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清光绪二年至三年发生的事件
清朝收复新疆之战又称左宗棠收复新疆,指的是清廷派左宗棠击败侵占新疆的阿古柏以及英、俄等外国势力,收复了新疆,维护中国领土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中国近代历史事件。
1864年,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趁新疆混乱之际入侵新疆,阴谋分裂中国新疆。清廷内部爆发了关于海防与塞防的争论,最终,清廷于1875年4月任命左宗棠钦差大臣前去督办新疆军务。在出发前,左宗棠整顿军队、筹集军饷、制定了作战战略。1876年,左宗棠带领军队兵分三路,进军新疆。1876年8月17日刘锦棠带兵与金顺部利用炮火强攻下古牧地,在留下两营扼守古牧地后,刘锦棠率领其余大军向乌鲁木齐市挺进,阿古柏部闻风逃窜,乌鲁木齐遂克复。11月6日,刘锦棠、金顺会同署伊犁将军荣全派兵于11月6日又乘势克复玛纳斯县城,在克复了北疆之后,左宗棠即进军南疆。1877年4月14日,刘锦棠亲自率领马步各营及炮队进军达坂城区,与此同时,张曜徐占彪分别从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进吐鲁番市。4月16日,刘锦棠率部抵达柴窝铺,当夜发动突袭,向达坂发起进攻,经数日激战终克复达坂城。达坂城攻克后,刘锦棠带兵由西南进,直捣托克逊县,经一夜激战,托克逊被刘锦棠部攻克,与此同时,张曜部和徐占彪部在4月21日攻克七克腾木,不久,张曜部和徐占彪部在罗长部湘军协助下收复吐鲁番盆地。1877年9月,清军乘连克三城的良好局势,开始进行收复南疆八城之战。刘锦棠和张曜等亲率大军,在一个月内连克了南疆的东四城。后刘锦棠部和张曜即率军向南疆西四城进击,面对逃窜和反正的敌军,刘锦棠挥军分路前进,12月中旬,清军先后攻下了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1878年1月2日,清军攻克和田。
由于战争的正义性、左宗棠正确的作战方针和各族人民的支持,至1878年1月时,清军成功收复了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79年10月,完颜崇厚擅自与俄签订了《里瓦基亚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利益。1880年清廷又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了《伊犁条约》。清朝成功收复了新疆并在新疆建省,维护了中国领土安全和主权,推动了华族统一的实现。但是外部势力并未就此收手,后又进一步侵犯了帕米尔高原地区,侵占了中国的利益。
战争背景
新疆地位
新疆地区是中国在西北部抵御外族侵略的屏障,在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清代前期,为更好的统治新疆,清廷派建将军驻守新疆,将新疆设置为将军辖区;各地还驻扎有由旗人担任的大臣;新疆的大部分基层政权都由当地的宗教以及民族领袖控制,他们也被称为伯克。新疆的地方制度也为其发生封建割据政权暴动提供了基础。此外,新疆的重要地理位置成为了英俄两国争夺的对象,首先,对于俄罗斯帝国而言,侵吞新疆有利于其与英国争霸南亚地区;而对于妄图以印度为基地的英国而言,侵略西藏自治区,插足新疆,有助于其排挤沙俄的侵略势力。
新疆叛乱
由于新疆在中国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新疆地区复杂的民族、文化情况,新疆地区曾发生过大大小小的多次叛乱。清代初期,蒙古的准噶尔汗国部占据了新疆天山北路,称“准部”, 天山南路则被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占据称。乾隆二十年(1755 年)初,清军趁准噶尔内乱之机出兵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击败了准噶尔部。乾隆二十年(1755 年)八月,阿睦尔撒纳再次发动叛乱,第二年的二月,清军出兵再次收复了伊犁。但是不久,新疆的大小和卓就走上了反清道路。直乾隆二十四年 ( 1759) 清朝才最终平定了准噶尔和大霍集占叛乱,统一了天山南北,结束了新疆战乱频仍和地方割据的局面,将新疆置于清廷中央政府的的统治之下。1864年,新疆地区爆发由各民族群众发动并迅速扩及全疆的反清叛乱。各地的反清武装大多是由宗教和民族上层分子领导,在新疆建立了许多互不统属的封建割据政权,他们以反汉为口号,煽动各民族相互争斗,新疆因此陷入了割据纷争的混乱局面,这为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和沙俄军队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列强情况
经过一系列的对华侵略战争,西方列强在华势力不断地扩张,并各自在华划分了势力范围。1860年在《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在新疆边境问题俄罗斯帝国对清廷施压。1864年,沙俄逼迫清廷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西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领土。与此同时,沙俄对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以及希瓦汗国也展开侵略。而英国在征服了印度后,对于中国喀喇昆仑山以北的南疆地区颇为忌惮,曾多次派人进入南疆活动。对于沙俄而言,侵吞新疆有利于其与英国争霸南亚地区;而对于妄图以印度为基地的英国而言,侵略西藏自治区,插足新疆,有助于其排挤沙俄的侵略势力。
外部入侵
阿古柏
浩罕汗国是位于中亚地区的一个封建国家。其区域包括浩罕、安集延马尔吉兰纳曼干等城的费尔干纳盆地。当地的主要居民乌以兹别克人为主。在清朝时期浩罕汗国曾多次侵犯中国的喀什噶尔地区。1865年,浩罕汗国的阿克麦吉特要塞司令阿古柏带领一批武装力量率先入侵了,其势力不断扩张,驱逐并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通过两年的时间,阿古柏基本上控制了整个南疆。在1867年,阿古柏自立为汉,自称是巴达吾来特阿孜,其意思是洪福之王,并建立了由七城组成的国家“哲德莎尔国”,即七城汗国。1870年,阿古柏的势力扩张到了乌鲁木齐市吐鲁番盆地,势力进一步伸展到了玛纳斯县,至此,阿古柏侵占了南疆全部和北疆部分地区。在阿古柏的统治下,新疆各族人民受到了野蛮压迫和恣意拽刮,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英、俄势力
早在新疆动乱之初,英、俄就与阿古柏相互勾结,阿古柏也成为了英、俄两国分裂中国新疆的工具。为了帮助阿古柏成功建立政权,英国不断地为其提供枪支弹药,1874年春,以英国承认阿古柏在新疆的地位为条件,双方签订了“英阿条约”,英国取得了在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通商、驻使等特权,并且英货的进口税规定只收取百分之二点五,而从印度进口的英货则免税。除了英国之外,沙俄也不甘落后,其于1871年进犯伊犁,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在1872年6月威胁阿古柏签订了“俄阿条约”也称“通商条约”,条约规定,以俄国承认阿古柏作为哲德莎尔的领袖为条件,换取了俄国在南疆通商、商队过境、建立牙行、设置商务专员等的特权;同时规定俄国货物的关税为百分之二点五。凭此条例,俄国的货物、军火等得以不断输入南疆。通过“英阿条约”以及“俄阿条约”的签订,俄国与英国的势力大举进犯中国新疆,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重大的威胁。在俄国强占了中国伊犁,交涉无效后,清政府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海、塞防之争
在中国新疆面临分裂危机的同时,日本率军侵略中国台湾,中国东南部的海防同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针对加强海防还是塞防的问题,清廷内部爆发了争论。以北洋政府大臣李鸿章为代表的的清朝官吏力主加强海防,1874年,李鸿章上疏,认为“要同时加强海防和塞防,是非常难办到的。”并且以新疆的失去并不会产生如如同失去肢体般严重为理由,提议放弃新疆,将军饷用于加强西防。除李鸿章外,当时的福建巡抚丁日昌两江总督沈葆桢山西省巡抚鲍源深都力主放弃新疆,加强海防。而担任过任陕甘总督和闽浙总督左宗棠,既熟悉西北“塞防”军务,对于沿海“海防”的也颇为了解,他驳斥了李鸿章的提议,提出了收复新疆的主张,同时也不能放弃海防,而是要剿抚兼施。他认为如果此时停止了对于边塞的军饷和援助,从边塞撤离,外寇将会进一步得寸进尺,进一步入侵中国,他力主收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尺寸不可让。清廷最终采纳了左宗棠的主张,在加强海防的同时,出兵新疆,收复新疆。
战前准备
清军方面
整顿军队
面对清廷的军队情况,左宗棠依据现实进行了调整,强调”兵贵精实“,首先对西征军进行了裁减。除此之外,左宗棠也对自己所部进行了精选壮丁、裁汰冗杂,1874年,在裁去裁奇、捷等营马步勇夫1千多人后,对马步40营也进行了裁减。同时他还将一部分战斗力较弱的兵勇转为农垦劳力,此措施将之前“寓兵于农”、”即兵即农“的状况改为了”分兵农为二“,有效节省了军饷和军粮。
制定战略
军事战略上,早在尚未受命督办新疆军务的1873年3月,左宗棠就曾致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除强调武力的重要,还指出关外诸军难以立即倚仗、关内局势也不利于立即出兵外。受命后,左宗棠曾在兰州市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军事问题,左宗棠在战前对敌情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他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战略形势,在击败阿古柏的方略上,左宗棠提出要“先北路后南路”“缓进急战”。“先北路后南路” ,即先进军北疆,再安定南疆,这是根据敌方兵力部署,即阿古柏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南疆,北疆势力比较薄弱的情况,以及结合新疆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经验制定的其先攻北疆易于先声夺人,同时可解除进击南疆时的后顾之忧。“缓进急战”,即不匆忙进兵,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当军事行动开始时,就要速战速决,其考虑到,一是新疆的气候、粮运、防务、交通等需要提前作好准备,二是兵贵神速。
筹集军饷
1876年,开战在即,军费严重不足,左宗棠不得已请求借洋款一千万两,几经波折,清廷最终同意,下诏各省协饷300万两、户部拨款200万两,并准许左宗棠自借洋款500万两。但经费依然不够,因此左宗棠又于1877年、1878年、1881年这三年分别为西征军借洋款,从1874年至1881年一共向向华商借款846万两以及向洋商借款1375万两。
筹粮、转运粮食
为了缓解粮食的急用,左宗棠开辟了四条路线去购买和运输军粮,第一条是出嘉峪关,过玉门,再运至新疆的哈密市,从甘肃河西采购军粮;第二条是由包头市、归化、宁夏回族自治区经蒙古草原运至新疆东部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或古城;第三条是在新疆东部采买;最后则是向俄罗斯人购买,1875年左宗棠向俄国订立了购粮合同,从斋桑泊运粮。
阿古柏方面
阿古柏出身低微,其是以浩罕汗国军官的身份进入新疆的,却将大小和卓驱逐谋杀,因此在合法性上一直受到质疑,其次,其统治基础主要是浩罕军队残部和安集延商人,这些人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压迫,加剧了阿古柏方与新疆各族人民的矛盾,再加上连年的征战和苛捐杂税使得阿古柏政权的统治基础愈发的薄弱,因此,为了赢得人民的认可,使得自己在与清军的作战中更有胜算,他不得不寻求大国的支持。在考虑到上述情况后,为了获得政治、军事、财政以及伊斯兰教宗教身份的援助,阿古柏俄罗斯土耳其积极交往,1872年,阿古柏与俄国签订了《通商条约》获得了俄国对其政权的支持和援助。除此之外,为了获得物质支持和一个安全的大后方,阿古柏也积极地与英国建立友好关系,1872年,阿古柏与英国缔结了条约,得到了其武力支持和物质援助,阿古柏方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战争过程
左宗棠进军新疆
北疆之战
肃州誓师
1876年4月7日,军队驻守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古城等战略要地,与阿古柏军相持,左宗在肃州发起进攻。4月底,总理行营营务、湘军统领刘锦棠率马兵、步兵一共25营分批入疆,前往巴里。清军按先北后南的方针,首先收复乌鲁木齐市。并命令提督徐占彪张曜率兵驻守巴里坤至哈密一线,防止敌人逃窜。阿古柏在得知清军西进的消息后,急忙布置防御,兵力总共约4万人,首先命令白彦虎、马人得、马明等带领部分士兵分守乌鲁木齐、呼图壁县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北疆要地;另一部兵力则驻守在胜金台、辟展一带,防止清军从天山南麓进攻;主力部队2万多人在达坂城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
古牧地之战
1876年7月,刘锦棠率部队到达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进驻古城,不久带兵进驻阜康市,7月底与金顺部在济木萨会合,计划攻占古牧地。8月中旬时,清军进扎古牧地城东和东北,至8月10日,刘锦棠夜袭黄田获胜。8月13日进围古牧地。经过激烈的几天战斗,在8月17日,清军占领了古牧地,杀敌五六千人,生擒215人。
乌鲁木齐之战
在古牧地之战后不久,刘锦棠除留两营兵力守古牧地外,就带领主力部队向乌鲁木齐挺进。而守卫乌鲁木齐的阿古柏部下将领马人得、白彦虎等听闻清军攻就即弃城而逃。清军因此收复了乌鲁木齐、迪化州城以及伪王城。而驻守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北城的阿古柏军队也弃城而逃。刘锦棠等部在此战中毙敌约五六百人。
玛纳斯之战
8月18日,荣全带领的清军以及孔才、徐学功所率的民团,在经过大概六个月的围攻后攻下玛纳斯北城。但是敌人仍然负隅顽抗。从9月2日开始,清军金顺部联合伊犁将军荣全等部进攻玛纳斯南城,直至11月6日才在刘锦棠部的援助下攻克成功。至此,北疆地区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外,全部地区都已攻克。
南疆之战
达坂城之战
1877年4月14日,清军开始向南疆进军,刘锦棠带领部队1万余人和开花炮队南下,16日,乘守敌不备,军队夜袭,完成了对该城的包围。4月18日,清军打退了敌人的增援的部队,并在坂域外建筑炮台。4月19日,炮台筑成后,清军开始轰炸敌人城中的大炮台、并击中敌弹药库,敌军死伤甚众。在清军强大攻势下,敌守军只得投降,达坂城因此攻克。在此战中,清军一共击杀了敌军2千余人,俘敌1千多人。
托克逊、吐鲁番之战
达坂城之战胜利后,刘锦棠就带兵营助攻吐鲁番市,率领14营的骑兵进攻托克逊县,托城敌人酋海古拉,即阿古柏次子在得知清军来势汹汹的消息后,立即逃窜而出,其部众2万士兵群龙无首,在4月26日向清军投降,刘锦棠部成功攻克了托克逊。此外,在盐池会师后,张曜部和徐占彪部,在4月21日攻克七克腾木,22日则攻克了辟展,25日克胜金台,并向吐鲁番盆地挺进。不久,张曜部和徐占彪部在罗长祜部湘军协助下收复吐鲁番。至此,清军不过半月就收复三座城池,局势为彻底打败阿古柏创造了条件。阿古柏见大势已去,遂逃至库尔勒,气急暴病而死。其长子伯克·胡里不久在喀什噶尔称王,并命令白彦虎等继续抵抗清军的进攻。
南疆八城之战
东四城之战
1877年9月,清军乘连克三城的良好局势,开始进行收复南疆八城之战。刘锦棠率马兵、步兵一共32营为前锋,张曜率则带领马、步兵16营为后队,士兵总数一共两万多人,向西进发。敌守军见势不妙,遂逃往库车市。刘锦棠根据敌人在库车立足未稳的情况,亲率精兵进行追击。10月15日,刘锦棠带领2千精兵追至布古尔,并击败了敌人骑兵千余。10月18日,刘锦棠在后队到达后,猛攻库车,敌军大败,清军收复库车。10月19日,刘锦棠继续西进,22日大败白彦虎军和伯克·胡里军于铜厂。24日,清军攻克了阿克苏市城。26日攻克乌什县。至此,清军在一个月内连克了南疆的东四城(阿克苏、乌什、喀喇沙尔、库车)。
西四城之战
清军连胜的威势,使得在西四城(英吉沙尔、和、叶尔羌、喀叶噶尔)盘踞的敌军非常害怕。和阗的叛军呢牙斯因此向清军请降,并主动率兵围攻叶尔羌。伯克·胡里带领军队打败了呢牙斯。但前喀什噶尔守备何步云乘机反叛,并率数百满汉兵民占据了喀什噶尔汉城。伯克·胡里赶忙带兵回救喀什噶尔。何步云派人向刘锦棠请求救援。刘锦棠带领军队分兵三路前进:一路由黄万鹏带领骑兵6营、张俊带领步兵3营,经乌什,然后经布鲁特边境,出喀什噶尔西,并约定在12月18日时两路同时抵达喀什噶尔;另一路则由余虎恩带领5营步兵、骑兵从阿克苏市直趋喀什噶尔为正兵;刘锦棠自带领部分军队经巴楚县直捣叶尔羌和英吉沙尔,与其他部队联手攻取喀什噶尔。12月17日,黄万鹏和湘军余虎恩等部一同达到了喀什噶尔,当晚大举进攻,很快就收复该城。伯克·胡里、白彦虎带领残部逃入俄境。21日,刘锦棠收复叶尔羌,24日英吉沙尔被收复。1878年1月2日,清军收复了和阗。至此,清军收复新疆之战以胜利告终。
战争结果
成功收复新疆
在获得了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后,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还未收复外,新疆的其他地区均已恢复行政权。1878年6月,清政府派完颜崇厚前往俄罗斯谈判索还伊犁的事项。但是在俄罗斯帝国的讹诈下,崇厚擅自与俄国在1879年10月2日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也被称为《里瓦基亚条约》,简称《崇约》)。条约内容为:第一,清政府收回伊犁地区,但是清政府应偿付沙俄军费500万俄罗斯卢布(约为白银280万两);第二,霍尔果斯河以西以及伊犁南部的特克斯河流域领土归俄国所有;第三俄国有权在新疆多地增设领事以及派驻军队;第四,俄国在新疆贸易免税;第五,新开两条到天津市和汉口的陆路通商线路,第六,对喀什噶尔及塔城地区两处的边界作有利于俄罗斯的的修改。该条约是一个严重侵犯了中原地区利益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与主权,引起了群众的愤慨,纷纷要求清政府改约,在群众的压力下清政府不得不将完颜崇厚革职拿问,对于其签订的条约不予承认,并再次任命左宗棠钦差大臣,前往新疆统筹明朝军事
战争后续
《伊犁条约》
清政府对于新疆事务的处理却受到了除沙俄和英国以外的其他外国势力的干预,在沙俄、英国以及法、美、德等外国的压力下,清政府不得不暂免崇厚的罪责并对其释放,同时又将左宗棠调离新疆。清政府派曾纪泽于1881年2月与俄罗斯在彼得堡签订了《伊犁条约》亦称《圣彼得堡条约》和《改订陆路通商章程》。条约规定,第一,中国收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崇约》中割让特克斯河流域等条款取消,但作为条件俄国获得霍尔果斯河以西以及伊犁河南北两岸的领土;第二,俄商在新疆各城的贸易,“暂不纳税”;第三,俄商只能到嘉峪关市通商,不得到西安市、汉口通商;第四,允许俄国在嘉峪关、吐鲁番市两地派驻军队,购置土地以及增设领事;第五,中俄在斋桑湖迤东一带的边界要由两国派员共同“勘改”,同时所有尚未明确边界线的地区要由两国共同商议定设界牌”;第六,清政府需允许伊犁居民自行决定迁入俄罗斯或者加入俄国国籍;第七,清政府需赔款俄国军费900万俄罗斯卢布(合白银500万两)。对于中国而言,《伊犁条约》仍是一个不平等条约,通过左宗棠收复新疆第一次世界大战,清政府虽然收复了新疆,收回了一部分的主权,但是《伊犁条约》使得中国丧失了部分领土,并且背上的巨额赔偿,也为沙俄之后侵占中国领土制造了依据。
新疆建省
在收复新疆战争的过程中,左宗棠就曾上疏提议新疆建省,此后,又曾多次上疏。1884年1月,由于俄罗斯帝国对中国西北边疆的不断入侵,清政府决定采纳左宗棠的建议,于光绪十年(1884年)在新疆建立了行省制,并任命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省会定于乌鲁木齐市即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初,设新疆巡抚一员,但仍受陕甘总督节制。全省共设了三道,分别是镇迪道,除原辖各州县外,增设哈密市一处;阿克苏市道辖南疆东四城;喀什噶尔道辖南疆西四城。依然保留伊犁将军,但是其权限大大缩小,只管伊塔边防,不再总督全疆明朝军事。光绪十四年(1888年)增设伊塔道。后来历经增改添设,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新疆全省“凡设道四、府六、厅十一、州一、县二十一、分县二”,新疆行省体制至此形成基本规模。新疆建省后,新疆巡抚为新疆最高军政长官,下设道、府、厅、州、县等各级行政机构。原属伊犁将军的参赞和办事大臣都被裁撤,同时废除了南疆地区的伯克制,其他地区的扎萨克制权限也大大削弱了,蒙古等游牧民族事务都归地方政府管辖。新疆行省的建立意味着传统治疆制度发生重大改变,实现了新疆与中原实现一体化治理。
沙俄进犯帕米尔地区
在《伊犁条约》签订后,沙俄违背条约内容,不断派兵进犯帕米尔地区。其先是不顾中国边疆守卫和边防人民的制止和阻拦,巧立名目,派遣武装“探险队”非法越境,探查了整个帕米尔地区,甚至达到了最东部的塔什库尔于谷地,清军曾派兵阻拦。1892年6月,沙俄派兵大举入侵帕米尔高原地区,赶走当地的中国居民,侵占了中国的帕米尔,并勾结英国,背着清政府与英国非法谈判帕米尔问题,同时强迫清政府承认帕米尔被占领的事实。1894年,中俄双方就帕米尔问题进行谈判,清政府被迫接受俄罗斯建议,双方军队保持原位,但中国萨雷阔岭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始终被俄罗斯帝国霸占。1895年3月,沙俄私自与英国定约,擅自瓜分了萨雷阔勒岭以西的帕米尔地区,清政府对其坚决不予承认。
战争影响
政治
第一,新疆的成功收复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祖国的统一。自张骞通西域以来,历代统一的中央政权都在新疆设立了名称不同的地方政权机构,代表中央行施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主权。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外资的入侵,清政府的腐败,新疆一度发生动乱,被阿古柏这样的外侵势力侵占,有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危险。左宗棠大军对阿古柏政权讨伐胜利,避免了这一灾难的发生,维护了祖国领土的统一和完整。
第二,新疆建省改变了过去分而治之的民族隔离政策,加强了新疆与内地之间的交流往来。通过新疆建省,清政府最终结束了新疆与内地政制不一的局面,成功地实现了新疆与内地的政治一体化,过去人为设置的许多限制各族人民群众自由往来的政策也被废除了,使新疆与内地的关系更紧密。此外,新疆各地政府官员也由过去的以满洲八旗官员为主,变为以汉族文职官员为主,从而为新疆地区与内地更进一步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新疆建省打破了从前其他各省人民前来开发新疆的人为壁垒,不但内地众多的汉、回族农民群众进入南疆地区种地生产,而且也有不少维吾尔族农民群众迁往北疆和内地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新疆各族人民更为广泛频繁的来往和交流。
第三,战争的胜利对沙俄、英国等外国侵略者势力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英、俄两国都对新疆地区抱有很大的野心,成功夺取新疆对于各自阻止对方势力继续在华扩张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两人都对阿古柏政权在新疆的活动提供力量帮助,并为争夺阿古柏这个傀儡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而左宗棠对阿古柏反清势力的平定,使得英、俄两国的希望破灭,对其产生了重大的打击。
民族
新疆的成功收复也使得新疆的各族人民摆脱了阿古柏的残暴统治,满足了各族人民使新疆回归祖国的心愿,符合了历史发展潮流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清政府的战争行为因此笼络了新疆人民的民心以及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清朝击败阿古柏战争的胜利,促进了新疆各族人民与中原民族的团结友好,推动了中国民族统一的实现。
经济
新疆收复并建省后,清政府对于新疆的经济建设也重视起来,左宗棠先是妥善安置被裹胁的民众,资助他们就地或者回藉就业,此外,还修浚水利、开垦荒地以及兴办屯田,因地制宜在新疆重视并推广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以上措施有力推动了新疆的经济发展。
战争评价
根据《德宗景皇帝实录》记载,光绪帝评价清朝收复新疆一战说:“军队数道并进,收复新疆,对上慰告了穆宗毅皇帝的在天之灵,对下满足了海内外臣民的心望,我实在是感到欣慰。而领兵大臣等,艰苦备战,应该给予重赏。尤其是钦差大臣大学士陕甘总督左宗棠,筹兵筹饷,备历艰辛,制定作战战略,取得了成功。
清代政治家左宗棠评价清朝收复新疆一战说:“新疆用兵,全以关陇为根本,齐心协力,方能胜利。我们国家在天下纷乱时,依然能够不动声色,措如磐石,才能布威于各族人民之间,国家之大却仍能坚固如磐石,以此见天心眷顾,国悠长,是从古至今都难以赞其盛美的地步。”
 根据《中国人的启蒙》记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评价清朝收复新疆一战说:“再看西北方面,自从左宗棠开府甘陕,内地的势力日日往那边膨胀,光绪间新疆改建行省,于是两汉以来始终和我们若即若离的西域三十六国,算是完全编入中国版图,和内地一样了。”
 根据《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记载,现代史学家郭廷以评价清朝收复新疆一战说:“一部清朝晚年的历史,几乎都是吃败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记载,读来令人气沮。唯有左宗棠的经略西北是个例外,确实值得我们兴奋。”
 根据《中国人的特性》记载,美国学者明恩溥评价清朝收复新疆一战说:“左宗棠的“农垦大军”最后彻底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对其丰功伟绩,人们这样评价道:“现代战争史册上最辉煌、最不寻常的一页。”
根据《中国人的特性》记载,史学家蒋廷黻评价清朝收复新疆一战说:“左宗棠的运气真好,因为新疆发生了内讧,并没有遇着坚强的抵抗。”
 根据《左宗棠传论》记载,学者沈传经、刘泱泱评价清朝收复新疆一战说:“从当时中国的历史实际来说,西征不仅仅是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而且是粉碎了侵略,并且收复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在近代中国反侵略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清军胜利原因
学者玛丽亚木·阿布来提在《论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文中认为:对于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战争的正义性,外国入侵者和地方割据政权对新疆的各族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欺压,清军出兵驱赶侵略者满足了各族人民的心愿,他们积极地行动起来,支援清军作战。其次是清政府战略得当,清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压力下,能够力排众议,采纳左宗棠的意见,并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派其出兵收复新疆,同时给予其武力支持,坚决驱赶阿古柏以及外国侵略者,努力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安全。最后是左宗棠在作战过程中的战略得当,他提出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作战方针,考虑到了当地的战争局势,推动了战争的胜利。
后世纪念
“一炮成功”纪念炮台
1876年,左宗棠的部下将领刘锦棠部帅6万大军,经过数天的激战,歼灭匪军12000余人。18日,清军在现六道湾山梁上架起火炮,向乌鲁木齐市,即如今的乌鲁木齐城开了一炮,敌军溃而逃散,迪化得以顺利收复。为了纪念此次战争,乌鲁木齐的人民在清军架炮的地方建立起炮台,并将此炮台命名为“一炮成功”。
左公柳
1876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成功收复新疆之后,清廷命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的军务,军队驻在屯哈密市,并在哈密城内的东西河坝以及城郊官道上种植了旱柳,后世将其称之为“左公柳”。
参考资料
..2023-07-31
..2023-07-31
..2023-07-01
..2023-07-01
..2023-06-25
清政府收复新疆的全过程.中国历史网.2023-07-01
..2023-07-31
..2023-06-25
“一炮成功”雄威千古 不忘历史践行初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学院.2023-07-01
【纪检人•镜头】寻访左公柳.中共哈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23-07-01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新疆地位
新疆叛乱
列强情况
外部入侵
阿古柏
英、俄势力
海、塞防之争
战前准备
清军方面
整顿军队
制定战略
筹集军饷
筹粮、转运粮食
阿古柏方面
战争过程
左宗棠进军新疆
北疆之战
肃州誓师
古牧地之战
乌鲁木齐之战
玛纳斯之战
南疆之战
达坂城之战
托克逊、吐鲁番之战
南疆八城之战
东四城之战
西四城之战
战争结果
成功收复新疆
战争后续
《伊犁条约》
新疆建省
沙俄进犯帕米尔地区
战争影响
政治
民族
经济
战争评价
清军胜利原因
后世纪念
“一炮成功”纪念炮台
左公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