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
中国作曲家、钢琴家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其题词,故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冼星海于1905年出生于一个澳门贫苦家庭,其名“星海”,是其母亲对他满怀着期许和盼望。1911年,冼星海跟随母亲前往新加坡,进入学校乐队并就此开始音乐之路。1921年,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受生活所迫,一直半工半读直至大学,现实如此,但冼星海从未放弃音乐理想,反而通过参加各种校内外音乐活动扎实了音乐功底。1929年赴巴黎勤工俭学,同年7月曾发表《普通的音乐》一文,提出“学音乐的人”应“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市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代表作品有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中国狂想曲》,歌曲《游击军》《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
冼星海是一位罕见的多产而富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救亡音乐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之一。2009年,冼星海逝世64年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5年,冼星海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家庭。7岁时,他同母亲侨居马来亚谋生,进入新加坡的养正学校。他在校受到老师赏识,进入学校乐队,首次接触音乐。
1918年回国后,冼星海进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接受正规音乐课程,因他擅长演奏小提琴和单簧管,担任过指挥,享有“南国箫手”的美誉。1925年,冼星海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同时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兼任图书管理工作。1928年,冼星海进入由蔡元培萧友梅创办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冼星海赴法留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在此期间,他靠在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等维持生活,求学艰辛,两位老师深知冼星海的贫困状况,便不收取他的学费。1931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5月杜卡教授突然病逝,冼星海不得不结束在高级作曲班的学习,他谢绝了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回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创作经历
1935年,冼星海学成归国,当时中原地区正处于抗战时期,冼星海辗转于上海市、南京、武汉等地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中,创作了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1935年至1938年间,是冼星海创作的巅峰时期,他先后创作了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其中,他的作品《战歌》《救国进行曲》《运动会歌》于1936年被EMI集团灌制了唱片。后新华影片公司聘请冼星海担任音乐部门的负责人,担任期间冼星海又相继创作出了《救国军歌》《夜半歌声》《热血》《青年进行曲》等,这些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1937年,冼星海辗转多地后到达抗日救亡文宣工作中心武汉,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在同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创作出《起重匠》《保卫卢沟桥》《保卫武汉》《到敌人后方去》等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
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的聘书,冼星海放弃优厚待遇奔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兼任延安女子大学的音乐教授,此期间他潜心研究音乐教育、编写专业音乐教材、培养音乐人才,当时延安的音乐教学设施和条件很差,仅有的一架钢琴被日本飞机炸毁,只有由个人提供的几把小提琴和少数民族乐器,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及丰富的民俗音乐素材,都成为冼星海的创作源泉,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创作热情,谱写了《军民进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
1939年2月,诗人光未然因行军坠马受伤,到延安市治疗。冼星海赶到医院探望他时两人决定再度合作。不久,躺在病床上的光未然口授,将自己两次横渡黄河与沿河行军的感受,以及满腔的民族自豪感与抗日救亡的激情写成了长诗。长诗写好之后,光未然立即请冼星海到西北旅社窑洞开了小型朗诵会,冼星海听后当即表示有把握写好。经过六天的呕心沥血,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调,又用一周时间,在参加大生产劳动和其他活动的情况下,写完了全部的伴奏音乐,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由此产生。
中国共产党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中央领导对艺术家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冼星海开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39年5月15日,冼星海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希望加入组织后,能够积极工作,政治的认识更加强……使作品能真正创作出民族的呼声。”1939年6月14日,冼星海成为中共候补党员。他说“今天就算是我入党的第一天,可以说生命上最光荣的一天”。1939年12月3日,冼星海正式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日记中写道:“永不能忘的日子。”
因病逝世
1940年5月,为完成延安电影团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和配乐工作,冼星海受中共中央委托,与电影导演袁牧之等一起,前往苏联莫斯科。翌年,苏德战争爆发,冼星海回国途中被迫羁留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但他不顾疾病缠身和困苦的战时条件,坚持创作,不仅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交响伴奏总谱,还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的创作,并写下了《神圣之战交响乐》等四部管弦乐组曲以及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交响诗《阿曼该尔达》和以中国古诗为题材的独唱曲《饮马长城窟行》《白头吟》《风雨》《陇头歌》《竹枝词(二)》《西湖竹枝》、《卜算子》《蝶恋花》等。1945年,战事结束,他因病重被送到莫斯科治疗,在病榻上完成了管弦乐作品《中国狂想曲》。
因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致使肺病加重,1945年10月,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主要作品
冼星海在巴黎留学期间,勤工俭学,刻苦学习音乐知识,归国后受国情影响创作出大量群众歌曲,以音乐为武器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的作品是以提倡音乐的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正确处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创作和宣传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新音乐。
电影作曲
*以上数据来源于
话剧作曲
*以上数据来源于
纪录片作曲
*以上数据来源于
交响合唱及进行曲
*以上数据来源于
歌曲作曲
*以上数据来源于
创作特点
冼星海音乐创作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大众性。冼星海早年在巴黎的学习经历使其将西洋音乐和中原地区音乐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民族特色的新音乐,他充满民族精神的抗战音乐在当时发挥了极大影响力,为中国老百性所喜闻乐见,是抗战时期最流行的大众音乐。他的作品虽不多却具有时代性,体现了在抗战时期知青为民族解放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冼星海的音乐不但为民族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为中国新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冼星海的音乐思想集中体现在“新音乐运动”“民歌研究”和“音乐评论”三个方面,冼星海提出的新音乐运动,着眼于爱国音乐,他特别强调:“现在中国音乐界需要密切的团结,取消一切成见或派别,采取互相帮助的态度,互相善意的批评来密切团结起来,努力于新乐理与创作……集中力量去给侵略者一个打击,把他们赶出中国的土地。让我们在抗战艰苦过程中来锻炼出我们的新音乐吧!”他力图用新音乐把中西音乐的精华凝聚在一起,一方面强调艺术的真实,另一方面强调与真、善相结合而产生的艺术美,在艺术实践中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冼星海为“民歌研究”课程编写了《民歌研究》。书中,冼星海把中国民歌的历史追溯至春秋战国的《诗经》《楚辞》,再延伸到戏曲,种类涵盖秧歌、地方民歌与西洋民歌,而且对欧洲中世纪以来的音乐等也进行了阐述。冼星海对音乐家及其作品评价,显示了较为宽容的现实态度。他曾不止一次地高度评价聂耳及其音乐创作。对萧友梅黄自、胡周淑安、李惟宁等人音乐创作的批评也比较客观、公允。冼星海的评论具有过人胆识和超越时代的前瞻性意义。如他说:“我们不能忘记一位埋头苦干、死于柏林的中国音乐理论家王光祈,他遗下给我们许多宝贵的著作和翻译,推进了‘新音运’的发展。他的刻苦耐劳是我们从事中国‘新音运’的模范。”
冼星海的作品中包含大量的合唱和独唱,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其成功之处,在于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合唱方面,音乐与文学相辅相成,歌词与音乐意境高远,形式灵活多样,音乐性极强,贴近劳苦生活,雅俗共赏,普及大众,用情节戏剧性地渲染刻画人物,艺术性极高。全曲由八首歌曲组成,既各成章节,又浑然一体。以《黄河颂》为例,这是一部由三个乐章构成的男生独唱歌曲,第一乐章的整体速度为中速稍快。演唱者在唱第一句"我站在高山之巅"时要稍弱起,尤其是"高"字的演唱切忌往上提喉咙,导致情绪太过高昂。第二句"望黄河滚滚"时,演唱者要咬准字头,唱好合口音"望"字。唱第三句"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时,演唱者要提起足够的气息唱好"东"字的大三度三连音,同时还要保持胸腔共鸣的状态,有气势地唱出"澎湃"二字。唱第四句"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时,演唱者要舌尖抵住上齿龈,将韵尾收到鼻腔发音,唱好" uan "的复合韵母。在唱最后一句"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时,演唱者要在"两"字处做出一个甩腔处理,同时发挥横膈膜的力量唱出结实饱满的音色,将乐章情感推向高潮。在演唱第二乐章时,演唱者要保持稍快的速度和赞叹的语气。在唱"多少英雄的故事"一句时力度要稍强;到了"啊!黄河!"一句,演唱者要以坚定而又赞美的语气唱出富有力量的声音;到了最后"你是伟大坚强……铸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一段时,演唱者要转入歌剧宣叙调的风格,放松横膈膜,以自然方式发音,并以富有穿透力的共鸣结束,以此塑造全曲的第二个高潮。第三乐章作为全曲结束段,情绪相比于之前两段更加激烈,速度要稍快。除了要注意放大音量的同时咬准字以外,还要注意用连贯的、流动的呼吸来配合腔体共鸣,力争以高亢激昂的音效结束全曲。
个人生活
冼星海的父母
冼喜泰是冼星海的父亲,是一个船工,36岁不幸落入海中去世,被大海吞没生命,而当时冼星海尚未出世。冼星海由母亲黄苏英抚养长大。母亲黄苏英,带着年幼的冼星海,一直在澳门、新加坡广州市等地漂泊。尽管穷无立锥之地,但黄苏英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1918年春天,岭南大学创始人、著名教育家钟荣光赴新加坡筹募办学经费,偶然间发现颇有音乐天赋的冼星海,想带冼星海回广州培养。为了儿子的前途,黄苏英默默地忍痛含泪把年仅14岁的冼星海送上回国的轮船,离开自己独自回国求学。冼星海赴法国时,求学艰辛,此时冼星海母亲的境遇也很差。冼星海出国前把母亲托付给上海音乐学院的一位女同学,她家里需要一个女佣帮忙料理家务,但这位女同学家中有兄弟姐妹六七个人,都很年幼,其母亲已因病去世,其父亲靠祖传遗产过日子。冼星海的母亲不忍心丢下这群无人照料的孩子,因而多年操劳着繁重的家务,为了让儿子在法国安心留学,她从不将她的境遇告诉冼星海。抗战时期,冼星海虽已回国,但在国难当头之际,他忍着内心的巨痛,再次辞别相依为命的母亲,奔赴战争宣传前沿阵地,黄苏英同样忍着巨痛,献出唯一的儿子洗星海,鼓励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中。就这样,黄苏英在陷身于敌占区的上海市望眼欲穿地日夜盼望着儿子早日归来,当星海的朋友前来探望她老人家,看到她生活之艰苦,曾劝她把家里的那架钢琴处理掉时,她却婉言拒绝了,她说:“这是星海的心爱之物,留着等他回上海时用!”但这个一生在贫困中饱受苦难的母亲未能等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上海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思念与惆怅离开了人世。在临终前她仍念念不忘儿子冼星海,留下两包东西托人转交她的儿子,包里是冼星海的两支破旧钢笔和大量音乐作品的手稿。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母亲黄苏英,既平凡又伟大,她一生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用她的无数艰辛劳动和大量心血哺育了时代骄子、一个用歌声唤醒华族的儿子。她的名字黄苏英将与儿子冼星海的英名一同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黄训是冼星海为了纪念他的母亲黄苏英而改的名字,意为生死不忘慈母哺育与教导的恩情。
冼星海的婚姻
冼星海妻子钱韵玲女士,是暨南大学教授钱亦石的女儿,钱亦石是中共早期党员、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钱韵玲亦是中共地下党员,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的学生。钱韵玲从小随父亲在上海读书,并和母亲经常为地下党传送信函。“七七事变”后,她回到湖北,成了抗日救亡宣传第一线的骨干。冼星海与钱韵玲的正式相识是在钱韵玲父亲钱亦石的追悼会上。冼星海曾受其父提携与指教,十分尊崇与敬仰钱老的为人与作风,因此想要作一对挽联,纪念这位可敬的前辈。而来拿挽联歌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钱韵玲。两人就此相遇、相识、相知,常一起谈理想、谈抱负,两人在深刻了解彼此过后,不久便结为夫妻。虽然生活艰苦,但生活上妻子会悉心照顾沉醉于创作的丈夫,因此两人感情顺利,1939年,妻子也诞生了他们唯一的女儿,取名为冼妮娜
冼星海的女儿
长大后的冼妮娜因祖国建设百废待兴,读大学时选择了工科专业,毕业后在祖国的大西北从事飞机制造工作。退休后,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父亲音乐的整理中。冼妮娜未接受过音乐学习,在整理父亲遗留的手稿时下了很大功夫,1997年,在音乐老师谷学易的帮助下,冼妮娜开始系统梳理《黄河大合唱》曲谱,她需将父亲的200多页手稿翻成简谱,便于大众学习。冼妮娜在这本书上倾注8年心血之后,于2005年冼星海诞辰100周年时得以出版。
冼星海的海外友谊
1940年,冼星海前往莫斯科,然而第二年苏联战争爆发,冼星海回国的道路也被切断了,1942年年底,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木拉图,在这里结识了阿木拉图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先生,拜卡达莫夫一家人也并不富裕,但还是收留了这位来自中国的音乐家,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拜卡达莫夫十分欣赏冼星海的音乐才华,推荐他到北方的科斯塔奈市音乐馆做了音乐指导。在这期间,冼星海还尝试着创作了大量带有哈萨克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包括歌颂哈萨克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拜卡达莫娃回忆说,她的父亲当时只知道,带到家里的这位就像一个街头流浪者一样的中国音乐家,名字叫“黄训”,当冼星海病逝后,她的父亲才从当地报纸上得知,黄训就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冼星海。今天,虽然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都已不在人世了,但是,这段友谊延续到今天,两位艺术家的后人仍在为推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的文化交流贡献力量。拜卡达莫夫的女儿拜卡达莫娃继承了父亲的音乐事业,成为音乐教育家,致力于促进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音乐交流,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坚持收集、整理父亲的手稿,探寻、记录父亲留下的成果和历史往事,希望父亲的精神能影响和激励更多人。虽然因为距离的原因,两人只见过4次面,但一直书信不断,亲如姐妹。2018年,拜卡达莫娃还特地前往杭州市,看望了生病住院的冼妮娜。
同年7月19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暨国际合唱联盟合唱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其间,哈萨克斯坦拜卡达莫夫国立模范合唱团与广东星海音乐学院岭南女声合唱团深情献唱,悠扬的歌声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女儿拜卡达莫娃与中国音乐家冼星海的外孙女郭敏携手走上舞台。她们的到来,也让观众了解到一段跨越了80年的深厚情谊。
主要成就
冼星海是一位罕见的多产而富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救亡音乐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之一。冼星海开辟了一条交响音乐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并开创了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套曲创作。1938年延安,冼星海倾注了全部致力于发展抗战音乐和创造高水平音乐的热情,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这是文艺界的经典不朽之作,它的产生既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鼓舞和激励着华族勇于站出来、勇于奋起反抗,也向全世界呼吁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携手互助。直至今天,《黄河大合唱》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在祖国大地上传唱,其影响力百代不衰。
1940年,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的乐谱带到了美国,1943年普林斯顿大学合唱团用英文首次在美国演唱。从此,《黄河大合唱》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广泛演唱,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
2009年,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群众投票,20天时间内,群众参与投票总数近1亿,在投票评选的基础上,经过有关部门审核、组委会评审组专家投票等程序,最终评选出结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标准是在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即1921年到1949年这28年间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基层优秀共产党员、战斗英雄和革命群众的杰出代表,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人物评价
1939年5月11日,冼星海亲自指挥的《黄河大合唱》正式公演,演出队伍在100人以上。冼星海在当晚的日记里写道:“当我们唱完时,毛主席都跳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同年6月28日,周恩来观赏完《黄河大合唱》后同样深受感动,并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1945年11月14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举行中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革命文艺的高峰之作,是百年来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抗日战争时期华族面临生死存亡,陕北地区是中国革命的主场,黄河黄土高原又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民族精神的根与魂。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给冼星海以巨大的创作冲动。在那一刻,他和民族精神融在了一起,他是和时代一起完成的。”
后世纪念
1945年10月,冼星海病逝,毛泽东为冼星海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1998年,广东省广州市星海音乐厅落成。
1999年11月16日,怀有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愿望的冼星海大街暨冼星海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举行。整个纪念碑的造型是绽放的莲花,碑身背面镌刻着这句话:“冼星海(1905—1945),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作曲家。冼星海四十年生命旅程的最后两年半是在哈萨克斯坦度过的,在此创作了歌颂哈萨克斯坦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并搜集和改编了大量哈萨克民歌。冼星海用音乐在中哈两国人民之间建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名字,愿哈中友谊世代相传。”
冼星海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麓湖边星海园,由水泥砌筑,墓地占地4200平方米,塑有冼星海像。此墓于1985年,为纪念冼星海逝世40周年、诞辰80周年而建,建成后举行了冼星海骨灰迁葬仪式。墓地所在星海园建有冼星海纪念碑与纪念馆。星海园位于麓湖西岸,占地6000平方米。
1957年10月,广东省政府创建了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使得这一地区的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得以延续。1981年6月,广州音乐学校升格为广州音乐学院,1985年12月为纪念广东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星海学院名家辈出,孕育了冼星海、萧友梅、马思聪等一批引领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潮流的杰出音乐家。星海音乐学院被誉为“音乐人的摇篮”,它深深植根于岭南这片人文沃土,浸染着岭南音乐文化的精魂,铸就了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开放创新的办学精神,形成了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是星海精神的延续者。
2005年6月13日,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博物馆为他开设专门展厅。
相关作品
2011年电影《星海》中,苏嘉航和王成阳分别扮演幼年和成年的冼星海。
电影《音乐家》是根据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经历改编,讲述了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于二战期间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极端寒冷和饥饿的残酷环境下得到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救助的故事。该片指一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拍的首部电影,已于2019年5月1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2022年6月13日冼星海诞辰117周年纪念日,星海音乐学院与广州大剧院联手打造的原创歌剧《星海星海》于6月17-19日在广州大剧院盛大首演。该剧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生平故事为原型打造,讲述抗战救亡的中国故事,展现新一代学子对“星海精神”的探寻与传承。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冼星海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实现伟大梦想的新时代风采,广州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创编了情景剧《星海入党》,将雄浑激昂的原创音乐、铿锵有力的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与话剧表演融为一体,富有张力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再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求学经历,以及思想上转变的轨迹,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成长历程。《星海入党》已于2021年12月3日20:00采用全程线上直播的方式展现话剧的真实性、即时性和现场感,打破时间与地域限制,通过番禺融媒矩阵省市级线上平台等进行同步直播让更多受众能同时观看。
参考资料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河北新闻网.2023-07-17
--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育部网站.2023-07-21
冼星海 创作巅峰在延安.中国法院网.2023-07-21
陈明律灌录冼星海专辑.广东省乐器协会.2023-07-26
冼星海.共产党网.2024-01-05
冼星海与他的母亲.文秘帮.2023-07-26
【党史学习】永远的黄河大合唱.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8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07-26
星海音乐厅.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12-29
星海园(冼星海墓).全球行.2023-07-22
星海 (2011).豆瓣电影.2024-01-06
音乐家 (2019).豆瓣电影.2023-07-1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创作经历
因病逝世
主要作品
电影作曲
话剧作曲
纪录片作曲
交响合唱及进行曲
歌曲作曲
创作特点
个人生活
冼星海的父母
冼星海的婚姻
冼星海的女儿
冼星海的海外友谊
主要成就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