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乌丸
三国时期曹操对乌丸的征讨战役
北征乌桓是指三国时期曹操对北方游牧民族乌丸的征讨战役,史书称:北征乌丸。
简介
北征乌丸指三国时期曹操发起的对北部游牧民族乌丸的一场大规模战役,史书称:北征乌丸,目的是击溃乌丸,瓦解乌丸与袁绍之间的联盟,削弱袁绍势力,同时扩展北方疆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交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历史背景
曹操北征乌丸之战背景:汉建安六年,曹操取得官渡大捷,袁绍败回河北省。趁袁绍忙于收拾残局,曹操回师许昌市,稍作休整后即又挥师南下,将在汝南郡一带盘踞的刘备赶至荆州,使得自己的后方得以安定。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绍虽然在官渡大败,被曹操歼灭八万余人,但与当年赵国在长平被白起坑杀三十万相比,袁绍的这次战败还不至于让他武功尽废,何况冀、幽、青、并四州基业尚在,若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绝非天方夜谭,可惜袁绍心气难平,遭此一败之后萎靡不振,抑郁成疾。建安七年,曹操率大军再临官渡,进逼河北省。五月,袁绍病死,河北呈群龙无首之势,诸子不睦,袁尚袁谭互为攻伐——但即便是这样,曹操仍然花了数年时间才平定河北——当然这其中袁谭、高干降而复叛是一个原因,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袁夫人在河北根基之深。建安九年,袁谭击败袁尚,兼并其众,袁尚逃往幽州,到故安投奔袁熙。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击破袁谭,斩袁谭,诛其妻子,平定冀州。当月,在故安的袁熙被部下焦触张南等叛攻,袁熙、袁尚投奔三郡乌桓。乌丸(亦作乌桓)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按照《三国志》裴注引王沈魏书》的说法,乌丸是东胡的后裔,东胡在汉初被匈奴单于冒顿单于灭国,馀部的一支逃到大鲜卑山,以山为号,称为鲜卑,而另一部分族人逃到乌丸山,也以山为号,这便是乌丸。乌丸部落以幽、并两州为主要聚居地,在北方分布的范围相当广,布列辽东属国、辽西地区、右北平、蓟州、广阳、上谷郡代郡、雁门、太原市朔方郡诸郡界。东汉末年,诸郡乌丸部首领各自称王,位处东北的辽西、辽东、右北平市三郡的乌丸部落形成同盟关系,故称之为三郡乌丸。三郡乌丸的首领辽西乌丸大王丘力居死后,因为儿子楼班尚小,由颇有武略的侄子蹋顿代立,总摄三王部。蹋顿在袁绍公孙瓒交战时主动遣使与袁绍和亲,并帮助袁绍与公孙作战,作为回报,袁绍不但与乌桓部诸王和亲,还遣使诏拜乌丸三王为单于。史书记载: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辽西地区单于蹋顿因为实力强大,因此和袁绍的关系尤其密切,虽然在楼班长大之后,蹋顿被立为王,单于的位置被交还给了楼班,但蹋顿仍然是辽西乃至至三郡乌丸部举足轻重的决策人物,所以袁尚在穷途末路之时前去投奔,希望借助外族的力量杀回冀州。中原霸主和塞外游牧民族之间的一场较量,就此展开。
征战过程
早在曹操讨伐河北省时,三郡乌桓就已是蠢蠢欲动,袁尚投奔至乌丸后,乌丸骑兵多次进入幽州腹地进行钞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果然,在建安十年夏天,故安赵犊、霍奴等杀幽州刺史、涿郡太守。三郡乌丸攻左度辽将军鲜于辅於犷平。虽然史书上没有更详细的记载,但故安是袁熙曾经的驻地,赵犊、霍奴等人的叛乱又与乌丸的军事行动遥相呼应,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切似乎都是早有预谋。
八月,曹操领兵征讨幽州叛乱,斩犊等,紧接着又渡过北运河援救犷平,乌丸军眼见形势不妙,马上放弃了对犷平的进攻,奔走出塞。而就当曹操出兵犷平时,原本已经投降的袁绍的外甥——当时的太原市刺史高干又在并州发动了叛变,虽然这次叛变于建安十一年正月被曹操剿平,但这一连串的事件背后,无不指向那塞外的异族骑士——乌桓!尽管双方的第一次较量以乌丸的撤退和高干的失败而宣告结束,但面对游牧民族灵活的骑兵战术,面对河北省乃至天下的复杂局面,曹操也清醒地意识到,边患不除,国无宁日。
为了能彻底解决三郡乌丸之患,清剿袁夫人残余势力,平定北方局势,曹操决心北征三郡乌丸部,为了准备这场战争,广积粮草战马是理所当然的,而屯田制度恰恰为曹操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除此之处,另一项重要的先期准备工作,便是在董昭的建议下,专门开凿了平虏、泉州两条渠道以利交通。史书记载:公将征之,凿渠,自呼沲入水,名平虏渠;又从河口凿入北运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平虏渠和泉州渠的开凿显然表现出曹操北征乌丸的决心,尤其是平虏渠,名曰平虏,其义昭显,但即便如此,曹操的这个计划仍然遭到了几乎所有部下的质疑。史书记载:将北征三郡乌桓,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众人的质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他们认为:曹操率大军远征塞外,倘若刘表倾巢而出,恐怕黄河以南不复为曹操所有,而乌丸作为异族,未必就是真心要助袁尚兄弟复仇,对其进行安抚,用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并非没有可能。
就在众人纷纷反对之际,站出来一个人,这个关键性的人物就是为人“通有算略,达于事情”的郭嘉。郭嘉,字奉孝,是曹营中重要的谋士之一,曹操自己就曾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其聪明才智由此可见一斑。郭嘉首先分析了大的政治格局,他认为袁氏在冀、幽、青、并四州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袁尚外借乌桓之势,内招死主之臣,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而刘表本身能力不足,只是个“座谈客”罢了,认为刘表对刘备是“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所以“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郭嘉的这番分析,堪比后来鲁肃力劝孙权抗曹之议,可谓是“廓大开计”,曹操对此深表赞同,从座椅上猛然站起,拔出调兵令置于台阶之上,只说了4个字:“北征乌丸!”于是,决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建安十二年,汉司空行车骑将军武平侯曹操亲统大军,率荡寇将军张翼张辽、司空军祭酒阳亭侯郭嘉、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曹纯偏将军都亭侯张郃、偏将军都亭侯徐晃、左度辽将军鲜于辅、护乌桓校尉阎柔、护军韩浩、领军史涣、军谋掾牵招等,北征三郡乌丸。建安十二年夏五月,曹操大军到达了右北平市无终县。无终一带乃是通往辽西地区的要冲所在,得知消息的乌丸军队也到达了这里,但时值盛夏,正赶上雨季,由于地势低下,通往辽西的道路被滂沱大雨冲得泥泞不通,尤其是近海的那段路,积水半深不浅,车马船支都无法通行。曹操大军一时无法前行,而乌丸的军队也暗守山中小路和险要之处,随时注意着曹军的动向,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七月,依然没有任何改善。就在这时,又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了,这个人就是田畴。田畴本身就是右北平无终人,年轻时得到幽州刘虞的尝识,被署作从事,受使入京,刘虞死后,他因为在刘虞墓前哭拜而被公孙瓒囚禁,被释放后,他率宗族和附从数百人发誓要为刘虞复仇,并入徐无山中居住,周围的百姓纷纷前去投奔,数年间竟发展到五千余户,在北方颇有威望,连乌桓、鲜卑也遣使进贡,袁绍和袁尚多次招纳他,都被他拒绝。曹操也素闻田畴的威名,于是在北征的行军路上便派使者前去征召田畴,田畴一改以往对袁绍父子的漠视姿态,不但欣然应召而且即刻动身,随使者到曹操军中,随即他被任命为司空户曹掾,并被“引见议”。通过一番交谈,曹操感慨于田畴的才能,第二天便下令说,田子泰这样的人不是我能用的,意思是让他做个户曹掾太屈才了,立即举他作茂才并拜为县的县令。田畴并没有立即上任,而是跟着曹操的大军一同到了无终这个地方。曹操冒着被刘表从身后偷袭的危险北征乌丸,现在却因大雨无法进军,于是找田畴问计。田畴说,过去右北平市的郡治在平冈,所以曾经有过一条从卢龙塞出发途经平冈通往柳城的路,可惜陷坏断绝已经二百年之久了,但从山中还能找到小路,他建议曹操假装退兵,使乌桓军队放松警觉,然后趁机进入徐无山,再向北出卢龙塞,经平冈,从敌人防备空虚的地方进军,直逼柳城。这个建议立即被曹操采纳,田畴作为向导,率领五百兵士在前面开道,曹操大军紧随其后。史书上对这次千里奇袭的行军过程却记载得非常简单,不过短短一句话: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谷五百馀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虽然只是这么短短的一句,但我们不难想象这次行军的艰难。五百里堑山堙谷,十万众勒马扬鞭,在经过艰难的跋涉之后,一支从天而降的大军如鬼魅般出现在辽西地区的大地上。至到他们行至距柳城二百里的地方,乌桓才终于有所察觉,于是“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市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但就在双方催兵疾进,急于抢占有利地形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建安十二年八月,双方的军队在狼山猝然相遇。这是一场名负其实的遭遇战,由于一路上翻山越岭,兵士大都轻装简行,所以当时曹操“车重在后,被甲者少”,而乌丸军队数量众多,以至于曹操左右皆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当众人惊恐之时,荡寇将军张辽力劝曹操,要求主动出击。曹操登上高处观察敌情,发现乌桓军队也是仓促应战,阵式并不齐整,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果断地命张辽、张郃为先锋,趁敌人立足未稳,冲杀敌阵。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他不但作战冷静、果敢,而且身先士卒,经常在战斗中充当先锋。古代作战有个词叫先登陷阵(史书上一般作先登陷陈,陈是通假字),顾名思义,所谓先登,是指攻城时率先登上城楼,而陷阵,则是将自己象钉子一样钉进敌人的阵地之中,担当陷阵者当有万夫不挡之勇,曹营之中,最擅陷阵者,自然非“以八百勇士破敌十万”的张辽莫属!张辽不但是曹营首屈一指的悍将,而且在这次曹操北征的随行诸将中品秩最高,他的挺身而出无疑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以至于曹??辽。史书是这样记载张辽的: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我们仔细翻看史书会发现,在这场战斗中,一些在曹军中地位极高的将军,象夏侯兄弟、乐进于禁等人都没有随军出征,而随军出征的将领,不论张辽、张郃还是徐晃,无一不是正值壮年、智勇兼备的实力干将,而曹纯所督的虎豹骑更是骑兵中精锐的精锐,如果一定要说漏掉了某一位,或许曹仁没有参战,是个遗憾。当张辽与另一名担挡先锋的将领张率本部人马首当其冲,杀入敌阵时,立足未隐的乌丸军顿时便陷入混乱。而此时曹军的第二波攻势又接踵而至,这其中就有曹纯所督的虎豹骑。作为曹操的亲卫骑兵,虎豹骑无不是百里挑一的天下骁骑,装备精良,数从征伐,威名远播。虎豹骑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地方除了拥有超凡的战斗力之外,更因为每每临阵,均凭借其无坚不摧的实力直捣黄龙,以杀敌方主将为第一要务。所谓摛贼先擒王,虎豹骑一举击溃乌桓的亲卫部队,俘获了蹋顿,乌丸军彻底崩溃。曹军一路追奔,直取柳城。这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史书记载:“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地区北平市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至此,乌丸平定,三郡收复。
历史贡献
曹操的此次征伐,不但一举解决了三郡乌丸之患,从而稳定了河北省局势,而且对其它乌丸、鲜卑部落和盘踞辽东的公孙康势力起到了极大的震撼作用。九月,曹操自柳城班师回朝之时,辽东公孙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传其首”,而当十一月,曹操大军行至易水时,“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其后,鲜卑首领步度根轲比能也上贡以示臣服。
唐朝的昭文馆大学士徐彦伯在巡视长城时,曾作《登长城赋》,将此战与漠北之战相提并论。《登长城赋》曰:“卫青开幕,张辽辟土,校尉嫖姚,将军捕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背景
征战过程
历史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