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温热篇
清代温病创作史书
温热论》,温病著作。一卷。清叶天士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传本不一,其一传于叶氏门人华岫云王士雄温热经纬》中《外感温热篇》的原文即据于此;又本见于唐大烈吴医汇讲》卷一,名为《温症论治》,内容与华氏大同小异,次序略有不同,章虚谷注本即本于此,名为《叶天士温热论》,收入《医门棒喝》中。
作者简介
清代名医-叶天士叶桂,宇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吴中区人,世居苏州阊门外下塘上津桥畔。生于清康熙六年(1167),卒于乾隆十一年(1746),殁年八十。祖、父俱精医,桂声大振,创立温病学说,发明杂症论治,贡献卓著,堪称吴中杰出医家之最。《温热论》 初名《温热论治》,首刻于《吴医汇讲》卷一,唐大烈序云:“《温热论治》二十则,乃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一时未加修饰,是以词多屈,语亦稍乱,读者不免晦目.烈不揣冒昧,窃以语句少为条达,前后少为移缀,唯使晦者明之,至先生立论之要旨,未敢稍更一字也”。由此观之,本篇实为叶挂语录著作,经唐氏稍事修饰。后来叶天士门人华云刊《续选临证指南》,复将本篇更名《温热论》而列于卷首。两种版本文字略有出入,而大体相同。后人刊刻甚多,在这次笔者参编的《吴中医集·温病分册》中亦予以点校刊载。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清代爱新觉罗·弘历以后,江南出现了一批以研究温病著称的学者。他们以叶天士为首,总结前人的经验,突破旧杠杠,开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途径。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他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概括了温病的发展和传变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病的总纲;还根据温病病变的发展,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在诊断上则发展了察舌、验齿、辨斑疹、辨白疹等方法。清代名医章虚谷高度评价《温热论》,说它不仅是后学指南,而且是弥补了张仲景书之残缺。其功劳很大。
创作背景
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有多种刊本。
内容简介
温热论》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重点分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规律,温热病的病理和“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创立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层次作为辨证的根据,并指出温病的传变模式有顺传与逆传二种∶顺传由卫而气而营而血,逐步传入;逆传由卫 分直入营分。介绍温热病察舌、验齿和观察斑疹、白(疒)的诊法等内容。此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吴瑭接受了叶天士温热论》的学术思想和医疗成就才有可能产生《温病条辨》,其中的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此外尚有清·周学海等多种注本,较近的一本为杨达夫所撰《集注新解叶天士温热论》,系杨氏汇集诸家注释结合个人经验体会编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的治疗发展情况。现存清刻本、丛书本等。又本书于1962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要内容
《外感温热篇》盖闻外感不外六淫,而民病当分四气,治伤寒家,徒守发表攻之成方,不计辛热苦寒之贻害,遂使温热之旨,蒙味不明,医门缺典,莫此甚焉,祖恭不敏,博览群书,广搜载籍,而恍然於温病之不可不讲也,内经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盖谓冬时严寒,阳气内敛,人能顺天时而固密,则肾气内充,命门为三焦之别使,亦得固理而护皮毛,虽当春令升泄之时,而我身之真气,则内外弥沦,不随升令之泄而告匮,纵有客邪,安能内侵,是内经所以明致病之原,也然但云冬不藏精,而不及他时者,以冬为水旺之时,属北方寒水之化,於时为终,於人为肾,井水温而坚冰至,阴外阳内,有习坎之义,故立言归重於冬,非谓冬宜藏而他时可不藏精也。即春必病温之语,亦是就近指点,总见 虚者表不固,一切时邪,皆易感受学者可因此而悟及四时六气之为病矣,难经云,伤寒有五,有伤寒,有中风,有风温,有热病,有湿温,夫统此风寒湿热之邪,而皆名之曰伤寒者,亦早鉴於寒藏受伤,外邪得入,故探其本而皆谓之伤寒也,独是西北风高土燥,风寒之为病居多,东南地界水湿,湿热之伤人独甚,从来风寒伤形,伤形者定从表入,湿热伤气,伤气者不尽从表入,故治伤寒之法,不可用以治温热也,夫温者暖也热也,非寒之可比也,风邪外束,则曰风温,湿邪内侵,则曰湿温纵有微寒之兼袭,不同栗冽之严威,是以发表宜辛凉,不宜辛热,清 宜泄热,不宜逐热,盖风不兼寒,即为风火,湿虽化热,终属阴邪,自昔张仲景着书,不详温热,遂使後人各呈家伎,漫无成章,而凡大江以南,病温多而病寒少,投以发表不远,热攻 不远寒诸法,以致死亡接踵也,悲夫。
相关注解
窄叶芍药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 嗽烦渴,此风温证之提纲也。
自注,春月风邪用事,冬初气暖多风,故风温之病,多见於,此但风邪属阳,阳邪从阳,必伤卫气,人身之中,肺主卫,又胃为卫之,本是以风温外薄,肺胃内应,风温内袭肺胃受病,其温邪之内外有异形,而肺胃之专司无二致,故恶风为或有之证,而热渴嗽,为必有之证也,三复张仲景书,言温病者,再一则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不过以不恶寒而渴之证,辨伤寒与温之异,而非专为风温叙证也再则曰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夫灼热因於发汗,其误用辛热发汗可知,仲景复申之曰,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凡此皆误汗劫液後变现之证,非温病固有之证也,续云,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发黄色,剧则如惊 状,时,若火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亦止详用下用火之变证,而未言风温之本来现证也,然从此细叁,则知风温为燥热之邪,燥令从金化,燥热归阳明,故肺胃为温邪必犯之地,且可悟风温为燥热之病,燥则伤,热则伤津,泄热和阴,又为风温一定之治法也,反此即为逆矣,用是不辞越,而於仲景之无文处求文,无治处索治,叙证施治,列为条例,知我罪我,其在斯乎。
前胡风温证身热畏风,头痛 嗽,口渴,脉浮数,舌苔白者,邪在表也,当用薄荷前胡杏仁桔梗桑叶顺则之属,凉解表邪。
自注,风属阳邪,不挟寒者为风温,阳邪必伤阳络,是以头痛畏风,邪郁肌表,肺胃内应,故 嗽口渴苔白,邪留於表,故脉浮数,表未解者当先解表,但不同於伤寒之用麻桂耳。
风温证身热嗽,自汗口渴,烦闷脉数,舌苔微黄者,热在肺胃也,当用川贝母牛蒡桑皮连翘橘皮竹叶之属,凉泄 热。
此温邪之内袭者,肺热则 嗽汗泄,胃热则口渴烦闷,苔白转黄,风从化,故以清泄肺胃为主。
风温证身灼热,口大渴,嗽烦闷,如梦语,脉弦收乾呕者,此热灼肺胃,风火内旋,当用羚羊川贝连翘麦冬石斛黄花蒿知母花粉之属,以泄热和阴。此温邪袭入肺胃之络,灼烁阴津,引动木火,故有烦渴呕逆等证,急宜泄去络中之热,庶无风火相煽,走窜胞络之虞。
风温证身热 嗽,口渴下利,苔黄,胸痞脉数,此温邪由肺胃下注大肠,当用黄苓桔梗煨葛豆卷甘草橘皮之属,以升泄温邪。
大肠与胃相连属,与肺相表,温邪内,下注大肠则下利,治之者宜清泄温邪,不必专於治利,按伤寒论下利者,有燥矢也,宜大承气汤,是实热内结,液下趋,必有舌燥苔黄刺,及腹满痛证兼见,故可下以逐热,若温邪下利,是风热内迫,虽有一证,仍是无形之热,蕴蓄於中,而非实满之邪,盘结於内,故用葛根之升提,不任硝黄之下逐也。
风温证热久不愈,嗽唇肿,口渴胸闷,不知肌,身发白疹如寒栗状,自汗脉数者,此风邪挟太阴脾湿,发为风疹,用牛蒡荆芥防风连翘橘皮甘草之属凉解之。
风温本留肺胃,若太阴旧有伏湿者,风热之邪,与湿热相合,流连不解,日数虽多,仍留气分,由肌肉而外达皮毛,发为白疹,盖风邪与阳明营热相并,则发斑,与太阴湿邪相合,则发疹也,又有病久中虚,气分大亏而发白疹者,必脉微弱而气倦怯,多成死候,不可不知。
荆芥风温证身热嗽,口渴胸痞,头目胀大,面发泡疮者,风毒上壅阳络,当用荆芥薄荷连翘元叁牛蒡马勃青黛银花之属,以清热散邪。
此即世俗所谓大头病也,古人用三黄汤主治,然风热壅遏,致络气不通,头肿如斗,终不若仿普济消毒饮之宣络涤热为佳。
风温证身大热,口大渴,目赤唇肿,气粗烦躁,舌齿板痰,甚至神昏,下利黄水者,风温热毒,深入阳明营分,最为危候,用犀角连翘葛根元叁窄叶芍药丹皮麦冬紫草川贝母人中黄,解毒提斑,间有生者。
此风温热毒,内壅肺胃,侵入营分,上下内外,充斥肆逆,若其毒不甚重,或气体壮实者,犹可挽回,否则必坏。
风温毒邪,始得之便身热口渴,目赤咽喉痛,卧起不安,手足厥冷,泄泻脉伏者,热毒内壅,络气阻遏,当用升麻(原变种)黄芩犀角银花甘草豆卷之属升散热毒。
此风温毒之壅於阳明气分者,即张仲景所云阳毒病是也,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乘其邪犯气分,未入营阴,故可升散而愈。
风温证身热自汗,面赤神迷身重难转侧,多眠睡鼻鼾,语难,出脉数者,温邪内,阳明精液劫夺,火器不运,用石膏知母麦冬半夏竹叶甘草之属,泄热救津。鼻鼾面赤,胃热极盛,人之阴气,依胃为养,热邪内灼,胃液乾枯,阴气复有何资,而能渗诸阳灌诸络,是以筋骨懈怠,机关失运,急用甘凉之品以清热濡津,或有济也。
风温证身热痰,口渴神迷,手足,状若惊,脉弦数者,此热劫津液,金囚木旺,当用羚羊川贝黄花蒿连翘知母麦冬钩藤之属,以息风清热。
《外感温热篇》肺属金而畏火,赖胃津之濡养,以肃降令,而溉百脉者也,热邪内盛,胃津被劫,肺失所资,木为火之母,子能令母实,火旺金囚,木无所畏,反侮所不胜,是以筋脉失养,风火内旋,惊,在所不免,即俗云发痉是也,故以息风清热为主治。
风温证热渴烦闷,昏不知人,不语如尸厥,脉数者,此热邪内蕴,走窜心胞络,当用犀角连翘焦远志金钱蒲麦冬川贝母牛黄至宝之属,泄热通络。
热邪极盛,与三焦相火相煽,最易内窜心包,目神明,闭塞络脉,以致昏迷不语其状如尸,俗谓发厥是也,闭者宜开,故以香开辛散为务。
热邪极盛三焦相火相煽,最易人窜心包,乱神明,闭塞络脉,虽是喻氏之言,而法以香开辛散,然热极似水,一派烟雾尘天,蒙住心胸不知不识,如人行烟尘中,口鼻皆燥,非两解不能散其势,再入温热之处,则人当燥闷死矣,且温热多燥,辛香之品尽是燥,燥与热斗,立见其败,且心神为热邪蒸围,非闭塞也,有形无形,治法大异,遇此每在败时,故前人不能探其情,今补薛雪先生一法於後,极明雄黄一两,研极细,入铜勺内,又研提净牙硝六钱,微火熔化,拨匀如水时,急滤清者於,粗渣不用,凝定,此丹僤家秘制也,凡遇前证,先用陈雨水十卄内取出一卄,煎木通一钱,通草三钱,倾入九卄冷水内,又取犀角磨入三钱,或旋磨旋与亦可,每卄约二三分,再将制雄挑二三厘入卄,冷与服,时时进之,能於三日内进之尽,必有清痰吐出数卄而愈,十救七八,盖此证死期最缓而医人无他法,每每付之天命,牛黄清心而已,可胜长叹。
斑疹初见,需用纸拈照看胸背两胁,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又宜见而不宜多见。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色胃烂。然亦必看外证所合,方可断之。然而春夏之间,湿病俱发疹为甚,且其色要辨。如淡红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脉不洪数,非虚斑即阴斑。或胸微见数点,面赤足冷,或下利清谷,此阴盛格阳于上而见,当温之。若斑色紫,小点者,心包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隐隐,四旁红色,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若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发出宜神情清爽,为外解内和之意,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涸之故。……再有一种白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或未及久延,伤及气液,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
作品评价
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管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本书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鉴于本书有《温热论》与《温证论治》两种传本,且两书的文字表述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次整理以《温热论》为主,其后附录《温证论治》。前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后者以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内容简介
相关注解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