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家
朱自清于1927年任教
清华大学时期创作的散文,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写了作者因心绪不宁,于清华园散步时看到的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彷徨并力求解脱的情绪。在写作中,作者运用了比喻、通感等大量
修辞手法,先写
荷塘,继写月色,再写荷塘的四周,最后穿插古书记载,忆江南采莲的风俗,构造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语言历经锤炼、新颖自然,描写观察细致,想象丰富,层次分明。一般认为,该作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苦闷、彷徨并力求解脱的情绪,也体现了作者追求美好、向往自由生活的理想,也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该作自1931 年入选民国教材后一直成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重要篇目,目前位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4课,对其主旨内涵的研讨一直是文学界、教育界的热点。此外,《荷塘月色》曾被不同的译者翻译成不同的英文版本,助推了学术界对翻译美学的研究。
创作背景
政治环境
1925年8月,经
俞平伯的推荐,
朱自清到
清华大学学校任国文系教授,此时国家在
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朱自清的思想上一直被阴影笼罩,并在作品《杂诗》《
说梦》中抒发了乱梦颠倒、深受束缚的不安之感。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更令他愤慨不已,事发后,朱自清写下《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军》二文控诉政府,哀悼亡者。1927年1月,朱自清把家从白马湖搬到北京,同年
蒋介石在南方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叛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在中国上空,严酷的现实面前,朱自清“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白色恐怖给他思想上造成了重压。
个人背景
朱自清原籍
绍兴市,在
扬州市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大学毕业后又在
江南度过了五年的教学生涯,因此朱自清便一直将江浙视为自己的故乡,此后作者便一直在北方各地漂泊。他的内心一直把江南g作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即拥有江南
情结。来到北京任教后,朱自清与
清华大学的教授们交往不深,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这又加剧了他的乡思之苦。同时,社会的动荡和对旧日生活的怀念勾起了朱自清的“不足之惑”,即学业上的不满和政治上的苦闷,这让他信守“中和主义”,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想要超脱于现实。众多因素交杂,给
朱自清种下了思江南的种子,也因此,才会想去荷塘散心,并由采莲习俗忆想起江南,《荷塘月色》正是在作者彷徨、思乡的情绪中写于1927年7月。
发行历史
《荷塘月色》于1927年在《
小说月报》第十八卷第七号发表。1928年10月,上海
开明书店出版了朱自清的散文集《
背影》,《荷塘月色》被收录在其中。
作品原文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
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
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
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
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
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萧绎《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
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主题思想
《荷塘月色》自问世至今七十余年经久不衰,解读和探讨其主题的文章层出不穷,一直是文学界、文艺界的热点。目前,《荷塘月色》的主题解读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观点。
彷徨逃避说
面对1927年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白色恐怖弥漫的压抑社会政治氛围,
朱自清的内心十分动荡,深感困惑彷徨与苦闷,
张白山、
刘玉凯等学者由此联系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来判定朱自清先生创作这篇散文的创作动机及文章主题,认为该作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苦闷、彷徨并力求解脱的情绪,也体现了作者追求美好、向往自由生活的理想。
“江南情结”说
由于朱自清在羁旅生活中内心一直深藏着对故乡江南的思乡之情,一直把江南作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心怀“江南情结”,才会使朱自清在看到
荷塘后,忆想起江南的采莲习俗,由此才会有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叹。以此为切入点,
程世和等学者提出了“江南情结”的观点,认为《荷塘月色》的是本着中国文人特有的思乡情怀而论的,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士视江南为精神故乡的深厚审美文化心理情结,主题是借文章排遣自己身在异乡客居无依的孤独感,表达思乡之情。
托物言志说
吴周文、姜源傅等学者从荷花在中国文士眼中含有高洁操守的象征意蕴角度出发,指出任何政治变动,都必定会在一般知识分子心中投下心忧未来与世局的阴影,认为《荷塘月色》的主题是政治意义上忧患情感的宣泄,并分析荷花是正直清高、洁净无暇的品格的象征,是
朱自清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格象征,朱自清借“荷”与“月”书写与反动黑暗社会不肯同流合污的清风高洁。
情感主题说
高远东、杨朴等学者运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解读《荷塘月色》,认为荷花所代表的是美人意象,即朱自清美人爱欲的象征,认为该作体现了朱自清的美人爱欲,暗含着作者的受压抑的隐秘的潜意识欲望。
艺术特色
意境特征
《荷塘月色》的中心在第四、五、六段,营造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第四段写
荷塘之美,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勾勒出动态的景象,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意的风姿。
第五段写月光之美。先写如流水般月光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虚实为用,呈现出一种勾人心魂的意境。同时,作者很好地利用了光影,丛生灌木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画在荷叶上”的荷影,光影交错,映现出的是一幅逼真的月下
荷塘的
水墨画。
第六段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只有几段空隙,漏进了月光,所以“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这一团迷蒙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着墨较浓。继之,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鼓,这只是随意点染。浓淡相间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先写荷塘,继写月色,再写荷塘的四周,最后穿插古书记载,追忆江南采莲的风俗,观察细致,想象丰富,层次分明,在这几段如诗似画的描写中,画面具有立体感、渗透感,充分体现了作者用笔的独到之处。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着一重浓郁的诗意。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荷塘月色》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作品开头第一句话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篇的“文眼”,为了获得心里暂时的宁静,作者来到了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这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而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的反映。由这种情绪所决定,
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但他却又随着美景追忆起了历史,宁静复又不宁静,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描写展开,在这幅用线条、色彩、音符交错编织的荷塘月色的
水墨画里,不难体味出作者孤寂悲凉,不满现实的心境,对荷塘月色淋漓尽致的描绘,还寄托着作者对未来的希望,意在追求一种不同于现实的另外的生活。作者的愤意和激情均潜藏在可感的形象中,隐含在“荷塘月色”的艺术境界里,构成一种理趣之美。
修辞手法
《荷塘月色》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可以看出作者对描写对象的深刻体会。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象亭亭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象“粒粒明珠”,“如碧天里的星星”,不仅贴切,而且生动;有明显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信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有强烈的衬托,以“没精打彩”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鼓来
烘托四周的寂静;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荷花,象“刚刚出浴的美人”,把玉立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通感手法的运用。“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从形、色、香、声几个方面展开联想,设置比喻,用活动的物,可感的声音、香味来形容静止的
荷塘、荷花、荷叶,并且调动各种感官的体验来表达欣赏月下荷塘时的愉悦感,造成和谐醉人的美感体验,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
语言特征
重视语言锤炼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新颖、自然,《荷塘月色》也如此。作者很重视语言的锤炼,一词一句都要经过反复周密地思考才写定。文章中绘形状物,表情达意,都做到了准确生动,亲切自然。特别是对动词的使用,往往表现出他造句时追求诗意的生动。比如,月光照在叶和花上本是一般化的,他却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
荷塘里"。这里“泻”和“浮”把景点活了。又如,叶子和花在风中“颤动”,树缝里“漏”出一两点路灯光,也都是用词不同凡响之处。
善用叠词
作者在《荷塘月色》多用叠字、叠词。他注意语言的音乐美,词句流畅、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可以使语言的行进速度放慢,使文章柔美、平稳、舒缓。如作品中的“蓊蓊郁郁”“迷迷糊糊”“曲曲折折”“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森森”“峭楞楞”“渐渐”“悄悄”“田田”“层层”“密密”“静静”“弯弯”“重重”等等,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音乐性。
作品影响
1927年7月10日《荷塘月色》在《
小说月报》发表,1931 年入选民国教材《新学制中学国文教科书初中国文》,1936年入选《国文八百课》,之后一直成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重要篇目,目前位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4课,一直是广大语文教材开发者和老师、学生的比较钟爱的作品,而如何深入理解《荷塘月色》的内涵也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热点,学者
孙绍振通过分析
朱自清心理提出该文呈现了“平常的”和“超出平常的”两个自我,提倡可以从作者心理方面进行导读,打开学生的自主思考空间。
《荷塘月色》在中国文艺界及现代中国散文历史上影响巨大,据
中国知网统计,截至2023年6月2日,有关此文的研究有2129条,从民国至今,《荷塘月色》就在文艺批评的潮流中经受着不同时代的解读,从该文身上,可以看到文艺思潮和文艺教育在不同时代的印记。
《荷塘月色》曾被不同的译者翻译成不同的英文版本,针对其各种译本的探讨助推了学术界对翻译美学的研究。
引发争议
新时代围绕《荷塘月色》展开了一次大文艺争鸣。这场争论起源于杨朴2004年在《
文学评论》发表《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u003c荷塘月色\u003e的精神分析》一文,之后程世和、
吴周文等人在《
学术月刊》等刊物给予了回击。杨朴认为,《荷塘月色》的“荷花”与“采莲”是作者潜意识中的美人原型和爱欲的象征。程世和从
中原地区文人的“
江南情结”出发,反驳了
杨朴的“错误观点”,认为自
东晋以来,“春水碧于天, 画舫听雨眠”的江南,是中国文士山水审美和精神依托的故乡;吴周文等为了反驳杨朴论据之“谬误”而进行史料考古和文献论证,指出
朱先生婚姻有“爱情”,“性”生活和谐,不存在没有爱情婚姻的“艺术女人”的“爱欲”的幻想,既非
性幻想、意恋,也非潜意识。这场争论展现了中西文艺批评方式在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中的较量。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党秀臣主编,
高教社出版
教科书《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清丽隽永的诗美又是与作者语言自然、清新、凝练、酣畅的特点分不开的。作品中有的地方用语虽然绮丽纤细,但恰到好处,没有雕琢堆砌之感;有的地方譬喻迭起,词藻色彩斑斓,但又浓妆淡抹总相宜,没有花红柳绿之俗。”
现代文学研究家何以聪《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色》:“《荷塘月色》中,顺着“一路行来,停立凝想”这条线索,描绘着小路、荷塘,叶、花、香、动,月、树、雾、山,色彩是多种的,情态和角度也各各不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蛙声蝉声的对衬,酣眠小睡的比喻,情景也交融在这个“淡”字上;而这种集中
烘托出来的“淡”字韵味,正好跟作品内容“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情态丝丝入扣,吻合无间,所以能收到巨大的感染效果。”
现代文学研究家
吴周文《谈〈荷塘月色〉》:“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个各种类型的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描写荷花荷叶、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叠词,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倾注诗人主观思想的美的形象。其中一些从古典诗词中选用的描写香草美人的叠词,大大浓化了妙若美女的荷花形象的情态和风韵,与作品的内在抒情取得了和谐的契合,使描写语言有一种典雅的美,清丽的美。”
负面评价
现代作家、
教育家叶圣陶《朱佩弦先生》:“他早期的散文如《
匆匆》《荷塘月色》《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写得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
现代作家、诗人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且以溢美过盛的《荷塘月色》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些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在想象文学之中,明喻不一定不
隐喻,可是隐喻的手法毕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浅白,这也是一个原因。惟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
现代作家、诗人张白山《漫谈〈荷塘月色〉》:“尽管《荷塘月色》写得漂亮,然而,我们读后总觉得不满足,文章好像缺乏了一个东西——挣扎和战斗的力量。”
衍生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