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号
一种铜管乐器
圆号(Horn),又称法国号(French Horn),一种唇振动气鸣铜管乐器。它从起源到形成使用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由古代人们吹奏兽角或贝壳,作为在古代宗教仪式、狩猎、行军时所吹的号角而来。这种号角起初叫狩猎号,只能吹出来有长短、强弱之分的声音。后来人们发现将管道加长可吹出不同高度的音,铜的出现使这一切有了变化,把管子加长时为了避免不方便,又把加长的管子卷成了圆形。
圆号由号管、活塞、号嘴、调音管、变调管及放水键等部件构成。按照形状和音色特点分为F圆号、Double圆号、Alto圆号、Bass圆号和四重奏圆号、双管圆号等。圆号的音色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嘴唇形状、吹奏力度、气息控制等,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改变音色。通常来说它的音色柔和、浑厚、圆润、丰满。
圆号的音域包括低音、中音和高音三个区域,记谱音高总音域为#F1—C3,常用音域为C—g2,其实际音高的总音域为B1—f2,常用音域为F—c2。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口型、按键和音阀等方式扩展音域,甚至可以演奏出超出标准音域的音高。圆号属于移调乐器,可用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两种谱表记谱,用高音谱表时比实际音高纯五度,用低音谱表时比实际音低纯四度。在低音区域,圆号的音色通常较为沉稳、浑厚。圆号的低音区域可以发出震撼人心的音色,如圆号在进行基音音序时,可发出类似“嗡嗡”的声音,这是非常有特色的圆号音色之一。
命名
在中古时期,人们用开孔的兽角或贝壳做狩猎、行列、战争的信号,还用来参与宗教仪式。后来工业技术发展,人们模仿角的形状用金属制造了号,被称为狩猎号。巴赫时代为了避免加长管子的不方便,将管子卷成圆形,中文译名“圆号”由此而来。由于在圆号的改良和发展过程中法国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再加上法国在欧洲又是有名的狩猎之乡,所以包括英国等国家又称圆号为法国号。
发展简史
早期
在中古时期,人们用开孔的兽角或贝壳做狩猎、行列、战争的信号,或参与宗教仪式。后来工业技术发展,人们模仿角的形状用金属制造了号,被称为狩猎号。巴赫时代为了避免加长管子的不方便,将管子卷成圆形。16世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环形猎号出现,音色和形状结构与人们现在所见到的圆号接近,这就是自然圆号的原形。同时从圆号的管长开始变长,圈数也相应开始增多。最早的圆号起源于德国奥地利,德国人把自然圆号称作“森林号角”,最早的圆号是木制的并具有简单的活塞系统。16世纪后期出现了一种环形猎号,分为小型号和较大型号,小型号有“单音号”之称(one-note),大型号被叫做“螺旋形号”(helical horn)。
中期
17世纪初,圆号逐渐采用金属制造材料,由黄铜管盘成的号角在宫廷贵族的娱乐活动、宗教活动以及军队庆祝等场合被广泛应用。1750年,德累斯顿宫廷乐队的圆号演奏家安特姆·约瑟夫·亨佩尔发明了将右手伸进圆号出音口,靠手的位置变化和气息的控制,吹出音阶各音的“阻塞”吹奏法。这一演奏方法在原先自然圆号泛音音列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全音半音,使整个音列体系更加完整。在巴洛克时期还没有活塞圆号,乐队中都是自然圆号,这时主要靠口型的大小变化和右手伸缩转换形成音高不同来演奏。
18世纪圆号脱离猎号的踪迹,出现了 “带钩的自然圆号”,与以前的自然圆号相比这种号的号身较小,同时还附加了一个调音环的管座。它的音域也变得宽广,音色变得柔和起来。1818年,海因里赫·斯托尔泽和弗利德利赫·布鲁迈尔发明了活塞铜管乐器,第一次把活塞装置用在圆号上,当时只设计了两个上、下运动的直升式活塞。1827年圆号装上了回转式阀键,形成了阀键圆号,由于管子卷曲,号管中段为圆柱形末端为圆锥形,出口处是喇叭,所以声音厚实、圆润。
后期
大约1830年,在维也纳又出现了左右运动的回旋式活塞。1832年回旋式活塞发明于法国,经演奏家不断改进,从一键逐步增加至一键三键的圆号音质也逐步得到完善,声音干净基本没有机件碰撞声,音色也较为浑厚、柔和。1835年,法国作曲家哈勒威和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中第一次使用了活塞圆号。真正脱离手号系统的第一部音乐作品,是舒曼1849年为F调圆号而作的《慢板与快板》。19世纪初圆号采用双管活塞系统,音域扩大到了4个八度,并在管体上加入了按键,提高了演奏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1900年德国的格鲁斯比发明了F调和降B调两个基调的有4个活塞的圆号,这种圆号音准较好,声音比较圆润饱满,吹奏也比较容易。19世纪圆号已基本上定型并一律用F调制成,它传入中原地区是在19世纪末,当时清政府的军乐队中已采用圆号,袁世凯登基时曾经组织一支军乐队为其演奏“皇帝歌”。1914年美国的圆号演奏家杉索尼为了方便阻塞音的演奏,在原来四个活塞的拇指活塞旁又设计了一个可降低半音的活塞键。到了20世纪双排的圆号成为管弦乐队中的标准乐器一直沿用。
变革
现代圆号由F调管圆号和Bb调管圆号演变而来,主要变化是用三个键阀系统代替了各式各样的可插拔式变调管,作为一种泛音乐器能够演奏出一串以某个音为基音的一串泛音列,三个键阀分别能够在这些泛音的基础上降低一个大二度小二度小三度,进而再通过三个按键的组合能够得到更多的音高,形成了最常见的双排调管圆号,使圆号的音域非常宽广,适应了西方音乐不断丰富的调性变化。
形制
基本构造
圆号由号管、活塞、号嘴、调音管、变调管还有放水键等部件构成。材质多为合金材质的磷铜,具有耐磨和抗腐蚀的特点,易于存放和保管,给圆号的音色增添了质感,让音色更加丰富和饱满。圆号的整体结构呈现出“圆形”的特点,号嘴和号尾的喇叭口是圆形的,管体的整体也被弯成圆形的形态,这种“圆形”的特点赋予了圆号声音的广泛性。
类型种类
参考资料来源于
音乐特点
圆号是一种通过唇振产生气鸣的铜管乐器,除了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演奏练习以外,还需要有清晰的练习思路和针对演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微调整的能力,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它的喇叭口直径有33厘米,产生的音色非常宽阔。由于管长接近4米,所以泛音非常多,产生的音域更加宽广。
音乐视角上,圆号起到弦乐组与管乐组之间的过渡作用,并且针对其他类型声部起到支撑作用。圆号的音色形成主要与吹奏方法是否正确、采用何种吹奏方法及吹奏能力的高低有关,吹奏方法的不同必然决定音色的差异。音色既是一种吹奏方法的体现,又是一种练习质量的反映,它还有木管乐器的特点,透明而又柔和,高音区辉煌而高亢、宽广而深远。
音准是圆号演奏中对作品准确演奏的基本要求,由于结构复杂的特点产生的泛音较多,因此对于音准的要求及演奏者自身的控制比其他乐器更突出。演奏圆号需要熟练掌握圆号发音技巧,把握圆号的音准,在整体演奏中,音准以及发音效果能决定管弦乐队的与音乐的总体配合效果,圆号需要在演奏时与管弦乐队中的其他声部乐器相呼应,要作为某一声部的参照标准,让其他声部可以向其逐渐靠拢,以此来完成演奏目标。
圆号音区可分为低、中、高三个音域,低音区是小字一组f到小字组f,倍低音区是小字组f到大字组F。低音区是圆号吹奏的基础音区,只有熟练掌握低音区技巧才能扩大音域范围。低音区音色需要低沉且饱满,口型需要充分打开。中音区是小字组f到二组f,是最好发声的区域,也是最容易控制的音区。中音区的音色饱满,练习时口型要尽量放松,保持松弛状态,同时确保每个长音发音准确,产生的音色饱满明亮。在中音区域,圆号的音色比较平稳,但由于圆号的音色非常独特,因此在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时,圆号都可以发挥出非常有个性的音色。高音区是小字二组f到三组f,是难度较大的音区,音色变化较大,在持续高音演奏时需要大量的气量,对气速的要求也比较高。
演奏风格
圆号的音区有五个八度音域,既可以演奏技巧性高的华彩乐段以及抒情的优美乐章,也可以演奏辉煌雄壮的号角式乐句。圆号声部在管弦乐队中可以起到连接声部与乐器的桥梁作用,由于圆号的音域跨度比较大,能有效填补管弦乐队中的声部空白。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指十八世纪上半叶至十九世纪初带有西欧古典主义时期风格的音乐,特点是让音乐严谨化,并创立了主调音乐的和声学体系和曲式体裁,故而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基本上都是结构严谨、对仗整的严肃音乐。沃尔夫冈·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圆号写了四首协奏曲,其中包含一首回旋曲、一首奏鸣曲和一首五重奏。他的第一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浓浓的田园风和牧歌式体现了自然和质朴的风格,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在进入A大调第一主题的时候,演奏风格自然发生变化,一改原有的牧歌风而变成了节奏分明的舞蹈风,轻快而活泼。演奏者在练习第一乐章的时候,更要重视它的节奏和音准,注意曲式和和声学的位置,对这一乐曲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进行仔细揣摩和感悟,领悟乐曲的情感和内涵,这样才能将乐曲的精神准确且完美地诠释出来。
在演奏古典音乐作品时,圆号的颤音滑音可以为音乐增添柔和浪漫的情感。演奏爵士乐作品时,圆号的变奏和连奏技巧可以为音乐增加丰富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在演奏颤音时,要准确地控制音乐的节奏和音高以达到柔和而稳定的效果。在演奏滑音时要准确地控制音乐的速度和力度,以实现流畅和自然的效果。在演奏变奏和连奏时,要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以达到丰富而流畅的效果。
利盖蒂是20世纪先锋派作曲家的代表之一,《圆号三重奏》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是为了纪念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诞辰一百周年的邀约之作,此时利盖蒂的理念和技法都已经较为成熟,所以这首作品也是其在管乐领域的代表作。全曲由第一乐章“怀念”、第二乐章“舞蹈”、第三乐章“进行曲”、第四乐章“悲歌”组成。第二乐章不仅通过固定音型来表现类似桑巴舞曲的风格,还渗透了大量民俗音乐文化,如匈牙利音乐罗马尼亚音乐,甚至一些加勒比地区的民族音乐,体现出多种文化融汇的观念。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是指古典主义音乐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产生于十九世纪初,于二十世纪初结束。浪漫主义音乐推崇艺术合一,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美术等等音乐以外的艺术相结合。故而在浪漫主义时期更强调乐曲所表达的个人主观情感。
《愤怒的日子》(Diesirae)又名《震怒之日》,其名称来源于歌词的第一句:Diesirae,Dies illa。它的素歌旋律遵循中古教会调式,为混合调式--多利亚调式和副多利亚调式。它曾出现在艾克托尔·柏辽兹弗朗茨·李斯特卡米尔·圣桑彼得·柴可夫斯基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等作曲家的作品中,在这一时期的广泛运用也是浪漫主义对于宗教音乐复兴的体现,而它在这一时期的运用也遵循了浪漫主义音乐自身的特色,但有所变化,赋予了新的涵意。
演奏方法
圆号指法的历史从大约1816年史图系泽尔在圆号上设计了两个活塞开始,随着交响音乐的发展,活塞圆号从两个键逐步发展到1835年的三个键,1900年德国的克会斯佩又设计了四个键的F、bB双管圆号。乐器的改进使圆号能用各种指法奏出其整个音级的全部变化音,为选择比较好的演奏指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合格的圆号手不仅可以完整、顺利地演奏作品,还可以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取得理想的演奏效果。它既有如呼吸、口型、发音等这类基本技巧,也有如唇颤音、手塞音、双吐、双音等这类特殊技巧。圆号演奏要求严格、正规,掌握吹奏方法要求正确、严谨,因为这是吹奏与整个练习过程中能否顺利掌握各种吹奏技巧并取得不断进步的关键所在。
以平坐、站立与坐站三种姿势为主,在练习中以平坐为主。在独奏或是仪仗队等演奏中主要以站立为主,在室内乐或是交响乐演奏中则以坐站为主。三种不同的姿势有着不同的使用范围,对演奏的影响也是相对较大的。演奏者平稳在地面上站立,张开双脚和肩部保持相同宽度,重心处于两腿之间,两只手托举乐器转移到胸前,保持号嘴以及入气管和地面呈 30 度角。两眼对正前方平视,右臂稍稍打开一些,由此寻找到双臂平衡点,调整好乐器自身重量分布。坐站姿势和平坐式基本上相同,即平稳坐在座位上演奏,不同的地方是号口不像平坐式一样放在右腿上,而是与站立形式相同,保持乐器处于被托举状态。
演奏前,演奏者头脑中应有一个明确的观念,先模唱,在唇颤练习中先吹出来,这对协调气息、口型、舌头、唇肌收缩具有先导作用。由于圆号有着一定的难度,需要演奏者要掌握不同的演奏技巧与方法,积累吹奏基础知识,获取演奏技术,在综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确保吹奏的合理性,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展现出圆号的优势。
号嘴
号嘴位置的选择与音色存在着因果关系,圆号号嘴相对其他铜管乐器的号嘴而言比较小,嘴唇在号嘴内任何细微的移动都会产生音色的变化。演奏者进行号嘴练习时需要单独使用号嘴,并灵活使用拇指、食指将号嘴下部紧紧夹住,从而将号嘴置于唇上,在吹奏时应根据各音不同的音高需要,主动用嘴唇肌肉去推挡号嘴,这样形成一种能用来为吹奏不同音高的音而起作用的结合力。在此练习过程中训练者不需要持有乐器,因此上身可以得到有效放松,并且号嘴对嘴唇所产生的压力也能够得到大幅缓解。
长音
在长音练习过程中,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发音能力以确保所发出的声音清晰、稳定、持久性强,对于身体、嘴唇和气流等的控制都要游刃有余。只有通过长期的长音练习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实现精力集中而准确发音,进而不断地总结良好发音所具备的诸多要素。如气流压强、口腔位置等。
连音
嘴部力量保证音准的控制,嘴部的肌肉对于气流的控制有关键作用,通过对口腔内部的肌肉的合理松紧,包括嘴唇之间力量的合理使用,从而控制好音准。作好连音首先需要有稳定持久的气流,其次要确保嘴唇的振动持续而不间断,三是需要通过口腔内精巧的使用元音的发音。
吐音
部分演奏者根据吐音与舌头相关的常识所得出“舌头的动作决定吐音质量”的看法有其片面性,因为该种观点忽略气流和唇同样在吐音过程中发挥作用,离开二者,舌头的位置再好也无法发出声音。因此唇、气流和舌是同时决定声音质量是三要素,练习者做到三者同步就能得到清晰的吐音。
记谱
定量记谱
定量记谱对音高、时值、力度等都做了具体的限定,要求非常严格。
定性记谱
这种方式是利用“图形”标记,或直接书写成文字说明,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和自由性。
各国在实际记谱中圆号的记法最为常用的有意大利的“Corno-m”、法国的“Cor—s”、德国的“Horn—Hornerner”和俄罗斯的“Baltopha”。
人物与作品
理查·格奥尔格·施特劳斯
理查·格奥尔格·施特劳斯(德语: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年6月11日-1949年9月8日),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指挥家。《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是最后一部交响诗作品,1915年10月28日,他在柏林指挥演出了这部作品。圆号的数量达到了20支之多,在传统4支圆号配置基础上增加了4支(也称瓦格纳大号),幕后还配备了12支圆号。《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共分22个段落,每一段都有一个明确的标题,第4段落“进入森林”中,乐曲开始由弦乐强奏表现森林的沙沙声,随后由圆号和小号描写森林深处的幽静与庄严,不时还传来由木管吹奏出的鸟鸣声和牧笛声。
保罗·杜卡斯
(Paul Dukas,1865—1935)出生于浪漫主义现代音乐过渡时期的法国,他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田园诗》是他为圆号作的唯一一首作品。《田园诗》创作于1906年,这也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盛行时期,在创作上深受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的影响,《田园诗》即是一部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保罗˙杜卡在作品中借助标题和圆号宽广柔美的音色从而引发人们对田园风景的各种联想。
该作品在圆号演奏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风格与印象派绘画一般,通过主题变化再现和节奏的变化展现出来,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原本明朗的景色突然变得暗淡、深,在创作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上的创新,喜欢将自然景色的美好瞬间进行描绘。《田园诗》即延续传统又打破常规,该作品充满浓厚的印象派音乐的特点,同时在这首作品中包含的演奏技巧、音乐风格以及各部分音乐的处理方面,为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之处。
古斯塔夫·马勒
古斯塔夫·马勒,1860年7月7日出生于奥地利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和指挥家。《第五交响曲》创作于1901-1902年,由五个乐章组成。第三乐章大量使用独奏圆号的形式,声部几乎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多次演奏主题旋律,而且每次出现都有细致的标记,包括力度、速度、情绪、演奏法等。
使用保养
主体保养
演奏者应在演奏过程中随时备有用来维护和保养圆号的用品:活塞油、滑管油脂、小螺丝刀、至少四根替换用的尼龙线、切成所需尺寸的软木块、一块干净的没有绒毛的布、一把蛇形刷、用来敲击活塞用的木棍或软黄铜棍、用以敲出或敲入活塞的木槌、一片单面刀片。
圆号的人气管至少每隔一个月就需要用蛇形刷子清洗一次。在刷子放入人气管之前,要用水将刷子湿透。刷子应当从插入号嘴的方向插入。在插入之前,先要将主要调音弯管拔除,让刷子能从另一端伸出管1:1。清洗时至少将刷子来回摩擦三次,再用温水冲洗人气管,将剩余的颗粒清洗出去,然后用清水灌人整个圆号并将所有的滑管清洗干净。
滑管需要用粘度较大的油脂来润滑,但用量不宜过多。过多的油脂会将活塞及活塞套筒扳手加上一层涂层,使活塞的动作变得迟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将干净的温水不断的注入乐器,使活塞免于粘连。只有绝对必要时才可以打开活塞清洗,因为经常打开活塞会使它变松和产生噪音。
因为手握时间久了,手上的汗酸能腐蚀金属,为了保护左手握圆号的金属部分,用薄皮革制作一个手把,并将其盖在金属外面,可以大大降低手上的汗酸接触圆号表层的机率,从而降低腐蚀程度。
拆洗活塞
在演出过程中,几乎所有圆号演奏者都会遇到圆号断线、活塞粘连或者更换软木塞。演奏者必须具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各种零件还原到可工作状态的能力。将活塞上的线和顶盖拆下来,将圆号悬转把终止臂的螺丝钉松下来,将小木棍插入螺丝眼中,再用木槌轻轻敲击活塞,直到活塞掉出来为止。用一块干净的、没有毛绒的布擦拭活塞,如果有很多碱式碳酸铜,最好将活塞浸入汽油里再擦拭干净。
活塞上的软木最好能买到圆柱形的软木棍,这样较容易切成软木终止垫。在切软木之前,将软木棍用手指碾压使其柔软非常重要,通过这种方式可避免软木受压的一端破裂而产生噪音。注意软木与油接触后容易变硬,变硬后的软木容易破裂,以至活塞失去平衡。
每隔一天应当在活塞上加几滴活塞油,使其润滑。这样可使活塞运动顺畅而又没有杂音。活塞油应当加在轴承的中央,那是旋转运动的地方,同样,在轴承的背后也要加油,因为那里有一个小空隙,在活塞套筒扳手及终止臂之间。管内的油脂溶解后流入活塞之内,通常是将活塞全部打开后清洗,否则很难清洗掉活塞套筒内的这层油脂。
安装弦线
安装弦线是从活塞顶端的杠杆开始。弦线的一端打一个结。然后将弦线拉下来绕住转轴,并用小螺丝钉在终止臂末端固定住,再绕到转轴的另一边。然后将弦线穿入活塞杠杆底部的小孔,并将底面螺丝上紧。在上紧这个螺丝之前检查一下弦线是否有松弛的地方,但也不要太紧,否则会妨碍活塞运动。
发展现状
圆号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一直以来都在音乐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独特音色和广阔音域使其在管弦乐队和独奏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音乐的变革,在十七世纪中后期,乐队中使用的自然圆号无法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十八世纪中期,人们采用以增加号管长度及管道圈数来增加管径长度的方法,使圆号的音色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又因音数少而增加了活塞,形成了活塞圆号。
圆号作为一种重要的管弦乐器,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圆号音乐作品其演奏技巧也存在差异。在古典主义时期,圆号逐渐成为管弦乐队中的重要独奏乐器之一,被用于演奏协奏曲等独奏作品。在浪漫主义时期,圆号则更多地被用于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等方面。在近代中原地区的音乐发展道路中,中西音乐的融合与突破,戏曲与古典乐的“另类结合”,一度是中国音乐家在其创作中普遍运用并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在中国圆号作品中最有特点的演奏技法,就是出现了有关戏曲风格韵味的装饰音包括滑音,倚音,颤音,这种装饰音是对声腔的模仿和对戏曲伴奏乐器的模仿。
参考资料
..2023-11-11
Richard Strauss conducts Don Quixote.豆瓣音乐.2023-11-11
..2023-11-11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 Mahler.豆瓣音乐.2023-11-12
目录
概述
命名
发展简史
早期
中期
后期
变革
形制
基本构造
类型种类
音乐特点
演奏风格
演奏方法
号嘴
长音
连音
吐音
记谱
定量记谱
定性记谱
人物与作品
理查·格奥尔格·施特劳斯
保罗·杜卡斯
古斯塔夫·马勒
使用保养
主体保养
拆洗活塞
安装弦线
发展现状
参考资料