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兴亡史纲
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苏联兴亡史纲》是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之骅吴恩远马龙闪
内容简介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诞生、发展、演变和衰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因此,对苏联兴衰史的研究,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运用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再现苏联兴亡的历史进程,力图多侧面、全方位展示这一进程。全书三部分按编年体,而每一部分则基本上采取纪事本末体的写法,以重要历史事件为纲分别立目。写作方法是史论结合,以史为主。
作者简介
陈之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编和撰写的主要著作有《苏联史纲(1917-1937)》(两卷本)、《苏联史纲(1953-1964)》、《勃列日涅土时期的苏联》、《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苏联历史词典》、《俄国沙皇列传》、《克鲁泡特金传》等。
吴恩远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以及俄罗斯的《祖国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马龙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在国内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有独著、合著、译著十多部。主要代表作为专著《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
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编列宁约瑟夫·斯大林时期
第一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第一节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特点
一、俄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欧亚移民国家
二、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特点
三、俄国的民粹主义思想传统
第二节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
二、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外国资本在俄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垄断资本主义加速发展
五、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
六、工人阶级集中,具有革命性
第三节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同其他政治派别的斗争
一、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对民粹派的批判
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列宁对自由民粹派、经济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三、布尔什维克反对孟什维克的斗争,孤立自由资产阶级的策略
四、布尔什维克对取消派和召回派的斗争
一、俄罗斯帝国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
二、俄罗斯参与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
三、二月革命的胜利
四、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第二章俄国人民的必然选择——走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
第一节从二月革命走向十月起义
一、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政治危机
三、军事独裁的失败——科尔尼洛夫叛乱的平息
四、十月武装起义
第二节十月革命在全国的伟大胜利
一、莫斯科武装起义的胜利
二、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三、多党合作的尝试和解散立宪会议
四、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五、国内战争的胜利
第三节苏维埃国家制度在革命和战争的烈火中诞生
一、苏维埃政权的诞生
二、苏维埃是新型的国家制度
三、苏维埃国家的性质、职能和结构
第四节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一、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伟大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节由革命之初设想的“非直接过渡”到“战时共产主义
一、建设国家的最初设想
二、“战时共产主义”的由来
三、“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
一、新经济政策的由来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三、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第三节苏联的成立
一、俄罗斯帝国遗留的民族问题
二、十月革命后各民族共和国的建立及其相互关系
三、苏联的成立
四、苏联宪法的颁布
第四节列宁晚年思想及其在党和国家体制上的探索
一、列宁晚年的理论探索
二、列宁晚年在党和国家体制上的探索和同约瑟夫·斯大林的分歧
第四章党内的变化和国家的转折
第一节列宁逝世后党和国家政治结构的变化
一、党员队伍和干部结构的变化
二、党和国家权力结构的变化
三、党内官僚主义的形成和党内民主的收缩
第二节反“右倾”斗争
一、反“右倾”斗争的缘起
二、尼古拉·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的政治论战
三、布哈林“右倾”少数派的失败
第三节“大转变”
一、国家全面的“大转变”
二、“大转变”的性质和根源
三、苏联意识形态“大转变”中形成的思想文化模式及其特点
第五章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节资本主义世界“总危机”和30年代苏联的国际环境及对外政策
一、资本主义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
二、苏联的经济形势和对外经济关系
三、3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工业化运动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工业化的提出
二、发展模式的探索和争论
三、工业化计划及其实施
四苏联经济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农业集体化
一、农业集体化的缘起
二、集体农庄制度的建立
三、集体农庄制度及其评价
第六章约瑟夫·斯大林时期确立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1936年宪法以及党和国家权力的集中
一、新宪法起草的政治背景
二、新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二节斯大林时期政治体制的最终确立
一、国家行政权力向党内的转移和集中
二、国家行政权力由各加盟共和国向联盟中央的转移和集中
三、30年代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的决策机制
第三节“大清洗”运动
一、“大清洗”运动的基本原因
二、“大清洗”的直接导因
第四节《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发表和约瑟夫·斯大林思想独尊地位的确立
一、联共(布)中央标定的意识形态范本——《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发表
二、斯大林关于国家的理论
第七章战争的考验和战后的恢复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国际关系和苏联的国防状况
一、大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和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
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三、苏德战争秘密议定书的实施
四、苏德关系恶化
五、战前的国防状况
第二节战火中的苏联
一、战争的爆发
二、战时动员和向战时体制的转变
第三节战后社会经济的恢复
一、战争的破坏和战后经济的恢复
二、国民经济恢复当中的失衡
三、农业的停滞和衰退
第四节战后约瑟夫·斯大林个人权力体制的加强和思想政治运动的再起
一、战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发展和个人权力体制的加强
二、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清洗运动的再起
第五节战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第二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第八章从斯大林逝世到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第一节清除贝利亚
一、领袖逝世
第二节马林科夫的内外政策和赫鲁晓夫的崛起
一、马林科夫的对内对外政策
二、1953年苏共中央九月全会
三、赫鲁晓夫的崛起
第九章苏共第二十次、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及其影响
第一节对个人迷信约瑟夫·斯大林的批判
一、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运动的展开
二、苏共领导在批判斯大林问题上的分歧和斗争
三、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及其错误
四、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错误的积极意义
五、赫鲁晓夫在批判个人迷信方面的错误
第二节“三和”、“两全”的理论
一、苏共二十大提出“三和”理论
二、“三和”理论评析
三、苏共二十二大提出“两全”理论
四、“两全”理论评析
第三节“解冻”思潮和自由化思想的泛滥
一、“解冻”思潮的两起两落
二、“解冻”思潮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第十章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政策调整和改革
第一节50年代中期苏共党内斗争和赫鲁晓夫权力的巩固
一、最后一次反击
二、最后一个“反党集团”
第二节经济管理体制和党政领导体制的改革
一、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党政领导体制的改革
第三节对外政策的调整
一、积极开展东西方对话
二、苏美关系
三、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四、对第三世界的政策
五、对华政策和中苏关系
第十一章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经济
第一节以推行“新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经济改革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
二、新经济体制的成果和矛盾
三、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与改革方针的变化
第二节以加强农业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
一、加强农业的基本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二、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三、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调整及其成果和问题
第三节以推行“集约化方针”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集约化方针的提出和基本措施
二、集约化方针的基本成果和问题
第四节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其估价
一、经济发展形势的基本估价
二、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经济形势恶化的社会后果
第十二章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国内政治
第一节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政策调整
一、领导体制和干部政策的调整
二、在约瑟夫·斯大林评价问题上的调整
三、在理论上的调整
第二节由稳定逐步转化为停滞
一、领导体制日趋僵化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流于形式
三、领导干部中的腐败现象和特权阶层的形成
第三节“持不同政见者”运动
一、“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二、从“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看苏共意识形态工作的失误与教训
第十三章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对外政策
第一节与美国的关系
一、从有限的改善到缓和
二、从缓和到新的对抗
第二节与西欧国家的关系
一、笼络法国怀柔区西德
二、赫尔辛基会议
第三节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一、关系的调整
二、镇压“布拉格之春
三、对东欧国家控制的加强
四、关于“勃列日涅夫主义
第四节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一、与中近东国家的关系
二、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
第十四章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
第一节约瑟夫·斯大林时期留下的遗产
一、形式上的联邦制,实际上的单一制
二、在经济和教育方面有较快发展
三、在民族关系上留下许多棘手问题
四、俄罗斯中心论与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第二节对斯大林民族政策的调整与继承
一、平反民族关系方面的冤假错案
二、扩大加盟共和国的自主权
三、推行“拉平”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的方针
四、继续推行向民族地区移民的政策
五、继续推行斯大林的语言政策
六、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时期民族政策的特点
第三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一、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进步
三、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第四节民族关系理论问题
一、“民族问题解决”论
二、关于“人们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的理论
第五节难以克服的民族问题
一、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
二、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负面效应
三、政治、社会政策失误产生的消极后果
四、存在民族纷争潜流
第十五章“加速发展战略”目标的演变
第一节尤里·安德罗波夫的短期改革及其预示的改革方向
一、安德罗波夫上台时面临的改革形势
二、安德罗波夫的改革措施
三、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领导人
第二节“加速发展战略”及其演变
一、“加速发展战略”的制定
二、发展机器制造业
三、禁酒运动
四、“与非劳动收入”的斗争
五、干部调整
第三节完善社会主义改革纲领的扭曲
一、苏共中央一月全会
二、经济改革方向的变化
三、全盘否定苏联思潮的涌动
第四节1985—1988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析
一、改革初期苏联经济发展状况
二、社会出现动荡
第十六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全面推行
第一节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危机
一、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
二、第一次苏联人民代表会议苏共领导的分歧
三、政治危机的出现与扩展
第二节苏共二十八大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全面确立
一、苏共放弃一党执政的法律地位
二、权力重心转向总统委员会
三、“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全面确立
第三节筹划新联盟条约
一、中央与加盟共和国的矛盾凸显为主要矛盾
二、新联盟条约草案
三、恢复政权权威构想的落空
第四节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向民主派的全面妥协
一、“9+l”进程
二、哈弗计划
三、政治危机的全面爆发
第五节被政治斗争羁绊的经济改革
一、继续“加速战略”的经济改革思路
二、两条经济改革路线的冲突
三、经济危机加剧
第十七章戈尔巴乔夫时期外交与苏联演变
第一节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外交战略和外交理论的变化
一、80年代中期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
二、戈尔巴乔夫提出外交“新思维”
第二节调整对外政策
一、第一阶段(1985年3月至1989年12月)
二、第二阶段(1989年12月至1991年12月)
第三节新思维对东欧剧变的影响
一、促使东欧各国比照苏联模式的改革
二、东欧剧变加速苏联的瓦解
第四节戈尔巴乔夫时期外交对苏联演变的影响
一、社会主义信念和基本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冲击
二、为西方“和平演变”苏联的战略创造了条件
三、对西方单方面让步导致苏联国际地位的衰落
第十八章苏联的解体
第一节民族危机的全面爆发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一、一系列民族冲突事件的爆发及其影响
二、民族矛盾激化的原因
第二节苏共基层组织的瘫痪
一、改革初期苏共基层组织的活动
二、苏联解体前夕的苏共基层组织
第三节“8.19”事件
一、“8.19”事件的起因
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与“8.19”事件
三、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彻底背叛
第四节关于苏共改革失败原因的思考
一、关键在于选择了方向性错误的改革路线
二、戈尔巴乔夫等人应负的历史责任
第五节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高潮
一、大俄罗斯主义的恶性膨胀
二、乌克兰独立倾向的迅速发展
三、立陶宛等国的独立
四、中亚国家的独立
一、新联盟条约的破产
二、对联盟国家的致命一击
三、明斯克会晤
四、挽救联盟国家的最后努力
五、阿拉木图会议的最后判决
六、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辞职和苏联解体
第十九章苏联兴亡警示:不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参考资料
苏联兴亡史纲 (豆瓣).苏联兴亡史纲 (豆瓣).2021-07-2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