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统一台湾之战
1683年施琅统一领土的作战
清统一台湾之战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迫使台湾明郑政权投降,进而收复台湾,统一全国的作战。
自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郑氏集团便在台湾建立了政权,清朝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在康熙帝即位后到康熙二十二年为止,一共与台湾郑氏集团进行了11次和谈,但都未成功。和谈的失败,使清王朝坚定了以武力统一台湾的思想。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平三藩之乱后,康熙帝命福建省总督辖全省兵马,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令相机进取台湾。施琅认为收复台湾必须先攻取澎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清军分三路进攻澎湖:东路战船50艘,攻鸡笼山、四角山;西路战船50艘,攻牛心湾;施琅亲率中路战船56艘,攻娘妈宫。另有80艘战船为预备队姚启圣也派遣部队随施琅一同行动,合计战船300艘,水师官兵二万多人。明郑政权也集中兵力于澎湖,以刘国轩部坚守。经过七、八天的激烈战斗,郑军大败,守将刘国轩乘小舟逃回台湾,澎湖被清军攻克。施琅随后对台湾岛内展开招抚攻势,台湾军心瓦解,士兵皆无斗志。七月,郑克塽投降,同年农历八月十三,施琅通过鹿耳门登陆台湾,八月十五日(公历10月5日)举行受降仪式,至此清朝对台湾的统一战争正式结束。清统一台湾,置台湾府,设诸罗、台湾、风山三县,隶福建省。并设台湾总兵、副将驻兵八千人,分水陆八营;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干人。
清朝统一台湾,结束了自明末以来台湾与大陆长达数十年的割裂状态,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加强和巩固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国防。
战争背景
郑氏治台
郑氏一族在台湾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天启年间,天启四年(1624年)八月,郑芝龙颜思齐等人,自日本驾船入台湾,由北港登陆,筑寨居住,收纳流亡,聚众成旅。自此郑芝龙与颜思齐等,先后招来漳州市泉州市民众数千人前往台湾,开辟田地,以耕种为生,逐渐形成村落。郑芝龙组织汉族大举入台,这就奠定了汉人在台湾开发兴农的基础。
明朝灭亡后,清顺治二年(1645年),郑芝龙与其弟郑鸿逵等人,拥护明唐王朱聿键称帝于福州,是为隆武帝。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攻破福州市,郑芝龙降于清朝,入居北京。郑芝龙撤离台湾后,台湾完全陷入荷兰人的殖民统治之下。郑成功不肯随父投降,在顺治三年起兵抗清,不久取得金门县厦门市两岛为基地,转战于闽、浙、粤沿海一带,屡败清兵。1649年(清顺治六年,永历三年),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永历帝即册封其为“延平王”。顺治帝十八年(1661年)四月,郑成功亲率大军东征抵台湾,当年十二月荷兰殖民军投降退走,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郑成功在台湾正式建立政权,设置郡县,安抚土番,颁行屯垦大纲,开辟台湾,把大陆的制度、文化移植到台湾,清康熙帝元年(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病逝于台湾,其子郑经嗣位,开始全面建设台湾,改划行政区域,制定田制、税制等,使制度渐渐完备:大力发展屯垦,军屯、民屯并举,使耕地增多,粮食丰足:设窑烧造砖瓦,起盖庐舍,使民居改善;积极扩展内外贸易,透过清朝的经济封锁,使百货流通;在国计民生问题解决后,又建北京孔庙,设学校,使文教日渐昌明。台湾的荒岛面目为之改观,出现“地方千余里,户口数十万”的兴旺景象。
康熙平三藩
“三藩”是指清代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辖藩镇。清军入关后曾利用明朝降将镇压南方各地明朝残余势力和地方义军,并将他们封为藩王用以镇守,其中以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人出力最大,所以均被清廷封为藩王。康熙亲政后,深感藩镇手握重兵,极大威胁到清廷的统治,遂决意削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自请上书撤藩,康熙应允。吴三桂、耿精忠为试探清廷,随之请求撤藩,康熙亦应允,吴三桂遂与耿精忠密谋起兵。康熙帝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以“复明”为号起兵反清,得到诸多汉族将领的响应。吴军迅速占领了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康熙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功瓦解吴军,耿精忠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先后降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改国号为“周”,八月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之后吴军屡战屡败,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兵围攻昆明市,吴世自杀,三藩之乱宣告平定。
三藩之乱被平定后,藩王的部分残余势力被重新编整进八旗,藩镇制度取消,困扰清王朝多年的藩镇积弊得到解决。三藩之乱的平定,消灭了明末的割据势力,加强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此时清王朝在大陆真正完成了统一,开始将目光转向东南方向上,此时正被郑氏家族治理中的台湾。
清朝对台湾的态度
清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从康熙帝元年(1662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先后派遣官员与台湾郑氏集团进行了11次和谈,但都没有成效。
早在康熙初年,清朝就与台湾郑氏当局有了交流。在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病逝后不久,清廷即派人前往厦门市招抚郑经。彼时正值郑氏集团内部发生内讧,郑经以其父刚刚去世,内部有乱为由,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让郑泰洪旭同林忠、谈判,将明朝所赐敕命、印信和海上军民土地册材料交给了清方代表。清方代表李率泰将有关材料进呈朝廷。清政府在审查中发现可疑之处及时告诉李率泰等不可轻信。郑经却趁此时急速返回台湾平定了内乱继承了其父郑成功的王位。并始终坚持台湾效仿朝鲜琉球王国为例,不削发,清军亦不登岸,台湾每年向清廷进行朝贡。清廷不接受郑经的条件,并于当年十月派兵攻打郑军在大陆的据点,迫使郑经退守台湾。康熙帝三年(公元1664年),清廷任命福建省提督北洋水师总兵官施琅为靖海将军,负责征讨台湾郑氏政权。施琅此人曾是郑芝龙的部将,郑芝龙降清后投奔郑成功,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后在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时与郑成功部下曾德发生纠纷,致使施琅家人被郑成功诛杀,于是施琅决定归顺清廷。施琅接到康熙帝的任命后,三次派水师渡海征讨台湾,但都因为台风的袭击和郑经的顽固抵抗而失败。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先后两次派遣福建招抚总兵官孔元章渡海招抚郑经,但郑经仍坚持按“朝鲜例”,两次招抚都宣告失败。
战争起因
在11次谈判没有达成有效成果的情况下,清政府曾试图采用经济封锁的办法,包括实行海禁和迁海政策,企图用经济上断绝供给的办法来迫使郑氏集团归附。这虽在经济上给郑氏集团造成了一定困难和压力,可也使清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使清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而且还在沿海百姓中失去了民心。最后清政府清醒的认识到了台湾问题的症结所在——没有强而有力的军事实力,一味以谈判来追求和平与统一是极不现实的,因此清政府在后面几次谈判破裂后,愈发坚定了以武力统一台湾的思想。并据此制订渡海作战收复台湾之计划。
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被康熙平定之后,清廷在大陆的最后一个隐患被排除,真正在大陆完成了统一,清朝的统治更加稳固,此时清廷终于得以将军事重心转移至台湾。康熙帝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但此时台湾明郑政权的实际掌舵者是冯锡范刘国轩等人,郑氏政权内部官员的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给清廷当内应。姚启圣认为此时已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但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的万正色仍反对出兵,并上奏朝廷,强调“台湾断不可进取”。姚启圣随即向康熙帝推荐施琅。康熙帝也不满于万正色反战的态度,便采纳了姚启圣的建议,下令由施琅担任水师提督,万正色调任陆师提督。
战争准备
清军
施琅上任后,积极筹饷练兵,造船制器,准备次年出兵进剿。康熙帝二十年(1681年)十月,他上书给康熙皇帝,说郑军固守于澎湖,冬春之际的海风不利于清军渡海作战,可以暂时先操练清军水师,同时派遣间谍去沟通施琅以前在郑成功手下效力时的部曲,使其成为内应,一旦海风有利,清军发起进攻便可大获全胜,并且向康熙帝请求专征台湾之权。施琅的上书遭到了姚启圣的反对,彼时姚启圣在进军路线、进军时机和策略运用等方面都与施琅存在分歧,姚启圣坚决主张应在十月间乘北风渡海作战,直接收复台湾本岛,再转而收复澎湖,而施琅则认为由于夏季多台风,按常规此季节不宜渡海,所以敌人防备定然松懈,现在突然改为南风发兵,会使敌猝不及防,可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而且进攻台湾应该先取澎湖,因为从澎湖到台湾仅50多公里,而从金门直接攻台湾有200多公里,后援线太长,如果遇到守军顽抗,进攻就难以持久。取澎湖时应由澎湖南端的八罩岛 (今望安岛)向北端的娘妈宫(马公岛)方向进兵这样就可先扼其咽喉,攻取台湾的胜算会更大。
施琅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月初一,又写了一封密疏呈奏给康熙帝,密疏中向康熙帝解释了乘南风渡海作战的原因,又说姚启圣虽满腹韬略,但是缺乏海上行军的经验和风信常识,请求康熙帝赋予其专征台湾之权,康熙帝为了调和两人之间的矛盾,再次要求他们互相协助,酌情考虑台湾的剿抚之事。施琅虽有不快,但也未再进言,而是专心训练兵卒,在四月底时,施琅的水师官兵已基本完成征台的准备工作。但是就在当年五月水师将领召开会议准备制订渡海计划时,施琅与姚启圣再度因为进军时机和路线发生争吵,两人一直争吵了十余天而未有结果。渡海计划再度搁浅,七月十三日,施琅再度上密疏向康熙帝请求专征台湾之权,并立下军令状,若无法平定台湾,则甘愿受罚。是年十月底,康熙发布敕谕,宣布由施琅全权负责征台事宜,自行选择作战时机,福建省总督巡抚务必做好施琅攻台的后勤补给工作。
郑军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正月,明郑政权镇国公、郑军统帅刘国轩获知施琅复任水师提督并加紧训练水师的消息,知道清军此次进攻将不同以往。他也不敢大意,积极加强防御。刘国轩让忠诚伯冯锡范为左提督守鹿耳门;令部将何佑、李豹在基隆山(今基隆山)筑城墙,建炮台以阻挡清军登岸。五月,刘国轩率精锐部队亲赴澎湖娘妈宫驻扎。他先坐快船巡视全岛三十六屿,在清兵有可能登岸的地方加强防卫。他在风柜尾、四角山、鸡笼屿、牛心湾、虎井、桶盘屿、妈祖宫等处各筑炮台一座;在东峙、西峙、内外堑各筑炮台2座,共设14座炮台。只要小船可以靠岸的沿海地带全部构筑壕沟、矮墙,安置火枪,防御工事环绕20余里。六月间,刘国轩再次加强澎湖防卫能力,他下令将商船、文武官员的私人船只进行修整,改装为战船,使得分成澎湖各要地的大小炮船、绿眉毛等战船共计近200余艘。此外,他还在台湾本岛内抽调地方武装,选拔敢死队员,使集结在澎湖的总兵力达2万余人。
战争经过
澎湖之战
关于如何攻取台湾,施琅根据自己以前所提出的“因剿寓抚”的主张,全面考虑军事、政治等诸多因素,决定“先取澎湖”。施琅认为,从军事上看澎湖为台湾之咽喉是台湾天然的屏障,取得澎湖之后便可使统一台湾之战的胜算提高到一半以上,台湾失去屏藩,郑军将处于不利的地位,胜利就有希望。并且澎湖守将刘国轩为郑军主将,澎湖屯集着台湾的精兵强将,只要攻下澎湖,消灭郑军主力,台湾即使想再拼命顽抗也因大势已去而无济于事。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亲率2万水军,搭乘大小战船共300艘从铜山出发向澎湖挺进。次日施琅大军抵达澎湖。施琅凭借自己长期在海上作战的经验,判断出夏至前后二十余日内会出现不到十余天的短暂无风期。而此一时节,夜晚的潮汐海位又很高,风微水静,正可赶在此时泊船。果然,当晚风平浪静,潮涨礁没,清军顺利泊岸。施琅军队的泊岸使得郑军措手不及。彼时驻守澎湖的郑军将领是刘国轩,共率领兵卒2万余人,船200余艘,军力并不弱。刘国轩得知清军不仅没有船毁人亡反而登岸的消息后大惊,立即命令将火炮移到海岸,并调集将士驾驶大小战船环泊娘妈宫前口子及内、外堑和东、西峙各要口,准备迎战。
十六日,施琅率船队进攻,经过一天的激战,郑军损失兵将2000余名,被击沉烧毁各类战船16艘。清军阵亡官兵16名,伤121名。因天色将晚,清军水师收拢后仍在西屿洋中锚泊。施琅传令各营士兵做到人不卸甲,弓不离弦,枪炮入膛,所有部队处于战备状态,以防郑军夜袭。十七日,施琅将水师船队集中在澎湖的八罩屿,等待风向转变,准备发起总攻,同时总结作战经验,严申军令,查定功罪,分别赏罚。对勇敢冲锋陷阵的蓝理赏银2000两,游观光赏银1000两,余者按作战表现分别奖赏。对于詹六奇等12位临阵不前的将领记过处分,令其戴罪立功。同时让各营将士立下军令状,以整肃军心。
二十二日,施琅军队利用西南风顺风顺水的优势,向位于澎湖主导娘妈宫的刘国轩军队发动全面进攻。他命都督陈蟒、魏明等率50艘战船进入鸡笼屿、四角山为奇兵夹攻,命总兵官董义等率50艘战船进入牛心湾作疑兵牵制,留80余艘战船作为后队支援,自己亲率大船56艘分8队由中路进攻,直指郑军指挥中心娘妈宫阵地。激战至中午时分,南风吹起,施琅令火器船乘风纵发,用火桶、火罐进攻冲击郑军阵线,郑军大败。刘国轩率残部逃回台湾。施琅攻克澎湖36岛,获得大胜。
郑克塽降清
澎湖之战后,施琅为贯彻“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他一面休整部队,补充弹药给养,做好进攻台湾的准备;一面采取措施,推动台湾问题向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他在澎湖禁止杀戮,对郑军官兵无论是归顺的还是被俘的,一律采取优待安抚政策。针对澎湖海战郑军兵士死伤惨重、俘获人员很多的情况,他立即颁发《优抚战俘五条》,尽量打捞死亡郑军将士的尸体,并将其殓衣埋葬后告知其亲人;捞救在海战中跳水未死的郑氏官兵800余名,给他们粥和酒肉吃;受伤者还给他们医治;有欲归见妻儿老小者派小船送至台湾;对于在此次海战中投降的5000余名郑军官兵,则赏给衣物和粮食,允许他们加入清军。与此同时,施琅颁布《晓谕澎湖安民示》,表达了他对澎湖贫苦百姓的同情,告知他们仍可以安心从事农耕和海上作业,并表示将向朝廷提请免除他们摇税差役,以利休养生息。这些措施使得战后的澎湖鸡犬不惊,人民乐业。
同时施琅还对台湾郑氏政权展开强大的招抚攻势,他派遣澎湖海战中被俘的刘国轩部将曾蜚到台湾进行招抚工作,并让刘国轩的好友陈公飞带上自己亲笔所书的《约法三章》赴台湾,向刘国轩指明形势,要他归顺清朝。《约法三章》中,施琅承诺清军到达台湾后会像对待父母兄妹一般对待台湾民众,决不滥杀无辜;对于台湾将领昔日恩怨概不追究,主动前来归降者还能得到嘉奖,此外郑氏的子孙后代还能被清廷“赐姓”,且清廷不会伤害郑氏宗族任何一人,施琅还会按功劳大小,奏请康熙帝对郑氏族人授官封爵。刘国轩见大势已去,便在明郑政权内部首次提出投降的方案,郑克塽还想继续据守台湾,便派礼官郑平英、太子宾客司林惟荣于闰六月初八日前往澎湖,表示愿意投降清廷,但郑氏族人需要留在台湾承祀祖先,照管祖先留下的家业,施琅认为郑氏如果仍居于台湾,恐怕有自立乾坤的图谋,于是提出必须由刘国轩、冯锡范必须亲自到澎湖施琅军前面请降,其次,郑氏所有军民必须遵守清制剃发易服,郑氏在台湾所占土地需全部收缴纳入清代版图,郑氏官兵移入内地安插。如此才能接受郑氏集团的投降。此时的郑军已经毫无战斗意志,无力阻挡清军的下一轮进攻,郑克塽无奈,只好全盘同意施琅的受降条件,并于七月初五再修降表,同时还献出延平王印一颗、表册一副,武平侯刘国轩印一颗、忠诚伯冯锡范印一颗。派遣刘国轩的弟弟户官刘国昌、冯锡范的弟弟兵官冯锡圭,陈永华的儿子工官陈梦炜,陪同曾蜚等赴澎湖娘妈宫施琅大营请降。
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三日(1683年10月5日),施琅率大批清朝官兵乘船自澎湖出发抵达台湾鹿耳门。台湾各乡社百姓沿途“壶浆迎师”。郑克率刘国轩、冯锡范、何花、黄良骥等文武百官在海边等候恭迎。八月十五日,施琅在赤嵌城孔庙广场主持了隆重的受降仪式,郑克塽率领文武官员约2000余人参加。至此清朝对台湾的统一战争正式结束,施琅孜孜以求的统一台湾的事业大功告成,台湾与大陆复归统一。
战争结果
澎湖之战是清统一台湾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此战中施琅率领的清军获得胜利,清军共击沉焚毁郑军船只159艘,俘获35艘,消灭郑军征北将军曾瑞等将领300余名,兵士12000余名,郑军果毅中镇杨德等165员将领率残兵4800多名倒戈投降。在战斗中施琅军队总兵官朱天贵、游击将军郑邦试以下329名将士阵亡,伤者1800余名。此战后清军攻占澎湖,并成功迫使明郑政权向清朝投降,清军获得统一台湾之战的最终胜利。
后续
台湾弃留争论
清政府在武力夺取澎湖之后,康熙帝曾在一段时间对台湾本岛的弃留问题而犹豫不决,以康熙皇帝为首的一些朝廷中央官员认为,台湾区区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增益,丢弃也无所减损,只要消灭了盘踞台湾为患多年的郑氏劲敌就行了,由此形成了弃而不守论。以闽浙总督金宏为代表的部分地方行政官员则认为,应只守澎湖,放弃台湾。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财赋不多,又远隔重洋,海防难度巨大,倒不如收缩水师兵力,专受澎湖。而以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为代表的武将集团则认为台湾战略地位重要,必须坚守,若弃而不守必将酿成大祸,于国于民不利。为此他曾上奏《陈台湾弃留利害疏》,申明守台意见,详述台湾与东南海防的重要关系,对放弃论的种种观点一一进行驳斥,痛陈爱国热忧。在施琅的据理力争之下,康熙最终还是决定将台湾纳入清王朝的版图。并采纳了施琅对于治理台湾措施的建议。
台湾治理方案
行政
根据施琅的建议,清政府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府治设在东安坊(今台南市),以明郑的旧天兴州为诸罗县,将旧万年州分为台湾、凤山二县。台湾县位于三县之中,南与凤山县为界,北与诸罗县为界,故又名“中路”,而澎湖地区在当时归台湾县管辖。在以上三县中各县政府的办公所在地分别是在现今的台南、高雄市嘉义市三处。文官从熟悉台湾风俗习惯的福建本省官员内选任,并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规定自道员以下、教职以上各官,三年任满后即撤离本地。
军事
此外,为了维持台湾的社会秩序,清政府又设台厦兵备道和澎湖巡检司,开始派兵驻守,着手从军事上加以控制。在总兵官之下又配置两员副将,领兵八千分为水陆八营。鉴于澎湖对于台湾的重要性同时在澎湖设立一员副将,统兵两千分二营。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年)十月,康熙皇帝又决定在台湾的驻防兵丁中实行轮换制度,戍守台湾兵丁都由福建省各地驻军中抽调,每三年进行一次轮换,且禁止台民充任,以防止当地驻军在台湾发生军变。
民生
台湾收归清代统一治理后,由于台湾岛内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开发,同时闽粤地区则因为人口增加和严重的土地集中,沿海地区出现了老百姓纷纷偷渡到对岸垦荒的状况。为了引导移民正常的流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宣布取消“海禁”。东南沿海一带移民入台者众多,掀起了一波移民潮,大陆移民的到来加快了台湾开发的速度和程度。台湾西海岸平原和丘陵地区、东部海岸北端平原地区相继得到开发,并向台湾五大山脉内部和东海岸地区延伸,台湾地区人口猛增,经济由此迅速发展。
清政府这些举措,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有效的行政管理,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增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巩固了东南海防。
战争影响
清朝统一台湾,结束了自明末以来台湾与大陆长达数十年的割裂状态,自从郑芝龙入台,台湾汉族逐渐增多。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为华族光复故土,并在台湾设立郡县,将大陆的制度文化移植台湾,使台湾步入新的时代。但是随着郑氏集团据守台湾时间愈发长久,台湾已有脱离中国版图之迹象。因此,必须有统一台湾之举。
康熙帝派遣施琅进取台湾,并将台湾纳入了清王朝的版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在国家统一层面上,台湾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从对台开发的角度看,清朝在统一台湾后,大力推行垦荒政策,组织在台清军参加垦荒。施琅的一个参将陈致远就曾募集佃农垦荒超过二万余亩,此外清政府还招徕流民前往台湾居住,给台湾带去了大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台湾农业的发展,清政府还在台湾施行教化,大力开办学校,台湾岛内民众的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军事战略角度看,由此台湾成为中国东南海上的重镇,加强和巩固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国防,有利于抵御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荷兰殖民主义者于明熹宗天启四年 (1624) 侵入台湾,并以台湾为基地,经常在沿海截劫商船,掠夺财富,不仅给台湾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破坏了沿海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荷兰殖民者仍然阴谋首先占领基隆市(今台湾基隆),后征服厦门市金门县,准备重占台湾。康熙帝派遣施琅收复台湾,并将其纳入清政府治理之后,使得荷兰殖民者不得不放弃重占台湾的计划,使台湾和东南沿海免遭殖民者侵略,获得了近二百年的和平。
战争评价
白寿彝:清朝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这不仅对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对台湾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后来事实证明,台湾经济、文化的进一步振兴,正是在台湾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权管辖之后。
丁绍仪:台湾被清政府统一之后,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台湾之战结束后天下便无兵事,康熙遂诏令军队休憩。
高拱干:明郑在台湾数十年,世家大族都跟随他们聚集于此,但是教育仍未普遍实行,直到清朝收复台湾,十余年时间内,台湾岛内教育盛行,文明教化蔚然成风;即便是深山谷中文身黑齿的番夷,也都知道跟风学习文化了。
彭心安:清统一台湾,使台湾割据势力于中国版图之外另辟乾坤的独立梦想化为灰烬,两岸重归“ 大一统”格局。
后世纪念
施琅征台出师地
施琅收复台湾后,向康熙帝奏请敕封妈祖,说妈祖“显圣助战”,康熙皇帝准奏,敕封妈祖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妃”晋升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康熙差礼部郎中雅虎等奉御书到天后宫致祭。康熙帝还敕赐每年在宫前村妈祖诞辰日(农历三月二十三),供银在天后宫前演十台戏,并敕赐御匾一块悬挂宫里永为纪念,将“天妃宫”更名为“天后宫”。至今,宫前村天后宫前的“万军井”依然如故,天后宫内仍悬挂这块康熙帝御赐匾额,康熙二十四年立,木质,绿底金字。匾额镌刻施琅的奏本和康熙帝差礼部郎中雅虎致祭的祭文。
晋江施琅纪念馆
施琅纪念馆位于施琅将军的故居“靖海侯府”,这座古大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砖石木结构,硬山顶,三进五开间,左右护厝,前埕转墙,内有九十九个门槛,六十四间房屋,占地面积2560平方米,承袭明代简朴大方的建筑风格,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典型清代闽南建筑,纪念馆由施琅将军坐像、施琅起居室、施世伦纪念室、施世镖纪念室、施琅将军展厅以及晋江施氏家风家训馆等部分组成,通过文献资料、图表及实物陈列,介绍清代靖海将军施琅的生平和平定台湾,实现国家统一的功绩
施琅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纪念大会
2003年11月18日,纪念施琅将军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系列活动在施琅故乡福建晋江市举行。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此次纪念活动,旨在缅怀施琅将军为实现国家统一所建立的功绩,继承和弘扬华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来自世界晋江同乡总会和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及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嘉宾出席此次纪念活动。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台湾历史发展概述.中国台湾网.2023-09-09
施琅大将军 (2006).豆瓣电影.2023-09-18
康熙王朝 (2001).豆瓣电影.2023-09-18
澎湖海战 .豆瓣电影.2023-09-18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郑氏治台
康熙平三藩
清朝对台湾的态度
战争起因
战争准备
清军
郑军
战争经过
澎湖之战
郑克塽降清
战争结果
后续
台湾弃留争论
台湾治理方案
行政
军事
民生
战争影响
战争评价
后世纪念
施琅征台出师地
晋江施琅纪念馆
施琅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纪念大会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