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又称栖霞古寺,中国
江苏省南京市汉传佛教重点寺庙。栖霞寺坐落于栖霞山中峰西麓,占地面积40余亩,始建于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栖霞寺最初由
明僧绍捐宅为寺,因其号栖霞,故命名为“栖霞精舍”,
隋朝时吉藏在此创立我国佛教三论宗,
南梁时僧朗在此处弘扬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
唐朝时期栖霞寺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丛林”。
栖霞寺于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次年成立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现任方丈为隆相法师。1988 年栖霞寺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明征君碑及千佛崖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南北朝时期
南朝
刘宋泰始年间(465-471),隐士明僧绍在古城建康(今南京)东北摄山(今
栖霞山)隐居二十余年,不问世事,修习善业。刘宋末年(479),法度禅师到达
建康,在摄山上讲授《无量寿经》。
明僧绍与法度和尚因此结识,相交甚笃,二人亦师亦友。南齐
永明年间,僧绍舍宅为寺礼佛,因其号栖霞,故取名“栖霞精舍”,请法度和尚主持,即为栖霞寺的前身。南齐永明七年(489),法度禅师主持修建了栖霞寺。
隋唐时期
李渊武德年间(618-626)下诏书扩建栖霞寺,更名为功德寺。此次扩建增加殿宇49座,楼阁威严,宫室壮丽。因其规模宏大,与山东长清的
灵岩寺、湖北当阳的
玉泉寺、浙江天台的
国清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丛林”,这是栖霞寺的黄金时期。
李治上元年间(674-676),将功德寺更名为隐君栖霞寺。
李炎会昌五年(845),朝廷因政治因素排斥佛教,栖霞寺与许多寺庙一同被废,直到
李忱大中五年(851)才得以重建。
南唐时(937-975)
高越奉诏重新修缮栖霞寺,建舍利石塔,更其名为妙因寺。
宋元时期
北宋时,栖霞寺被先后更名为普云寺、栖霞禅寺、严因崇报禅院、景德栖霞寺及虎穴寺(因
栖霞山又名虎穴山)。
赵构建炎四年(1130),
完颜宗弼率大军攻占建康,全寺毁于战火。
明朝时期
明初
洪武二十五年(1392)重建寺庙并恢复栖霞寺名称,沿用至今。明代的栖霞寺是灵谷寺统辖下的次大刹,庙宇轩昂,规模宏大。当时的栖霞寺有山门一座,天王殿等七个殿堂共36楹,僧院31房,僧众逾百人,寺基120亩。
成化至嘉靖年间(1465-1566),有司侵占寺院田产,欺凌寺僧致使僧众逃亡,寺内香火几近断绝。嘉靖中期,兴善禅师邀请数位禅师,合力重建栖霞寺。万历二十七年(1599),
住持明通禅师大规模修复栖霞寺,包括山门、天王殿、
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殿、韦驮殿、藏经殿、接引殿、地藏殿、三圣殿、碧霞殿等,历时七年才完成。
清朝时期
清代顺治五年(1648)曾下旨修栖霞寺。清
乾隆帝南巡,五次均住于栖霞寺,
江苏省官吏修建栖霞行宫,并对寺庙进行增建修缮,为其增辉添色。清末
咸丰五年(1855)栖霞寺因战争遭
太平军破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寺僧宗仰重建。
民国以后
民国十六年(1927),
孙传芳率领
北洋军10万人一度占领
栖霞山,栖霞寺又遭部分毁坏,所幸国民革命军击退孙传芳,使得正处于修建中的栖霞寺得以幸免。1933年,栖霞寺修复工作结束。抗战时期,栖霞寺方丈明常法师在寺中开设难民所,收留难民逾三万人,保护了一大批市民,但寺庙也有所损坏。上世纪六十年代,出于历史原因,寺内佛像、经书、法器多遭破坏,僧众四散,幸得部队进驻,寺内建筑得以保存。在政府的大力保护之下,如今的栖霞寺已成为风景与文化并重的著名景区。
地理环境
栖霞寺所处的
栖霞山又名伞山、虎窟山、摄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处的
栖霞街道,属于宁镇山脉西段北支,面积近四平方公里,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栖霞山上遍植
红枫、
日本红枫蝴蝶枫、
三角槭等红叶树种,是中国四大赏枫圣地之一,被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
地形
栖霞山地形为低山丘陵,大致作东西走向。主峰三茅峰又称凤翔峰,海拔284.7米,又因主峰形状如伞,故古有“伞山”之名,东峰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峰状若伏虎,名为虎山。
地质
栖霞山位于宁镇山脉褶皱带,北坡为
侏罗纪火山石覆盖,南坡被下中侏罗统象山群覆盖,轴部有古生界岩层出露,整个山体主要由
石灰岩、
砂岩组成,北部分布带状
花岗石,在地质学上被
德国地理学家
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命名为“栖霞组”,后被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更名为“栖霞灰岩”。栖霞山中富含铅、锌、银矿藏,地质上称为石中瑰宝的“
栖霞石”生产于此,地质资源丰富典型。
气候
栖霞区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形成冬寒、夏热、
春温、秋暖四季变化明显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约为15.3℃,年日照时数约为2100小时,年日照率在47%左右。年均蒸发量为1585.2毫米。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6—9月为汛期,降水量约占年平均降水量的56.05%。
建筑布局
栖霞寺朝向为西,进深一百五十米,面宽一百二十米,面积约为一万八千平方米,东西方向结合山势地形,依山就势逐级升高。殿堂沿中轴线分布,因山势而建造,北部空间相对紧凑利于修行;南侧较为平坦幽静利于游玩观赏;中部空间宏大利于朝拜,整个分布特征为穿越下室内空间。
栖霞寺占地面积40余亩,共有
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楼三进院落,依山势层层向上,格局整齐美观。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
弥勒佛殿、
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过海大师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亭内有明征君碑,是初唐时期为纪念
明僧绍而立,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古迹。进入山门,首先便是弥勒佛殿。出殿门拾级而上,是寺内的主要殿堂大雄宝殿,其后为毗卢宝殿。毗卢殿后,依山而建的是法堂、念佛堂和藏经楼,藏经楼左侧为“鉴真和尚纪念堂”。寺内还新建了玉佛楼,是在栖霞寺出家现为台湾佛光山
住持星云大师捐赠。
主要建筑
明征君碑
明征君碑位于栖霞寺山门前的碑亭内,是为纪念
南齐隐士明僧绍所建,至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明征君碑高1.74米,宽1.31米,厚0.36米。碑上刻有“棲霞”二字,相传是唐高宗李治御笔亲书;碑文也是由高宗亲自撰写,书写者为唐初著名书法家
高正臣,篆刻者为
唐朝王知敬。此碑的材质极为珍稀,是罕见的
海百合纲茎化石和中国孔珊瑚化石。作为南京唯一保存完好的唐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明征君碑于1982年被列为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
从明征君碑拾级而上,就是栖霞寺山门。山门的正中间是一座大门,两旁各有一座小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大门中间额书“栖霞古寺”四个蓝底鎏金大字。两座
石狮子分立两旁。山门前大片开阔的广场,作为寺庙前的空间延伸。山门不高,从远处眺望,后面的大殿历历在目,符合佛教寺庙层层上升的布局特征。
弥勒佛殿
进入山门,便是
弥勒佛殿。弥勒佛殿呈方形,长15米,深约8米,面积约为120平米。其规模不是很大,但殿堂内空间布置紧凑。殿内供奉着袒胸露腹、开怀大笑的
弥勒佛,背后的韦驮天王昂首挺立,故弥勒佛殿也称为天王殿。两侧侍立着身着甲胄的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他们主管“风调雨顺”,寓示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毗卢宝殿
走出弥勒佛殿是一个方形天井,拾级而上的平台中央就是
毗卢宝殿。大殿内富丽堂皇、富贵雍容,正中供奉一尊金箔贴身的毗卢遮那佛,庄严端坐在莲花座上。佛像高约5米,连须弥座高达8.6米,其左右分别侍立着
梵天、帝释两位天王,他们作为“天龙八部”的成员,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大殿的两侧,还分列着均高在两米以上的20 座木制天王雕像,他们也都是“天龙八部”中的成员。毗卢宝殿除供养佛像外,还作为早晚课诵的重要地点,另外,寺中较为重要的法事活动和仪式也常在此处进行。
藏经楼
出
毗卢宝殿,从方丈室进入,再上台阶便是藏经楼,此处为全寺的最高处。楼下为
住持和尚起居和处理事务的法堂,供宣讲佛法使用,也是举行皈依受戒之地。法座后挂有白龙山人绘制的
达摩画像。画像上方匾额高悬,上书“正法眼藏”四个红底金字。楼上为藏经之处,正中
佛龛中供奉一尊用整块
汉白玉雕成的玉佛,据说为缅甸僧人所赠。目前尚存七十二函匣,内珍藏着
文言文《
清敕修大藏经》7168卷,经、律、论三大类佛教典籍著作8000余册,另有各种经书1.4万余册。其中以《贝叶经》最为名贵,相传是唐玄奘西天取经时带回的。
舍利塔
从藏经楼一旁的小门出去,便是舍利塔。隋仁寿元年(601),
杨坚命天下八十三州建仁寿舍利塔,栖霞寺舍利塔便是其中之一,作为
长江以南最古石塔之一,该塔于十世纪
南唐时期重建。舍利塔原本为木制宝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的舍利塔为南唐时高越、
林仁肇所建造,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该塔用白石雕砌而成,高约 18 米,共有五层八面。舍利塔外壁刻有
浮雕,图案形象各异,生动传神。塔基上刻有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
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塔身雕刻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塔檐下雕有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塔顶原为金属刹,由铁链连接脊端重兽背上铁环,后世改为用数层石雕莲花叠成的宝顶。虽然经历岁月的磨砺,栖霞寺
舍利塔有所损伤,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其造型之典雅秀美,雕刻技法之细腻精湛。
20世纪30年代,建筑学家
梁思成、
林徽因夫妇曾专程到栖霞寺勘察舍利塔,并给予了极高评价。
佛塔图像严谨自然,人物形象生动,雕刻美观精致,构图具有
中原地区画的典雅风格,为中国
五代十国时期佛教艺术的杰作。作为栖霞寺内最有价值的古建筑,栖霞寺舍利塔于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阁
又被称为三圣殿,位于舍利塔东面,供奉
无量寿佛。该佛像坐高十点八米,连座高十三点三米;
观世音、
大势至菩萨菩萨礼待佛像左右,高十一米。佛像的衣褶雕刻风格与大同云冈石佛相似。现在大佛阁前的两尊石佛雕像,原来曾是舍利塔旁的接引佛,高三米有余,与洛阳龙门石佛相似,也是中国佛教艺术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品。
千佛岩
千佛岩又名千佛岭,位于栖霞寺舍利塔东侧,是南京唯一的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据《栖霞寺碑》记载,
南齐代明
僧绍死后,南齐
永明二年(484),其子明仲璋与法度禅师首先镌造
无量寿佛及观音、势至两菩萨于西岩壁之上。相传在佛像雕成以后,
佛龛顶上放出光彩,齐、梁的众多贵族仕子听闻此事后,纷纷到此在依靠山岩的石壁上凿雕佛像,或五六尊或七八尊为一,号称千佛岩。自此,南朝造像共有294座佛龛,515尊佛像。唐宋元明几代,官名士子相继修补或开凿千佛岩,
四大石窟上下五层,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不过寸余,共计佛像七百尊。
千佛岩是中国
南方地区规模最大、开凿时代最早的
南齐梁时期的石窟遗迹。千佛岩于195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量殿
无量殿是千佛岩开凿时间最早、占地最大的
佛龛,殿中
无量寿佛居于正中,
观世音与
大势至菩萨分侍两旁,
造像身段匀称,线条流畅飘逸。三佛衣褶的雕刻方式与
云冈石窟酷似,但开凿年代比云冈石窟还早十七年。由于造像精致古朴,可与大同石窟、
龙门石窟媲美,其价值在于保存南朝佛像的原本神韵,且在江南尤其罕见。
石公佛
石公佛位于三圣殿左侧。相传在雕凿最后一尊佛像时,若是用锤轻,则石块纹丝不动;若是用锤重,则石块瞬间崩裂;不轻不重时,又仅冒火星,雕凿不成。眼看凿像的最后期限将至,石匠为免众工人杀身之祸,便纵身而起跳进龛内,变成一尊一手举锤、一手持的“石公佛”。该传说体现了后人对当时明代著名的工匠王寿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56年,
栖霞山被开辟为
寺庙园林,成立栖霞山管理处,随之修缮寺殿庙宇、亭台楼阁,绿化方丈庭院。1958年整修竣工,对外开放。1963年7月27日,栖霞山管理处与栖霞寺签订协议,栖霞山产权归栖霞山管理处。“文革”期间,寺庙被作为华东煤炭勘探队四营驻地。栖霞山上原有林地缺少抚育管理,致使山林荒芜,栖霞寺内佛像、碑文遭到严重破坏,
千佛崖佛像遭到严重损毁。
1979年后栖霞寺开始修复,整修工程于1980年10月竣工,并移交佛教协会管理。1986年5月21日,市政府决定,将大门至千佛崖畅观亭,两侧以山沟为界,面积约7公顷的景区,划交栖霞寺管理。
文物保护
1931年,复建
舍利塔四周石栏杆,修补基石缺损,重刻仰覆莲石刻,补建相轮。1957年,安装避雷针。1977年,修复受损石栏杆。1993年,将坠落的8块石构件黏接到断口处,并用环氧树酷对塔身裂缝进行勾缝补平。
1962年,有关部门在明征君碑外建设碑亭以加强保护。
相关文化
三论宗
三论宗的创立者为
嘉祥吉藏( 549—623) ,三论宗的根本论典是印度龙树的《
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
百论》故名。三论宗既主张其思想是性空的理论,亦称法性宗,相信
宇宙万法“缘起性空”,以一切法互相依存的因果律为基础。
后秦高僧
鸠摩罗什将这三部佛法经典带到
中原地区,并进行翻译,之后
僧睿、
僧肇、
僧导、
昙影等人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其中以僧肇的研究最为出名,与鸠摩罗什并称为“什肇之学”。什肇之学,原本在北方流传,后被
僧朗传到南方。当时江南成实宗广受欢迎,三论几乎断绝,僧朗来到江南,破斥从来认为三论与成实一致的旧说,因而使三论学重新得到重视。由于,僧朗游于法度的门下,因而继承法度的栖霞寺法席。当时的
萧衍很器重他,派遣僧怀等十人到
栖霞山跟随他学习三论大义,其中
僧诠最为出色,其弟子数代传承,遂有“摄岭相承”的
宗派。僧诠受学之后,始终隐居栖霞山,他门下有四位得意弟子,分别为兴皇寺法朗、长干寺智辩、惮众寺慧勇和栖霞寺慧布。通过他们四人的宣扬,摄岭三论之学越发恢宏。后来法朗传承学派开辟一宗规模,他的弟子
嘉祥吉藏创始三论宗。吉藏应
隋炀帝之邀,居于长安日严寺,完成三论注疏,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栖霞山与三论宗的发展紧密相联,也因此以三论宗的祖庭而名扬天。
历史人物
僧祐
僧祐,是齐梁时期建康(今南京)的著名高僧。史书上称他精通律宗,“为性巧思”,有设计上的天赋。他不仅在佛教界声望很高,还受到执政者的推崇。现存无量殿内的
无量寿佛与两侧
观世音雕像的造型与尺寸,均来自于僧的设计。
僧朗
僧朗原为
辽东人,在深入研习
鸠摩罗什与僧肇之学后,到达江南。当时的江南,三论玄纲不振,王公贵族支持成实论,僧朗不畏强权,与众多成实家辩论。僧朗游学到
栖霞山,拜于法度门下,定居于此,后来继承了栖霞寺法席,被称为摄山大师。僧朗坚持弘扬三论大义,门下弟子众多,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
吉藏
吉藏是
隋朝著名高僧,世称“嘉祥大师”,为僧朗的再传弟子。三论的学说从僧朗传承至法朗,再传到吉藏,自此局面大开,形成一大
宗派。吉藏生平讲三论百余遍,著述有《
大乘玄论》《二谛义》等,门下弟子若干,甚至将三论宗传播到了
日本。
鉴真和尚
唐朝名僧鉴真和尚,因其曾经东渡至日本传播佛教教义,又被称为“过海大师”。他曾到过栖霞寺,寺内藏经楼院内设有“鉴真和尚纪念堂”用以纪念此事。纪念堂中陈列着与鉴真和尚相关的史迹资料,并供奉着一九六三年日本代表团访问南京时赠送的一尊鉴真和尚脱胎
塑像以及多种其他相关资料。
佛学教育
栖霞寺是
江苏省佛教协会的所在地。1982年11月,
中国佛教协会在栖霞寺举办了首次僧伽培训班。这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佛教界举办的首次规模最大的培训班,参加的僧人共计184名。培训班为一年学制,主要课程有佛教常识、佛教简史、戒律、丛林规制、功课唱念和文化课等。1984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复,正式成立了
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同年9月,栖霞山佛学院开始招生,第一年共招收了56名学僧,在这里完成为时两年的学习,主要课程包括:佛教史、佛教三经、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唯识三十论要释、戒律、语文、历史、地理、时事政策、外语等。1986年7月,首届僧侣毕业,其中一部分报考中国佛学院继续深造,另一部分回到原来的寺庙从事寺庙教务和管理工作。
电影
电影《
栖霞寺1937》是中国首部佛教僧人爱国爱教抗战影片。其原型为在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华,攻占南京城,对城中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大量难民躲到位于城郊的栖霞寺寻求庇佑。当时以监院
寂然法师为首的僧众,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自发组织起来开办了佛教难民收容所,收容和帮助难民累计两万四千多人。许多寺中僧人在与抗争中惨死在日军的枪口之下。寂然法师等僧人不畏牺牲,一边救助伤病难民,一边设法保护抗日军人,护送他们安全过江到安全地带,又冒着生命危险把记录着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胶片送出南京。
重要事件
1983年,栖霞寺被确定为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次年创建
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1988年,栖霞寺舍利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栖霞寺明征君碑及千佛崖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栖霞寺被列为“
江苏省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
寺院住持
1982年,在武汉归元寺依昌明大和尚剃度出家。1988年—1990年,在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学习。1991年—199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兼任班主任。1995年,任
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教务长兼栖霞古寺监院。2004年,
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现任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院长,
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南京佛教协会会长,南京栖霞寺住持,
大觉寺住持,美国
休斯敦中美寺住持。
时令活动
春日赏桃花
自宋朝开始,春季去栖霞寺赏桃花便广为流传,每年的3月中下旬至4月进入盛花期,尤其古桃花涧的桃花景观就已经蔚为壮观了。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都登临过栖霞寺,其中
爱新觉罗·弘历六下江南,五次到临
栖霞山行宫,并对栖霞山的桃花赞赏有加,留下不少赞美桃花美景的诗篇。在《桃花扇》的相关爱情故事里,
侯方域曾避难于栖霞山,并在白云庵相遇李香君,据说李香君死后,就葬在了桃花涧的丛林之中。从2019年开始,每年“山·寺·桃花”节举办期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穿着汉服免费入园的活动更是既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为园区添加了别样的风景。
千人大禅修体验
南京自古以来便有“春牛首秋
栖霞区”之说。即在春、秋季两季为观赏栖霞山的最佳时节。栖霞寺除了每年会举办3次较为正式的禅修活动(
元旦、
国际劳动节、十一假期)和1次夏令营(每年7月的暑期)外,每到秋天,
栖霞山举办红枫节期间,栖霞古寺、栖霞山景区都会推出“千人大禅修体验”活动,整个禅修体验活动将重在体验,活动时间将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
参考资料
院长简介.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官网.2023-07-05
学院简介.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官网.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