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俗学会(ShandongFolkloreGroup)是由
山东大学倡议发起,于1987年11月28日在
济南市正式宣告成立。山东省民俗学会历任会长是
李万鹏、
刘德龙、
张士闪。下设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民俗教育、民间艺术、梅花拳文化等4个专业委员会,是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十分活跃的学术组织。
基本介绍
现任会长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研究》(CSSCI)主编,山东省第五批中青年学术骨干、“齐鲁文化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张士闪教授。
名誉会长:刘德龙
会长:张士闪
副会长:刘德增、
郭永军、于凤贵、由少平、张从军、马新、王丕琢、李丕宇、陈国忠、王加华
秘书长:朱振华
由
山东省省内从事民俗研究的学者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现有会员635名,会员来自全省各个领域,遍布各高等院校和全省各市县,是山东省社会科学界十分活跃的学术组织。先后被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省民政厅评审委“省级优秀社团”、“5A级社会团体”。
山东省民俗学会在国内民俗调查、风俗研究、非遗评审以及
民俗博物馆建设等领域享有很高声誉,是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从事民俗研究的学术组织。
所属刊物为:《
民俗研究》(CSSCI)《百脉泉》(内部刊物)
山东省民俗学会在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报告会上的主旨发言:
以学术共同体助推社会发展———山东省民俗学会为例
山东省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从山东入海,五岳之首的
泰山雄踞鲁中南。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这里就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乐园。著名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诞生于兹。东临大海,地处北温带的古代山东,雨量充足、水源丰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山高林密,为先民提供了巢居穴处的便利和采集捕猎不尽的资源,提供了舟渔盐等人类必不可缺的生存条件和极大的交通便利,提供了开发农牧业、保障人类生命延续和安宁生活的生态环境。西部大运河沿湖区穿过
山东省,东部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山东民俗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特点,也为我们全面开展
民俗学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基础。
山东的民俗学研究起步较早,成绩可观。“五四”时期,
北京大学创办《歌谣》,向全国征稿,当时
山东省即有人起而响应,搜集数十首山东
民俗音乐,在《歌谣》发表。30年代又有人搜集整理出版了《山东民间儿童游戏》等书。
抗日战争与
解放战争期间,革命根据地军民利用各种民间文艺形式,创造出许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用以鼓舞军民的革命热情,一时成为风气。新中国建立后,民俗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开设民间文学课程,省内成立民间文艺研究会(后改为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始走上学科队伍培养与系统理论建设的道路。纵观近三十年来中国
民俗学坎坷发展之路,伴随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民俗学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复苏,
山东省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新生难以回避也离不开以山东省民俗学会的成立、建设和发展所带动的这根脉搏和主线。
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于1987年,现有会员635名,会员来自全省各个领域,遍布各高等院校和全省各市县,下设6个专业委员会。20多年来学会一直坚持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方针,立足山东丰实厚重的地域文化,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高校,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进旅游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调研、论证、普及、规划、设计、评审等工作,为
山东省社会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并在新世纪以来保持自身学术独立性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拒绝也不迎合非遗浪潮裹挟下的
民俗学研究及应用的现实景象,逐渐成为山东省社会科学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学术组织。
众所周知,“民俗热”、“非物质
文化遗产热”方兴未艾,在各级政府的倡导与媒体的鼓噪之下,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念渐入人心,文化遗产抢救、传承、保护、利用的理论建构,以及各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方法创新和实践探索,已经成为引人瞩目的社会热点和学术热点。跟大家所在的地域一样,向来以田野实地调查为生命线、注重学以致用的
山东省民俗学,也在新世纪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难能可贵的是,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我们依靠山东省民俗学会这个平台,团结了一大批拥有相似学术理念、共同学术操作规范和不同方向的学术追求,对民俗调查和研究志同道合的民俗学人。新时期以来,从
关德栋、
李万鹏、山曼为代表的老一辈学人,到齐涛、潘鲁生、
叶涛、
刘德增、田传江、
张士闪、
刁统菊等为代表的中年学者,再到正在各大高校茁壮成长的
民俗学青年博硕士生,围绕山东省民俗学会这个平台和集体,老中青三代学人在业务上乐于讨论,学问上敢于争鸣,形成了良好的组织建设和学术交流的机制与氛围。以学术共同体助推社会发展,以群策群力参与社会实践滋养学术,逐渐生成为
山东省民俗学的显著特色之一。
如果从1918年征集歌谣运动算起,中国民俗学已经拥有了95年的学科历史,如果从1983年
中国民俗学会为代表的民俗学学术团体成立算起,以学会、协会、研究会为代表的复苏了的民俗学专业社团也不过走过了30年的历程。如果说
改革开放之初的若干年是多学科的学者在帮助恢复
民俗学的话,现在则是以高校、科研机构和学会为代表的大量科班出身的专业学者在从事民俗学的事业。任何学科都是专业学者的学科,任何学科建设都离不开专业学者和学术团队的鼓吹、经营和建设。我们坚信,民俗事业的开拓与繁荣离不开学会的支持和参与,
民俗学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学会组织建设的提升和壮大。在适逢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这一充满历史纪念意义的时刻,我恳请大家也一同关注、审视和反思以山东省民俗学会为代表的地方民俗学会的建设和组织发展,就进一步促进地方民俗学会、协会和民俗社团工作,加强包括中国民俗学会、省级、市、县级民俗学会在内的兄弟学会的合作沟通,进一步让民俗学会这个学术平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几点参考,更希望借此能供大家交流、批评和指导。
众所周知,作为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民俗,是典型的根性文化。
民俗学在当前日益成为显学,与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是分不开的。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冷落之后,民俗文化在社会各方面合力的作用下,向辅助政府施政与国家主流价值构建快速靠近,民俗文化传统的传承成为国家建设与民族发展的核心问题。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给予了民俗学会这个平台
新希望集团、新机遇,更给予了学会建设新挑战和新要求。民俗学会作为无官方背景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属于松散型社团,成员的组成主要依靠自觉意识和学会组织者的号召力,任何强制性的行为和意志在这里都是寸步难行。新形势下的民俗学会工作如何定位,学会工作如何开展?这也是摆在每一个希望借助学会力量,壮大学术声音的民俗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梳理山东省民俗学会26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能清醒的看到地方民俗学会安身立命的根基以及借力学术平台助推社会发展的几个节点。
从能够被量化的事务性工作看,山东省民俗学会历史地形成和始终坚持的活动方式主要有三种:以组织会员举办学术研讨会、民俗调查等为代表的田野调查、学术研讨活动;面向社会举行公益性学术讲座,举办
山东省省大中小学生民俗征文,以山东民俗手工艺、民间美术精品进高校、进街区的立体式、场景式展览,和山东省十大民俗街区、十大民俗守望者评选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宣传、普及、推介活动;以及积极配合有关政府部门与高校联合抢救、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协同地方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等承接社会职能,推动民俗文化产学研应用结合的活动。
从历时性的学术理念追求和民俗研究坚持的方向看,以山东省民俗学会为纽带和平台的山东民俗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民俗调研和学术研讨、教学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主要做了这么几个工作。
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山东省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以
山东大学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为起点和基础的。山东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与科研的高校之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民俗学研究恢复之初,山东大学中文系便已开设民俗学硕士研究生课程。1984年,山东大学
徐经泽、叶涛筹建
社会学系时设立有
民俗学教研室。1985年简涛、
叶涛创办了《
民俗研究》杂志。1987年11月,在原社会学系民俗学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该所当时是国内唯一有独立建制的民俗学专业研究机构。徐经泽教授、叶涛教授、
张士闪教授先后担任所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关德栋教授的俗文学和敦煌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李万鹏教授的
曲艺和民间小戏研究、叶涛教授的中国戏曲民俗研究、张士闪教授的艺术
民俗学研究在国内也独树一帜。
除
山东大学以外,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中国海洋大学现代文学专业也设有民俗史、社会史、艺术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培养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建筑工程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济南大学、
齐鲁师范学院、
鲁东大学、
烟台大学、
青岛大学、
聊城大学、
潍坊学院、
枣庄学院等院校也为在校本科生开设有
民俗学及其相关专业的课程。
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山东省美术馆、山东省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以及省和部分市县区的宣传、文化、教育、地方志、新闻等部门,也有部分人员从事与
民俗学相关的研究工作。
毫不夸张的说,从以
山东省大学为代表的专业学者到各地方基层单位的学者、爱好者,再到今天在山东各地投身于民俗文化研究与保护的青年新秀,甚至许多今天已成为省内、业内翘楚的专家教授,在他们
民俗学学术事业的起点上,正是山东省民俗学会起到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引导作用,或者借助学会平台找寻到志同道合的同仁坚守了守望民俗的火种,或者借助学会“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坚定了其走上治学道路的决心。
二,民俗调研与学术研讨。1985年,
山东省大学社会学系民俗学研究室组织风俗调查员进行的民俗调查活动,是
山东省第一次有组织的、系统的民俗调查活动,为此后山东的民俗学研究活动奠定了基础。1987年11月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以后,每年召开学术讨论会,都有一批调查报告提交会议交流。作为群众性学术团体,
山东省民俗学会对全省的民俗调查作了整体规划和学术引导工作,使山东的民俗调查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阶段。学会曾把饮食习俗、信仰习俗作为年会的主题,要求会员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
山东省省民俗学会的会员进行的调查先后有:
黄河口镇民俗考察、
泰山民俗考察、山东海洋渔俗调查、
微山湖民俗调查、沂蒙山区民俗调查、山东境内运河沿岸民俗调查、鲁中村落调查、
济南市历史建筑调查、山东民间艺术专项调查、孔孟故乡民俗的田野调查和研究、青岛即墨沿海渔村调查、青岛里院调查、
妈祖文化在山东的起源与传播等。这些调查的成果有的在杂志上公开发表,有的撰写成书出版。还有部分会员坚持对当地民俗状况进行全面普查。来自枣庄
山亭区北庄镇红山峪村的普通农民田传江,就是在山东省民俗学会同仁的帮助下,撰写出版了《红山峪村民俗志》,成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本村庄民俗志,获得了中国民俗学之父
钟敬文先生的高度评价。
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至今共主办、协办过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150多次。从学会成立后至九十年代末陆续召开的“
山东省民俗改革学术研讨会”、“饮食习俗改革座谈会”、“全国民俗与旅游学术研讨会”、“全国首届
民俗学基础理论研讨会”、“中国海洋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再到迈入21世纪先后召开的“乡民艺术与近现代华北社会学术研讨会”、“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近现代社会变迁与中国民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些开创了当时若干个学界第一的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省内外民俗学人的关注,并在当时化解了行政力量对省内诸多民俗事项的粗暴革新或干涉。从上世纪80年代末关注精文明建设,到90年代中叶致力于地方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力呼吁和理论支撑,再到今天学界热门的华北社会民俗研究,立足丰厚的
山东省和
山东省民俗这块“吾土吾民”,山东省民俗学会在这个过程中勇于担当了号召者、组织者和践行者。如果没有20多年来几代
民俗学人围绕学会平台路蓝缕的拓荒和耕耘,没有几代民俗学人不计名利的无私贡献和付出,杂志的创办、学科点的设立和学生的培养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山东民俗学更难以取得目前这点微薄的成绩。
三,教学工作和社会活动。
山东大学中文系自20世纪50年代便设立了民间文学课程,除给本科生上基础课外,80年代还招收民间文学硕士研究生。
李万鹏教授曾作为
山东省民俗学界代表参加了
钟敬文主编的《
民间文学概论》的撰写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
鲁东大学、
烟台大学等也分别开设有
民俗学概论、
文化人类学、村落
文化研究、民间文学、山东地方民俗、中国民俗文化专题、艺术民俗学等课程。
山东省还是在国内较早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改革的省份。由叶涛主编的《领略山东民俗》(学生参考书、教学参考书)也通过审查进入了山东省的部分小学课堂推广试用。2003年9月新学期开始,在
山东省将近10万名小学高年级的同学中,开设了《领略山东民俗》地方课程,这是我国第一次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
民俗学方面的课程。
2007年以来,以山东省民俗学会为组织核心连续5年举办了“民俗文化进高校”系列讲座活动。5年来,省民俗学会义务召集了十几位
民俗学者在省内高校举办民俗公益讲座230多场,讲座在选题上精心设计,内容上“和而不同”,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的原则,这些民俗文化讲、展、演活动旨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关注民俗、珍视传统的人文氛围,唤醒大学生群体“吾土吾民”、“留住文化之根”的文化自觉以及探究中华民俗、体认民俗传统的时代风尚。事实证明,在举办讲座的各所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吹起“田野风”,兴起“民俗热”,正是这些民间艺术展示、民俗文化体验、展览活动和
民俗学术讲座激发了众多青年人珍视身边的民俗,乃至有感而发报考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动机。
如果能把山东省民俗学会作为一个地方民俗学会建设、发展民俗学学科的个案,以及将其视为学术社团参与
民族国家在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双向互动的个案来考量,我们不忘并常怀反思与
内省之心。总结26年来山东省民俗学会的成立、建设和发展,以下几个方面或许是值得参考和批评的经验。
1、依托学会平台,立足
山东省地域文化,注重田野调查,坚持常态化学术研讨活动。学会从创立处至今十分注重田野作业的传统,一直坚持将实地考察放在会员治学研究的首位。在中国
民俗学学科建设不断发展,民俗学理论日益拓展,非遗热潮波涛云涌的大环境下,学会几任领导注意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强调立足山东省情省况,始终将齐鲁地域文化和民俗传统的发掘和研讨作为旨归,这已成为绝大部分会员的共识。20多年来,立足齐鲁文化和
山东省民俗,我们就饮食文化、山区民俗、海洋民俗、龙文化、
春节习俗、年画楹联、枣文化、石榴文化、梁祝传说、牛郎织女传说、
孟姜女传说等举行了多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这些学术交流、研讨活动,锻炼了
民俗学队伍,提高了学术水平,养成了地方学术团体的治学特色,促进了民俗学学科在
山东省的发展。
2、学术研究和学术建设为本,学会同仁既注重联合攻关,又各有学术专长。一个学术团体,没有持之以恒的学术热情和常态化的学术活动,也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已故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学者、散文家、民俗收藏家山曼先生以《山东民俗》、《流动的传统》、《
齐鲁乡语谭》奠定了他在
黄河中下游地区田野作业的示范地位;叶涛、
刘德增、
张士闪的学术研究先后支起了
山东省地域民间信仰、移民文化、乡民艺术研究的一翼。其他如
刁统菊的华北姻亲关系亲属制度研究,
张从军的
山东省汉画像石研究,李新华的山东民间年画研究,
姜波的山东民居研究,
赵建民的山东饮食民俗研究等,都有着一定影响。26年来,学会组织会员开展的200余次大小调研活动广泛涉及到村落民俗、都市民俗等各个方面,积累了数千万字的
民俗学研究资料及多个应用民俗学研究个案,这些资料在保存即将流逝的传统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
山东省的民俗学研究夯实了基础。
3、加强学会组织建设、调整分支机构、加强会员联系工作。近年来,根据山东省民俗学会多次常务理事会的讨论协商,学会根据学术研究和非遗保护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了各专业委员会的组建工作。目前,学会下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民俗教育、民间艺术、金瓶梅文化、梅花拳、
红丝石等6个专业委员会,形成了具有鲜明的齐鲁地域文化风格的学会分支研究机构,在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中树立了带头示范作用。一大批
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毕业的青年新秀成为核心成员,多位在基层部门和活态民俗环境中的民俗文化收藏者、爱好者以及来自各行业的民俗专家、学者分别担任各委员会委员和顾问,为我们开展富有
山东省地域文化特色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4、创新载体传承普及,积极举办公益活动,因会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山东省民俗学会历史上形成的这种立足地域文化,依托学会平台、集群式地向社会输出民俗文化知识,民俗艺术展览、
民俗学术讲座的模式和优良传统,以及它们客观上产生的社会反响与传播效应,一定意义上在业内具有独创性和探索性,多年探索和群策群力的办法也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式和机制。
5、以学术独立为前提,立足学会自身优势,积极承接社会职能,热情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抢救、评审、保护与开发的文化大潮和实际工作。山东省
民俗学会充分发挥民俗学自身的学科优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调研、内容申报、文本撰写和评审论证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骨干作用。保持自身学术独立性,与时俱进,不拒绝也不迎合非遗浪潮裹挟下的民俗学研究及应用的现实景象,成为学会领导在承接社会职能过程中坚守的学术原则。
实践证明,
山东省民俗学会以策划民俗文化产业项目的方式,积极促进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协同地方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发挥
民俗学的学术团队优势,为社会各方面提供学术咨询,积极参与了“
山东省旅游发展规划”、“山东省民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山东省旅游商品发展规划”、“
潍坊市市旅游发展整体规划”、“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等旅游产品规划的论证与评审工作。事实表明,以上活动基本取得了民俗生态环境与活态传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应。
过去几年来,
山东省民俗学会还延续与高校、科研单位协作的方式,在高校校园里建立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发基地。截止到目前,学会已与
山东建筑大学共建了“
山东省历史建筑研究基地”,与潍坊学院共建了“山东省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基地”。特别是
济南大学与山东省民俗学会联合筹建的“山东省民俗文化陈列馆”在2012年宣告落成开放。这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工程竣工,不仅使山东省民俗学会宣告日常运行有了落脚之地,而且为民俗文物保存,民俗文化展示,
民俗学术研讨创造了自力更生的条件。
毋庸讳言,作为群众性和非赢利性的
民俗学专业学术团体,
山东省省民俗学会在人、财、物上也同样面临很多困难,学会开展工作存在着实际的障碍。学会主席团的理事们、志愿者们,学会中的多位老教授老专家,他们大多是在凭着一种对学会的感情、凭着一种对民俗研究和民俗事业发展的牵挂,凭着一种对守护民俗文化根脉的热忱,积极献身学会工作,这是当前学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我们深知,中国现代
民俗学发展到今天的成绩,首先要归功于前辈先贤在过去九十多年里奠定的学术基业,同时我们也要特别铭记
中国民俗学会为代表的学术社团在过去三十年搭建起的学术平台带给中国民俗学人的热情感召和能量汇集。我们的体会是,当前的民俗研究赶上了国家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的大好时机。在让民俗文化体系转变成学科建设资源,让民俗文化传统转变为全民认同的文化根脉,以及让民俗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等方面,
山东省民俗研究恰逢其时,
山东省省
民俗学会大有可为。我们倡导
民俗学会建设应当以服务会员为根本宗旨,以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为立身之本,以服务社会为重要职责,以联合协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围绕地域文化的研究重心,坚持“学术立会、活动兴会、服务强会”的工作原则,加强学术建设,增强学会学术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也唯有如此,山东民俗学乃至中国民俗学才能迎来又一个百花灿烂的春天。
获得荣誉
2021年7月,山东省民俗学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