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远
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的美国收藏家
安思远(中文译名:罗伯特·哈特菲尔德·埃斯沃尔斯 英文名: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1929年7月1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2014年8月3日死于美国纽约家中,美国收藏家。
1948年,年仅19岁的安思远得到纽约重量级古董商爱丽丝·庞耐的赏识。20世纪50年代,进入耶鲁大学跟随八大山人研究专家王方宇学习。20世纪50至60年代,他开始收藏明清硬木家具,后因在该方面颇有建树被人称为“明朝之王”。1982年5月,他以1200万美元整体购入“泛亚铁路收藏”。1986年,“安思远珍藏系列”入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而他也凭借几次中国书画的捐赠声名鹊起。1996年,他收藏的多数碑帖被收录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安思远藏善本碑帖选》中。2000年,他将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板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三年后,他将最善本淳化阁帖》四卷以45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博物馆,引发诸多讨论。2014年8月3日,安思远死在纽约的家中,享年85岁。次年3月,他收藏的18件“泛亚藏品”现身纽约佳士得拍卖专场,以1400件藏品拍出1.3亿美元,引发全球瞩目。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9年7月13日,安思远出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一个犹太望族中。他从小表现出对艺术的强烈兴趣和经营头脑,4岁时因收藏了一枚中原地区邮票开始与中国结缘。高中时期,他经常前往纽约的旧货店,凭借与生俱来的天分选购包括中国艺术品在内的东西,然后再转手卖给古玩商店,以此获利。之后,他进入纽约富兰克林艺术专业学校学习建筑,但常常缺席学校课程,独自研修绘画。
1948年,年仅19岁的安思远带着一件中国瓷壶拜见了与卢芹斋(C.T.Loo)、戴润斋(J.T.Tai)等人齐名的纽约重量级古董商爱丽丝·庞耐(Alice Boney)。他因在其旗下的画廊工作得到了爱丽丝·庞耐的赏识,同时还获得了解了中国陶瓷、家具和绘画的机会。之后,他被爱丽丝·庞耐引荐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远东艺术部的馆长艾伦·普里斯特(Alan Priest)。20世纪50年代,他进入了耶鲁大学汉语学习班,跟随八大山人研究专家和重要藏家王方宇学习了汉语和中国古代绘画的理论知识,因上课常驰心旁骛,被王先生赐名“思远”,二人基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爱好成为了一生挚友。
职业经历
1960年,从军队退役的安思远在纽约曼哈顿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画廊,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克利夫兰美术馆等机构和克利斯蒂安·修曼(Christian Humann)和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等银行家和实业家提供画作。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他精准抓住了中西方文化对于家具的文化差异,有意识地收藏研究明清硬木家具,并于1971年出版了一部研究中国硬木家具的里程碑式著作——《中国家具——明代与清早期的硬木实例》。他因在明式家具收藏研究上的建树还被人称为“明朝之王”,与“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树立起了中原地区明式家具研究的两面旗帜。
之后,他凭借大胆的投资魄力树立了其“亚洲艺术品鉴赏家和经销商的世界级权威地位”。1982年5月,他以1200万美元整体购入“泛亚铁路收藏”。此举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他也因此被认为是那个时代里“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三年后,他还将260件中国近现代书法捐赠弗利尔美术馆,又将部分珍藏捐给耶鲁大学以谢师恩,并于不久后成为了美国国内收入署艺术品捐赠审核委员会的五顾问之一。1986年,“安思远珍藏系列”入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就了“西方艺术馆内最大型的中国近代书画馆藏”。而他也凭借几次中国书画的捐赠声名鹊起,“被认为是在此领域进行系统收藏的第一位西方收藏家。”1994年,他听从吴尔鹿的建议参与佳士得对《淳化阁帖》第四三卷的竞拍并成功购入。次年,他再次成功购入《淳化阁帖》第六、七、八三卷。之后,他还收藏了不少精品碑帖,包括宋拓《怀仁〈圣教序〉》、宋拓《怀素草书〈千字文〉》、水拓本《瘗鹤铭》、明拓《天发神谶碑》、明拓《礼器碑》、未断本《曹全碑》、旧拓《石鼓文》等。两年后,他收藏的多数碑帖被收录在当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安思远藏善本碑帖选》一书中。
1996年,他携北宋拓《淳化阁帖》四卷前往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并曾对王立梅女士表示:“我对日本人开的价是1100万美元,对其他中原地区人开的价是550万美元,但我发现你们中国的拍卖行也不都是为了中国买,据我了解有一家拍卖行就是准备把这件文物卖给比利时人。我知道您是为国家买,我给您的价格仍然是450万美元。”但由于当时的故宫未能找到令双方满意的交换之物而导致《淳化阁帖》回归一事被搁置。2000年,他主动与中国的有关部门联系将其在澳门购得的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板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次年,他在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公寓里接受了中原地区高古瓷藏家西畴县的访问,并通过文徵明的书法条幅、齐白石的李铁拐炼丹图、商周的青铜器、唐代金银器和三彩陶、南宋龙泉窑青瓷、明清单色釉官窑等多件不同类别和朝代的家中藏品展现出了浓厚的中国气息。2003年,他将最善本《淳化阁帖》四卷以45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博物馆,引发了许多讨论。2012年,他将自己收藏的70面铜镜交给佳士得进行拍卖,藏品的年代从战国时期跨越至明代,主要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白威廉和庞耐的收藏,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从香港特别行政区购置。
2014年8月3日,安思远在纽约的家中去世,享年85岁。他离世的消息传出后,国内文博和收藏圈的人纷纷表示“很震惊”“愿先生一路走好”, 原苏富比教育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资深艺术品市场顾问、收藏家粱晓新也在其微信朋友圈中称“西方收藏中国艺术的时代也宣告行将结束”。次年3月,他收藏的18件“泛亚藏品”现身纽约佳士得“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专场,其中两件佛像作品分别以822.9万美元和486.9万美元落锤,这两件藏品的成交价格就可与1982年1600件“泛亚收藏”的购入总额相抵。此外,该专场拍卖会推出了超1400件安思远的旧藏珍宝,共拍出1.3亿美元,远超3100万美元的估价,引发全球瞩目。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安思远父亲是知名牙医,根管治疗术的创始人,是美国宪法的首席执笔奥利弗·埃尔斯沃斯的嫡传后裔。他的母亲则是一名歌剧演员。
日常生活
1950年,安思远应征入伍前往夏威夷服役。他曾在接受访问时声称,自己在军队的射击竞赛中是个“神枪手”,后退伍回到了纽约。1977年,他在纽约买下了一套高级公寓,计划将自己收藏的古董陈列其间。
收藏轶事
他对中原地区碑帖的关注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他家工作的吴尔鹿。他因听说”尚在学校攻读艺术史的学生吴尔鹿只花费了自己三分之一的年薪购得王羲之书《乐毅论》“一事而对其产生了兴趣。之后,他嘱咐吴尔鹿替他留意市场上碑帖买卖的情况,并称“有好的,就帮我买下来”。此外,他于1998年8月1日在上图举办的精品碑帖展上与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仲威结缘,并赠送给仲威一本《安思远藏善本》。
主要藏品
安思远的藏品类别包括古家具、中国书画、碑帖、文房等艺术品,均为馆藏级别文物。根据1993年纽约苏富比有限公司为其举办的专场拍卖会,其近现代书画藏品包括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等画家的作品。而碑帖藏品则包括《宋拓晋唐小楷》十一种(传"越州石氏本")、《淳化阁帖》最善本四卷、宋拓《怀仁〈圣教序〉》、宋拓《怀素草书〈千字文〉》、水拓本《瘗鹤铭》、明拓《天发神谶碑》、明拓《礼器碑》、未断本《曹全碑》、旧拓《石鼓文》等。
此外,根据纽约佳士得“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拍卖会所展拍品,他的手上还有18件“泛亚藏品”,包括十三世纪尼泊尔鎏金铜观音立像西藏自治区十一至十二世纪铜瑜伽士坐像等。再根据中原地区高古瓷藏家西畴县访问安思远公寓所示,文徵明的书法条幅、齐白石的李铁拐炼丹图、傅抱石的山水、石鲁的寒梅、商周的青铜器、唐代金银器和三彩陶,多宝格中的南宋龙泉窑青瓷、、宋、金时期的瓷枕明清单色釉官窑、明代红木椅等也均为安思远诸多藏品中的一部分。
社会活动
慈善活动
其他活动
数据来源:
人物影响
安思远曾将自己所藏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板和西周青铜器“归父敦”捐赠给国博,他还曾成立抢救安徽古民居基金会,为中国海外文物的回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对于东西方的文化艺术而言,在那个信息较为闭塞的时代,身有担当、热心公益的安思远就是跨越太平洋的一架桥梁、一条通道。在西方人对中原地区艺术认知的懵懂期,是安思远将他们带到了中国艺术面前,影响了西方藏家对中国艺术品的审美。而安思远的眼光、热诚、不懈努力与大方贡献,成为中国家具鉴藏界日后继续发扬光大的基础。
人物评价
这位一生钟情于亚洲艺术的收藏家,收藏门类之丰,涵盖铜像、碑帖、家具、书画等,曾有幸拜访他家中的人无不赞叹地表示那里简直是“一座小型的博物馆”。安思远的藏品从年代看自上周直追当代,内容上举凡中国艺术门类,皆为其所藏,这在收藏界是十分罕见的。他在纽约的收藏界享有“中原地区古董教父”的美誉,虽不免过誉,但也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他对于西方收藏界认识中国艺术品的贡献。——澎湃新闻
对我来说,每一次到他的公寓里都是一个特别的待遇。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探讨、分享,就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不仅可以欣赏他的珍藏,而且能学习他的艺术品位。——佳士得国际高级副总裁罗拉 评
如果亚洲艺术界有皇帝的话,那非他莫属。——纽约日本协会创会理事兰德‧卡斯提尔 评
这位年轻人带着一个瓶子来见我,虽然这瓶子不是特别重要,而且确实是明朝的产物。我十分惊讶。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我不能失去他。——鉴定专家及古董商爱丽丝·庞耐 评
安思远的藏品总是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升值潜力。他是最杰出的艺术商之一,也是最独特的一个,在这个领域简直无法找出第二个。——2015纽约亚洲艺术周主席康凯若 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职业经历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日常生活
收藏轶事
主要藏品
社会活动
慈善活动
其他活动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