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导弹
从航空器上发射攻击地(水)面目标的导弹
空地导弹(英文名:Air-to-Ground Missile或者Air-to-Surface Missile),是从航空器上发射,攻击地面、水面目标的导弹。由弹体、制导装置、动力装置和战斗部组成,是航空兵进行空中突击的主要武器之一。
1940年,德国科学家格诺特·瓦格纳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枚空地导弹—Hs-29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开发了第一代空地导弹,典型代表主要有美国的AGM-28、苏联强直性脊柱炎5、英国的蓝剑等。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为第二代,第二代大多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虽然精度比第一代高,操作也更简便,但载机发时后在导弹击中目标前也不能离开。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第三代空地导弹采用了红外、电视、雷达等末端制导技术。第四代空地导弹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导弹除了在体积、质量、导航与动力系统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之外,开始朝着智能化、小型化等高技术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典型的空地导弹有,英国风暴阴影空地导弹、美国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俄罗斯Kh-69导弹和以色列突眼空地导弹。
空地导弹按任务范围分为战略和战术空地导弹。战略型空地导弹是专门为盖德·穆勒设计的一种远程攻击型武器,是“三位一体”打击力量之一,旨在突击敌方重要的战略目标。战术型空地导弹是指装备在F-104战斗机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上,主要用于攻击战场的战术性目标的一种导弹武器。而且种类最多、装备数量最大、在实战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导弹。此外,战术空地导弹还可以按照攻击目标类型、射程、飞行速度、发射质量、挂载平台种类等技术特点进行区分。
历史沿革
二战期间
最初的空地导弹是航空火箭与航空制导炸弹相结合的产物。1940年,德国科学家格诺特·瓦格纳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枚空地导弹:HS-283A-0,同年12月7日,德国对HS-283A-0进行了试射并取得了成功。1943年7月,德国人研制了无线电遥控的空舰导弹—HS-293A-1,同年8月27日,该弹击沉了英军白鹭号护卫舰。此战为空地导弹参与实战的首次成功战例,开启了空地导弹步入实战化的序幕。
第一代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空地导弹的发展初期,这一时期的导弹技术不够成熟,制导方式采用的主要有惯性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雷达驾束制导等,也有个别远程型号采用了星光修正技术,气动外形与飞机十分相似,体积太大、结构复杂、命中精度低,可靠性与可维修性都不好,典型代表主要有美国的AGM-28、苏联的AS-5、英国的蓝剑等。
第二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的为第二代,第二代大多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虽然精度比第一代高,操作也更简便,但载机发射后在导弹击中目标前也不能离开。不过,相比第一代空地导弹在体积与质量方面的严重缺陷,第二代空地导弹“轻巧”了不少,速度和突防能力都显著增强。但是,由于惯导与动力系统基本没变,所以,其射程与精度没有得到提高,典型代表主要有美国的AGM-69A/B、苏联的AS-6等。
第三代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的,第三代空地导弹采用了红外、电视、雷达等末端制导技术,导弹发射后载机可以离开,导弹可以在弹上的自动寻的制导系统控制下自动制导至目标。这一代空地导弹主要解决了上一代空地导弹制导与动力系统的问题,使导弹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典型代表主要有美国的AGM86、苏联的AS-10等。
第四代
第四代空地导弹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导弹除了在体积、质量、导航与动力系统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之外,开始朝着智能化、小型化等高技术方向发展,典型代表主要有美国的AGM-129、俄罗斯的AS-16等。
第四代空地导弹是远距离发射的导弹。由现代防空兵器射程不断增大,对重要目标构成的多层防空网防御半径更大,故第四代空地导弹射程普遍比较远;为保证在远射程下的命中精度,第四代空地导弹通常采用复合制导技术,为提高突防能力还采用了低空突防的办法。海湾战争中,美国军队使用的“斯拉姆”远程空地导弹,就是第四代空地导弹。这种导弹吸取了前三种导弹的优点,采用了组合制导方式,中段为惯性制导,并结合雷达高度表控制导弹按预定航向和高度飞行,弹上还装有“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的信息接受与处理装置,以修正惯导误差,使制导精度提高到10米以内;在导弹飞行距目标约15公里时,转为末端制导,弹上的红外成像自寻的系统开始搜索捕获目标,并将探测到的目标区红外图像信息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发回给跟踪引导飞机上的飞行员,由飞行员根据实时红外图像选定目标要害,再通过遥控引导导弹的导引头锁定目标瞄准点。这种组合制导可达到很高的命中精度。
进入新世纪,随着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不断发展,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空地导弹以使其达到突破防御命中目标的目的,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国家竟相开展了射程更远、射击精度更高、突防能力更强的空地导弹研制。
基本设计
空地导弹一般有四个组成部分:战斗部、引信动力系统、制导系统(含导引和控制)。
战斗部
战斗部是导弹上直接打击目标,完成作战使命的部分,也被称为有效载荷。根据在战争中的作用,将空地导弹分为战略、战术两类。战略空地导弹主要为带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射程一般为中远程。而战术空地导弹根据攻击的目标性质和类型不同,相应地有各种毁伤作用和不同结构类型的战斗部。目前空地导弹采用的战斗部,有如下6种类型:
(1)爆破战斗部。是依靠炸药爆炸后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形成的爆轰波对目标进行破坏的战斗部
(2)聚能破甲战斗部。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聚能流去穿透装甲或混凝土的战斗部。
(3)杀伤战斗部。是靠爆炸后产生大量高速飞散的碎片、金属射流或自锻弹丸等形成杀伤威力的战斗部。
(4)综合作用战斗部。是空地导弹战斗部的主要形式。如聚能爆炸战斗部,先烧穿再到目标里面爆炸;同样的也有先靠动能穿甲,后爆炸产生若干破片或射弹的穿甲爆破战斗部;还有,攻击陆上固定目标的高爆燃烧侵彻战斗部,甚至采用两级加力侵彻的战斗部等,都是综合作用战斗部。
(5)集束炸弹战斗部。主要用来攻击敌方机场跑道、静止的集群或区域目标。根据导弹攻击的目标性质和类型不同,有不同的布撒器或子弹头类型。
(6)特种战斗部。根据杀伤对象选择,有激光战斗部、x射线战斗部、化学毒剂战斗部、燃烧战斗部、发烟或发光战斗部等。
引信
引信是适时引爆战斗部的引爆装置。根据武器的作战需要,引信有接触式、非接触式两类。接触式又分为即时引爆和延时引爆两种,延时引爆是为了让战斗部到目标内部,或恰当的时间爆炸,以产生更大的效能。非接触式战斗部在离目标适当高度或距离时引爆,一般用在反辐射等空地导弹上。另外还有一种自毁引信,即考虑导弹如未能杀伤和破坏目标而脱靶后,经过一定时间,引信能自动引爆战斗部使导弹自毁。
动力系统
导弹上产生推力的整套系统称为动力系统,它由推进剂和机体(含辅助部分)组成。根据不同武器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发动机各有特点。
火箭发动机
固体火箭发动机。使用较多的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可靠、反应速度快,一般在近程导弹上使用;但它的比冲低、环境温度对推力特性影响大,且难以调节。
液态火箭发动机。可用于中远程导弹上,其结构尺寸小、重量轻、工作过程引起导弹重心变化不大;尽管液体燃料的预包装技术已被应用,但仍然存在使用复杂、成本高、燃料毒性大等缺点,使用的领域不大。
固液组合发动机。固液组合发动机是使用固体组元和液体组元组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一般多采用固体燃烧剂和液体氧化剂来提高推进剂的平均密度比冲,但使用的领域也不大。
空气喷气发动机
空气喷气发动机通常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冲压喷气发动机两类,广泛应用于中远程空地导弹上。
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中,增加风扇并有内外涵道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一般用于亚音速飞行的导弹上,因为在这种速度下飞行,每千米油耗最少,可以大量节省燃油,减轻导弹的重量,实现远距离飞行。而一般涡轮喷气发动机,由于其结构原因,不适宜用在飞行速度很高或很低的导弹上,一般飞行速度为Ma0.7~3。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特点是耗油率低,如果飞行高度选择恰当,可获得更好的发动机特性。但这种发动机的结构复杂,重量大,推重比小。
冲压喷气发动机。取消了涡轮喷气发动机压缩机和涡轮部件,所以结构简单,重量小。它不像涡轮喷气发动机飞行速度受到限制,一般选用在高速飞行的导弹上。其缺点是低速时推力性能差,对飞行状态的变化敏感,工作范围窄等。
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
把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冲压喷气发动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用一个燃烧室,即称为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另外根据冲压发动机的燃料为固体还是液体,又分为固体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和液体燃料冲压组合发动机两种,还有助推器和冲压喷气发动机,都为固体燃料的称为固体燃料冲压组合发动机。
制导系统
制导系统是控制和导引两大系统的总称。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空地导弹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作用是使导弹保持飞行稳定,并按定的轨迹方案和导引规律飞行,直至命中目标。一般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即测量敏感装置、综合控制装置和控制执行装置。
测量敏感装置。由感受和测量导弹的姿态角信息及重心运动信息的敏感装置,如陀螺仪、加速度计(及其组成的捷联、平台惯导系统)、高度表、多普勒雷达、GPS及其组合系统等组成。
综合控制装置。综合控制装置是实现控制和导引飞行方案的弹上关键设备。它一般由计算机和转换装置等组成,其存储装订制导程序,即控制方案(如稳定回路、控制回路、航路设计、地形匹配等)、制导律(如前置导引、比例导引、坐标导引等),将导引系统和测量敏感装置送来的信息加以综合,形成对导弹的综合控制信息,输送给弹上控制执行机构。
控制执行装置即舵机,它通常要将综合控制装置送来的控制信息进行校正、变换和功率放大,驱动操纵元件动作,使导弹产生一定的操纵力矩,调整和改变飞行姿态。舵机按能源不同可大致可分为气压(一般为冷气、燃气)、液压、电动(含电磁)三类。
导引系统
导引系统是测量目标与导弹的相对运动参数,并向控制系统输出与制导律有关信息的装置。根据导引系统的工作特点(主要是探测器)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类。
主动式。目前在空地导弹上主要采用的是雷达导引系统。其作用距离较长,波束较宽,全天候;但由于发射探测电磁波,因而容易被发现和被干扰。
半主动式。空地导弹半主动式自动寻的系统,一般采用激光且用在小射程的导弹上。激光发生器装于载机上,空地导弹上只装载被动的激光感受系统,载机控制激光束对目标的照射,导弹自动跟踪激光束直至命中目标。
被动式。导引头不主动发出探测信号,而能跟踪目标特性的导引系统为被动式导引系统。目前用于空地导弹的有电视、红外和被动雷达导引系统,由于它们不发射探测电磁波,因而具有很强的隐避性和抗干扰能力;但它受外界大气和环境影响,尤其是电视导引头受阳光照度影响较大,更不是全天候的。
遥控导引系统。遥控导引系统在空地导弹上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指令形式,有线的指令导引系统只在反坦克导弹上采用,无线指令制导系统多用在其他小射程的空地导弹上,而中等射程的空地导弹为了提高命中概率,在电视或红外导引的基础上,加上数据传输、指令系统,形成遥控式电视(或红外)指令制导系统。
导弹分类
空地导弹一般分两大类,即战略型和战术型。
战略型空地导弹
战略型空地导弹是专门为盖德·穆勒设计的一种远程攻击型武器,也是为轰炸机设计的一种轰炸武器,是“三位一体”打击力量之一,旨在突击敌方重要的战略目标。此类导弹主要有机载洲际导弹(如美国曾用C一5飞机试射“民兵”洲际导弹)、空射巡航导弹和一般战略导弹。而且携带战略空地导弹的载机不必进入有强大防空火力的战略目标的防区,而在防区外较远距离上就能发射它来完成轰炸任务。
战术型空地导弹
战术型空地导弹是指装备在F-104战斗机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上,主要用于攻击战场的战术性目标的一种导弹武器。而且种类最多、装备数量最大、在实战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导弹。这类导弹主要包括对地攻击型导弹,但也包括战术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等。此类导弹战斗部多采用普通装药,射程一般为数十千米至100多千米,飞行速度为音速的0.8倍~3倍,通常采用无级电指令、雷达、电视、激光、红外、毫米波和复合制导等制导方式。
战术空地导弹还可以按照攻击目标类型、射程、飞行速度、发射质量、挂载平台种类等技术特点进行区分。
按攻击目标类型划分
空地导弹按打击目标类型可划分为对面目标(如交通枢纽、机场跑道、导弹和炮兵阵地)、线目标(如桥梁),点目标(如建筑、—亡事、地面机库、地面指挥控制中心)、地下深埋目标(如地下指挥所、地下机库)类同定目标打击、时间敏感目标(如导弹发射车、机动指挥控制系统)类活动目标、装甲类目标(坦克)、雷达类目标打击的导弹。由于目标特性不同,导弹所搭载的任务载荷有所不同,针对机场跑道类面目标多采用子母战斗部或者子弹药布撒器。针对工事类、机库和地下深埋等具有一定防护措施的目标通常选用爆破侵彻型或者单一侵彻型战斗部。地面雷达、导弹发射车、机动指挥控制系统通常选用破片杀伤型战斗部-、装甲类目标通常采用聚能破甲战斗部
在上述空面导弹中,由于坦克和雷达等目标的目标特性较为特殊,空射反坦克及反辐射导弹特点与其他导弹相比有一定差异。
空射反坦克导弹多采用直升机平台发射,导弹发射质量小,外形尺寸小,通过复合式挂架,载机平台—次可以挂载较多数量的导弹执行作战任务,其技术特点是“发射后不管”,末制导多采用红外成像、半主动激光毫米波雷达等,战斗部通常采用双级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目前国外正在开发双模、三模等多模末制导方式,以提升导弹的抗干扰及对不同类型目标的识别能力,同时ri1于多功能战斗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一代反坦克导弹具备攻击不同类型目标的能力。空射反坦克导弹相对其他平台反坦克导弹具有射程远、攻击目标多、作战半径大、作战使用灵活等优点。
反辐射导弹是战术空地导弹中发展较快的一类导弹,反辐射导弹是一种利用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信号,发现、跟踪以至最后摧毁雷达的导弹,它已经成为电子对抗的重要手段,是压制防空系统的主要武器之一。自1965年美国军队越南战争中首次使用反辐射导弹以来,苏联英国法国德国瑞典以色列等国相继研制了反辐射导弹,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反辐射导弹已有几十种型号,这类导弹多采用被动雷达末制导+惯性制导方式。新一代反辐射导弹多采用防区外设计,增加了载机的隐蔽性,导弹发射后,无需载机配合,末制导采用宽频被动雷达导引头,具有较强的截获能力。同时采用多模复合导引头技术,结合导弹惯性制导装置,增强了导弹抗关机和抗干扰能力。
按射程划分
空地导弹按射程可划分为空射巡航(大于600km)、远程(含防区外300-600km)、中程(50—300km)、近程(小于50km)空地导弹。
空射巡航导弹在具备大射程的同时,具备较高的命中精度,可以对敌方严密设防的高价值战略和战役目标适时实施有效的精确打击,因此巡航导弹被认为是满足区域战略需要、实施威慑力量常规化的一种导弹武器。巡航导弹由于射程较大,被发现后,反弹道导弹系统有充足时间对其进行拦截,因此巡航导弹通常采用低高度巡航飞行方式或者高空高速飞行方式进行突防,现役的巡航导弹通常采用前一种方式进行突防,这类导弹一般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飞行速度为亚音速,中制导系统多采用惯导+地形匹配/卫星定位修正的方式。采用高空高速飞行突防的导弹通常使用冲压火箭发动机,导弹飞行速度一般大于Ma3。
远程空地导弹射程较远,发射后载机即可撤离,载机安全性高,中制导体制与巡航导弹相似,中程空地导弹多用于执行战场压制、遮断、火力支援,制导方式多采用惯导+单模雷达/红外/激光末制导方式。此类导弹通常可以搭载不同类型战斗部以实现不同的战术目的,作战任务十分灵活,是各国空中平台执行地面打击任务的中坚力量。近程空地导弹则用于在初步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进行近距离空中支援和战场遮断任务,这类导弹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附带损伤小等优点。近程空地导弹也是当今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使用量最大的空地导弹在新一代研制的空地导弹中,采用一体化设计、模块化设计等先进的设计方法,以及多模末制导技术、目标自动识别技术、隐身技术、复合材料等新兴的科技成果被大量使用,使得新一代空地导弹不仅大大地缩短了成本和设计周期,并且作战使用方式更灵活、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命中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同时具有了隐身化、防区外打击末端机动突防等全新的特性。
按飞行速度划分
空地导弹按飞行速度可划分为高超音速(Ma≥5)、超声速(Ma\u003e1)、亚声速(Ma\u003c1)。高超声速空地导弹全球尚未有装备,但部分西方国家已经开始高超声速导弹原理样机的研制工作,具有飞行速度高、突防能力强、动能杀伤威力大等显著的优点,载机可在防区外发射,导弹在极短的时间内飞抵至目标,对目标实施有效的打击。高超声速导弹打击的目标通常为敌方作战指挥中心、战略导弹发射井、战略导弹机动发射车等高价值目标。超声速导弹及亚声速空地导弹种类繁多,飞行速度Ma\u003e2的导弹通常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或者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这一类型导弹飞行速度快,在装载侵彻战斗部后,对加固类型目标具有更好的打击效果。在相同条件下,亚声速导弹射程大,红外隐身性能较好,结合导弹外形设计、在导弹表面涂覆吸波材料等手段,可以实现导弹隐身设计。
按挂载平台划分
空地导弹按挂载平台可分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载空地导弹,直升机载空地导弹主要用于战场近距火力支援和重要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打击目标类型主要为地面坦克和装甲车辆、防空和指挥控制系统、小型掩体、建筑等目标。由于直升机挂载能力有限,直升机挂载的空地导弹多为轻型或者小型空地导弹,这些导弹射程较小,命中精度高,附带损伤小。固定翼平台作战半径大,挂载能力强,可挂载空地导弹种类较多,既可用于执行战场压制、遮断、近距火力支援,也可精确打击敌方纵深地域有价值的目标。
按发射质量划分
空地导弹按质量可划分重型(大于500kg)、中型(300-500kg)、轻型(100-300kg)和小型(小于100kg)空地导弹。导弹的作战使用用途决定了导弹搭载的任务载荷的类型及质量,质量越大的导弹通常可以携带质量较大的任务载荷,对大型、集群或者加固目标实施有效的打击。
经典型号
AGM-65空地导弹
AGM65空地导弹也称为“小牛”空对地导弹和“幼畜”导弹,由美国研制。它是一种战术空对地导弹,能在防区外进行发射,精确地打击点状目标。该导弹有7种改进型,分别为“小牛”A型、B型、C型、D型、E型、F型和G型。该导弹弹体为圆柱形,4个三角形弹翼与舵呈X形配置;动力装置为双推力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弹长2.64米,射程24干米。
“突眼”(大力水手)空地导弹
Popeye“突眼”导弹是以色列制造的一种防区外通用战术空地导弹。它是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在吸取美国幼畜空地导弹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种中程防区外对地攻击导弹。该弹已经进行过多次升级改造,主要有突眼-1、突眼-2以及突眼-3三个型号。它采用独特的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弹体内部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从前到后分为5个舱段:前舱、制导控制舱、战斗部舱、发动机舱和尾舱。它主要用于攻击严密设防的坚固目标,比如机场、桥梁和地下掩蔽部等。目前许多国家装备了该导弹,其中,美国空军已将它纳入编制系列,编号为AGM-142。
AGM-158 JASSM
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编号为AGM-158,是美国空军和海军研制的一种远程空地导弹,也被称为“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由美国洛马公司于1996年开始研制,该导弹的研制是为了弥补1994年取消的三军通用防区外攻击导弹(TSSAM)计划。AGM-158主要用于对严密设防的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如敌方的指挥、监视、通信和情报节点,关键工业设施,重要桥梁,弹道导弹发射架和舰船等。在执行打击任务的同时,该导弹还具有反侦察的隐身性能。2004年4月,该导弹获准进行全面生产,同年5月,生产规模增加,最终达到每月量产40枚。
AS-11
法国是继美、苏之后最早研制、装备空地导弹的国家。AS-11是第一代亚声速多用途空地导弹,1953年开始研制,1956年开始进入法国陆军服役并外销,生产时间长达30年,总产量将近18万枚。1967年中东战争中曾大量使用。
该弹的改进型AS-11B在性能上已进入第二代空地导弹范畴:采用目视瞄准、自动跟踪、有线指令半自动步枪制导体制,飞行员只需目视瞄准目标,由机载红外探测器自动跟踪飞行中导弹尾部的曳光管,并自动修正飞行轨迹。
萨伯 Rb05A
Rb05A是瑞典萨伯导弹公司为瑞典皇家空军研制的一种近程空地导弹,射程8km。该弹1960年开始研制,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装备部队,1977年停产。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尾部装有指令无线电接收机和曳光管,飞行员借助瞄准具跟踪弹尾的曳光管并移动控制杆发出控制信号,使导弹保持在飞向目标的瞄准线上。
AGM-53“秃鹰”
AGM-53“秃鹰”是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美国海军研制的第二代空地导弹,用于攻击水面舰艇及地面严密设防的目标,如桥梁、导弹阵地、指挥中心等。导弹于1966年开始研制,1976年开始生产,弹重960kg,射程60~80km,采用程序+电视制导的方式。导弹发射后,先由中制导系统将导弹引导至目标区,然后改用电视制导。
AS-10“克伦”
AS-10“克伦”是苏联新星设计局在AS-7“黑牛”的基础上研制的第二代近程战术空地导弹,该弹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制,逐步形成一个大的系列。其基本型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弹重320kg,射程10km。改进型分别采用半激光制导、电视制导和红外成像的方式,弹重300kg,射程20km。
英国风暴阴影空地导弹
风暴前兆空地导弹是由英国宇航公司于1995年在法国阿巴斯防区外空地导弹系列中的A-pache-AL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更为先进的防区外空地导弹,该弹于1998年进行了发射试验;2000年,又进行了制导飞行试验;2001年,进行了狂风GR.Mk4载弹飞行试验:2002年,开始交付英国皇家空军。该弹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隐身导弹其最出名的战例要数伊拉克战争中对巴格达的空袭,在未进行作战使用试验的前提下首次使用便击中了巴格达北部的目标。
德国金牛座空地导弹
金牛座空地导弹是欧洲导弹公司德国子公司旗下的金牛座系统Inc.与瑞典萨伯动力公司于1985年合作联合研制的一种防区外空地导弹,该弹前身是DWS-39导弹(专门为正在研制的JAS-39鹰狮战斗机装备的空地导弹)。德国、瑞典双方于1998年3月31日正式签订研制合同,1999年10月在瑞典北部的维德塞尔靶场进行了首次制导飞行试验。金牛座空地导弹质量约1360kg,长5.1m,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飞行速度最大可达马赫0.95,最大射程为350km。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气动设计,使导弹具有更好的隐身性能。金牛座空地导弹同时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INS和地形导航系统组合的导航方式,使其导航定位精度更高。
实战情况
越南战争
“小斗犬”空地导弹是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的对地打击精确制导弹药之一。到了1967年,美国军队又将最新研发的AGM-62“白星眼”空地导弹和GBU-15模式制导滑翔炸弹8/B“流浪者”制导炸弹投入到所谓的“炸桥战役”中。这两种制导弹药采用更先进的电视制导模式,飞行员可以通过战机上的屏幕看到导引头获取的无线电传输实时图像,瞄准方式比“小斗犬”空地导弹的目视要更进一步,但是依然需要手动操控导弹。而且,在引导弹药飞向桥梁目标的过程中,美军战机还不能马上脱离战场或者进行大范围机动,以免丢失无线电信号,导致攻击失败。在这一过程中,美军战机却非常容易被北越防空部队或者北越空军战机击落。所以,很多美国军队飞行员宁愿重新使用投下就可以脱离的无制导航空炸弹,也不愿意发射电视制导弹药。
海湾战争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飞机共发射5296枚“小牛”空地导弹,共有4712枚击中目标,其中在一次夜间行动中,“小牛”一批次就击中伊军24辆坦克。
阿富汗战争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希望获得一种能与空中机器人兼容的空对地武器用于反恐作战。于是,美军对“海尔法”空地导弹进行了改造,陆续推出AGM-114P/P+/R等型号,供“捕食者”“死神”等无人机挂载使用。2001年10月,在阿富汗战场上,美国军队首次使用“捕食者”无人机发射“海尔法”导弹,击毁了一辆坦克,拉开了无人机对地攻击的序幕。
伊拉克战争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小牛”导弹主要执行直接航空支持和隔离战区的任务。大部分导弹在6公里或以下距离发射,共消耗了900多枚。携带这种导弹的飞机主要是可挂载6枚导弹的A-10攻击机强击机美国空军共向战区集结了60架A-10强击机。该机具有长时间滞空能力和大有效载荷,成为猎杀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地对地导弹发射装置的非常有效武器,同时保障直升机的搜索和救援工作。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二战期间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基本设计
战斗部
引信
动力系统
火箭发动机
空气喷气发动机
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
制导系统
控制系统
导引系统
导弹分类
战略型空地导弹
战术型空地导弹
按攻击目标类型划分
按射程划分
按飞行速度划分
按挂载平台划分
按发射质量划分
经典型号
AGM-65空地导弹
“突眼”(大力水手)空地导弹
AGM-158 JASSM
AS-11
萨伯 Rb05A
AGM-53“秃鹰”
AS-10“克伦”
英国风暴阴影空地导弹
德国金牛座空地导弹
实战情况
越南战争
海湾战争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