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是指发生在明朝
洪武三年(1370年)至
永乐十五年(1417年)间的一系列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因此次移民多以山西
洪洞县大槐树下作为集合点而得名“洪洞大槐树移民”。
元朝末年,频繁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了
中原地区(尤其是
河南省、
山东省、
河北省等地)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加之元朝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农民生活困苦,纷纷揭竿而起。
朱元璋起义领导的
起义军最终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而在明朝建立后,为恢复农业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稳定边疆,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移民政策,洪洞大槐树移民随之发生。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成为移民的集合点和出发地,移民在这里领取川资和凭照后,被迁往全国各地的荒芜之地。这次移民涉及的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共迁移至18个省份,分别是
河南省、
山东省、
河北省、北京、
天津市、
甘肃省、
陕西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徽、
江苏省、湖北、
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省、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累计覆盖498个县份,554个姓氏。
朱元璋通过此次移民,实行移民屯田,奖励垦荒的民屯、军屯、商屯之制。
洪洞大槐树移民对明朝快速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这场移民活动不仅使得荒芜的中原地区得到了重新开发,也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事件背景
在明朝建立之后,各级官员纷纷向朝廷报告各地的荒凉景象。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土地荒芜,导致财政收入大幅减少,直接对明王朝的统治构成了威胁。为恢复生产,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明政府采纳了郑州知州
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
明朝开国功臣等人的建议,决定实施以移民垦荒为中心的农业振兴政策。
连年战祸
从
元朝建立之年(1271年),
孛儿只斤·忽必烈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后又灭掉
南宋,统一全国,曾经出现过几十年的极盛时期,但是到了元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便空前尖锐起来。进而导致中原大地陷入了四次大的战乱。
第一次,
刘福通率众起义,两淮、
河南省、
山东省从义之民十余万,与元统洽者的军队浴血奋战十三年,最后惨遭镇压,终于失败。元军倾其精锐与
红巾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无所不用其极。
第二次,元朝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内讧遂起,先后在河南、山东、晋东、晋北及关中一带展开争城夺地的恶战。先是在镇压农民起义后崛起的新军阀互相争夺、仇杀,如
孛罗帖木儿与
察罕帖木儿及其子
王保保,为争夺晋、冀而发动的战争。
第三次,
朱元璋乘机出兵江淮,进取山东,收复
河南省,北定幽燕。败王保保(扩廓帖木儿)于
山西省,灭李思奇于关中,最后统一了
中原地区。战后道路都被
荆棘堵塞了,看不到人烟,也听不到声音。明都督府左断事
高巍在其上书中说:“臣观河南、
山东省、
北平市数千里沃壤之土,自兵以来,尽化为榛莽之墟。
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地广民稀,开辟无方。”
第四次,
朱允炆即位,靖难兵起,中原各省再次遭到战火兵灾,而以苏、鲁、豫、皖为甚。
燕王朱棣,为了夺取政权,以入京锄奸为名,同明政府军进行了四年争战。据《
明史》记载,朱棣的燕军抢掠屠杀甚为严重。如“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一仗,燕王“乘风
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当时,
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希望安居乐业,自动组织起来抵抗燕军,朱棣的燕军便对其残酷镇压。
连年灾荒
元末,除了连年战争外,水旱灾害,
蝗灾也频繁的发生。根据《
元史》记载水旱灾害造成“洪水肆虐,民居倾颓,死者无算。稻不得栽于泥,百姓无奈,相食以存”。再加上
黄河的多次决口,使得无数百姓死亡,村庄也多为废墟。
山西人口稠密
元代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各地战争二十余年。当时冀、鲁、豫、苏、皖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元末明初的山西,素有“表里河山”的称号。西边是茫茫
吕梁山,东边是
太行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黄河水,这样的地形使得山西易守难攻。小灾不断,大灾少有。最重要的是
元朝末年奉旨镇守山西的是
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父子,相对于其它省份来说,争夺权力或发生内讧的概率就比较少,比较安定。而且风调雨顺,气候温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再加上邻省兵祸成灾,大量的难民涌入,使这里的人口相对稠密,出现了人多地少的情况。
元代初年,山西人口是历代山西人口发展史上的最低纪录,这是由于元朝统治者入侵
汉族时,兵烽所至,万不存一,白骨遍野,荒无人烟。而经过元末明初
山西省的相对安定,人口就迅速发展起来,从
元初的553938人猛增至明初的4030454人。元人钟迪在《河中府修城记》中说:“现在天下战火纷飞,
黄河南北的百姓生活艰难,但河东地区的居民众多,大家在这里有工作可做,有孩子可以养活。”又据《
明实录》记载,
洪武十四年(1381年),
河南省人口1891000人,
河北省人口1893000人,而
山西省人口4030450人,比河南、河北的人口总和还多。
移民举措
屯田性移民
明王朝初创,
朱元璋便意识到“田野辟,户口增”是治理国家的当务之急。后来就大规模实行起如
大明食货志所说的“移民就宽乡”,或召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的计划。于是便有了以下三种屯田方式:民屯田,通过政府有目的有组织的迁民,来进行的农业
生产方式;军屯田,通过让一部分军队在指定的地方耕种土地,收获的粮食供军队食用;商屯田,明朝政府通过鼓励商人投资农业生产,并授予一定程度的军事保护,以便稳定粮食供应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政策。
优惠举措
明朝政府为了使移民能顺利进行,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棉衣、川资(迁移路费)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到那里土地可以“自便置屯耕种”,还免其赋税三年。
强制性移民
根据明朝的政策,晋南、
晋东南,尤其是
洪洞县,按人口的比例,即四口迁一、六口迁二、八口迁三的规定,派兵强行迁徙。并且为了防止新迁入的移民
依于本源而居,形成新的势力。明朝的移民条律规定,凡同族同姓的人不能够迁入至同一个地方,移民为了避免骨肉的分离,被迫更姓易名,于是从一些家族中分离出了许多个姓氏。
移民过程
据《
中国通史》记载:
朱元璋为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成宗
大德十一年(1307年)便有移民垦田之策。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四千余户去
凤阳县(安徽怀远、定远、凤阳、
明光市境内),徙
江南民四十万于凤阳,迁山西泽(
晋城市)、潞(
长治市)二州无田农民于
河北省、山东、河南一带。
洪武时期
据《
食货志》《
明太祖实录》《
续文献通考》等记载,洪武六年(1373年),山西、真定的百姓被迁至凤阳屯田;洪武九年十一月(1376年),山西及真定州无产业的民众得到冬衣并迁往凤阳;洪武十三年五月(1380年),有24000多户山西兵民家庭恢复为民。洪武二十一年八月(1388年),山西泽、潞两州无地百姓被迁至
彰德府、真定等地,并得到赏赐和免税待遇;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在
大名县、
广平县、东昌三府,
山西省贫民分得了26720顷田地,同时
沁州116户自愿屯田的百姓也得到了赏赐和分配土地;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大同、东胜地区进行屯田,设立
十六卫,并在
临汾市、
太原市等地招募选民丁;同年十二月,有598户山西民众迁至彰德等七府;洪武二十八年正月(1395年),山西马步官军2。66万人被派往塞北筑城屯田;洪武三十五年九月(1402年),山西无地民众被迁往
北平市,得到
银行券和五年免税优惠。
永乐时期
据《
明实录》《明太宗实录》《明史》等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规定罪犯在北京为民种田的条例,
山东省、山西、陕西、
河南省四布政司在本布政司编成
里甲;永乐二年(1404年)和永乐三年(1405年),分别将山西一万户民众迁往北平。永乐四年(1406年),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的214人被遣送到民中琼地区;永乐五年(1407年),山西平阳、泽、潞等地五千户民众被迁至上林苑监,进行牧养和栽种;
永乐十二年(1414年),隆庆州被改为州,有罪的官员被迁到那里,山西等地流民被迁往该州,每户分配五十亩田地,自由种植并纳税;永乐十四年(1416年),
山东省、
山西省、湖广的流民被迁往保安州,并免除三年赋役;永乐十五年(1417年),山西平阳、大同、蔚州、
广灵县等府州的民众被迁往北京、广平、清河等宽敞的地方,成为当地百姓,分配田地耕种,按照规定缴纳税款,皇帝还免除了一年的田租。
明朝大移民历时近50年的时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累计迁出民众数百万人。
移民结果
人口变化
作为全国外迁的重点区域,当时山西的人口状况据官方统计,
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西有户596240,人4030454口,每平方公里平均为27.52人。据《
山西通志》记载:“本布政司所属各府州县,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户六十五万二千四百八,口四百八十七万三千九百四十六。
永乐十年(1403年)户五十八万六千二百二,口四百七万四千五百六十三。
山西省的
太原市、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外迁的重点地区。
移民分布
根据《明史》《
明实录》《
日知录·日知录之馀》等
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其中
河南省123个县市,北京、
天津市、
河北省142个县市,
山东省109个县市,
山西省104个县市,
江苏省、安徽、湖北、
湖南省316个县市,
陕西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182个县市,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171个县市,
浙江省、福建、江西227个县市,广东、广西、贵州248个县市,四川、
内蒙古自治区、青海274个县市,云南、西藏、新疆210个县市,
海南省、台湾111个县市。
地名改变
山西移民来到
中原地区,见其土地无人耕种,部分移民跑马占地,以蹄印为界,将所圈之地归为自己所占。有了地就张罗着盖房造屋,建立村落,有的依据地形建造,叫某坡、某坑、某河口、某湾;有的依据自己的姓氏,叫某村、某庄;也有的依据不同的行业,会种菜的叫某菜园;会打油的叫某油坊;会造纸的叫某纸坊。这些地名的来历大都是明朝
洪武至
永乐年间,实行军屯田、民屯田、商屯田所致。
追根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作为移民的集合点,
山东省、
河北省、
河南省等地有很多家族的
家谱均追溯到洪洞大槐树。这次移民事件导致移民妻子亲人分离,或自愿,或被逼。而迁移到异地他乡的
洪洞县百姓,四顾茫茫,举目无亲,为了把飘零在外的骨肉联系在一起,洪洞大槐树就成了他们思念亲人的寄托。并且在后世举办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和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用以纪念。
移民影响
民族文化融合
洪洞大槐树移民与各地土著人杂陈而居,这种居住模式既带来了不同文化、习俗的交流融合,也产生了矛盾和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融合,优化和提高了生存能力,激活了各种潜在素质,在中国中原地带的人类进化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移民促进了民俗的重组。不同地区的移民带来了各自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在相互碰撞和交流中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多元化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对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农业经济发展
洪洞大槐树的移民为这些战乱地区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得原本荒芜的土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在他们的辛勤耕耘下,农田得以开垦,庄稼得以丰收,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科技融合
洪洞县移民在全国各地的迁移,加强了地域间的联系,推动了社会交往和科技融合。移民们带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技术到达新的居住地,例如在河北广宗县,
山西省的移民带来了男耕女织的
生产方式。而在
宣化区地区,由于地处边疆重镇,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技能,相互交流切磋,从而促进了工艺的改进和科技融合。
集体记忆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窝。”这几句歌谣指向的是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民间传说,如“胡大海复仇”:两面胡大海、“三洗
怀庆府”:常遇春其人其事、“朱棣扫北”与“红虫”吃人、“解手”“背抄手”等。如其中的“解手和背抄手”是官府为避免移民逃跑,下令将所有人从背后捆手,用长绳联结在一起。而在押解途中,要上厕所就得让解开手。后来,“解手”也就成了如厕的代名词。于此后世也便有了种种这类成为了移民后裔们怀念祖先的集体记忆。
相关争议
移民真实性
关于
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传说主要是通过
家谱、族谱、口耳相传的,中涉及的移民路线,移民规模,经办机构,缺乏相应的史料、实物证据。于是有学者对大槐树传说是如何诞生的,这个传说是否贴近历史事实也提出了质疑。
但根据《
元史》《明史》《
明太祖实录》和《
中国通史》等史籍中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确实存在,并且起源于明朝
洪武、
永乐年间,即在公元1370年至1417年这段时间内,明朝政府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以及使人口均衡、维护国家统治,实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政策。所以对于是否存在该移民事件存在争议。
强制移民争议
学者赵艳华认为,明初大移民在很大程度上是强制性的,它建立在中央政权强制实行的基础上,将
山西省人口强制迁到
华北地区。按照“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意味着许多家庭被迫分离。而且大槐树当年是作为明初大规模移民的官方中转站存在的,因为大多数人并不愿意移民,负责此事的官员便将人召集到大槐树下,然后把不愿意走的人绑起来,押送到目的地。
也有学者认为,一些农民可能因为土地荒芜、生活困苦而选择迁移到其他地区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且明朝政府为了使移民能顺利进行,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棉衣、川资(迁移路费)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到那里土地可以“自便置屯耕种”,还免其赋税三年。所以是否明政府进行强制移民存在争议。
后世纪念
寻根祭祖节
1991年,洪洞县委、县政府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根据广大大槐树移民后裔的意愿,决定举办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
祭祖议程全体首先全体民众需保持肃穆,再鸣炮,奏大槐树寻根祭祖乐。随后,介绍参加主祭仪式的领导和来宾。其次,由县长恭读祭文、然后,由参加主祭仪式的人员向迁民先祖三鞠躬并再次向迁民先祖敬献花篮。最后,观看民俗表演,自由捐款。
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我国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城内,是一个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着历史文化底蕴,景区以
洪洞县大槐树为背景,通过展览、表演、互动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洪洞大槐树缔造者和洪洞本地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
相关研究
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