黑荆、外国松、
马尾松、茶,
四季柚、柑、桔、
杨梅、桃、李、柿子等,疏林地960亩,占5.3%,未成林地4636亩,占地25.4%;森林覆盖率80%,主要以薪炭林为主,面积7662亩,占林业用地60.6%,用材林3114亩,占24.7%,防护林1289亩,占10.2%。
多年来,乡政府认真贯彻执行林业有关政策,充分发动群众,狠抓造林和管理措施的落实,杜绝乱砍滥伐和
森林火灾的发生。1994年度获得
温州市护林防火先进单位称号。
为提高林种成分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发展一优二高的林业,乡实行统一布局,因地制宜,连片开发,逐步改造的办法,增加用材林和
经济林。1993年栽培
四季柚505亩,1995年营造水果林1500亩(其中小水果1140亩,四季柚360亩),四旁植树1万多株。至2001年,全乡已发展水果3000亩,其中国家级名优水果四季柚2300亩,已挂果1000亩,亩产值1000多元。全乡林业生产实行以法治林,以法护林。
特色产业
茶叶是主要特产之一,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清
乾隆,鸣山旗枪闻名于
福建省、台湾等地,有“门迎鸣山春常在,户对旗枪名特长”的诗句。1993年垦种生茶500亩,2001年有茶叶面积1546亩,大部分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上。1993年茶叶产量8.4吨,产值6.72万元,1994年产量15吨。有富源村一家茶叶
加工厂,年加T能力300吨,已制出一级的“苍南翠龙”茶,销路较好。
朗腰茶厂创办于1990年,面积320平方米,固定资产已达20万元,厂房投资4.5万元,机械设备15万元。1993年生产茶叶50吨,年生产总值30万元。1994年产总值78万元,上缴国税2.53万元,实现利润2万多元。
2000年来蘑菇载培发展迅速,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其生产特点是劳动密集,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好,非常适应山区农户生产。随着我国加入WTO,群众种植蘑菇有较高的积极性,蘑菇已经成为乡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经济开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2001年总面积100万平方尺,亩产4509斤,总产787吨,产值350万元。
畜牧发展
乡境草地资源丰富,同时有悠久的饲养畜、禽的历史。山地面积26631亩,除其它用地787l亩(包括耕地面积),大部分属草场资源,发展食草畜牧潜力很大。1993年全年畜牧业产值达73.5万元,仅次于粮食和食用菌收入,居第三位。据2001年底农业统计,生猪存栏数1405头、牛120头、羊2500只、禽6880羽,兔和
蜜蜂属养殖势头也很好。
此外,2001年,在富源、云山村种植了以百术的为的150亩中药材。还饲养了美国的
牛蛙、
雷克斯兔,种植了冬瓜梅、
大枣等。
发展情况
200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乡广大人民的努力,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教育设施日臻完善,拥有一所占地面积11404平方米的“九年一贯制”农村试点学习校,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在校学生800多名。公路、机耕路四通八达,机动车辆可达各自然村。人民生活用水、农用水有所改善,三面光渠道星罗棋布。群众饮用清洁自来水或导流水占75%。高、低压线全面进行改造,达到三相电路。有线闭路电视遍布全乡,丰富了群众的文娱生活,通讯设备齐全,设有移动通信、联通机站,电话户占有率42%。卫生好转,医疗条件提高,新建的卫生院配有X光机、B超、心电图等先进医学设备,解决了山区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同时乡党委、政府立足当地实际,用好用足扶贫政策,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取得较大成绩,形成了磨菇、
四季柚、
马蹄笋、
栀子、茶叶、中草药、山羊、本地鸡等八个基地,有力地促进了该乡经济发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岱岭“山一”矿泉水有限公司于2003年建成投产,
日产汽车公司“山一”牌矿泉水1000多桶,市场供不应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