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丁学名:Turdus merula)又称百舌、反舌、白舌、黑鸫、黑鸟,鸫科鸫属动物。乌鸫的体重为80~110克,体长为24~25厘米。成年雄鸟全身近乎黑色,喉部呈微棕色,喙和眼圈为黄色,眼珠呈橘黄色。
雌鸟与幼鸟的喉部和胸部有暗色纵纹。乌鸫的喙细长而侧扁,喙须发达。同中国的乌鸫相比,
欧洲乌鸫的喙颜色更为鲜艳。
乌鸫的分布范围广泛,
种群数量较多,主要集中于欧洲、
亚洲与
北非。乌鸫能够适应各种
栖息地,已成为横跨欧亚大陆分布最广泛的
雀形目鸟类之一。其主要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在城市林地、公园、园林及路边隔离带也可以发现它们的存在。
2016年,乌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等级为无危(LC)。截止到2022年,乌鸫的种群数量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但由于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城市化越来越严重,乌鸫的栖息环境都遭受了一定的破坏。
乌鸫因叫声婉转动听,还能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被人类所喜爱,也是
瑞典的国鸟。乌鸫为著名的食虫鸟类,它们虽然也吃一些
浆果和植物种子,但主要以昆虫为食。成群的乌鸫对消灭田间害虫
地老虎、玉米螟[yù mǐ míng]幼虫等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演化
物种起源
鸫科由3个支系组成,第1个支系包括短翅鸫属和短翅鸲属[qú shǔ];第2个支系包括石即鸟属、即鸟属、燕尾属、溪鸲属、水鸲属、红尾鸲属、大翅鸲属、鹊鸲属、歌鸲属和鸲属;第3个支系包括地鸲属、宽嘴鸫属、啸鸫属、
地鸫属、矶鸫属和鸫属。
鸫属包括69种中等体型的鸟类,其特点是头较圆,翅膀较长,通常善鸣。乌鸫的祖先起源于非洲的加那利群岛,后因欧洲对非洲殖民,故乌鸫种群向欧洲扩散。在进化方面,乌鸫与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岛屿的岛鸫(T.poliocephalus)很接近,后者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乌鸫种群分化。
命名由来
1758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将乌鸫命名为“Turdus merula Linnaeus”。
形态特征
乌鸫的体重为80~110克,体长为24~25厘米,尾长为9~13厘米,翅长为14~16厘米,嘴峰长为2~3厘米,跗[fū]长为3~4厘米,翼展长为34~38.5厘米。成年雄鸟全身近乎黑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为黑色,下体为黑褐色,脚也为黑色。喉部呈微棕色,喙和眼圈为黄色,眼珠呈橘黄色。
雌鸟比雄鸟颜色略淡,喉部和胸部有暗色纵纹。雌鸟上体为黑褐色,背部较浅,下体为浅栗色。喙呈绿黄色至黑色。幼鸟胸口的纵纹更多,喙的颜色更深。乌鸫的喙细长而侧扁,喙须发达。同中国的乌鸫相比,欧洲乌鸫的喙颜色更为鲜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乌鸫的分布范围广泛,种群数量较多,主要集中于欧洲、亚洲与北非。具体分布在以下国家:欧洲如
英国、
瑞士、瑞典、
芬兰、
法国、
德国、
希腊、
匈牙利、
冰岛、
爱尔兰、
意大利、立陶宛、
卢森堡、
比利时、
丹麦等国家;亚洲如
约旦、
黎巴嫩、
土耳其、中国、
印度、
巴基斯坦等国家;北非如
阿尔及利亚、
摩洛哥等国家。此外,
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及南北美洲也有分布。
中国分布
乌鸫在中国共有4个
亚种,分布范围也极为广泛,除东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几乎都有它们的存在。其中普通亚种是中国特有亚种,分布于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湖南省、
江西省、
浙江省、
上海市、
福建省、
广东省、
海南省等西南和
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往北可达
河南省南部、陕西南部和
甘肃省西南部;四川亚种也是中国特有亚种,仅分布于四川乐山、
峨眉山市、巴县、
成都市和汶川等地;新疆亚种主要分布于新疆和
青海省西北部;
西藏自治区亚种主要分布于西藏。
栖息环境
乌鸫能够适应各种栖息地,已成为横跨欧亚大陆分布最广泛的雀形目鸟类之一。能够在各种海拔的林地内生存,
平均海拔可从数百米至4500米左右。主要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此外,乌鸫也可以忍受
人类活动的干扰,在城市林地、公园、园林及路边隔离带也可以发现它们的存在。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乌鸫是一种
留鸟,通常不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研究者发现,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留鸟,也可能出现迁徙的行为。21世纪以来,乌鸫每年3月份就大量出现在中国北方各种面积较大的绿地中,尤其是灌溉草坪面积较大的绿地。到年底的十一二月份,在一些食物条件较好的区域能见到大群的乌鸫短暂停留。下雪后,乌鸫就开始向南方迁徙,隆冬季节仅有少量的乌鸫个体留在北方。待到来年春季,乌鸫再次往回迁徙。在欧洲,部分位于
挪威南部(或北至
特隆赫姆)、德国、
俄罗斯与芬兰地区的乌鸫会迁徙到英国,在英国越冬。
觅食行为
乌鸫的食性较杂,食物大多是各种昆虫。动物性食物主要是蚯蚓、昆虫碎片、蚂蚁、
淡水螺、
鳞翅目昆虫幼虫、
螳螂、
甲虫、
植物病原线虫;植物性食物主要是草莓、草籽、树果、
胡颓子果、野果、
香樟叶等。
早成雏的食物主要是蚯蚓、
黄粉虫(面包虫)、
大避债蛾、地老虎、
蝼蛄科、菜白蝶幼虫、
蝇蛆及蛆蝴等。
防御行为
乌鸫的警戒性非常强,且雄鸟比
雌鸟更为谨慎。乌鸫的入巢和出巢路径共有3~4种,雌鸟会选择所有的路径,但多趋向于比较暴露的路径;而雄鸟则会选择其中比较隐蔽且安全的1~2种路径,且比较固定。当乌鸫离巢觅食时,若有其他鸟在巢区喧哗,其等到确认安全后才入巢或离开巢区继续觅食。在距离道路较远的树林巢,一旦有人经过或接触巢树,则乌鸫的反应非常强烈,会立即飞离巢但不离开巢区,或从觅食处飞往巢区的其他树上,对入侵者发出“jiè-jiè”的急促惊叫声,甚至会以排粪便或俯冲等方式进行攻击,直到入侵者离开为止。
社群行为
乌鸫的领域性不强,未发现有种内和种间竞争,且种内领域面积较小,种间的领域面积更小。乌鸫能与
鹭科等中型鸟利用同一巢树,并相容共处,这主要与资源的分割利用有关。在巢资源利用上,鹭类利用冠层,而乌鸫利用树干上端。在食物资源利用上,鹭类远离巢地取食,且取食水生动物;而乌鸫在巢附近觅食,食物多为昆虫和蠕虫。
交流行为
乌鸫善鸣,通过鸣叫进行交流。同伴之间相互联络时,发出简单短促的声音;天空有猛禽盘旋或有生人靠近,察觉危险并向同伴报警时,它的鸣叫声变得尖利刺耳;繁殖季节求偶时,它的声音则变得十分婉转悦耳。
生长繁殖
发情交配
乌鸫3月初进入发情期,其求偶行为是雄鸟每天清晨站在树冠顶部鸣叫,叫声婉转多变,比平时更为响亮,尾羽上下摆动、抬头、伸颈、两翼下垂并不断地颤抖。3月中旬乌鸫开始配对,此时,雌、雄鸟常相互嬉戏追逐,随后交配。此时具有明显的占区行为,当
灰椋鸟[jing liáng niǎo]、
喜鹊、乌鸦等进入巢区时,乌鸫的反应强烈,雌、雄乌鸫会奋力将入侵者驱逐出巢区。
选址营巢
乌鸫交配后就开始选巢,选巢时雄鸟先占领巢区,站在枝头呼唤
雌鸟,并起警戒作用,雌鸟在巢区内选择巢址,若对巢区不满意,雌鸟便飞走,雄鸟尾随其后,再另选巢区。乌鸫在3月下旬便开始营巢,巢址多选择在村边和森林边近水源的湿地处。乌鸫的巢位于树干顶端及冠底的分叉处,有的巢树上还有
黑尾蜡嘴雀的巢。巢多呈碗状,底部由混有稀泥的
青苔、细树枝构成,巢的外壁由草本植物的根、茎、叶及细树枝等编织而成,内壁由
茅根、毛发和根须组成,巢内垫有少量的羽毛、兽毛、
金鱼藻、植物纤维等。筑巢时雌雄共同参与,雌雄都有衔巢材行为,
雌鸟兼有理巢行为,而雄鸟兼有警戒行为。乌鸫筑巢时间一般用时3~6天,筑巢完成后观望1~2天,对巢进行微小加工后便开始产卵。
不同海拔地区乌鸫的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低海拔地区气候温和,植物种类丰富,植被覆盖度高,因此低海拔地区的乌鸫多选择一些乔木、灌木作为巢址,巢位较高。高海拔地区乌鸫的巢多选择在灌木、小树或石壁上,巢位很低(巢位高为0.5~2.7米),但巢相对较大。
产卵坐巢
乌鸫筑完巢后便开始产卵。乌鸫一般在上午产卵,每年产卵1窝,也有产2窝的,每产1窝需用时4~6天。通常第1窝产卵在4月初至5月中旬,第2窝产卵在5月下旬至7月初。卵多呈卵圆形,少数为长卵圆形,底色多为淡蓝灰色,也有接近白色的,上面分布着深浅不等的褐色斑,浅的有透明感,深的较厚而不透明。在产卵过程中,
雌鸟就有坐巢行为,但次数少,时间短。
孵卵坐巢
卵产齐后,就开始孵卵。相较于产卵时期,雌鸟有较长时间的坐巢行为。孵卵全由雌鸟承担,雄鸟主要是担任巢区的警戒。雌鸟在孵化的过程中会进行翻蛋、理巢、换位、整理羽毛等行为,还不断进行体位的变化,在孵化后期表现得更为明显。乌鸫的孵化期约为13天,从
早成雏开始啄破卵壳到脱壳约需1天,最早和最晚出孵时间相差2天左右,孵化率较高。
哺育雏鸟
雏鸟出壳后就有索食的反应,
亲鸟将蚯蚓啄碎喂给雏鸟。随着雏鸟日龄的增长,亲鸟喂食的次数增多。在育雏前期,
雌鸟很少出去觅食,但每次觅食回来喂食后都会入巢暖雏,且暖雏时间长;雄鸟一般外出觅食,也会暖雏,但暖雏时间短且次数少。
在育雏后期,亲鸟不再暖雏,但下雨时,亲鸟会展翅为雏鸟遮挡风雨,以免雏鸟淋湿。亲鸟育雏13天后,便开始诱导雏鸟出巢。雏鸟出巢起飞后,由亲鸟带领在巢区的林中活动和觅食,不再回巢。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截止到2022年,乌鸫的种群数量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在澳大利亚,乌鸫被认为是一种入侵物种,其会破坏果园、公园和花园中的各种软果,包括浆果、樱桃和葡萄等,因此遭到人类捕杀。以及由于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城市化越来越严重,乌鸫乃至整个鸟类的栖息环境都遭受了一定的破坏。
保护级别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乌鸫是著名的食虫鸟类,它们虽然也吃一些浆果和植物种子,但主要以昆虫为食。常集成大群在林间活动,尤其喜欢在草丛中穿行觅食枯枝落叶层内所隐藏的害虫。成群的乌鸫对消灭田间害虫地老虎、玉米螟幼虫等有重要的作用。
亚种分化
相关文化
文学作品
乌鸫的叫声婉转动听,还能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有“百舌”之称。中国多首古诗中都对此进行了描述。
音乐作品
1951年,
法国音乐家
奥利维埃·梅西安创作了《乌鸫》,这是一首由长笛和
钢琴而作的室内音乐作品。乐曲以乌鸫的鸣叫为素材,运用长笛的音色模仿乌鸫鸟的叫声加之钢琴的衬托,展现了乌鸫的活泼以及作者对自然中鸟类的喜爱。在现代众多长笛作品中,梅西安的《乌鸫》是最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
乌鸫因其叫声而被人类喜爱,是瑞典的国鸟。
参考资料
乌鸫.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EB/OL].2022-11-09
乌鸫.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EB/OL].2022-11-17
乌鸫.同济大学电信学院实验中心[EB/OL].2022-11-09
乌鸫.华南农业博物馆[EB/OL].2022-11-09
Blackbird.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Western Australia[EB/OL].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