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广医三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由美国传教士富玛利于1899年创办,名为柔济医院,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前身。1952年,改名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6月22日,医院由广州医学院接办,更名为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现任院长为陈德。
广医三院专科特色突出,产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妇产科学是
广东省重点学科。
临床医学(妇产科方向)是广东省攀登学科、新生儿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全科医学是广东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广医三院拥有广州妇产科研究所等医学科学研究平台,现有广东省妇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医院获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500多项。医院2017、2018年均上榜自然指数(Nature Index)top100。2021年妇产科学“科技量值”排名全国18,广东省第一,
内科学/血液病排名51。
广医三院作为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及直属教学医院,有22个教研室,承担本硕博等教学任务,临床医学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是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名牌专业,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45人,博士研究所导师66人。现有20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建有186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中心。
历史沿革
女子西医学堂的创办和发展
1899年,
美国传教士富玛利在广州西关存善大街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子西医学堂,名为广东女医学堂。学堂同时开设了一间赠医所,进行施医和带教。1902年,为纪念美国人夏葛的捐募款项建筑校舍,广东女子医学堂改名为夏葛女医学堂。1931年,夏葛女医学校及柔济医院移交中国人自办,医学校改名为夏葛医学院。1936年7月,夏葛医学院归并岭南大学,与博济医院筹备组建孙逸仙博士医学院。
柔济医院
1899年12月12日,赠医所接诊首例病人,这天也是柔济医院的创始日。柔济医院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前身。1902年4月23日,柔济医院举行了落成和命名典礼。柔济医院在抗战期间从未停办,广州解放后被
广州市人民政府接管。1905年修建了玛利伯坚堂作为专门的产科病房,病床数量增加到30余张。1912年5月15日,
孙中山应邀参加夏葛医学院十周年毕业典礼,视察柔济医院。1915年,柔济医院开始在门诊实行分科管理,进一步提高了专业化水平。1931年医院被交给中国政府,直到1950年彻底结束了美国长老会对医院的控制。
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1952年,柔济医院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954年,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柔济医院的新名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006年6月22日,医院由广州医学院接办,更名为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6月,医院随广州医科大学更名,成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经广州市卫计委批准,广医三院增加创院之名"柔济医院",以传承医院的精神和致敬百年文化。2022年1月6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入选广州市研究型医院(综合医院)建设单位,广州市卫健委举行了“广州市研究型医院授牌仪式”。2022年9月2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正式投入运营。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医院共有床位1500张,其中荔湾院区1000张,黄埔院区500张,年门急诊量超20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超4.5万人次。医院员工2300余人,国家级人才5人,省市级人才20人。医院获评国家级心血管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心脏康复中心、
高血压达标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承担了区域内急危重患者快速救治工作。该院的核医学科、
放射治疗科拥有SPECT/CT诊断系统,GE InfiniaVC Hawkeye 4型SPECT/CT。有肿瘤外照射放疗设备,包括医用
直线加速器、全数字化X 线模拟定位机、TPS系统等。另外,广医三院还引进了先进的医用直线加速器(
瓦里安医疗系统Clinac iX)等放疗仪器、设备。
院区分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由荔湾本部院区和黄埔院区组成。
荔湾院区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63号,位于广州老城区的西关腹地、荔湾湖畔,拥有编制床位1000张,设有50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医院员工2000余人,高级职称300多人;年门急诊量超20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超4.5万人次。
黄埔院区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岭居长贤路55号,于2022年9月28日正式开业,一期规划设置床位数500张。黄埔院区开设妇产医学部、生殖医学部、儿童医学部,辅以内科、外科、五官科、中医科、体检中心等科室,全面运营后门急诊与妇女儿童保健服务能力达55万人次/年,住院服务能力达3万人次/年。
专科联盟
2014年,广医三院产科(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联合
广东省35家医院成立“重症孕产妇救治联盟”,2015年4月,“中心”联合全国26家单位成立“全国产科重大疾病数据库”协助组。
2022年1月9日,广医三院与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了不孕不育专科联盟签约揭牌仪式。
2023年5月20日,广医三院举办“药学专科联盟”签约授牌仪式,广医三院与
从化区妇幼保健院、
清城区第二人民医院签署药学专科联盟协议书并进行授牌。
科室设置
全部科室
重点专科
广医三院的产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妇科是广州市临床高水平重点专科,新生儿科是
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和广东省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还包括临床护理和创伤骨科,而老年科则是市级中医特色专科培育项目。
产科
1998年,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成立,2010年成为国家临床(产科)重点建设项目单位,2011年设立了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2017年荣获“广东省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的资质。
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为一个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医学专科,专注于诊治
妊娠期复杂、疑难和危重疾病。被视为重点
专科医院。
每年的产科业务量递增20%,2017年的
分娩人数约为8000余人次。该中心致力于促进自然分娩,严格控制
剖宫产率。住院患者中,高危妊娠比例达到75%,疑难急危重症病人比例达到40%。该中心建立了多学科联动急救体系,抢救成功率达到97%。年出诊和外院转诊的人数约为1000人次,安全转诊率达到100%。
妇科
妇科的专业方向主要涵盖妇科肿瘤、普通妇科、妇科泌尿、妇科内分泌、
计划生育与不孕不育等领域。妇科设有三个病区,病床数量已达到110张。医院现有8位教授/
主任医师和7位
副主任医师。此外,还有5名博士生和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微创手术已成为妇科服务的一大特色,超过80%的妇科手术都通过腔镜完成。医院开展了包括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早期卵巢癌和
外阴癌在内的恶性肿瘤的各种类型的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同时还进行了宫腔镜下的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子宫纵隔切除术、宫腔粘连分离术等多种类型的宫腔镜手术,以及生殖器畸形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早期宫颈癌手术。此外,还开展了妇科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和腹腔热灌注治疗。
新生儿科
儿科早在1923年就独立设立了科室。儿科紧随中国及国际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水平,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儿科是首批国家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全国新生儿科医师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广东省重点学科(学科方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广东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州医科大学临床重点专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点学科以及广东省四星级青年文明号等。
小儿科拥有147名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0名高级职称人员和35名
中级职称人员,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中,有6人拥有博士学位/学历,12人拥有硕士学位。门急诊年诊治人数超过10万人次,年出院患儿3000余人。
创伤骨科
创伤骨科拥有3名正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
主治医师和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室设有26张病床,可开放床位达到40张。同时配备了手术器械,包括大型C臂
x光机、关节镜系统、手术
显微镜等。早在90年代初,该科室开展四肢
骨折的髓内钉重建手术,开展了
微创经皮置钉(PFNA)治疗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入路(DAA)治疗
股骨颈骨折、经皮微创(MIPPO技术)钢板置入治疗四肢长管状骨粉碎骨折、3D打印模板辅助治疗骨盆臼骨折和严重多发骨折等技术。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从多能性干细胞中培养分化出人的囊胚样结构
2021年9月,该院范勇研究员团队、北京 大学第三医院于洋研究员团队、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李墨教授团队和
昆明理工大学谭韬教授团队合作在Cell 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of human blastocyst-like structures from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可以为深入揭示人类
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命运决定与
细胞分化的机理提供新型 的研究模型,同时也为人类早期
妊娠失败和复发性流产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染色质调控的动态图谱
2018年,该院生殖医学科刘桥教授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报道了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染色质开放性的调控图谱,揭示了人类胚胎发育和进化的奥秘。
陈子江教授团队CELL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染色质调控的动态图谱 ,该研究首次同时从发育和进化角度来理解人类早期
胚胎发育中染色质的动态图谱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次通过碱基编辑技术修复马凡综合征的致病基因
2018年8月,广医三院刘见桥教授研究团队(
第一作者单位)联合
上海科技大学黄行许教授团队,利用碱基编辑技术成功在胚胎层面修复了遗传疾病马凡综合征(MFS)的致病基因。这一研究成果于8月14日发表在国际知名
学术期刊(医学一区杂志)《Molecular Therapy(分子治疗)》上。据悉,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通过碱基编辑技术在人2PN胚胎上纠正遗传疾病的致病突变,代表着在重塑人类胚胎
脱氧核糖核酸尝试的基础上又取得重大进展。
医学实践
广州市首例肾移植
1986年,该院器官移植科开展广州市属医院第一例肾移植。
广州省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
1989年,广医三院生殖医学科诞生了
广东省第一、第二例试管婴儿,是中国第三家取得试管婴儿成功的单位,完成周期数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将个体化3D打印模型用于子宫切除术
2014年,该院妇研所
陈敦金教授带领团队,在中国率先将将个体化3D打印模型应用于复杂型胎盘植入患者
子宫切除术,为一名复杂型胎盘植入产妇产下婴儿,并成功进行子宫切除术,出血量少,且无并发症感染,避免手术带来的创伤。
中国首例单孔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
2014年,该院妇科开展单孔腹腔镜技术,居于中国领先地位,已经将此技术成熟应用于妇科良性疾病领域,成功实施中国首例单孔腹腔镜下阴道骨固定术。2018年,该院妇科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全球摘得金奖。
中国首例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骶前韧带固定术
2016年广医三院开展中国首例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骶前韧带固定术。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通过肚脐这个人类的自然痕来实施手术,有利于恢复。这一术式属中国首创,是广医三院妇科在妇科微创手术上的又一技术成就。
首次利用干细胞 +3D 打印技术修复兔阴茎海绵体缺损
2020年,该院生殖男科全球首次利用干细胞 +3D 打印技术成功修复兔阴茎海绵体缺损。
教育科研
医院教培
医院作为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及直属教学医院,有22个教研室,硕士研究生导师145人,博士研究所导师66人。现有20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建有186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中心。承担本硕博等教学任务,
临床医学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是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名牌专业,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45人,博士研究所导师66人。现有20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建有186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中心。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位于
荔湾区,总面积达2.84万平方米。学院于2006年成为广州医学院的
附属医院,并于2013年与学校同时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学院的教学对象涵盖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和进修医生等各个层次。妇产科学是学院的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和
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基地,而全科医学则是
广东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临床医学更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学院拥有90位博士和硕士生导师。
关联院校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学校现有
番禺区、
越秀区两个校区,下设25个教学机构、27个研究机构、14所附属医院。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
省部共建大学协同创新中心、1个
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
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入选国家“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学科;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2017—2021年,学校承担了市(厅)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2500余项。
科研
该院拥有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为妇产科学,拥有广东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为全科医学;医院拥有广州妇产科研究所等高水平的医学科学研究平台,现有广东省妇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和
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医院获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500多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45人,博士研究所导师66人。
重点学科
妇产科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是妇产科专家梁毅文博士及老一辈妇
产科学专家创建的中国最早的妇产科临床医疗、教学基地之一。该科针对
胎盘植入,
子痫前期,
羊水栓塞等诊疗上的难点进行攻关性的研究,2015年牵头制定了“中国胎盘植入指南”“中国重症孕产妇转运指南”,参与制定了“中国产后出血诊治指南”、“子痫前期诊治指南”、“早产诊治指南”。2014年,“中心”联合
广东省35家医院成立“重症孕产妇救治联盟”,2015年4月,“中心”联合全国26家单位成立“全国产科重大疾病数据库”协助组,该疾病数据库将主要针对胎盘前置、子痫前期、羊水栓塞等产科重大疾病的样本数据进行收集。
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科成立于2006年,2018年11月独立运营并设立全科门诊,是广东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院校疾控”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专业基地,同时是广州医科大学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科室2021年起独立承担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先后承接80余名全科住培医师的教学工作,包括目前在培医师30人。科室成员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及参与各级课题1项,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医学科研基金 1项。科室以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参与发表学术论著10余篇,其中SCI 7篇。
科研平台
妇产科研究所
妇产科研究所于1989年成立,妇研所已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拥有中国妇产科临床诊治、科研、教学综合基地,以重症孕产妇临床救治与围产医学、生殖与遗传、妇科肿瘤为三大研究方向,形成重症孕产妇综合救治、
人类辅助生殖、妇科肿瘤诊治、妇科腔镜及盆底诊治四大技术特色。所内设立产科、妇科、胎儿医学与产前诊断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实验部、办公室等科室。拥有
广东省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东省产前诊断专项技术指导中心、广东省产前诊断中心、广东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治中心、法医物证司法鉴定中心、广东省母胎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医疗和研究机构。拥有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母胎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心
经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评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被认定为“广东省母胎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母胎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
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东省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和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广医三院也是广东省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产前诊断专项技术培训基地。拥有临床诊断实验室、基础研究实验室、生物样本库,开展了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也产出了较好的科技成果。
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于2011年获批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普通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2012年与中山医院联合获得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2014年获得广东省“2011”产科重大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获国家卫计委第一批高通量测序试点单位资格。2018年获得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广东省新生儿救治和广东省产前诊断技术的培训基地。妇产科学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前20名。
实验室已形成了胎盘起源性产科疾病的防治研究、遗传病防治研究与干细胞治疗、
胚胎早期发育与
生殖健康三个研究方向。获得国自然重点项目2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参与重点研发计划3项。实验室研究人员累计发表SCI论文300余篇。2016-2018年共计获得国家科技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国家级其他奖医学科普奖1项,省部级科技
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市级其他奖市级
一等奖4项、市级二等奖14项、市级三等奖22项。
杂志期刊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创刊于201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以电子出版物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的表现形式报道关于孕产妇危重急症救治的临床研究成果和诊疗经验、对产科急救具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病例( 病理) 讨论等。
声誉排名
2021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该院妇产科学位居18位。
2021年度全国医院国自然立项数据排行榜,该院位居第100名。
2021年度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该院在综合排行榜中位居94位。
2021年度中国医院创新转化专利排行榜,该院在转化量榜单中位居31位。
院内专家
陈德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院长。现任
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副会长、
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曾在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外科和美国UCLA医疗中心肝脏外科学习,专长普通外科疾病尤其是肝胆肿瘤的外科诊疗和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细胞癌的复发和转移的实验研究,主持省市以上的科研项目7项次,获得省市科研成果5项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写医学教材和专著7部,获得“广州医师奖”。并兼职“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腹部外科”和“
临床外科杂志”等6个学术杂志的编委。
邵明
主任医师,教授,临床医学博士、生物学
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兼创伤救治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的全国委员、青委,
黑龙江省医学会副主委等。从医30余年,擅长应用
微创技术手术治疗
软组织创伤,四肢、
脊柱、骨盆
骨折,关节周围骨折等疾病。近年承担各类省级课题8项,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SCl8篇,最高
影响因子7.031,中华杂志文章8篇。
陈敦金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妇
产科学研究所所长、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
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粤港澳母胎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母胎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2011产科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首席专家。兼任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
医学教育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围产危重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妊高症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主编、Maternal-fetal Medicine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副主编任职。
生秀杰
博士,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妇科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主任、广州妇产科研究所副所长。1989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妇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妇科肿瘤。曾在美国University of
匹兹堡 和Wayne State University做
访问学者。兼任
广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内镜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殖美容协会女性生殖协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
妇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肿瘤专委会 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宫颈病变专委会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任职。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规范性诊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处理,宫颈病变的规范管理,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矫治,
盆腔脏器脱垂的处理以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治疗;熟练开展妇科各级各类手术,包括传统开腹手术、阴式手术和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完成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副主编论著1部。
刘见桥
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
主任医师,博士,教授,硕士/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师分会委员、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家库成员、
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生殖分会主任委员、《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中文版编委、《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委、《中国实用
妇科学与产科杂志》 特邀编委。
擅长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各项辅助生殖技术的个性化使用。
2012-2013年在美国
贝勒医学院完成
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建立了哺乳动物早期
胚胎基因修饰的研究平台并成功对携带β-地贫、G-6-PD、耳聋突变基因的胚胎进行修复。2017年首次对携带致病基因的人类正常
受精卵胚胎进行基因修复,研究成果被评选为”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完成或承担科研项目 7 项。
崔其亮
教授、
主任医师。历任: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委员兼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救援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主委、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主委、围产医师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儿科急救与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
临床医学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科分会主委、儿科分会副主委,广州市儿童保健专家委员主委等。现任《中华新生儿科杂志》《发育医学电子杂志》编委及《
实用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等。主持广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科技局等项目十余项,以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百多篇。
张智勇
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毕业于
新加坡国立大学,2017年起任职于
广州医科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担任教授、博导,负责创建广州医科大学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
上海市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市“启明星”计划、
广州市医学领军人才等6项国家级、省、市级人才计划,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
一等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13项国际、中国学术奖项 。并指导研究生获得各类创新创业奖项11项;主持与参与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子课题)、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等科研课题10余项;长期专注骨组织修复再生的转化研究,多项成果已临床转化。长期受邀担任
荷兰Reumafonds、新加坡SingHealth、
香港特别行政区HMRF等国际科研基金的外审专家,以及中国国家重点研究计划、教育部
长江学者计划等多个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基金、学术奖项及重点实验室、学科的评审专家。参与了国家“十三五”再生医学、生物医用材料等相关领域的战略布局、重大发展政策的制定。发表国际、中国学术会议特邀报告30余场;受邀担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再生医学工作组副组长等18个中国及国际学术兼职。
相关名人
梁毅文
梁毅文(1903-1991),女,广东番禺人,中国妇产科学界的泰斗。曾任柔济医院妇产科主任,1954年4月起任
广州市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1980年12月起任院长、名誉院长。历任广州市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人大代表,广州市第七届、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四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梁毅文还兼任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分会会长、广州分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广州市儿童福利会名誉会长。
早在20世纪30年代,她在广州范围内第一个率先使用
自体输血的方法治疗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成功地抢救了大量危重的病人;是她开创了柔济医院妇产科在没有外科医生参与下完成大手术的先例;是她在广州首创了
妇科学阴式手术,大大减轻了妇科病人的痛苦;她研究出来的一套治疗
不孕症的方法,使许多不孕妇女恢复了生育能力;她还探索了从妇女
阴道细胞状况变化来早期诊断各种妇科疾病,并获得了成效。1944年,梁毅文为一位妇女切除了重达90磅(约40公斤)的
卵巢肿瘤,成了当时广为传播的新闻。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同行中被誉为“南梁(毅文)北林(巧稚)”。在她的领导下,妇产科两例
试管婴儿的研究获得成功,1990年的HLA——标准抗
血清的制备和临床应用研究等成果,都是与梁毅文当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分不开的。
资质认定
2015年12月1日,该院经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定,通过三甲复审。
2017年4月11日,该院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成为开展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
医疗机构。
参考资料
关于我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3-06-03
妇 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3-06-04
创伤骨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3-06-04
第三临床学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3-06-04
妇产科研究所.广东省母胎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06-04
综合榜单.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3-06-04
生秀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3-06-04
百年历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3-07-08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2家医院等级评审结果的公示.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