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李(学名:Prunus cerasifera Ehrh.)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灌木或小乔木,别名樱李、红叶晚李、矮樱等。在世界分布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伊朗岛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科大西沟乡的大、小西沟,常生于海拔1000-1600米的山坡林、多石砾坡地和峡谷水边等处。樱桃李适应性较强,能抵御风沙侵蚀,喜光照充足、温凉湿润的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干旱、寒冷的能力。
樱桃李高可达8米;多分枝,暗灰色,有时有棘刺;小枝
栗色,无毛;冬芽卵圆形,紫红色。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颜色较淡。花1朵,稀2朵;萼筒钟状,萼片长卵形;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匙形,边缘波状。
核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黄色、红色或黑色,微被蜡粉。花期4月,果期8月。
樱桃李果实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酸味较浓,可制作蜜饯、
糖渍、罐头等食品,也可制成酸梅,以作各种调味品或直接食用。并且樱桃季花朵与果实色彩艳丽,可作为园林观赏树种和中型林荫道树种。此外,樱桃李还可作为木材,用于制作小家具、旋工用具等工业用品。
随着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再加上人工砍伐、
过度放牧、牲畜践踏,导致樱桃李物种资源濒临崩溃。2007年,樱桃李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数据缺乏(DD)物种,随后又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为保护樱桃李种质资源,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园艺研究所建立了伊犁野生果树与农用种质资源圃,进行了就地保护。
形态特征
樱桃李为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
茎
多分枝,枝条细长,开展,暗灰色,有时有棘刺;小枝暗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先端急尖,有数枚
覆瓦状排列鳞片,紫红色,有时鳞 片边缘有稀疏缘毛。
叶
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极稀椭圆状
披针形,长(2)3-6厘米,宽2-4(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圆钝锯 齿,有时混有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中脉微下陷,下面颜色较淡,除沿中脉有柔毛或脉腋有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中脉和侧脉均突起,侧脉5-8对;叶柄 长6-12毫米,通常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无腺;
托叶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边有带腺细锯齿,早落。
花
花1朵,稀2朵;
花梗长1-2.2厘米,无毛或微 被短柔毛;花直径2-2.5厘米;萼筒钟状,萼片长卵形,先端圆钝,边有疏浅锯齿,与萼片近等长,萼筒和萼片外面无毛,萼筒内面有疏生短柔毛;花瓣白色, 长圆形或匙形,边缘波状,基部楔形,着生在萼筒边缘;
雄蕊25-30,花丝长短不等,紧密地排成不规则2轮,比花瓣稍短;
雌蕊1,心皮被长柔毛,
柱头盘 状,
花柱比雄蕊稍长,基部被稀长柔毛。
果实
核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长宽几
相等,直径2-3厘米,黄色、红色或黑色,微被蜡粉,具有浅侧沟,粘核;核椭圆形或卵球 形,先端急尖,浅褐带白色,表面平滑或粗糙或有时呈蜂窝状,背缝具沟,腹缝有时扩大具2侧沟。
物种分布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樱桃李在整个
天山野果林中只有零星分布,主要位于海拔1000-1600米的山坡林、多石砾坡地和峡谷水边等处,在大西沟较开阔的河岸边有小面积的纯林,在小西沟开阔的山地阳坡也有小片分布,伴生物种有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野杏(Armeniaca vulgaris var. ansu)、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等。从
植被垂直分布看,野生樱桃李处于山地草原和山地针叶林之间的逆温层内,气候环境多为
温带湿润型。
生长习性
樱桃李适应性较强,能抵御风沙侵蚀,从湿润凉爽的气候环境到夏季干旱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环境均能良好生长,但最喜光照充足、温凉湿润的环境。樱桃李具有较强的耐干旱、寒冷的能力,大部分可抵抗-25℃的低温,少数可抵抗-30℃的低温,生长在阳坡谷底的樱桃李抗寒力强于阴坡,生长在沟顶的植株强于生长在
河漫滩的。樱桃李通常在4月中旬萌芽,4月下旬至5月初开花展叶,5月中旬坐果,8月中旬至9月初果实成熟,11月中旬落叶。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水肥条件好的沙壤土作为种植地,注意前茬作物不能为
茄科(Solanaceae)植物,否则樱桃李易感染立枯病。耕地前撒施有机肥作基肥,再将土壤耙细作。
播种
8月中下旬,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果实,堆积软化后取种,洗净种子再直接渗混湿沙保存。秋播于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春播于3月初种子吐白时进行。播种时先按行距开沟,再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播后覆一层厚土。
组织培养
选取樱桃李当年萌生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洗净消毒后接种至
培养基,待愈伤组织生成后,转入增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生成。再将高度适宜的不定芽转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最后选择发育良好的生根苗进行炼苗移栽。
养护管理
除草、水肥
一般在樱桃李幼树期需每年中耕除草3-4次,结果后每年1-2次。樱桃李一般全年需浇水4-6次,即萌芽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入冬前。生长前期多浇水,后期尤其是8月份以后要严格控制浇水,以控制枝梢生长,促进枝条老化,增强树体抗寒性。土壤施肥主要采用穴施、条沟、环状沟施,肥料以羊粪、牛粪、鸡粪等农家肥为主。
整形修剪
樱桃李幼树生长旺盛,直立枝、斜生枝、中长枝多且健壮,下垂枝和背后枝少且细弱,因此在整形时,将疏剪与缓放相结合,多留大型辅养枝,增加枝量。在结果期以疏剪为主,适当短剪和回缩。盛果期控制树体大小,疏密留稀,去旺留壮,保留的枝条缓放,控制枝条的密度和长度。盛果后期,以侧枝代替主枝。
病虫害防治
樱桃李的常见病虫害有袋果病、白粉病、细菌性穿孔病、樱桃叶蜂、
大青叶蝉和
介壳虫等。防治病虫害需在植株休眠期喷施
石灰硫黄合剂或
波尔多液杀灭越冬病源及虫卵,及时清理枯枝落叶、落果、
禾本科杂草,并深翻树盘减少越冬虫源。樱桃叶蜂发生时可喷施乐斯本或其他杀虫剂;大青叶蝉发生时可用木棍将卵块压死,或在其产越冬卵之前在枝干上刷涂白剂,还可在成虫
产卵初期喷施
溴氰菊酯药剂。
用途
食用营养
樱桃李果实中富含葡萄糖、
果胶、
柠檬酸、氨基酸、
维生素、
单宁等多种营养成分,其酸味较浓,可制作蜜饯、
糖渍、果泥、罐头等食品,也可用于糖果生产和提取汽水香精。果实晒干后可制成酸梅,以作各种调味品或直接食用。
园艺观赏
樱桃季早春开花,花朵与果实色彩艳丽,颇为美观,可作为园林观赏树种和中型林荫道树种,孤植、丛植、列植于庭院、街道、公园、建筑旁等处。
工业原料
樱桃李作为木材,浅褐色,质地坚重,可制作小家具、旋工用具等工业用品。
常见变种
樱桃李由于长期栽培,具有多种变异类型,有的植物学家将园艺品种和野生种统称为
李属 cerasifera,也有的植物学家将野生种另作一种,称作Prunus diraricata Ledeb,也有人将野生种作为樱桃李的一个变种,即Prunus cerasifera var. divaricata。中国植物学家
俞德浚在《中国果树分类学》
中将樱桃李按自然分类法进行分类,认为常见樱桃李的变型主要有垂枝李、
紫叶李、黑叶李、花叶李和窄叶李。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崔乃然根据樱桃李的果实形状和颜色、枝条和花等特征将新疆野生樱桃李分为红霞樱桃李、黄果樱桃李、红果圆锥樱桃李、圆果樱桃李、卵形樱桃李、美丽樱桃李、早花樱桃李、圆锥形樱桃李等18个变型。其中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Atropurpurea')常年叶片紫色,是中国华北庭园常见观赏树木之一。
物种保护
致危因素
随着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干旱风次数增加,气候日趋干燥,植株
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人工砍伐、
过度放牧、牲畜践踏,导致樱桃李分布范围不断缩小,面积和数量不断减少,幼苗、幼树更新减缓,群落年龄结构不合理,物种资源濒临崩溃。
保护等级
2007年,樱桃李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数据缺乏(DD)物种。
2013年,樱桃李被列为中国新疆一级地方保护野生植物。
2021年,樱桃李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保护措施
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园艺研究所在新源交托海野果林集中分布区建立了伊犁野生果树与农用
种质资源圃,就地保护了樱桃李的主要类型,并收集保存了典型的种类和类型。
相关研究
性状变异研究
有学者对樱桃李进行了实生后代性状变异及优异种质挖掘的初步研究,发现樱桃李单果的形态性状、果皮
花青素、果肉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
DL-苹果酸、矿质元素等含量存在较丰富的变异,
变异系数较高。依据单果质量、自然坐果率及树姿等特性,在定植成活的2.8万株实生苗群体中选育出41个优良单株,并进一步挖掘出7种大果型、高糖型及高酸型优异品种。
抗氧化活性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提取樱桃李
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为73℃,超声时间为61分钟;其多糖提取物主要为
糖醛酸和α-D-
吡喃糖。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樱桃李的多糖组分具有DPPH
自由基和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这表明樱桃李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