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提亚决战指的是第二次波希战争中,前479年以
斯巴达为首的希腊联军和波斯军队进行的最后一场战争。
萨拉米斯海战以后,波斯后卫部队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在
希腊内陆横行无忌,甚至烧毁雅典城。以斯巴达为首的联军在普拉特平原和波斯军对阵,希腊联军在粮尽撤退时,遭到波斯军的追杀,但波斯军统帅因为身先士卒冲到最前面,意外阵亡而导致大军的溃败。这标志着第二次
波希战争的结束。
战争历程
波斯军占领雅典
萨拉米斯海战只是暂时遏制住了
波斯人的攻势,波斯军队依然牢牢占据着半岛北部的众多城市。
萨拉米斯战败后,
薛西斯一世选择带大量部队离开希腊。300艘战舰也跟着退回到了
小亚细亚半岛沿海。但是他依旧给主战派将领玛尔多纽斯留下了数目可观的陆军和足够的金钱。好让他以
希腊中北部的色萨利和
底比斯为基地,继续对希腊联盟展开攻势。
玛尔多纽斯是薛西斯的姐夫,12年前指挥了
波斯帝国首次入侵希腊的行动,由于舰队在
爱琴海遭遇风暴,损失战舰300艘,官兵2万人,结果被
大流士一世撤职。薛西斯即位以后,玛尔多纽斯重新获得重用。本来薛西斯对远征希腊并没有兴趣,朝臣中反对开战的人也不少,其中包括宰相阿塔班,但玛尔多纽斯力排众议,说服薛西斯替父雪耻,再征希腊。
玛尔多纽斯拥有精明的政治头脑和锐利的战略眼光。十几年前大流士派玛尔多纽斯到爱奥尼亚镇压
希腊城邦的叛乱,他采取政治攻势为主,军事清剿为辅的策略,驱逐了波斯在各个城邦扶植的独裁者,恢复民主制度,允许希腊城邦高度自治,很快赢得民心,平息了叛乱。
萨拉米斯海战后,玛尔多纽斯极力反对
薛西斯一世东归,无奈薛西斯生怕雅典海军突袭赫拉斯滂海峡断他的后路,兼程赶回
小亚细亚半岛,并带走了包括"长生军"在内的一批主力部队。留守希腊的
波斯军队,据
希罗多德记载有30万,这显然有点夸张了。后世史学家根据波斯营地的规模推测战斗部队有5万人以上,后勤部队3万人,兵力比希腊联军只占有微弱优势。
玛尔多纽斯将波斯大军的基地设在希腊半岛中部的色萨利,并对希腊城邦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争取到
马其顿王国和
底比斯等国家的支持,后者不但派遣数万军队助战,而且承担了波斯军队的后勤供应。
萨拉米斯海战以后的一年间,玛尔多纽斯充分利用波斯骑兵机动性强的优点,指挥军队几次南下侵袭
雅典及其他
希腊城邦,在阿提卡半岛纵横捭阖,目的在于破坏当地的经济生产,迫使希腊人屈服。公元前479年7月,
波斯军队兵临雅典城下,迫使雅典人再次弃城,举国迁往萨拉米斯岛。玛尔多纽斯派马其顿国王
亚历山大一世劝降雅典人,提出相当优厚的停战条件,雅典人表示至死不降。
面对玛尔多纽斯咄咄逼人的战略态势,希腊联军一年以来居然毫无对策,只因为内部又发生严重分歧。
萨拉米斯海战以后,
地米斯托克利主张派遣远征军从海路奔袭赫拉斯滂海峡,将战火烧到色雷斯和小亚细亚,鼓动那里的
希腊城邦反抗波斯的统治。这个提议得到斯巴达人的支持,却遭到雅典人的反对。斯巴达人在连接阿提卡半岛和
伯罗奔尼撒半岛的
科林斯地峡修建了一座城墙消极防守,御敌于国门之外,就是不愿同波斯军队野战,特米斯托克利的计划正可以迫使波斯人退出希腊半岛,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雅典人却无法接受劳师袭远,却任由
波斯军队蹂躏自己家园的策略。
斯巴达挥师北上
雅典和斯巴达争执不下,各自按兵不动。结果波斯军队又一次长驱直入,迫使雅典举国逃亡。面临严峻的局势,雅典和斯巴达达成妥协,雅典方面出动110艘战舰,护送斯巴达国王利奥提希德率领的1万偏师奔袭
小亚细亚半岛,而斯巴达方面同意出动倾国之兵支援雅典,同波斯大军在阿提卡半岛决战。
斯巴达人下定决心主动出击。鉴于宿敌阿尔哥斯会为波斯通风报信,斯巴达故意延迟告诉
雅典人真实计划。同时继续修建
地峡长城,以表示不会出击。至于本国内部,还是像
马拉松战役时那样,庆祝一年一度的宗教节日,装出消极避战的样子。
但他们在私下集结了5000
斯巴达公民重步兵,5000边民重步兵和35000黑牢士轻步兵。斯巴达的特使秘密知会科林斯、麦加拉等盟友,让他们提前做好出战准备。
所以当主力已经北上之后,监察官们才告诉雅典使者,斯巴达军队已经踏上了讨伐
波斯蛮夷的征途。为了表示诚意,斯巴达监察官让雅典使团与5000边民重步兵一同北上,让他们看看斯巴达人所言不虚。
按照之前的约定,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盟友们也纷纷出兵北上,追随盟主行动。在埃琉西斯,又有雅典的8000重步兵加入了联军队伍。鉴于波斯箭雨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实际伤害,
雅典特别准备了一支由斯基泰雇佣兵和克里特人组成的弓箭手部队,以便在关键时刻上阵。
占据雅典的玛尔多纽斯得知
斯巴达大军已经开拔,立刻将雅典付之一炬,然后挥师北上,越过希泰隆山来到普拉提亚平原,在阿索浦河北岸沿河列阵,以逸待劳。阿提卡半岛地形狭窄破碎,非常不利于骑兵活动,玛尔多纽斯选择普拉提亚平原作为决战地点,就是打算充分发挥波斯骑兵的机动性,并背靠盟友
底比斯作战。
在撤退之前,波斯军队还大张声势,佯装进军柯林斯地峡,遏制希腊联军陆军的进逼态势。完成虚晃一枪后,又急速离开阿提卡半岛,退入对波斯比较友好的底比斯境内。在当地,为了给骑兵空出尽可能多的活动场地,也要防止希腊步兵利用林木作为掩护,波斯人大规模地伐木,建造了一座大城寨。搞得彼奥提亚地区赤地千里,秃地成片。
尽管如此,底比斯人一如既往地支持着波斯人,和色萨利人一起怂波斯人继续作战。他们已经汇集了波斯、米底、斯基泰、
印度、
埃及、
巴克特里亚王国和北部
希腊等地,合计战兵7万左右,号称30万。
波斯骑兵还忙里偷闲地和新归降的希腊重步兵,进行了一次步骑对抗的模拟操练。波斯骑兵和弓箭手突然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这1000名佛西斯人,张弓搭箭并准备投掷标枪。佛西斯人马上结成紧密的圆圈阵防御,将手里的
长矛一致对外。波斯骑兵看到后,发现自己几乎无计可施。
好在有
底比斯人告诉玛尔多纽斯,披挂全套重步兵装备会非常消耗体力。一旦体力耗尽,队伍就会松动。希腊步兵惯用的头戴柯林斯头盔也容易限制使用者的听力和视力。所以,要打破方阵,只要想办法打乱对方的阵线,就能将失去集体保护的落单重步兵个个击破。
此外,希腊人的远程力量非常脆弱,
弓箭就算伤害不到希腊人,也会对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和体力负担。希腊重步兵作战还需要充足的后勤补给来维持体力。在滴雨不降的夏秋季节作战,水源和补给车队会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希腊联军这次要远离故土作战,补给线漫长而脆弱。
公元前479年8月中旬,来自24个希腊城邦的军队陆续翻过希泰隆山(基太戎山),在山脚下的普拉提亚城汇合。这次
希腊军队的集结规模之大空前绝后,仅战兵就达到了5万人以上。
希腊联军主力当属
斯巴达军团,战兵和辅兵合计4万5千人,包括威名远扬的斯巴达重装步兵5千人,斯巴达盟友拉科尼亚重装步兵5千人,以及斯巴达的希洛奴隶军3万5千人。希洛人是波罗奔尼撒半岛的原住民,公元前620年被斯巴达征服,举国成为奴隶,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是斯巴达社会的经济支柱。由于希洛人数量是斯巴达人的20倍,斯巴达人不得不全民皆兵保持高度戒备,结果因此发展出希腊半岛独特的职业军队。为了防止希洛人发动叛乱,斯巴达军队每次出征都要将希洛青壮年编为奴隶军带在身边。希洛奴隶军全部是装备盾牌和标枪的轻装步兵。
雅典出动7千重装步兵和1千弓箭手,由阿里斯蒂德率领。其他希腊城邦出兵数百到数千不等。希腊联军一共有重装步兵3万8千余人,余下为轻装步兵和弓手,以及负责补给的人员。古典史料里并没有任何希腊骑兵参战的记录。
斯巴达将领普萨尼亚斯(
帕萨尼亚斯)被推选为希腊联军统帅。
波斯帝国参战军队大约有战兵7万人,其中包括约2万希腊仆从部队,来自7个投降波斯的希腊城邦。和往常一样,波斯军队是十几个民族组成的大杂烩,其中包括来自
印度、阿富汗和
埃及等遥远地区的部队。波斯骑兵至少有1万人,由德高望重的骑兵将领马希提(马西斯提欧斯)率领。波斯军队另一位资深将领阿塔巴兹统帅2-3万军队,他因为反对同希腊人决战而态度消极。玛尔多纽斯在阿索浦河北岸修建了一座异常坚固的大营,然后将波斯军队沿着河岸向南排列,
左派是他亲率的波斯本部军队,中央是阿塔巴兹率领的来自阿富汗、米底亚和印度的藩邦军队,
右派是
希腊仆从部队。波斯阵线绵延将近10公里,占据了好几个可以涉渡的河段。玛尔多纽斯的战役计划非常明确,他打算利于阿索浦河这个天然屏障固守,引诱希腊联军发动进攻,然后击其半渡。
此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花絮。战前波斯希腊双方都派人请教当地一位先知,先知言道此战进攻一方将遭到失败。结果双方都制定了防守为主的战术布置,互相较量对方的耐心。
双方的前哨战
帕萨尼亚斯是一位非常稳重的将领,他明白波斯骑兵的威力,因此很注意选择地形。希腊联军先在希泰隆山北坡布阵,以保护自己的侧背。
斯巴达军团组成
右派,雅典军团在
左派远端,中间是其他希腊城邦部队。希腊联军的重装步兵按照惯例排成8行纵深,重装步兵后面是轻装步兵,整个阵线长约5公里。这时双方阵线大约相距10公里。
玛尔多纽斯的骑兵统帅马西斯提欧斯,发现希腊阵线中央的那些小城邦队列不很严整。当即就把骑兵分成了若干支队,对方阵发动了轮番冲击。玛尔多纽斯麾下有1000名身披重鳞甲的精锐重骑兵,但是执行骚扰任务的,依旧是射箭和投枪的波斯轻骑兵。
波斯骑兵冲到希腊阵线中央,向3千美加里(
墨伽拉)步兵猛攻,一时箭如雨下。
虽然波斯人是骑马上坡,但是多数
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步兵,对于骑兵的威力缺乏直观认识。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马术出色,并能队列变换娴熟的精锐骑士。骑兵的速度和扬起的烟尘,都给希腊步兵造成了很大的震撼。波斯人每一次冲击伴随着标枪和箭雨来袭,周而复始,让希腊步兵苦不堪言。
美加里军抵挡不住,开始后退,如果不是
希腊阵营居高临下的地势,波斯骑兵就可能在此形成突破。关键时刻雅典军团派来3百重装步兵和一批弓箭手增援,稳住了阵线。同样使用复合弓的斯基泰人和克里特人,用手里的强弓射杀波斯人的战马。
马希提身先士卒,混战之中战马中箭狂跳,将他摔下马来,结果近旁的
雅典士兵一拥而上,把他围住。马希提身穿黄金鳞片甲,挥舞
弯刀困兽犹斗,最后被一支
长矛刺中脸部贯穿头颅而死。
其他的波斯骑兵一拥而上,希望夺回指挥官的尸体。希腊人则纷纷从左右翼向中央阵线靠拢,抵御波斯骑兵。结果在近战中,波斯骑兵无法迂回运动,连人带马成为巨大的靶子,损失惨重,不得不后撤。
波斯骑兵失去主帅,又抢回尸体失败,不得不仓皇退却。
波斯阵营得知马希提死讯,悲恸不已,全军哀悼,好几天没有出战。这一番苦战之后,希腊人获得首战告捷,也初步确立了对波斯陆军力量的信心。
波斯军的断粮战术
普萨尼亚斯看到初战告捷,信心倍增,由于初期阵地附近缺乏充沛的水源,希腊人继续整体推进,一直到普拉提亚与阿索普斯河之间的平原上,在普拉提亚平原上最后一座高地阿索浦山停了下来。
根据
希罗多德的记载,希腊人在这时已经集结起了11万人的部队,其中应该有一半是负责补给的辅兵。
斯巴达军团占据
山脊组成右翼,其他
希腊军队向西依次排列,而
左派远端的雅典军团将左侧紧紧贴着一条小河以保护侧翼。希腊联军的新阵地距离波斯阵线仅仅两公里之遥。此后双方隔河对峙,整整7天没有任何行动。玛尔多纽斯想尽办法引诱希腊联军率先进攻,他先送信给普萨尼亚斯,要求各自带10个最勇敢的武士阵前单挑,遭到拒绝;他又写信给普萨尼亚斯,侮辱斯巴达人胆小如鼠,总是让雅典人拯救希腊,普萨尼亚斯依然无动于衷。
普萨尼亚斯也在想方设法诱使波斯军队率先发动进攻,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让
斯巴达军团和
雅典军团互换位置,由雅典人到
右派面对玛尔多纽斯率领的波斯军队,而斯巴达人到
左派面对波斯的希腊仆从部队。由于斯巴达军团是希腊联军实力最强的部队,这次阵线转换有故意显示弱点引诱波斯人进攻的意图。玛尔多纽斯并没有上钩,而是将自己的波斯部队和希腊仆从部队互换位置,保持原先的对阵形势。这一番类似国际象棋的调兵遣将并没有制造任何机会,于是第二天双方又都恢复了原先的布局。
底比斯人又向玛尔多纽斯献计,表示
希腊军队人数越多,相应消耗的粮草和水源就越多。加上希腊城邦主要进行的是边疆战争,很少进行跨越敌境的征战,所以后勤补给的能力和意识远远没有波斯人成熟。过度依赖方阵步兵的作战的恶果,就是很多城邦没有骑兵,因此也就完全没有用骑兵抄敌军后路和粮道的概念。所以,他们建议波斯人去袭击基太戎山间的运粮通道,从而让联军不战自乱。
从第9天开始,玛尔多纽斯派遣多支骑兵小分队深入希腊联军侧后活动,或进行骚扰进攻,或袭击希腊人的后勤运输队。这天希腊联军的一支500匹
骡子组成的运输队在通过希泰隆山口时遭到波斯骑兵伏击,粮草全部被掳获。但是
希腊军营中尚有余粮,让这次行动并没有造成预期的效果。
底比斯人意识到战争时间又要延长了。
波斯人的长期驻军要消耗他们的大量粮食和财富,联军也已经开始清算投靠波斯的城邦。逐渐吃不消的底比斯人,只能全力怂恿波斯人尽早开战。但是玛尔多纽斯看到希腊方阵没有松动的迹象,所以两军又对峙了数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波斯人继续放出
轻骑兵诱敌,促使希腊人前来出战。但
弓箭和投枪的袭扰,不足以引诱希腊人集体行动。希腊人在阵前安插了鹿,还派弓箭手与敌方对射,严禁重步兵擅自行动。波斯人一番合计之后,决定连夜完成部署,第二天开始突袭。
这一计划却又被
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告诉了联军。这位马其顿王国虽然享受着接近东方的政治制度,但在文化上更认同
希腊。他的理想是维持地区
霸权,不希望受到波斯的干涉。当然不希望看到波斯取得一边倒的胜利,而经常左右逢源。这样即使希腊人赢了,也不会让自己受到联盟的惩戒。
看到希腊军阵在烈日和骚扰中岿然不动,玛尔多纽斯只能使出绝招。他在派出所有骑兵,用
弓箭和投掷标枪拖住对方。一支波斯精锐骑兵则绕道希腊阵后,歼灭希腊守卫部队,将希腊人重要的取水地点——加尔加菲亚泉下毒以后捣毁。此后希腊人要饮水,就必须冒着箭雨,到两军阵间的阿索普河取水。
玛尔多纽斯成功地断绝了希腊联军的粮、水供应,逼迫
希腊人接受决战。
到第12天,鉴于运粮队被波斯骑兵挡在山区以南,军阵中的食物和水源即将耗尽,联军决定退到希泰隆山脚下,普拉提亚城邦前面的高地上构筑新防线。那里水源更充足,地势更高,有利于抵御骑兵。
连夜撤退的另一用意,在于用空出的旧营地,主动吸引波斯人来追击。破碎的地形会扰乱敌人的队列,希腊人就有了更多取胜的把握。
等骚扰他们的波斯骑兵在日落时回营后,希腊联军的撤退在夜间展开。左右两翼的
雅典和
斯巴达负责殿后,先前构成中军的其他城邦部队迅速撤退。
不料一个斯巴达将领拒绝放弃阵地,引发激烈争吵,撤退行动被耽搁。直到黎明时分,雅典军团才出动,随后是斯巴达军团,而此时其他希腊部队早已经到达希泰隆山脚下。雅典和斯巴达的部队之间,就这样出现了致命的巨大空档。
在确定同盟军队摆脱危险后,斯巴达人发信号,要求雅典人和自己同时开始后撤。但是由于两军间有很长距离,斯巴达人害怕波斯骑兵的突袭,所以沿着山麓向着东南方向后撤。最后撤到了普拉提亚城东部的
赫拉神庙前。而雅典人则直接走下山地,来到了靠近希腊中路盟军的位置。
天亮以后,希腊联军阵线分散成三部分,各自相距数公里,形势非常危急。
波斯军的出击和失败
这是公元前479年8月27日清晨。玛尔多纽斯发现希腊联军放弃阵地,呈行军队形散布在平原上,认定
希腊人已经败逃,于是下令全线追击。波斯骑兵一马当先,步兵紧跟其后,乱哄哄地渡河追来。玛尔多纽斯亲率5万多波斯军队向
斯巴达军团直扑过来,希腊仆从部队则向雅典军团逼近,阿塔巴兹率领波斯藩邦部队谨慎地拖在后面。
普萨尼亚斯看到
波斯军队追来,立刻命令部队在一块略微隆起的平坦高地上结阵。波斯骑兵眨眼功夫就冲到近前发起进攻,并试图向斯巴达阵营的侧后迂回包抄——这是波斯骑兵典型的战术。古典史料没有说明波斯骑兵是否迂回成功,但从当代的地貌来看,普拉提亚平原靠近希泰隆山的部分地形已经相当破碎,沟壑遍布,波斯骑兵在这里的活动肯定受到很大的限制。随后赶到的波斯步兵陆续在
斯巴达阵前100米组成混合盾牌方阵,
弓箭手在盾牌后面开始一波又一波的齐射,用
希罗多德的话说:"斯巴达阵营淹没在波斯箭雨里。"
斯巴达人行军时让战斗力最强的精锐走在纵队的头部和尾部,每个小队的最前排也是小队中最优秀的战士。一旦遇到敌军,全军以纵队最前排或者最后排的精锐小队为基准,横向展开变成横队。这样方阵最右端和最前排就是战斗力最强的战士了。他们后面是边民重步兵和黑牢士奴隶组成的
轻步兵。
就这样,在迅速完成了队列转化后,5000
斯巴达步兵和3000特格亚人的步兵组成了坚实的方阵。斯巴达战士训练有素,将盾牌片片相连组成坚实的盾牌防线,虽然不时有人中箭倒地,但阵形丝毫不乱。普萨尼亚斯一直等到波斯步兵全部到达,列阵完毕,才面向普拉提亚城内的赫拉神庙祈祷,这样做表面上是虔诚,实际上是因为波斯人机动性更强,随时可以后撤。所以他们的计划是承受一波箭雨,等更多对手近到可以射箭,再进行爆发式突击。
身边的祭司心领神会,声称预兆吉祥,普萨尼亚斯于是下令冲锋。
近万
斯巴达重装步兵组成纵深8行、正面宽1千多米的密集阵,紧跟其后的是2万以上希洛轻装步兵,这样斯巴达步兵方阵的厚度达到36行,冲击力惊人。
斯巴达的盟友特格亚人为了防止更大的伤亡,而率先杀出。他们的重步兵很快就冲破波斯人的阵线。斯巴达人则在之后才跟着推进。在近战中,身披金属鳞甲和青铜胸甲的希腊重步兵优势巨大。成排面推进的他们将三五成群的
波斯人一个个打倒在地。波斯军队的盾牌防线在如此强劲的冲击下土崩瓦解。
斯巴达步兵步调一致,
长矛平举向前突击,波斯步兵阵线有秩序地整体后退,前几排的士兵挥舞着
弯刀和斯巴达长矛阵搏斗,有些悍勇之徒甚至徒手将斯巴达士兵的长矛抓住折断;后排的波斯士兵依然保持
弓箭齐射。
战役进行到此时仍然胜败未分,波斯步兵斗志昂扬,前仆后继地和斯巴达密集阵搏斗,波斯骑兵在一旁等待时机乘虚而入。不一会斯巴达军团就推进到平坦的开阔地上,
波斯骑兵开始反击,玛尔多纽斯身穿鲜艳的盔甲,亲率1千
重装骑兵向斯巴达军团侧翼冲击,同这里轻装的希洛奴隶军发生混战。希洛士兵拼死抵抗,但由于缺乏盔甲保护,伤亡惨重。正当
斯巴达军团侧翼饱受压力,摇摇欲坠的危急关头,意外发生了。一个名叫阿里姆尼斯塔的斯巴达战士奋力投出一支标枪,击中波斯统帅玛尔多纽斯,后者当场坠马毙命。主帅阵亡彻底动摇了波斯人的军心,此前一直秩序井然的波斯阵营开始瓦解,纷纷回身逃命。
正在斯巴达军团同
波斯军队激战的同时,西面的雅典军团同波斯的希腊仆从部队也发生激战,由于双方采取相同的密集阵战术,战况一度胶着。但当希腊仆从部队得知玛尔多纽斯的死讯,大部分人立刻撤离战场,留下实力最强的
底比斯人死战到底。
就这样,底比斯最勇猛的300战士和雅典人血战至最后一人。
这时希腊联军的中央阵营也赶了上来,于是
希腊各部队开始全线追击。波斯军队撤退时由骑兵断后,以密集的弓箭迟滞
斯巴达步兵的追击,并伺机攻击脱离大部队的小股希腊军队,美加里和弗里西亚的数千步兵就在追击途中遭到
波斯骑兵的袭击,被斩杀600余人。绝大多数波斯军队得以安全撤过阿索浦河,躲进坚固的营垒里面。追过河来的希腊联军将波斯大营团团围住,从四面攻打。希腊密集阵在坚固的营垒面前一筹莫展,而波斯人从木制寨墙后面居高临下向希腊人群倾泻箭雨,造成惨重伤亡。最后还是悍勇的特吉亚人硬将一段寨墙推倒,结果
希腊步兵一涌而入,波斯大营内包括随军妇女和平民在内的所有人被屠杀尽。
普拉提亚战役中,一直拖在后面的波斯将领阿塔巴兹看到战局逆转,立刻率领4万藩邦部队(战兵2万,辅兵2万)撤过阿索浦河,过波斯大营而不入,直接朝马其顿方向撤退。这支波斯军队冲破希腊城邦沿途的重重拦截,取道色雷斯和拜占庭,渡海回到
小亚细亚半岛。阿塔巴兹由于保全部队有功,受到
薛西斯一世嘉奖,被封为赫拉斯滂
总督。玛尔多纽斯亲率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3千骑兵逃脱。
大战之后,分到充足战利品和金银财宝的希腊人,又包围了
底比斯。此时,
希腊人的攻城战短板,再次暴露了出来。对于被围的水泄不通的底比斯城,一筹莫展。最后只能要求对方交出给波斯出谋划策的贵族,全部处决。
远方的胜利
在普拉提亚战役进行的同时,
斯巴达国王利奥提希德(列奥提西达、列奥提基达斯)率领的希腊联合舰队在
小亚细亚半岛的米卡雷(米卡列海角)击败一支波斯大军(米卡尔战役)。
当时远征到伊奥尼亚的希腊偏师,在列奥提西达的指挥下,搜寻
波斯舰队的踪迹。希腊人一路搜寻到了伊奥尼亚起义(
爱奥尼亚起义)时,拉德海战的古战场。
由于波斯人认为自己在海面上已经失去优势,于是他们让腓尼基人的船队回家,保护中东地区的贸易活动,防止希腊人攻击
黎巴嫩地区。然后部分陆军将剩下的船只拉上岸,在周围建造石墙、木墙和鹿砦。在经过一番折腾后,这些船只损耗严重,已经无法承担作战任务,所以波斯人选择让水兵上岸,建造船寨保护幸存船只。
联军为了取得胜利,提前收买了
伊奥尼亚希腊人作为内应。所以斯巴达人高呼口号,试图分化波斯人和伊奥尼亚人。结果
波斯人马上将伊奥尼亚人支出军营或者解除武装。
于是希腊人兵分两路,
雅典人负责正面强攻,斯巴达人负责迂回包抄,截断波斯人的退路。在雅典人攻破了城寨后,斯巴达人及时赶到,封堵了逃兵的退路。一直被波斯人压迫的萨莫司(萨摩斯)人和米利都人也趁机反戈一击,痛打落水狗。希腊联军再一次取得了辉煌胜利。
从此
波希战争攻守易位,希腊联军开始主动出击,控制从
爱琴海到
黑海的各个战略要地,并将波斯势力从许多
小亚细亚半岛的希腊城邦中赶了出去。雅典依靠其强大的海军主导希腊联盟长达二十七年,史学家讽刺地称这段时期的希腊联盟为"雅典帝国"。
战争结局
普拉提亚战役,波斯统帅玛尔多纽斯的临阵指挥无可挑剔,
波斯军队也占尽先机,好几次几乎将希腊联军逼入绝境。希腊联军最后胜在纪律严明和斗志顽强,民族存亡在此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信念使希腊军队士气高昂、视死如归,能够经受逆境而阵脚不乱。此战玛尔多纽斯非常合理地使用了波斯骑兵,如果不是玛尔多纽斯意外阵亡,波斯重骑兵很可能会导致
斯巴达侧翼的崩溃。波斯军队由于来源芜杂,组织上对主帅非常依赖,一旦失去主帅就立刻瓦解,而波斯将领一直有身先士卒的传统,此战两位波斯主将的阵亡对部队士气打击很大,也是波斯军队失败的原因之一。普拉提亚战役希腊联军胜得相当侥幸,也许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吧。
后续故事
普拉提亚战役以后,普萨尼亚斯成为希腊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次年,普萨尼亚斯受命率领一支联合舰队出征
爱琴海,先后收复
塞浦路斯和拜占庭,声望进一步高涨。他因此头脑发热,野心膨胀,渴望成为整个希腊的主宰,于是渐渐腐化。波斯王薛西斯乘机和普萨尼亚斯秘密接洽,答应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并让他做希腊
总督。普萨尼亚斯暗地里和波斯王书信往来进行勾结,为人处世也开始肆无忌惮,招募一批波斯和
埃及人做保镖,经常在家中身穿波斯服装,处处模仿波斯人奢华的生活方式。
一次普萨尼亚斯让家仆阿基里送一封信到波斯,阿基里注意到以前去波斯送信的人都有去无回,就私下拆看了这封信,结果大吃一惊。信中普萨尼亚斯告诉波斯王,打算策反
斯巴达的希洛奴隶,许诺给他们自由,号召他们揭竿而起推翻斯巴达统治。阿基里马上把这封信交给斯巴达的五位行政长官。阴谋败露以后,普萨尼亚斯东躲西藏,最后逃进雅典娜神庙里面。愤怒的斯巴达人将神庙团团围住,用石块将门窗堵了起来,将普萨尼亚斯困在里面。据说普萨尼亚斯的母亲觉悟甚高,亲手垒上第一块石头以示大义灭亲。可怜昔日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最后就这样饿死在神庙里面。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